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谷子:“凡事靠自己”是最低级的思维,真正的智者懂得借势谋局

鬼谷子:“凡事靠自己”是最低级的思维,真正的智者懂得借势谋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鬼谷道学社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4/1/2 15:44:30

文/鬼谷信

俗话说“和气生财”其实并不是句空话。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和睦了,才有机会合作,才有机会开创事业。古往今来的那些能成大事业的人,在创业初期无不是奉行“以和为贵”的原则,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然后纵横捭阖,挑拨离间。让别人打打杀杀,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同样姓李,李渊要比李自成聪明的多的多。对于外部蛮族突厥人,李渊亲自写信卑躬屈膝的求和。对于隋朝贵族,李渊提出了“尊隋”的口号,积极拥护杨广孙子杨侑为帝,目的就是为了拉拢隋朝旧势力。这么做是让自己“置身事外”,避免成为“出头鸟”,让朝廷跟农民军火拼,自己稳坐钓鱼台,等待时机。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鹬蚌相争,李渊渔翁得利。再看李自成,急冲冲的入了京,得罪了明朝地主,果然被地主们拉拢蛮族满人打败了。老天爷明明给了机会,可惜李自成把握不住!

如今看李渊的创业原则就是“谁都不得罪”,有利用价值的就是朋友。无论是突厥人,隋朝旧势力,还是农民军都有利用的价值,都可以当成棋子让他们为自己铺路。李自成的原则是“谁都要得罪”,明明一把好牌被打的稀烂,硬是把朋友得罪成了敌人,使得敌人相互结盟把自己逼入了绝境,活成了悲剧。

因此,创业者们必须要上好第一节课:团结与斗争,在团结中斗争,在斗争中团结。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是借势高手,周旋在各股势力之中,利用别人的力量为自己的事业铺路。

因为他们明白,无论在职场,商场还是官场上,要想有所成就,仅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就要懂得学会守弱,放下面子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若想迅速爬上权力和事业的巅峰,并不是靠踩着别人上位,而是被人捧着上位。

有一个真相,价值千金:在博弈中,想靠一己之力上位是绝无可能的。创业者要明白,凡事靠自己,是最低级的思维。那句俗话其实是错的,我们应该反过来理解:

靠天、靠地、靠父母、靠朋友都行,只有自己是最不可靠的!

本文由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间手艺人鬼谷信原创,鬼谷信讲透鬼谷子,助你人生少走弯路!

更多文章

  • 诗歌|三都河:苏秦与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巴渝文学标签:苏秦,张仪,鬼谷子

    文/三都河谋略与信仰无关与个人诚信更不沾边与鬼谷子有关与稚刺股有关天下大乱正好任你我纵横驰骋一个合纵一个连横两个人的嘴皮双簧把整个战国搅得大乱遍体鳞伤算不了什么只要舌头还在管他什么王侯将相统统玩弄于股掌之上

  • 苏秦“合纵”风生水起 六国会盟共抗强秦

    历史解密编辑:晓七姑娘标签:苏秦,合纵,秦国,战国,秦军,科学家,六国会盟,汉高祖刘邦

    战国时期,秦国崛起,成为六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秦国采取强硬的政治和军事手段,频频对其他六国发动侵略战争,使得六国间相互猜忌,长期分裂,无力与秦国抗衡。而在这种情况下,苏秦提出了“合纵”之策,意在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他在秦国和其他六国游走,以身试法,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不断争取各国相互帮助,使六国

  • 神之又神的鬼谷子:张仪、苏秦在门下求学,庞涓、孙膑为之折服

    历史解密编辑:九天历史记标签:张仪,苏秦,庞涓,孙伯灵,鬼谷子

    如果说春秋时期最优秀的老师,那么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鬼谷子。人们对于鬼谷子的身份众说纷纭,对于其人是否存在议论纷纷。那么,鬼谷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争论呢?有关鬼谷子的记载关于鬼谷子这个人的记载,最早史书并没有专门的介绍,仅仅是一段侧面的描述。司马迁的《史记》中给出了两条相关的记载。《

  • 苏秦身披六国相印,为什么没能阻挡秦国的灭六国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苏秦,秦国,魏国,齐国,张仪,科学家,六国相印,历史故事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迅速崛起,从一个贫穷、弱小、腐败的不起眼的小国迅速成长为一个超级强国。这中间只用了19年的时间。十九年前,秦国VS魏国,被魏国的吴起追着打;十九年后,魏国VS秦国,被秦国追着打。变法后和魏国这一战,收复了大片之前被吴起抢去的疆土,逼得魏国又割地又迁都。也向其他各国展示了秦国变法后

  • 做啥别做武安君,这个封号真的有毒,白起李牧苏秦竟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白起,苏秦,李牧,秦国,齐国

    君这个封号,最早起源于春秋末年,直到战国中期才成为各国君主赐予臣子的主要封号,比如战国四公子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等,都是以君为封号的。武安君,也是君的一种,以武为号自然是象征着武功,历朝历代只有能安邦胜敌者才能号武安。战国中一共出现了三位武安君,分别是秦国的白起,赵国的李牧和苏秦。这三位中的

  • 这个人靠一张嘴就让一个千乘之国与万乘之国并列称王堪比张仪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苏秦,齐国,魏国,张仪苏,科学家,千乘之国,万乘之国,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俗话说得好,有相同欲望的人会彼此憎恨,有共同忧患的人会互相靠拢。可有人偏不信,结果着了道。《战国策.中山策》中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张登,应该是中山国宰相司马喜的人,他想混个一官半职,却苦于没有机会。当时中山国君正苦于五国互相称王的事,魏国的宰相公孙衍想让魏、齐、燕、赵、中山五国一起称王,齐国不乐意了,

  • 燕召公数世卫周而不弃,苏秦辅周无门而奔燕,田氏带齐燕始出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苏秦,齐国,周王室,秦国,分封,燕国,齐景公,燕召公,召公奭,科学家,先秦,周朝

    前言公元前334年,在燕国辗转钻营一年之后的苏秦终于见到了燕文王,之后苏秦首次提议建立合纵联盟与秦国抗衡,远在北边的燕国经历了几代君王的发奋图强一直到战国中期才逐渐开始有声音,那么燕国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到底在做什么呢?苏秦又为什么会在洛阳遭到拒绝之后来到燕国呢?燕国原本是在齐国北边的一个姬姓诸侯,

  • 苏秦PK张仪的合纵连横,竟是一出自导自演,让自己功成名就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苏秦,张仪,子贡,司马迁,法言,司马光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上一期谈到,《资治通鉴》讲完张仪之死,司马光跳上前台发表议论。这些议论,原本应该属于经典的“臣光曰”模式,但这回有点特殊,司马光并没有直接点评,而是援引孟子和扬雄这两位儒家前辈的发言,意思是说:前辈们已经说得很透彻了,把我想说的话全都说了。

  • 苏秦为什么能配六国相印?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史策风云标签:苏秦,燕国,战国,高尚,科学家,六国相印

    苏秦能够成为战国时期六国的纵横家,得到各国的信任和重视,主要是因为他具备了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品质,他提出的“合纵连横”战略思想,对于当时割据的六国来说,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想法,而苏秦又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展现出他的策略才能。他不仅能够谋划联盟关系,还能够应对各种政治危机和外交事件。苏秦具备了出色的口才和交

  • 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展演 以史诗之风唱念和平之愿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网标签:苏秦,演员,历史剧,小百花越剧团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韦衍行)4月15日与16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演的新编历史剧《苏秦》进京参加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献演天桥艺术中心。 《苏秦》剧照。主办方供图 《苏秦》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