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与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为何给予重赏?40年后才知其高明

苏秦与太后私通犯下死罪,燕王为何给予重赏?40年后才知其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九厘米的雾秋千索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3/12/31 14:49:34

本图富贵快心期,谩借从亲说便宜。五国攻秦齐不至,客卿正是在齐时。——《苏秦

长平之战常常被认为是大秦统一六国,结束战国时代的关键。

其实大秦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七国霸主,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与秦国实力不相上下,分庭抗礼。在齐国破晋吞楚并独吞宋国之后,齐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几国,当时连秦国也要避其锋芒。

。这一战成功破齐,改变了战国当时的格局。在此战役中,燕国打出了辉煌战绩,连破齐国70城。

而他在燕国也曾经犯下过一桩滔天罪行——与太后私通。然而当时的燕王却没有罚他,反而重赏了他,这是为什么呢?

苏秦出生于一户普通农家,这好像就注定了他的求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苏秦师从鬼谷子,与张仪为同门。学成之后,他开始外出游学,然而他的游学经历并不顺利,出发时满怀希望,归来时却是穷困潦倒,狼狈不堪。归家后自身所学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甚至家人还嘲讽苏秦所学无用,只懂逞口舌之利。

当时苏秦迷茫又羞愧,整日闭门不出,在家里看遍了自己的藏书,反复研读,仔细揣摩,用一年的时间认真钻研出了合纵连横之术。重拾信心的苏秦重新出发,踏上了游说君王之路。他先后求见了周显王、秦惠王、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然而这些君王都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一个人采纳苏秦的建议。

。通了他的策略,燕文侯派苏秦前去游说赵国。

的主张。赵肃侯也认真考虑了苏秦的建议并最终采纳,苏秦踏上了去往其他诸国的路程。

五国伐齐之战,苏秦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乐毅只不过是计划的执行者。

苏秦投靠燕国之后,扶持了燕国新的君主燕易王上位,而且成功让齐国归还了10座燕国城池,立下了丰功伟绩。然而枪打出头鸟,苏秦在燕国的功高望重惹人眼红,被燕国大臣弹劾污蔑,幸而苏秦能言善辩,说动了燕王,成功为自己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

为之后破齐保燕做准备。这一去就去了数十年。

燕王用自己的尊严,换来苏秦40年的忠诚,这笔买卖真的是合算。

苏秦作为一个纵横家是非常成功的,即使早年之间经历过不少失败,但是他能化悲愤为动力,潜心钻研纵横之术,这份坚毅的心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因为自身的能力而得到君王赏识,也为国家立下过不少功劳,但是不知为何会做出私通太后这种事,好像有点自取灭亡了。

而燕易王在苏秦与自己母亲私通之后,还能不顾君王颜面,反向苏秦施恩,以自己和王室的尊严换来苏秦卧底齐国十年,成功离间齐国与诸国关系,让燕国多了十年安稳,这份谋略无疑也是非常高明的。

参考文献:《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标签: 苏秦齐国秦国太后燕国

更多文章

  • 苏秦的连横之策,秦惠王如果接受了,秦国统一天下会提前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苏秦,秦国,连横,姬发,先秦,周朝,秦惠王,商纣王,科学家,秦惠文王

    当苏秦以连横之策游说秦惠王,并且通过事实,说明秦国的当前的势力,一定是可以吞并天下诸侯,统一天下,称帝而治国的。但是,秦惠王面对这么大诱惑,却拒绝了苏秦的建议和策略,是什么原因,让秦惠王踌躇不前呢?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才华横溢,但他在游说秦惠王的行动中,是失败的。当苏秦面对秦惠

  • 苏秦游说六国成就合纵伟业之燕赵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苏秦,秦国,魏国,齐国,合纵,燕国,科学家,燕赵结盟,四大名将

    在上一讲中,我讲到合纵是以弱胜强的法门,是弱国间联合起来,对抗强国的游戏,那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今天我就来讲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苏秦的实践方式。鬼谷子说“捭阖者,天地之道”,捭就是阳、是开放,阖是阴,是封闭。两种方法不断转化,都要用。捭是连横,阖是合纵。说的容易做的难。我们来看看苏秦是如何

  • 如果苏秦和张仪真是师兄弟兼对手,那公孙衍跟谁去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小雪落的无尘标签:苏秦,张仪,魏国,秦国,齐国,公孙衍,科学家,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提到纵横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秦和张仪,《史记》上说,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但一个主张合纵,一个主张连横。说到这里,大鹏就想说一句,这个鬼谷子教徒弟很有特点,他的徒弟都是成对出现的生死冤家,比如孙膑和庞涓、苏秦和张仪。好了,不开玩笑了,大鹏其实是想说,苏秦和张仪他俩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说他俩是

  • 《史记》记载苏秦是要搞合纵伐秦,为何到头来被搞坏的却是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苏秦,齐国,秦国,燕昭王,合纵,张仪

    苏秦是比张仪还要出色的纵横家,但因为史料记载的混乱,最主要的是司马迁《史记》对苏秦事记载的混乱,致使后世对苏秦其人其事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这里提到的“苏秦搞合纵伐秦,却搞坏了齐国”,便是其中之一。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但苏秦入世比张仪早,推行合纵策略,得佩六相国印

  • 《史记》弄错齐国年表,也导致苏秦的活跃年代就此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苏秦,史记,张仪,秦国,齐宣王,司马迁,科学家,齐国年表,历史故事

    #历史开讲#《史记》有一个明显错误,就是弄错了田氏齐国初期,一众君主的在位年表。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被周安王承认为诸侯,正式册封,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84年,田齐太公去世,其太子田剡即位,是为齐侯剡。公元前375年,齐侯剡被其弟田午所弑。田午立其子田喜为傀儡国君,不久又将其杀死,自立为君,是为

  • 苏秦式的奋斗:战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落魄又可怕的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秦,知识分子,战国,张仪,纵横家,司马迁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师从鬼谷子,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战国时纵横捭阖,呼风唤雨,以游说各国君王而名噪一时。后促成六国合纵,任从约长,身配六国相印。终因离间齐国而被处于车裂之刑。据《史记》记载,苏秦早年抛弃当时周王室属地人的经商习俗,而去学习游说之术,数年归乡,一事无成。“: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

  •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燕昭王,张仪,战国策,史记,齐国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史记》与《战国策》对苏秦与张仪的记载,有许多的谬误,比如说,苏秦身披六国相印,六国国君都对他言听计从,显赫无比。并且他还派自己的师弟张仪去秦国搞合纵,师兄弟两人将战国七雄玩弄于股掌之中。把纵横家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是错误的,最早提出质疑的是钱穆,钱先生

  • 发现滥竽充数的齐湣王没发现苏秦是间谍,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齐湣王,苏秦,齐国,秦国,乐毅,齐宣王

    战国时齐国的巅峰时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所在的齐宣王和齐闵(湣)王时期。曾经在小学课本中的滥竽充数课文,史书记载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的乐队,每个乐人也要数百人的粮食供养,所以宣

  • 浙江小百花新编历史剧《苏秦》杭州首演

    历史解密编辑:向东向西标签:苏秦,小百花,越剧,历史剧,浙江,六国,杭州市,浙江省,大运河,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诗画的舞台,唯美的爱情,这是很多人喜欢浙江小百花越剧的地方。但这次的《苏秦》,是史诗的风格。11月25日晚,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新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苏秦》在杭州剧院首演。该剧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

  • 张仪曾在邯郸街头流浪,苏秦不顾情谊,当众让他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桃花酒不换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邯郸

    张仪出生于魏国安义(今山西省万荣县望县乡张义村)。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战略家,开创了“联横”外交战略,劝说六国进入秦朝。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奉命派使者游说各国。接下来给大家做一些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张仪曾经在邯郸街头流浪,找不到工作。一天,突然有人对他说:“苏秦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