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秦的连横之策,秦惠王如果接受了,秦国统一天下会提前吗?

苏秦的连横之策,秦惠王如果接受了,秦国统一天下会提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4197 更新时间:2023/12/31 4:32:55

苏秦以连横之策游说秦惠王,并且通过事实,说明秦国的当前的势力,一定是可以吞并天下诸侯,统一天下,称帝而治国的。

但是,秦惠王面对这么大诱惑,却拒绝了苏秦的建议和策略,是什么原因,让秦惠王踌躇不前呢?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才华横溢,但他在游说秦惠王的行动中,是失败的。

当苏秦面对秦惠王的时候,他对秦国能够吞并天下的诸侯,统一天下,称帝而知,结合秦国当时的情况,做了充分的解析。

首先说明了秦国能够称帝而知,秦国的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mo)、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战国策﹒秦策》

苏秦将秦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很透彻,这也是苏秦认为秦国能统一天下诸侯,所具备的地利。

秦国西面有巴、蜀、汉中,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是可以利用的;

北面是胡貉以及代郡、马邑,可以我们提供充足的战备;

南面是巫山、黔中,地势是险要无比;

东面是肴山、函谷关这样的要塞。

同时,秦国兵强马壮,也是秦国能够吞并诸侯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

苏秦对秦惠王如是说:“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

秦国的百姓众多而富足,战车有上万辆,并且奋勇之士百万之多,而且肥沃的原野有上千里,军粮储备是十分充足的。

这也是苏秦所看重的。

但是,秦惠王的反应,却大出苏秦的意料。

秦惠王放着这么大好的机会,却置之不理,他给出的理由也十分充分。

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者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战国策﹒秦策》

秦惠王感觉当前吞并天下诸侯的时机,还不成熟。并且自己是还需要德政,来治理这个国家的,让百姓更加的富足心安,大臣在自己德政的熏陶下,更加有力地治理这个国家。

秦惠王的婉言的拒绝,苏秦并没有气馁。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和策略说得更加的通透,苏秦引经据典,希望秦惠王能够重视自己的想法,那样对秦国必经是大治的。

黄帝征讨涿鹿并擒蚩尤,舜征伐三苗这个古族,汤征伐夏,周武王征伐商纣王齐桓公因战而雄霸天下。《战国策﹒秦策》

从这些事例,说明要统一天下,必须是要采用战争的。

苏秦重申,即使五帝、三王、五霸、明君贤主,总是坐着等待成功,也是不可能的。

要想凌驾于诸侯,让敌国臣服,保护百姓,不用战争,是行不通的。

“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詘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秦策》

苏秦通过先前的圣主明王的事例,说明秦国采用战争,吞并诸侯的必要性,同时,也对当今的君王,存在的一些弊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谓是一针见血。

“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惽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辨,溺于辞。”《战国策﹒秦策》

苏秦才华满腹,他直言如今的君王,也是在影射秦惠王。其实,苏秦说得极富情理。

如今的君王,都被那些夸夸其谈的儒家治国之道弄昏了头脑,被他们善辩的言辞所迷惑,沉浸于他们的巧簧之词中,这是作为君王治国的大忌。

因此,苏秦得出的结论,也很直接。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武立于上,民服于下。”《战国策﹒秦策》

苏秦的谋略就是在外要靠战争求得胜利,在内要靠仁义求得强大,这样君王建立的权威,百姓才会诚心的臣服。

但是,苏秦精辟的见解,秦惠王并没有接受。

秦惠王只是淡淡得对苏秦说:“您千里之外来开导我,我愿意改日再聆听您的教诲。”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最终,秦惠王没有接受苏秦的连横之策!

更多文章

  • 苏秦游说六国成就合纵伟业之燕赵结盟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苏秦,秦国,魏国,齐国,合纵,燕国,科学家,燕赵结盟,四大名将

    在上一讲中,我讲到合纵是以弱胜强的法门,是弱国间联合起来,对抗强国的游戏,那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呢?今天我就来讲这个话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苏秦的实践方式。鬼谷子说“捭阖者,天地之道”,捭就是阳、是开放,阖是阴,是封闭。两种方法不断转化,都要用。捭是连横,阖是合纵。说的容易做的难。我们来看看苏秦是如何

  • 如果苏秦和张仪真是师兄弟兼对手,那公孙衍跟谁去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小雪落的无尘标签:苏秦,张仪,魏国,秦国,齐国,公孙衍,科学家,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提到纵横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秦和张仪,《史记》上说,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但一个主张合纵,一个主张连横。说到这里,大鹏就想说一句,这个鬼谷子教徒弟很有特点,他的徒弟都是成对出现的生死冤家,比如孙膑和庞涓、苏秦和张仪。好了,不开玩笑了,大鹏其实是想说,苏秦和张仪他俩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说他俩是

  • 《史记》记载苏秦是要搞合纵伐秦,为何到头来被搞坏的却是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苏秦,齐国,秦国,燕昭王,合纵,张仪

    苏秦是比张仪还要出色的纵横家,但因为史料记载的混乱,最主要的是司马迁《史记》对苏秦事记载的混乱,致使后世对苏秦其人其事产生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这里提到的“苏秦搞合纵伐秦,却搞坏了齐国”,便是其中之一。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但苏秦入世比张仪早,推行合纵策略,得佩六相国印

  • 《史记》弄错齐国年表,也导致苏秦的活跃年代就此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苏秦,史记,张仪,秦国,齐宣王,司马迁,科学家,齐国年表,历史故事

    #历史开讲#《史记》有一个明显错误,就是弄错了田氏齐国初期,一众君主的在位年表。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被周安王承认为诸侯,正式册封,是为田齐太公。公元前384年,田齐太公去世,其太子田剡即位,是为齐侯剡。公元前375年,齐侯剡被其弟田午所弑。田午立其子田喜为傀儡国君,不久又将其杀死,自立为君,是为

  • 苏秦式的奋斗:战国知识分子的悲哀,落魄又可怕的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秦,知识分子,战国,张仪,纵横家,司马迁

    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师从鬼谷子,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战国时纵横捭阖,呼风唤雨,以游说各国君王而名噪一时。后促成六国合纵,任从约长,身配六国相印。终因离间齐国而被处于车裂之刑。据《史记》记载,苏秦早年抛弃当时周王室属地人的经商习俗,而去学习游说之术,数年归乡,一事无成。“: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

  •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

    历史解密编辑:托尼富标签:苏秦,燕昭王,张仪,战国策,史记,齐国

    【苏秦根本就不是什么纵横家,而是一名超级间谍!】《史记》与《战国策》对苏秦与张仪的记载,有许多的谬误,比如说,苏秦身披六国相印,六国国君都对他言听计从,显赫无比。并且他还派自己的师弟张仪去秦国搞合纵,师兄弟两人将战国七雄玩弄于股掌之中。把纵横家说得神乎其神,其实是错误的,最早提出质疑的是钱穆,钱先生

  • 发现滥竽充数的齐湣王没发现苏秦是间谍,齐国从巅峰瞬间险遭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齐湣王,苏秦,齐国,秦国,乐毅,齐宣王

    战国时齐国的巅峰时期,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所在的齐宣王和齐闵(湣)王时期。曾经在小学课本中的滥竽充数课文,史书记载的原文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齐宣王听吹竽要三百人的乐队,每个乐人也要数百人的粮食供养,所以宣

  • 浙江小百花新编历史剧《苏秦》杭州首演

    历史解密编辑:向东向西标签:苏秦,小百花,越剧,历史剧,浙江,六国,杭州市,浙江省,大运河,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诗画的舞台,唯美的爱情,这是很多人喜欢浙江小百花越剧的地方。但这次的《苏秦》,是史诗的风格。11月25日晚,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新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苏秦》在杭州剧院首演。该剧由王宏编剧、杨小青导演,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

  • 张仪曾在邯郸街头流浪,苏秦不顾情谊,当众让他难堪

    历史解密编辑:桃花酒不换标签:张仪,苏秦,秦国,邯郸

    张仪出生于魏国安义(今山西省万荣县望县乡张义村)。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战略家,开创了“联横”外交战略,劝说六国进入秦朝。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奉命派使者游说各国。接下来给大家做一些相关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张仪曾经在邯郸街头流浪,找不到工作。一天,突然有人对他说:“苏秦找

  • 苏秦成功的两大关键:以合纵满足不同需求|秦实力不足以独霸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苏秦,合纵,秦国,齐国,魏国,魏惠王

    公元前334年,周人苏秦跋山涉水来到燕国,求见燕文侯。虽然是召公之后,但进入春秋后,因为远离中原,燕国就一直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燕国国力甚至还不如郑、宋等等二流诸侯国。然而,地理位置上的劣势,某种程度上又成了燕国的优势。处在中原的诸多国家,在列强的长期争霸战争中不断被侵蚀、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