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金谷文集】范蠡买马

【上金谷文集】范蠡买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金谷景区 访问量:920 更新时间:2024/2/20 14:42:20

范蠡临危受命

吴越交战,越国失利,越勾践被迫到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受尽屈辱的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誓要一雪前耻。

经过五年的精心准备,越国上下齐心,硬是在吴国的监视下,偷偷积攒了一些钱财,招募了一批士卒,打造了上千兵器,就等买马备战。

战马,是古代的战争利器,骑兵一冲,以一当百,所披靡。但战马需要训练一两年,才能人马合一,堪以重用。

南方缺马,要买,得去北方。

可往来北方的道路却被吴国牢牢把控着,别说成百上千的马了,就是几十匹也很难运回来。

怎么办呢?

勾践向几位心腹大臣求计。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不作声。

臣下的一举一动,尽收勾践眼底,他心中暗叹:难道天不遂寡人愿?

这时,有一人挺身而出,朗声道:“臣愿办此事!”勾践定睛一看,原来是大夫范蠡。

范蠡目光炯炯地说,不出一年就可以买到马,言之凿凿,反而令勾践将信将疑。

这时,范蠡提出一个要求,一年之内,无论他做什么事情,君王和其他人都不可阻拦,也不必过问。

勾践心中忐忑,但好歹有人愿意负责,他也想搏一把,于是慨然放权,让范蠡便宜行事。

三天过去了,密探来报,范蠡衣着朴素,去到海边一个小渔村逗留。勾践皱了皱眉,让他继续打探。

一周过去了,密探回报,范蠡这几天待在家里,每天中午华衣锦服,去城中最大的酒店逸云楼消费。

勾践心中狐疑,猜不透这位相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挥挥手命人再探。

勾践的质疑

一个月过去了,正在勾践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密探带回一个惊天消息:范蠡把钱花光了!

“什么?”勾践脸色煞白,不敢相信:“再说一遍!”

“范蠡把君王给他买马的钱都花光了。”忠诚的密探重复道。

气急败坏的勾践当即让人把范蠡叫来,准备痛斥一顿,结果范蠡一句话就把他噎住了:“大王,您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承诺?”

是啊,明明答应了范蠡,一年之内不过问、不阻拦,现在才过去一个月。

可这些钱来之不易,除了部分出自国库,大部分都来自臣民捐献,甚至还包括勾践和王后私人物品的典当。

范蠡猜到勾践的心思,当即承诺,再过两个月定可赚到钱,而且还会升值。

事已至此,勾践不答应又能如

勾践虽然表面上信任,但暗地里,依然派出密探,逡巡范蠡左右。

而有了前车之鉴,范蠡也知道,勾践既想用他又要防他,索性略略放松戒备,有意无意地让密探探听得更清楚。

范蠡仍旧只做两件事:去小渔村,上大酒楼。

密探发现,范蠡去小渔村,会跟渔民们接触,好像还跟村长关系密切,可几次打听,却无功而返;

范蠡上大酒楼,是跟一班商贾混在一起,吆五喝六,称兄道弟,待打探虚实,则一无所获。

没办法,密探只好据实以报。勾践听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像是几百只猫在心里挠痒痒,偏偏又无计可施,只能静观其变,忍。

三个月过去,正当勾践忍无可忍的时候,范蠡的承诺兑现了——比之前交付时更多的钱出现在眼前。

这下子,勾践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放下了一半。

另一半?等着范蠡买马呢。可范蠡似乎比他还能忍。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除了朝政,范蠡依然只做两件事:去小渔村,上大酒楼。

好不容易熬到六月份,马匹交易旺季,范蠡悄悄去了一趟北方。

勾践眼巴巴地盼望着,可等来的,只是空手而归的范大夫,没有马。越王阴鸷着脸,一声不吭。

时间一天天过去,秋去,冬来,眼看着到年底了。一年期限将至,范蠡能完成使命吗?

除夕这天,一大早,奴仆带来范蠡的消息:至会稽山。

会稽山,那可是越国暗中屯兵、训练的场所。是马买到了吗?勾践迫不及待地带上几个心腹之人,交待完要事,便匆匆赶赴会稽山中要塞。

从日上三竿,到太阳西斜,再到星光漫天,勾践一直伸长了脖子望向山林甬道的尽头——可什么也没有。

心腹之人多次相劝,勾践均置若罔闻。“邦邦邦”,三更已过,看来,范蠡的马是买不到了,越王黯然转身。大门在“嘎吱”声中缓缓闭上。

突然,远远的,一阵隆隆声传来,似水涌,若雷奔。密密匝匝的林道尽头,骤然间亮起了一点光。继而,又是一点,一点,再一点。

待勾践转过神时,当先一骑已到眼前。

马上之人飞身跃下,把缰绳扔给越王的一名随从:“臣下幸甚,不辱使命。”范蠡声音沉稳,波澜不惊。

“好,好,好!”勾践黑沉沉的脸上终于绽出一抹亮色。

真相大白

要塞密室坐定,不待询问,范蠡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买马的经过做了汇报。

原来,他先是把勾践给的钱用于投资,接着用赚到的钱买马,最后再运到越国。

“为什么要先投资呢?”勾践不解。

“王上,您给的钱只够买五百匹马,用这些马能打败吴国吗?”勾践闹了个大红脸。

范蠡装作不知,自顾自地说:“幸亏有了王上给的本钱,我才能‘钱生钱’。”

“钱生钱?”“对。我拿这些钱来‘种’盐。”范蠡说。

在小渔村多次考察、试验后,他发现,盐也能像水稻一样“种”。

具体方法是:把海水围成一块块“盐田”,经过日晒、筛选等工序,得到高品质的盐。

当时,盐是官方管制品,所以范蠡私下授予渔民们晒盐、卖盐的权利。

这一切,自然要在暗地里进行,否则吴国一旦得知,后果不堪设想。

有了盐,范蠡再通过商贾们去卖,私盐价格高,自然就能“钱生钱”了。

“你在酒楼中结交那些商贾,就是为了让他们卖私盐?”勾践愠道。

“非也,此乃一举两得。在这些商人中,有一大商巨贾,叫古申。我不单通过他卖盐,更需通过他运马。作为大商巨贾,古申买卖的私盐量大,这是其一;

年在各国间游走经商,各地关卡畅通无阻,此乃其二。

我先去北方,把马匹订了,然后贴出告示,说新商队成立,免费运货,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货物要多,够五千匹马来驮,二是运往南方,交货地点在越国。

商人嘛,无利不起早,古申果然上钩。只不过,他需运货到琉球,在港口中转,所以臣才多花了点时间驱马赶回。”

越王勾践十五年,即公元前482年,越国趁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精锐尽出,大败吴师。

之后,吴国便开始走下坡路,被越国压制。至越王勾践二十四年,越国灭吴,成就一代霸业。

不久,范蠡即散尽家财,飘然出走,成就“商圣”神话。

监制 | 先宏明

编辑 | 于 昕

来源 |山海经杂志

标签: 范蠡勾践吴国夫差

更多文章

  • 商圣范蠡:千金散去还复来中国古代商业人物系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范蠡,中国古代商业人物,商圣,刘邦,勾践

    导语:商业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也有着很多杰出的商业人物,但较少被世人了解。为了归纳这些源自古代先人的商业智慧,以启示当下,『砺石商业评论』专门策划了《中国古代商业人物》系列,以飨读者。本期人物是被誉为千古商圣的范蠡。西汉的国都在哪里?当然是长安。但是刘邦称帝是在哪里?如果你回答是

  • 范蠡的次子入狱,大儿子要去救,范蠡说:你若去,你弟弟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局社标签:范蠡,勾践,齐国,吴国,庄生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斗数年,除了诞生“卧薪尝胆”之外,还诞生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鸟尽弓藏”。而说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著名的“商圣”范蠡当年,范蠡和文种一起辅佐越王勾践,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勾践被俘,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骗得吴王夫差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这期间,范蠡制定了著名的“灭

  • 范蠡智谋可灭吴国,却为何救不了儿子?你看看他是如何对待西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夫差,吴国

    一、范蠡和陶朱公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夫差,灭掉强大吴国的典故,人们都知道。因而也都认识了一位叫范蠡的越国大臣!他在勾践的复国计划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便是他的杰作,同时也使得西施,成为中国“四大美女”之首。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后,再一次展现出惊人的智慧,看出了勾践只可同患

  • 商圣-范蠡八字命理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铲子的厨房标签:食神,八字,天干,地支,丙火,七杀

    --【悦千相简介】--职业命理师,哲学硕士,精通相学与八字辅证式命理推演,善于风水布阵以化解改运,实战十几年,家里祖辈两代易学!范蠡简介:范字少伯,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

  • 范蠡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背后,原来暗藏着一个大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百家杂评标签:范蠡,勾践,吴国,文种,司马迁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掉吴国时,范蠡正在整理行囊,临行之前给好友文种留信一封,上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根据史记描述,越王勾践“长颈鸟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范蠡在越30多年,必然早已知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性格,知

  • 有着沉鱼之美的西施,最后是随范蠡而去还是被沉水?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西施,范蠡,夫差,伍子胥,勾践

    一天西施的母亲正在溪边浣纱挑水,一条金色鲤鱼衔着一颗金光四射的彩珠向她游来,并将明珠射入她口中,随后滚入肚中,西施的母亲自明珠入肚后便怀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天,祥光四射,一只五彩鸟从屋顶展翅飞下落入她怀中,不一会儿,生下了白玉般的女儿,并起名夷光,因家住芋苎萝村西,后人称她为西施。古书云:“明

  • 商圣范蠡做生意有多厉害,看他3个经商小故事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昌磊观标签:范蠡,齐国,胡雪岩,勾践,秦国

    范蠡被称为商圣,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因此还被尊为我国民间四大财神之一,被尊为文财神。范蠡做生意到底有多厉害,下面三个他经商的小故事就可见一斑。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官拜上将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范蠡并没有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他深刻地洞察到了,越王勾践是一个可以共

  • 今日初五,来鸿山遗址寻觅财神范蠡的归处吧~

    历史解密编辑:无锡高新区在线标签:范蠡,财神,墓葬,西施,勾践,小说家,春秋战国,鸿山遗址

    正月初五迎财神在春节里,最为热闹、鞭炮声最响的时候,往往不是除夕夜、初一朝,而是正月初五的凌晨——家家户户迎财神,期待财运临门。在中国的浩瀚历史中,财神又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那么,大家知道这其中的范蠡和鸿山遗址又有哪些故事吗?关于范蠡世人誉之:“忠以为国,

  • 范蠡为何逃脱了勾践的诛杀?勾践面相不善,不可与之共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范蠡,勾践,吴国,夫差,阖闾

    只要提及“勾践”人们就会想到“卧薪尝胆”的积极意义,很少有人瞧见故事的另一面:具有正面形象的勾践,灭吴兴越后对功臣范蠡和文种起了诛杀之心。所谓的“可共患难但不能同富贵”说的大抵就是勾践与他们的关系。叹范蠡明智,惜文种自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关于“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大致意思是:范蠡决定离开越国,临

  • 政商双收,探究范蠡的成功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韩信,刘邦,吴国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大变革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代出现的人才枚不胜举,范蠡便是其中之一。范蠡是楚国人,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还颇懂经商之道。在帮助越王勾践取得吴越战争的胜利之后,范蠡没有被眼花缭乱的功名利禄迷惑,而是选择激流勇退,泛舟西湖。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看出,像范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