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金谷文集】范蠡赶脚

【上金谷文集】范蠡赶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金谷景区 访问量:878 更新时间:2024/2/19 19:18:08

免费赶脚

所谓赶脚,就是赶着牲口,上路受人雇用的微贱营生。奇了怪了,范蠡这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为啥也当起了这种小角色?

话说范蠡在帮助越勾践实现霸业之后,急流勇退,偷偷地告别好友兼同乡种,隐姓埋名来到齐国经商,随即富甲天下,被齐王封为相国。可是,正当范蠡官运、财运风生水起之时,他却又一次挂印、散财,悄悄来到宋国的陶邑,化名“朱公”,隐居下来。范蠡是个从不安分的主儿,这不,刚刚安顿下来不久,他又出了“幺蛾子”,竟然放出风声来说自己要当赶脚的,并且还正儿八经地在城门口出示了一则告示。消息立马轰动了全城,人们争相围观,大家一边看告示一边乐,全都笑喷了!

咋啦?原来告示上写着:本人初到贵地,组建了一支拥有一百五十匹马的商队,现开业酬宾,免费为人往南方吴越间运送货物。天哪,从陶邑到吴越有千里之遥,山险水远、兵荒马乱的,这哪里是去赶脚,简直是去趟刀山火海、闯虎穴龙潭哪!况且从古至今,赶脚就是穷人谋生的小行当,有谁见过赶脚不收脚力钱的?人们议论纷纷:耶嗨,真是卖了老婆买个猴儿——是个爱玩的主儿!朱公这小子,不是个傻子就是个疯子,要不就是个烧钱找乐的败家子。

消息很快惊动了富甲一方的生意人姜子盾。姜子盾行商多年,南北闯荡,他最擅长的生意就是贩运麻布。南方天热,人们喜欢北方生产的麻质衣服,这布料质轻价廉,通风吸汗。姜子盾的麻布生意越做越红火,几乎垄断了吴越间的麻布市场。他为人豪爽仗义,很讲信用,不但与沿途各诸侯国的官方打得火热,而且与一路上的地方豪强也称兄道弟。因此,虽然陶邑离吴越千里之遥,他却能一路畅通无阻。姜子盾看完范蠡的告示,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了几圈,立马得意地笑了:正想瞌睡就有人递来枕头啊!原来姜子盾过去贩运麻布,靠的是车拉船载,路途上反复倒腾,那运费能低得下来?现在既然有个叫朱公的冤大头,愿意免费赶脚运货,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么?

姜子盾按照告示上说的地址,猴急上火地找到了范蠡。谁知一见面姜子盾就心凉了半截:他原以为这位“二百五”朱公,准是个愣小子,谁料一见面才晓得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范蠡饱经风霜,就像那“老黄脚”兔子,鬼精鬼精的,能是好搁合、好糊弄的主儿?范蠡也看出姜子盾对自己不太信任,生怕赶脚的差事儿黄了,就连忙设宴热情款待姜子盾。喝到晕乎之际,范蠡豪爽地说:“姜老板呐,俗话说,挣钱不挣钱,落个肚子圆!我刚刚入行,权当跟着您当个跟班儿,学学以后咋个挣钱。”

听了这番话,姜子盾的脸立马笑成了核桃壳儿。他拍着胸膛对范蠡说:“得,成交!朱兄,您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两人都感到相见恨晚,当下就签订了合伙协议。

春风得意马蹄疾

驮着麻布的商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姜子盾以前向吴越间运货,因为车船反复折腾,费工费时,简直就像那蜗牛在爬行。现在一路上马不停蹄,轻快清爽,光是那速度就提高了三倍以上。姜子盾与范蠡骑着高头大马,并肩而行,一路上谈笑风生,真是马蹄得得,其乐融融!每晚一到驿馆住下,大伙儿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醉方休。按照协议,本来路途上的一切吃喝花销,自然是由姜子盾来承担,可是有不少次范蠡喝得晕乎,就抢先结账付钱,弄得姜子盾很不好意思。

一路上晓行夜宿,姜子盾果然长袖善舞,人脉广布。靠着他各方打点应酬,商队自始至终顺风顺水、平安无事,不久就顺利到达了越国地界。范蠡又看到自己熟悉的锦绣江南,高兴得在马上唱起了越国的歌谣: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太湖波兮稽山土,倾其财兮悉遗汝!

姜子盾看到范蠡那得意忘形的样子,心中嘀咕:朱公这个老小子,真不愧是个疯癫的半吊子!莫非他老人家把我这趟麻布生意,当成他自个儿的生意啦?

也正所谓幸灾乐(落)祸!这天商队行至太湖岸边,突然一声呼哨响,芦苇荡里呼啦啦窜出十几只小船,黑压压地直扑岸边。一个彪形大汉带领一帮喽啰飞身上岸,手持利刃挡住了去路,要商队“留下买路钱”。

走在商队前面的人厉声咋呼:“咋!俩眼长在脸上出气儿哩?看看这麻布,难道就认不出这是齐国姜爷的商队?”

彪形大汉哈哈大笑:“什么姜爷葱爷?糊弄鬼呀!姜爷啥时候用马队驮过货?”

双方正在争执,姜子盾与范蠡并马来到跟前。姜子盾飞身下马,上前拱拱手打招呼:“原来是文大爷啊,大水冲了龙王庙啦!我这次受到高人朱公的协助,改用马队驮货啦。”说着,就拉出范蠡,向文大爷介绍,“来,认识认识,这就是我的好友朱公。”

“哎呀,久仰久仰,朱公您好!啊——原来、原来是范叔啊!”文大爷霎时睁大了豹环眼,惊奇地盯着范蠡。范蠡马上接过话茬儿:“原来是你小子啊!什么‘翻书’,翻啥子书?俺朱公早就不翻书册啦!”说着,范蠡悄悄对文大爷使个眼色,转身对姜子盾解释说,文大爷原是他老家楚国宛城的老乡,多年不见,谁想到会在太湖之滨重逢。

你道这文大爷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越国上大夫文种的儿子文彪。当年范蠡与文种帮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忠告功成身退,反被勾践赐死。文彪受到牵连,无奈亡命江湖,想不到竟然与范蠡意外相逢。晚上,文彪设宴为姜子盾及范蠡接风,三人把酒言欢,说不完的人间冷暖,道不尽的江湖风情,直到更深夜阑,大家才尽醉而卧。

商队到达越国之后,由于文彪在越国到处吃得开、兜得转,姜子盾与范蠡倒也乐得清闲,就把生意上的事儿,悉数交给文彪去打理,二人只在驿馆日日欢宴,夜夜笙歌,过得似神仙一般。几日之后,文彪得意地告诉姜子盾,他的麻布已经顺利销售一空。姜子盾略一核算,乖乖,靠着朱公这个赶脚的帮衬,这趟生意竟然比以往的利润翻了一番还多!

到底谁赚了大钱

姜子盾高兴得一拍大腿,激动地对范蠡说:“朱兄啊,我姜子盾,一生奔波江湖,行走列国,不是那种抠抠屁股唆唆指头的货色!您让我吃上肉,我绝不能塌蒙着眼皮儿,只让你喝汤吧!”接着,姜子盾眯着眼告诉范蠡,他已经盘算好了:这次返回陶邑时,马背上闲着也是闲着,由他出资采购南方的丝绸、茶叶等,返回北方,赚回的利润与范蠡平分!姜子盾为自己的豪爽大方而得意,他眯着眼睛乜斜着范蠡,心想朱公这个“没星(心)秤”二货,第一次赶脚就有了赚头,尝到了甜头,老人家一定会对自己的施舍,激动得屁颠屁颠地乐呢!

谁想到范蠡听了姜子盾的话,一言不发,只是微笑着朝姜子盾点头致谢,接着又含笑看着文彪。文彪这才告诉姜子盾,商队的马匹,按照朱公的吩咐,已经全部出售了!马匹出售的价钱,是北方的三到四倍!换句话说,姜子盾卖麻布所得的利润,仅仅是范蠡卖马所得利润的零头!

原来,北方出良马,在陶邑就很容易买到价格低廉的高头大马。范蠡以前在吴越待了好长时间,知道在江南不但很难买到北方的良马,而且那价格也比北方贵得多。但是,从陶邑把良马贩运到江南,路途上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与人脉,就简直比登天还难!范蠡正是利用了姜子盾路途上的人脉关系,以赶脚为名,巧妙地做成了这一笔大买卖,为在陶邑的下一步生意发展,掘得了第一桶金。

望着姜子盾惊讶的神情,范蠡深有感触地说:“唉,做生意、合伙计,事先我总是在想啊想,前半晌想想自己,后半晌得想想别人!首先应该理解对方的愿望与需求,只有先让对方有得赢、有得赚,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赢啊!”

来源 | 山海经杂志

标签: 范蠡勾践齐国姜子盾

更多文章

  • “商圣”范蠡:功成名就却全身而退,身为商人,为何如此豁达?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范蠡,商圣,沈万三,勾践,齐国,胡雪岩

    对于商人来说,头脑鲁钝可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合格的商人若想在商海中立足,那就一定要头脑清楚、感觉敏锐,买卖收入不仅要能收回本钱,还得富有盈余。而若是想要成为富商巨贾,那就必须绝顶聪明,既能避开陷阱和祸乱,又懂得取舍的道理,否则的话,难保会被商海中不时出现的巨浪暗涌所吞噬。如此一来,有人不禁要问了,我国

  • 【上金谷文集】范蠡的三步连环计,如何“借鸡生蛋”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银子,吴国

    灵机一动做生意春秋末期,范蠡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功成名就。但他知道越王这个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便趁着越王大办庆功宴,以西施喜欢清静,要和西施去游西湖为借口,借机逃离越国。这时有人向越王通风报信。越王不相信,说:“范大夫如果要离开越国,就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会他们身无分文,仅一叶小舟,空手而去,应

  • 西施并非完璧之身,还为范蠡生儿子,吴王夫差真的不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西施,范蠡,夫差,吴国,勾践

    中国历史因为是男性书写的缘故几乎对女性充满了各种偏见。一个小女子为何要承担国家兴亡的责任?在春秋末年的时候,吴越大地上面从中原诸侯手中接过来了争霸的大旗,江淮之地上面尽是兵戈,没有一个家庭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幸免于难,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对成功称霸的越王勾践大加赞赏,甚至成为后世作文之中的经典题材,而对

  • 【上金谷文集】范蠡与龙门石窟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勾践,夫差,吴国

    寻找石头筑坝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没有接受范蠡的劝告,派兵攻打吴国,结果兵败亡国。为了避免生灵涂炭,越王勾践接受谋臣范蠡的建议,弃械求和。越王勾践遂成吴王夫差的奴隶,被呼来喝去,受尽欺辱。这年秋天,钱塘江八月十八的潮水出奇地厉害,海水倒灌,冲毁了两岸八百里海塘,吓得吴王夫差日夜睡不着觉。潮

  • 范蠡和西施出走的惊险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乔生桂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出走,吴国

    越国灭了吴国后,范蠡知道如果他继续留在越国的话,时间一长,势必凶多吉少。于是,他萌发了带西施出走的念头。一天中午,范蠡和文种参加了由勾践举办的宴会。当天晚上,范蠡就带着西施出了自己的官邸。要是别的大官出走,肯定要带护卫,但是范蠡带着西施出走,没有带护卫。他们出走后不久,有人向勾践密报,范蠡带着西施出

  • 范蠡次子被囚,范蠡知道大儿子去救不了次子,为什么还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夫差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贫寒,虽博学多才却不得重用,因不满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吴越两国连年战乱不休,后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差点灭国,在勾践穷途末路时范蠡和文种对勾践却是不离不弃,尽心辅佐勾践,为勾践出谋划策,陪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劝勾践卧薪尝胆,行“美人计”迷惑夫差,吴王夫差不

  • 【上金谷文集】刺杀范蠡的最后一位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刺客,勾践,西施,伍子胥

    第一名刺客入夜,姑苏城外,夜色朦胧,四周寂静无声。此时,两个黑影一前一后来到江边,其中一黑影拍了拍手,一艘小舟疾速而来,跳下一个头戴蓑笠的渔翁。两个黑影上了小舟,竹篙一点,小舟疾速离岸而去。这两人,一个是范蠡,一个是他的贴身侍从陈音。范蠡随越王勾践隐忍了二十年后,蓄势一举歼灭吴国,在姑苏台喝了庆功酒

  • 【上金谷文集】少年范蠡的生意经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熊狂,老农,竹简,蚁鼻钱,小说家,上金谷文集

    范蠡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因父母去世得早,从小便跟随哥嫂生活。他不事耕种,只知读书游学,总是摆出一副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所以,总被乡邻们称为“小疯子”。拍卖赎耕牛这天,范蠡求学回来,路过集市时,看到一个老农蹲在街边抹眼泪,走上去一问,才知道老农妻子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就来集市变卖耕牛。就在他等待买主的

  •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如何辅佐勾践兴越国,灭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范蠡,吴国,夫差,吴王,越国,杨吴,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春秋(书)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五哥a标签:范蠡,夫差,阖闾,周朝,先秦,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

    当勾践愿意卧薪尝胆的时候,范蠡就知道他是一个底线很低的人。注意,不是没有底线,而是底线很低。西周建立后,周公旦以“礼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尊卑秩序,礼法的最根本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小邦周的统治地位,但也一样是需要以“道德”作为手段来实现统治,所以在周代时,一个君主的“道德底线”很重要,比如“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