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施并非完璧之身,还为范蠡生儿子,吴王夫差真的不知道吗?

西施并非完璧之身,还为范蠡生儿子,吴王夫差真的不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1456 更新时间:2024/2/20 0:50:38

中国历史因为是男性书写的缘故几乎对女性充满了各种偏见。一个小女子为何要承担国家兴亡的责任?在春秋末年的时候,吴越大地上面从中原诸侯手中接过来了争霸的大旗,江淮之地上面尽是兵戈,没有一个家庭能够在这场战争之中幸免于难,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对成功称霸的越王勾践大加赞赏,甚至成为后世作文之中的经典题材,而对于西施这种默默付出,为国献身的人却是毁誉参半,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你们有几分了解西施

美人不一定出生在多么繁华的地方,如今的城市喧嚣所造就的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免刻制出来的。山水之中的乡村才是出生纯天然美女的地方。王昭君是出生于湖北西南的不知名小村,西施也是出生于江南之地的一个小渔村,她的真正姓叫作施,父亲的本地一个渔夫加上樵夫的身份。因为他们家的地理位置在整个村子的最西边,所以她从小就得了一个外号被称为西施。

一个女子的变化正是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一般从十二岁开始基本上都是越来越好看的一个过程,西施长大之后早就已经成名,成为了方圆几十里最好看的姑娘。在传说之中的西施有心绞痛的问题,每次心痛的时候,她都会痛到皱眉毛,然后用双手捂住胸口,还会继发出幽怨的声音,这样的西施比起平时更加的诱人,每次西施这样做的时候,周围干活的百姓从老到幼都被她的可爱动人惊呆了。

西施的美貌让周围村子的很多小伙子都开始来到她的家中提亲,只是为了抱得美人归,这样一来,村子之中的其他女性就受到了冷落,很多人都对西施出现了一种妒忌的心理,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住在村子最东边的东施,她明明长得很丑,可还是要模仿西施的动作,只是为了博得大家的喜欢,但最后却弄巧成拙留下了东施效颦的成语。

西施的绝世美貌注定了她是不会在这个地方孤独终老的,外面的世界在等着她,所以在后面的越国灭吴的时候会有人找到西施,要借助西施本人帮助越国实施美人计,迷惑吴王的心智,从而帮助越国崛起灭掉吴国,找到西施的人叫作范蠡,是春秋历史之中著名的成功人士,西施也倾心于他,愿意将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这个自己喜欢的男人。

一见范蠡误终身

范蠡见到西施是一次偶然的事情,那个时候的西施根本没有像后面装扮各种所谓的金钗,耳环,胭脂水粉也是没有,但就是这样的西施依旧是让范蠡看得目不转睛,他来自于中原,遍走吴越大地,看人无数,但还没有看到过如同西施如此美丽的女子,看到西施之后他从心中就已经知道如果能够说服西施和自己合作,那自己的“破吴”大计就成功了一半了。

那个时候的范蠡是少年英才,那个时候的西施是天下一绝。两个人就这样看对眼了。范蠡跟西施说出了自己的谋划,希望西施能够为自己的母国着想,希望她能够进入吴国宫廷之中,西施在听了之后同意了范蠡的谋划,范蠡为了更好地让西施进入到吴宫之中,为西施量身定制了一套训练计划,教导她那个时候中原女子擅长的琴棋书画,舞蹈音乐,还给她讲解了吴国和越国政治之间的关系。

西施是一个拥有起翘玲珑心的人,她对于这些都学习的很快,只要是范蠡教过一遍就已经掌握了。看到自己的学生这么好学还长得这么好看,范蠡教起来也是十分的上心,但随着两个人每天的各种接触,两个人都在暗中喜欢上了对方,一个原因是因为范蠡在这之前还从未见到过如同西施这样出水芙蓉一般的美女,一直隐居在山中的西施没有沾染上俗世的一点凡尘。

西施则是因为居住的地方有限从未见过如同范蠡这般优秀的男子,他被范蠡的才华所打动,眼前的这个男子年轻英俊潇洒,能文能武,胸中还有一颗誓死报国的拳拳之心,所以那个时候的西施其实和范蠡都已经爱上了对方,只是没有一个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时间终于到了要将西施送入到吴国宫廷之中的那一天了,范蠡开始带着西施北上,因为要将自己心爱的女人献给敌国的君主,范蠡的心中其实是痛不欲生,在北上的路上两个人一直黏在一起,生怕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快要到吴国的时候两个人最后还是忍不住尝试了“禁果”。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偶然的尝试却让西施成功怀孕,因为是两个爱情的见证,范蠡故意拖延北上的形程,从越国的南方一直到吴国的都城姑苏城走了一年多,最后西施的孩子都出生到一岁多了,到嘉兴这块地方,后人为了纪念范蠡和西施那种旷古绝今的伟大爱情,特意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语儿亭”。

西施对于吴国的破坏

西施和一进入到吴国的宫廷之中就得到了吴王夫差的喜爱,就连吴国皇后的风头都没有西施的盛,夫差为了讨的西施的欢心特意为西施修建了许多宫廷建筑,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以玩乐性质为主,吴王夫差在得到西施之后就开始懈怠国家之中的大事情,整日的和西施游玩,朝臣的大臣都拿吴王没有办法,而这个时候的越国则是积累力量要攻打吴国。

西施对于吴王夫差的影响特别大,很多国家大事都受到了西施的影响,据说那个时候的西施在进入到吴国宫廷之后因为与范蠡有了一个孩子,这不是完璧之身的女子却还能够得到吴王夫差的变态喜爱,其实是让我们很不理解的,因为古代君主要什么美女会没有,难道就甘心自己的女人给自己戴绿帽子吗?

后来经过文史学家的研究发现春秋末年的中国人其实对于今天封建社会之中所谓的贞洁观念并不是特别看重,那个时候的人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个人,只要这个女子足够好看能够引的人一眼万年就足以,那个时候的夫差我想必他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思吧!至于很多人说西施作为南方细腰美女的典型代表,难道在生孩子之后的身体都不会变形走样吗?

我只能说你们可能是小瞧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身体素质,从西施的过去来看,她本来就是出身于民间,那个时候女子生育也没有什么今天社会之中“坐月子”的概念,但西施的身体就是保养的很好,和没有生过孩子是一样的,其实今天女人生孩子之后的身体变形走样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因为今天社会国人女子和西施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退步”。

第二个原因则是今天坐月子对于女子的食物营养进补过剩造成了生育之后的肥胖,吴王夫差要的是西施这个人,要的是她的脸和玲珑的身材以及楚楚动人的可爱声音,至于今天的强迫症和贞洁观念在哪个时候只要不是婚内出轨又不是很严重,所以西施和范蠡的美人计得以在吴国实施。

而最后南方大国吴国的江山也被想西施的影响之下被颠覆,越王勾践成功的逼死了吴王夫差,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霸业,至于那个付出了自己一切的西施下落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之谜!

一代佳人西施最后的走向

对于一代佳人第一种死法的说法说是吴王夫差在家国灭亡的时候才幡然醒悟知道了西施原来是越国派遣过来的奸细,但这个时候却也是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吴王夫差气愤之下拔出自己的宝剑杀死了西施,使得一代佳人香消玉损,可是这种说法不靠谱,因为历史之中的吴王夫差不是这样的人,而且从哪个时候诸侯争霸也没有失败了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一个女人身上的传统,所以这种说法支持的人很少。

第二种说法则是范蠡这个人明白越王勾践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和这种人只能一起共患难,却不能一起共富贵。所以在即将攻打吴国取得胜利的时候他就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逃跑的后路,并把自己对于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告诉了自己多年的好友文种,可是文种却不听范蠡的建议,他认为自己与构建忍辱负重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可以享受享受了,为啥要逃走了,所以他就选择留下来,后面果然被越王勾践以谋反罪名杀害在西湖之中。

至于范蠡则是带着军队攻入姑苏城的时候就将西施接走,两个人隐姓埋名过上了世人都羡慕的隐居生活,后面在陶地三次成为千金富豪的陶朱公其实就是当年越王勾践手下第一谋士范蠡,这种说法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看法,也是比较符合中国人历史的记载,所以史学家和普通大众之中支持这种看法的人其实是最多的。

第三种说法对于西施的描写其实是最惨的,但比较符合勾践这个人忘恩负义的特点,据说勾践成功灭掉吴国之后成为了中国南方的霸主,其他国家都派遣使者来庆贺勾践的胜利,并表示愿意臣服越国,尊重越国和楚国共享中国南方的一片天下,那个时候的西施和郑旦这些绝色美女则是被勾践下令用麻袋装着沉入到了杭州西湖之中,用勾践的话说就是这两个女人间接的导致了吴国的灭亡,是不祥之物,应该从世间彻底的抹除。

标签: 西施范蠡夫差吴国勾践

更多文章

  • 【上金谷文集】范蠡与龙门石窟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勾践,夫差,吴国

    寻找石头筑坝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没有接受范蠡的劝告,派兵攻打吴国,结果兵败亡国。为了避免生灵涂炭,越王勾践接受谋臣范蠡的建议,弃械求和。越王勾践遂成吴王夫差的奴隶,被呼来喝去,受尽欺辱。这年秋天,钱塘江八月十八的潮水出奇地厉害,海水倒灌,冲毁了两岸八百里海塘,吓得吴王夫差日夜睡不着觉。潮

  • 范蠡和西施出走的惊险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乔生桂标签:范蠡,西施,勾践,出走,吴国

    越国灭了吴国后,范蠡知道如果他继续留在越国的话,时间一长,势必凶多吉少。于是,他萌发了带西施出走的念头。一天中午,范蠡和文种参加了由勾践举办的宴会。当天晚上,范蠡就带着西施出了自己的官邸。要是别的大官出走,肯定要带护卫,但是范蠡带着西施出走,没有带护卫。他们出走后不久,有人向勾践密报,范蠡带着西施出

  • 范蠡次子被囚,范蠡知道大儿子去救不了次子,为什么还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范蠡,勾践,伍子胥,夫差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贫寒,虽博学多才却不得重用,因不满楚国非贵族不得入仕而投奔越国,吴越两国连年战乱不休,后来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差点灭国,在勾践穷途末路时范蠡和文种对勾践却是不离不弃,尽心辅佐勾践,为勾践出谋划策,陪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劝勾践卧薪尝胆,行“美人计”迷惑夫差,吴王夫差不

  • 【上金谷文集】刺杀范蠡的最后一位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刺客,勾践,西施,伍子胥

    第一名刺客入夜,姑苏城外,夜色朦胧,四周寂静无声。此时,两个黑影一前一后来到江边,其中一黑影拍了拍手,一艘小舟疾速而来,跳下一个头戴蓑笠的渔翁。两个黑影上了小舟,竹篙一点,小舟疾速离岸而去。这两人,一个是范蠡,一个是他的贴身侍从陈音。范蠡随越王勾践隐忍了二十年后,蓄势一举歼灭吴国,在姑苏台喝了庆功酒

  • 【上金谷文集】少年范蠡的生意经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熊狂,老农,竹简,蚁鼻钱,小说家,上金谷文集

    范蠡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因父母去世得早,从小便跟随哥嫂生活。他不事耕种,只知读书游学,总是摆出一副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所以,总被乡邻们称为“小疯子”。拍卖赎耕牛这天,范蠡求学回来,路过集市时,看到一个老农蹲在街边抹眼泪,走上去一问,才知道老农妻子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就来集市变卖耕牛。就在他等待买主的

  •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如何辅佐勾践兴越国,灭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范蠡,吴国,夫差,吴王,越国,杨吴,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春秋(书)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五哥a标签:范蠡,夫差,阖闾,周朝,先秦,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

    当勾践愿意卧薪尝胆的时候,范蠡就知道他是一个底线很低的人。注意,不是没有底线,而是底线很低。西周建立后,周公旦以“礼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尊卑秩序,礼法的最根本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小邦周的统治地位,但也一样是需要以“道德”作为手段来实现统治,所以在周代时,一个君主的“道德底线”很重要,比如“君王死社稷”、

  • 【上金谷文集】让范蠡念念不忘的半串珍珠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珍珠,吴越

    初逢战马嘶鸣声、将士呐喊声,此起彼伏,车来马往扬起的尘烟弥漫了大半个天空,渐渐地,声音开始减弱,一场大战接近尾声。陡然,一骑白马如龙般冲出烟尘,顺着大道飞驰而去,隐约看见马背上一个白袍将士趴着一动不动,显然是白马护主,带着受伤的主人夺围而去。一会儿,又有几骑顺着白马的路线冲出烟阵,马上的将士弓着腰、

  •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八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范蠡,吴国,勾践,夫差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楚灵王五年(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范蠡师从于计然。

  • “商圣”范蠡的创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大豫众创标签:范蠡,商圣,勾践,吴国,夫差,齐国

    说到春秋时期的范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扶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及最后和西施泛舟西湖归隐。事实上,除了是杰出的政治家,范蠡也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被称为“商圣”。本文摘编自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的《冯仑商业课》,讲了范蠡的两次从0到1的创业成功的故事,从中能看出范蠡卓越的商业眼光和政治智慧。分享给大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