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金谷文集】刺杀范蠡的最后一位刺客

【上金谷文集】刺杀范蠡的最后一位刺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上金谷景区 访问量:4951 更新时间:2024/2/20 0:50:14

第一名刺客

入夜,姑苏城外,夜色朦胧,四周寂静无声。此时,两个黑影一前一后来到江边,其中一黑影拍了拍手,一艘小舟疾速而来,跳下一个头戴蓑笠的渔翁。两个黑影上了小舟,竹篙一点,小舟疾速离岸而去。

这两人,一个是范蠡,一个是他的贴身侍从陈音。范蠡随越勾践隐忍了二十年后,蓄势一举歼灭吴国,在姑苏台喝了庆功酒后,勾践意欲处死以色乱吴助越的西施,这令范蠡的心头升腾起一股寒意,想起夫差处死忠臣伍子胥的情景,古语没有说错: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君臣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于是他拼尽全力救出西施,并激流勇退,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弃官从商。

但生性多疑的勾践岂肯放过范蠡?西施莫名失踪已经让他对范蠡有所怀疑,如果他跟当年投奔越国一样投奔他国,不也会威胁到越国?

范蠡的身边布满了勾践的眼线,令他日夜不宁。他总感觉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有一个刺客时刻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到底是谁让他难以捉摸。他怕此时不走,恐怕也要步伍子胥的后尘,于是让贴身侍从陈音秘密安排船只,趁夜深人静,早日离开吴越之地。

小舟离岸三丈有余,船身突然掉了个头。陈音急忙叫道:“船家,开错方向了!”

渔翁突然扔下竹篙,同时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冷飕飕的短刀,架在范蠡脖子上,寒气逼人:“范上大夫,鄙人已恭候多时,今晚你跑不了啦!”陈音大吃一惊,眼前这位渔翁竟是勾践派来的杀手,看来自己安排的渔翁已遭毒手。

说时迟,那时快,陈音一踩船帮,小舟摇晃起来,杀手猝不及防,只听得“当”的一声,手上的短刀被陈音的利剑挑入水中。

“你……”杀手狐疑的目光射向陈音,还未待他反应过来,陈音又持剑刺了过来,一剑刺入杀手咽喉,血花四溅。杀手翻船跌落水中,在水面上“咕咚咕咚”冒起几个水泡,再也没有浮上来。

范蠡拍着陈音的肩说:“不愧是楚国弓弩手的后代,身手不错,看来我范某人福大命大,没有看错人啊!”

陈音跟范蠡同是楚国人,他祖上五代均在楚军中做弓弩手,四代在楚吴相争中战死。前两年吴伐陈,楚兵援陈时,年轻气盛的陈音因不满百夫长滥杀无辜,用弩将百夫长射死,因此走投无路,才来越地投奔范蠡,这一跟就是二十多年。范蠡从不把陈音当下人看,而当他是自己的好兄弟,所以这次秘密离越,也是陈音一手安排。

小舟离开姑苏城后,一艘大船早已在深海区接应。大船上的几名桨手和舵手都是范蠡亲自挑选,愿意追随他的生死兄弟,所以,上了大船后,范蠡再也用不着担心个人安危了。为了避开勾践的追击,范蠡指挥水手往深海区开,再一路北上。

第二名刺客

经过十几天的与风浪搏斗,翼船终于到达齐鲁两国边境,范蠡等人再转入小船沿内河溯流而上。这时,陈音看到了一个婀娜的身影,正站在岸上翘首企盼,那正是险遭越王毒手被范蠡救出的西施。

这是一片平坦的江边平原,岸上有小院,草地上有牛羊,农具一应俱全。原来,范蠡为了给自己留退路,早已物色好这块地形,准备放牧经商安度晚年。

安营扎寨后,范蠡开始根据独特的地形地貌养牛养羊晒盐经商。想到西施差点被勾践装入鸱夷沉江,因此范蠡化名鸱夷子皮,过起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再加上他乐善好施,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虽然范蠡的农场已初具规模,但他仍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正在打算扩大规模,将饲料、喂养、放牧、宰牲、肉食、皮货、贩运搞成首尾相衔的一条龙经营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这天晚上,范蠡坐在案头正在盘账,一个黑影轻手轻脚地摸进小院,来到窗下,确认案头微光下坐着的是范蠡后,忽地从腰间拔出一把刀来。正欲踢门行刺,突然,背后有人厉声喝道:“有刺客!”同时,一柄利剑从斜刺里刺过来。

黑影一怔,呆愣了一下,看清是陈音时,说道:“你还活着?大王一直以为你的身份已暴露,既然还跟在他身边,为何还未动手?快跟我一起取下范蠡首级,回国领功!”

范蠡听到门外传来的声音,放下账簿,刚起身,就听陈音叫道:“主人别出来,有刺客!”范蠡停下脚步,门外又传来陈音的声音,“范大夫安心务农经商,对越没有危害,越王为什么还要追杀?”

刺客的声音中充满了怒气:“功高震主,谋高震国,你连这道理都不明白!原离,大王是怎样对待你的家人的,你竟然助纣为虐!快跟我一起拿下反贼,回去向大王戴功立罪,要不然,等待你的将是满门抄斩!”

“你要拿下我家主人,就先拿下我,看剑!”陈音一剑刺出,暗夜中,两剑碰撞,发出“呛啷”一声,火花四溅。

两人一来一往,战了十来个回合,不分胜负。交手中,陈音感觉到经过特训的刺客武功远在自己之上,为了保护范蠡,他只能硬顶。又战了十来个回合,陈音体力已渐渐不支,只有招架没有还手之力了。

激战中,刺客已踢开门。陈音顾不上多想,一个飞身,拦在刺客面前,剑走险招,直直地朝对方胸窝刺去。刺客躲避不及,剑锋也朝陈音心窝刺来。刺客本以为陈音会收剑防身,哪里知道陈音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两柄剑同时刺进了对方的心脏,两个身影同时往后倒去,鲜血四迸。

最后的刺客

格斗声惊动了西施等院子里所有的人。等他们出来,刺客已被陈音刺中心窝,一命呜呼,陈音也倒在血泊中,气息奄奄。范蠡扶起陈音,命下人速去请医。泪水从陈音眼角滑落下来,他勉强笑了一下,说:“不用了,我已经不行了!”缓了一缓,才挤出下一句:“主人,陈音欺骗了主人二十多年,主人会恨我吗?其实,真正的陈音早已不在人世,我是勾践安插在主人身边的越国人!”

原来,陈音原名叫原离,范蠡通过文种助越灭吴,但两人终究都是楚国人,生性多疑的勾践怎会放心重用?他挑了出色的武师原离,培训他楚语,冒充楚国陈音安插在范蠡身边。一旦有风吹草动,即刻将范蠡就地正法。

但勾践万万没有想到,原离对范蠡敬佩不已,不但敬佩他的为人,还敬佩他学富五车,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相反,他讨厌勾践的喜怒无常,阴险狡诈。特别是当他看到范蠡无怨无悔陪勾践冒死入吴为奴三年,更加坚定他要追随范蠡一生的想法。

所以,在范蠡救下西施决定弃官从商时,勾践安排在小舟上的杀手对原离毫无防备之心,当他看到原离拼死保护范蠡,到死都没有想明白勾践为什么交代原离是自己人。

范蠡听陈音断断续续地讲完这一切,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其实我早已知道你的身份,陈音是楚国弓弩世家,我怎么会不认识?你秀气的外表也遮掩不了你是越国人的身份,我没有揭穿,一切都是为了取得越王的信任!”

原离浑身痉挛了一下:“那主人为什么还让我安排离越船只?就不怕我取了主人的性命吗?”

范蠡悠悠说道:“有一个词叫信任,你跟随我二十多年,你的为人与心思我早已明白,我相信自己已取得了你的信任,把你带在身边只有百利而无一弊。”

原离似乎有些吃惊,但他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只是瞳孔微弱地闪动了一下,说话也开始断断续续,他感谢范蠡对他的信任,只是再也无能为力保护主人了。他说他死后,没有别的要求,只求主人将他和刺客的尸体装入鸱夷,放入大海,让它漂流回越国,魂归故里!因为范蠡叫鸱夷子皮,这样,让他时刻感受到死后也躺在主人的怀抱里。最后说:“主人,这、这地方是……待不下去了,勾践既然派人找到了这里,肯定……还会展开……大规模的追杀,陈、陈音以后不能再保护主人了,请、请主人赶快……带上家眷……离开此地!”说完,吐出最后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范蠡泪水潸潸,口称兄弟,抚尸痛哭。

经历了这次事件,范蠡重金雇了当地壮年将原离和刺客的尸体运回越国安葬,了却原离遗愿。他知道,这件事很快就会传到勾践耳里,这地方不能再待下去了,于是他将这些年积累起来的财产散给附近穷人,再次搬家。

富甲一方的范蠡赶着两辆马车,风餐露宿,在鲁国北部、齐国南部、宋国东部转了几个月,最后到了齐国西南接近宋、卫的陶地,改名为陶朱公,这是后话了。

来源 | 山海经杂志

标签: 范蠡刺客勾践西施伍子胥

更多文章

  • 【上金谷文集】少年范蠡的生意经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熊狂,老农,竹简,蚁鼻钱,小说家,上金谷文集

    范蠡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因父母去世得早,从小便跟随哥嫂生活。他不事耕种,只知读书游学,总是摆出一副不切实际的远大抱负,所以,总被乡邻们称为“小疯子”。拍卖赎耕牛这天,范蠡求学回来,路过集市时,看到一个老农蹲在街边抹眼泪,走上去一问,才知道老农妻子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就来集市变卖耕牛。就在他等待买主的

  • 春秋末期政治家范蠡,如何辅佐勾践兴越国,灭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范蠡,吴国,夫差,吴王,越国,杨吴,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春秋(书)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著《范蠡》二篇,今佚。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五哥a标签:范蠡,夫差,阖闾,周朝,先秦,伍子胥,小说家,越王勾践

    当勾践愿意卧薪尝胆的时候,范蠡就知道他是一个底线很低的人。注意,不是没有底线,而是底线很低。西周建立后,周公旦以“礼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尊卑秩序,礼法的最根本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小邦周的统治地位,但也一样是需要以“道德”作为手段来实现统治,所以在周代时,一个君主的“道德底线”很重要,比如“君王死社稷”、

  • 【上金谷文集】让范蠡念念不忘的半串珍珠

    历史解密编辑:上金谷景区标签:范蠡,西施,勾践,珍珠,吴越

    初逢战马嘶鸣声、将士呐喊声,此起彼伏,车来马往扬起的尘烟弥漫了大半个天空,渐渐地,声音开始减弱,一场大战接近尾声。陡然,一骑白马如龙般冲出烟尘,顺着大道飞驰而去,隐约看见马背上一个白袍将士趴着一动不动,显然是白马护主,带着受伤的主人夺围而去。一会儿,又有几骑顺着白马的路线冲出烟阵,马上的将士弓着腰、

  • 河南历史名人六十八范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范蠡,吴国,勾践,夫差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楚灵王五年(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宛地(河南南阳)三户邑,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范蠡师从于计然。

  • “商圣”范蠡的创业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大豫众创标签:范蠡,商圣,勾践,吴国,夫差,齐国

    说到春秋时期的范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扶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及最后和西施泛舟西湖归隐。事实上,除了是杰出的政治家,范蠡也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被称为“商圣”。本文摘编自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的《冯仑商业课》,讲了范蠡的两次从0到1的创业成功的故事,从中能看出范蠡卓越的商业眼光和政治智慧。分享给大家。作

  • 范蠡逃跑前,为何才对文种说“兔死狗烹”?原来这是一条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范蠡,吴国,勾践,文种,秦国,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楚昭王时期,吴国多次击败楚国,才华横溢的楚人范蠡与文种,为何不保家卫国,又为何不投奔其他国家,而偏偏投奔了偏僻、落后的越国,他们投奔越国的目的何在?范蠡文种投奔越国之后,前13年史无记载默默无闻,夫椒之战后才有记载。为何两人能够忍受10多年的寂寞?范蠡临走之前,留书给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

  • 江苏挖出一座古墓,或解开范蠡命运之谜,学者感慨:现实太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范蠡,吴国,古墓,江苏省,小说家,春秋战国,越王勾践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就很神话的乘一叶扁舟去了齐国,给文种留了一封信,劝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能够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所以你也和我一样,赶快离开勾践吧。此后,范蠡泛舟江湖,成为一代巨富,又被称为“陶朱公”,三次散财三次聚财,留下了千古美谈。从范蠡身上

  • 范蠡与西施归隐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弗兰力艺术标签:范蠡,西施,吴王,夫差,归隐,周朝,小说家,越王勾践,金庸笔下角色

    范蠡,字少伯,楚宛地三户(今南阳)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者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关于范蠡,出自他手的著名的事件太多了,不管是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复仇吴王夫差,以报会稽之仇;还是说出那句著名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或者三次经商,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

  •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范蠡,勾践,吴国,齐国

    新春伊始,人们常常会忙着迎财神,那么迎接的财神都是谁,他们又为什么能够成为财神呢?细分起来,财神有正财神和偏财神之说,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文武财神都是民间所说的正财神。听起来都是古代的著名人物,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先从文财神范蠡说起。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