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代的艺人孟是如何劝谏楚庄王的?

春秋时代的艺人孟是如何劝谏楚庄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明月相随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4/1/3 10:46:03

春秋时期,楚庄的宫廷里有一个艺人叫优孟。他身高八尺,技艺高超,能说会道,常常通过诙谐幽默的言谈举止劝谏楚王。

一、劝谏庄王处置喜爱之马。

一天,楚庄王非常喜爱的一匹马死了,楚庄王很难过,打算用上等棺椁装殓它,并且按照大夫的规格来安葬这匹马。

楚庄王与他的爱马

大臣们觉得庄王这么做太过分,就都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庄王非但不听,而且大怒道:谁再敢为葬马的事情进谏,立刻处死!

楚庄王拒绝大臣的劝谏

优孟得知这一情况后,便立即觐见楚庄王。当他走到殿门口时,就嚎啕大哭起来。楚庄王见优孟如此,便不解地问他为什么如此伤悲?

优孟就边哭边说道:我听说大王喜爱的马去世了,因此悲痛;又听说大王仅仅用大夫的规格来安葬它,因此伤悲。我认为只有用君王的规格来厚葬它,才能对得起它。

优孟在劝谏葬马规格

楚庄王听了优孟的话,愣怔了一下,觉得优孟话里有话,然后就皱着眉头问他:你认为咋办才好?

优孟抽了抽鼻子,继续悲戚着说:请大王用精美的玉石、珍贵的木材为它做棺椁,让工匠为它精心砌造墓穴,并要求齐国、赵国、韩国、魏国等国派出使节为它送葬。

之后,再为它建立祠庙,用太牢来祭奠它。诸侯们如果知道大王把一匹马看得如此贵重,肯定会夸赞您。

话听到这儿,楚庄王明白了,也回过味来了,优孟是在讽刺他的所作所为。于是羞愧地说:唉,我怎么会如此行事,竟然错到如此地步!那你说该咋办?

优孟见庄王明白过来了,就直接了当地说:您把它当成畜牲来处理就得了。在地上挖个土灶,准备些姜枣、木兰等调味品,让它在火光中接受洗礼,然后归宿于臣子们的肚腹即可。

楚庄王闻听哈哈大笑,然后就把死马交给了掌管膳食的大巨。

二、诱导庄王封赏功臣后代。

楚国宰相孙叔敖临终时,嘱咐儿子说,以后你如果有什么难处了,就去找优孟,他会帮助你的。

有一天,贫困交加的孙叔敖之子真的去拜见了优孟,诉说了自己的困苦处境。

优孟听了,很同情他,并表示愿意帮助他。经过反复琢磨后,优孟计上心来。

他照着孙叔敖生前曾穿戴过的服饰,缝制了一套衣帽穿戴起来。说话走路时,他也处处模仿孙叔敖生前的样子。

优孟学习孙叔敖的行止

一年多后,他已经把孙叔敖模仿到了极致,连楚庄王和朝臣们都难以辨别。因为他是一个艺人,也就都没有多想。

一天,在楚庄王摆设的酒宴上,优孟学着孙叔敖的样子,上前给庄王敬酒。庄王猛然间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了。

扮作孙叔敖的优孟在诱导庄王

随后,庄王处于对孙叔敖的敬重和怀念,就想让优孟做楚国的宰相。

优孟听了故作吃惊的样子,然后有些为难地说:请大王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商量再说。如果她同意,我三天后再来见您。

三天后,优孟果然又来拜见庄王,但脸上显露着很不自然的表情。楚庄王见优孟来了,还是这样一种状态,就赶紧问道:你的妻子是怎么说的?

优孟忧郁地说:我的妻子不同意我做您的宰相。她说,孙叔敖那样有才能的人做楚相时,楚国才得以称霸诸侯。

可如今他死了,他的儿子竟然连立锥之地也没有,穷困潦倒,卖柴度日。因此说,楚国的宰相不值得做!

听了优孟的一席话,楚王顿时感到十分内疚,连忙向优孟表示敬意。

然后立即召见了孙叔敖的儿子,把拥有400户人家的寝丘之地封赏给了他。从此,孙叔敖的儿孙再也不挨饿受冻了。

孙叔敖之子与优孟见庄王

机智仁义如优孟,聪慧明理如庄王。虽说二者地位上有着天壤之别,但却能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沟通交流到一起,并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堪称佳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被鄙为蛮夷的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楚王,武王,楚国,先秦,周朝,楚庄王,春秋五霸,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相继兴起的五个霸主,所谓霸主,大致是道义上拱卫王室,存亡续断;地域上疆域万里,宾服四方;政治上上有天子致伯,下有小国来附。而春秋的五个霸主,历来有不同的版本。综合各类古籍说法,春秋的霸主有,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吴王阖闾、夫差、越王勾践。可见霸主之中既有

  • 公元613年,楚庄王继位后荒淫无度,大臣用一妙计成功扭转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非遗守艺人标签:楚庄王,苏从,楚国,楚庄,大臣

    公元613年,楚庄王继位,每日吃好玩乐,荒淫无度,有一大臣用一妙计成功扭转局面,世人震惊!当时的楚国内忧外患,百废待兴。而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想看看这名新主到底行不行。可是,这个楚庄王熊旅几乎不上朝,他白天到处游山玩水去打猎,晚上就喝酒行令,歌舞升平。就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了三年,举国上下都忧心忡忡,

  • 楚庄王称霸天下第一战,平百蛮,灭上庸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王见,秦国,楚国,百蛮,上庸,先秦,周朝,楚庄王,烽火戏诸侯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楚庄王(2)主笔:闲乐生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国大旱,爆发了严重的饥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楚国内部则国政混乱,权臣当道,而当时楚庄王也每天沉迷酒色,不理国政。于是,戎人趁机攻打楚国的西南边境,一度打到阜山(今湖北房县);东方的淮夷与越人也发动进攻,攻打楚国的东南边境,占

  • 许姬告诉楚庄王:我把绿你的人的帽缨扯了。楚庄王:都扯了帽缨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许姬,帽缨,唐狡,先秦,周朝,楚庄王

    楚庄王宴请大臣,一阵风吹过,蜡烛都灭了,美人许姬告诉楚庄王:刚才一阵绿风袭来,烛灭之时,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扯掉了,您赶紧让人点蜡烛,看看到底是谁在默默的绿化您的头部。楚庄王一听大怒,听说过春风、秋风,怎么今天吹出绿风了。我的头部一向是黑白分明的,谁敢在这儿搞绿化,我就让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楚庄王,周王室,王孙满,郑国

    楚国原是南方一古老的大国,它不像中原的其他诸侯,与周王室都有血缘关系,它一直被称为“蛮夷之邦”。很长时间里,它不与中原各国往来。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成为楚国的第8任国君。庄王即位之初,尚未成年,中央大权掌握在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手中。大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你争我夺,朝廷上下十分混乱,庄王

  •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之后,什么原因导致楚国差点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楚庄王,楚国,齐国,吴国,夏征舒,秦国

    关于楚庄王,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即位没多久,在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以勤王的名义击败陆戎,随后在洛阳边上炫耀兵威,周王派王孙满劳军,意外的增加了楚庄王在诸侯中的分量,当时晋国的势力蒸蒸日上,或许是周王室为了平衡晋国的威胁,自从周襄王20年,晋文公击败楚军之后称霸中原,锋芒盖过了周天子

  • 孙叔敖举于海,楚庄王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于海,郑国,宋国,先秦,周朝,孙叔敖,楚庄王

    自从城濮之战后,中原国家以晋国实力最强,它向西抑秦,向东制齐,向南扼楚。秦、齐、楚实力虽然强大,但仍非晋国的对手。为了争霸中原,四大强国时而敌对,时而联合,时而攻伐,时而会盟,将一片河山搅得鸡犬不宁,正所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楚庄王熊旅国内国外面临沉重的压力,外部不管齐国也好

  • 邲之战前楚庄王两次遣使与晋国言和是在争取舆论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仙王的日常标签:楚庄王,晋国,赵括,郑国,楚国

    周定王十年(前597年)的邲之战是春秋霸权易主的重要战役,楚庄王在这一仗中一举击败晋国,夺取了中原政治的主导权。但《左传》和《史记》关于这场大战役的两个重要细节却没有明确的交代:第一,《左传》说,楚庄王在大战开始前曾经两次遣使向晋国请和,第一次谈判非常艰难,第二次却快速达成了协议,这两次谈判究竟谈了

  • 楚庄王死后楚实力仍处巅峰,为何后来衰弱?只因重复同一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说春秋标签:楚庄王,吴国,伍子胥,孙叔敖

    有关春秋五霸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不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3人却是公认的坐庄,他们豪无争议。关于楚庄王则有好多典故,如“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等,而他也让楚在春秋达到了巅峰状态。豪不夸张地说,即使在楚庄王死后,楚国实力也仍处巅峰状态,若后面再努力一把,那么楚很有统一天下的趋势。可让人跌眼镜的是,

  • 十年磨一剑 歌剧《楚庄王》全新升级上演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歌剧,戏曲,演员,复排,楚庄王,国家大剧院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五年前曾在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等重大演出活动中亮相并受到广泛好评的民族歌剧《楚庄王》再度归来。3月10、11日晚,这部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滚动资助项目并启动“二改二演”的民族歌剧《楚庄王》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