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雎逼迫魏齐自杀, 真因为范雎是小心眼吗!

范雎逼迫魏齐自杀, 真因为范雎是小心眼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动漫特摄评价 访问量:273 更新时间:2024/4/14 18:39:40

范雎是魏国人,有才但很穷,很穷就意味着在“亲亲,贵贵”的魏国是没有出头之路的,没有出路怎么办?

只能投靠到中大夫须贾门下,打算夤缘而上,借以实现人生抱负,当然,须贾也很欣赏他。那年须贾出使齐国,就带范雎去见世面。

齐襄

未料朝堂之上,齐襄王随便非难了几句,须贾就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倒是范雎不卑不亢,回答的有礼有节,完成魏安釐王的使命,也因此得到齐襄王的赏识,会见结束后,齐襄王为了争取到范雎这个人才,派人送来牛酒、黄金,范雎因魏国是父母之邦而不愿背叛,所以当然坚辞不受,主动将此事报告给须贾。

但须贾知道后,本来一桩好事,在他心里就完全变味了,变什么味,在须贾心里,一个小人物忽然得到超乎规格的恩宠,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这个原因只能是叛国,即: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

抱着这样的想法,当时就把范雎狠狠的叱骂一通,仅此不算,回国后还告诉了魏国的相国——魏齐。

魏国多年受齐国欺负,魏齐正有火无处发,如今一听:一个叫范雎的小人物居然这么无耻,当下不听范雎的辩解,召集宾客大开宴会,宴会上,不问青红皂白,一顶老大的帽子扣上去,将范雎一通毒打,打得奄奄一息后还将之扔到厕所,命令宾客往范雎身上撒尿,借此来折磨侮辱范雎。

魏齐

对一个人侮辱到这份儿上也算到了极点,这得有多大的仇恨那,宾客中也有人提醒,还是调查清楚一点的好,万一冤枉了好人呢。

可魏齐却嘿嘿一乐,满不在乎:像这样的人,死了白死,就是冤枉了他又能怎样,难道还能找我报仇不成。

是啊,魏齐何等身份,在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是何等的威风,比如天上的神,哪里还会在乎一只蚂蚁的所思所想呢。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只蚂蚁居然是个有本事的蚂蚁,而有本事的蚂蚁,带来的报复,却是魏齐等人万万承受不起的。

魏齐非人的折磨之后,范雎竟出人意料的醒转过来,这时候已经奄奄一息,所幸身旁的看守还有几分人性,看他这幅样子,不忍心再折磨下去,遂报告范雎已死,背地里将他偷偷运到郊外。

范雎

范雎因此挣扎着找到朋友郑安平,并在郑安平处隐藏下来,魏齐等人的轻视、侮辱引起他复仇之火,遂努力寻找机会,让这帮贵族也尝尝小人物的厉害。

然而在魏国,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的小人物,要向相国魏齐寻仇,那是多么的异想天开啊,

但范雎并没有死心。

这一年秦使王稽入魏,范雎终于找到机会,于是化名张禄,想尽办法和王稽见面,以一通对天下局势的见解博得王稽好感,于是王稽便想尽办法带他回到秦国,并找机会引荐给一代英主秦昭襄王。

历经几许坎坷之后,范雎针对当时的局势,一改禳候魏冉远攻的错误战略,将战略改成著名的远交近攻,并帮助秦昭襄王去除了秦国外戚干政的局面,从而深得秦昭襄王的信任,被拜为相国。

秦国任命新的相国,这意味着秦国的国策当有重大改变,于是山东诸国纷纷遣使入秦,一来打探消息,二来借机跟秦国修好。

这样的好机会魏国当然不会错过,魏安釐王又派须贾到秦国来了。

秦昭襄王

当年要没有须贾,范雎哪会承受那样羞辱的命运,如今老天爷把须贾送到自己手里,那么,范雎的复仇大计就这样开始了。

念在须贾对他还有点恩情的份上,范雎并没有过度的为难他,不过当庭呵斥几句,喂点马料羞辱羞辱,然后很严肃的告诉他: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回去告诉魏安釐王,把魏齐的脑袋送过来,不然的话,我就灭了魏国。

小人物的报复终于来了,这是何等的威风啊,为了这一刻,范雎承受了多少苦楚。

这一回,须贾再也不敢小瞧他当年的门客范雎了,赶紧回去告诉魏安釐王。

一个诸侯国要另一个诸侯国相国的脑袋,这有多么的无礼,那么,高傲的魏安釐王以及高傲的魏国贵族们拒绝了吗?

他们哪有这个胆子,没有别的原因,范雎,这个当年没人看的起的小人物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让人不敢小瞧,并不得不重视他的意见了。

平原君

秦国国力强大,范雎又深得秦昭襄王的信任,到了这份上,他的意思就是秦昭襄王的意思,那么,能为一个魏齐得罪强大的秦国吗,可是把魏齐交出去,魏国的脸面还要吗?

就在魏安釐王为范雎这个小人物带来的困扰而左右为难的时候,魏齐得到风声,连夜逃奔赵国,投向礼贤下士的平原君,平原君很欢迎他,面对秦国的威胁居然把魏齐藏了起来。

这样范雎就不报复了吗,当然不,由秦昭襄王出面,给赵国发出邀请,欢迎平原君出使秦国,平原君一到秦国就将之扣押下来,然后给赵惠文王写信,请他用魏齐的脑袋交换平原君。

赵惠文王当然不愿因为魏齐而损失一个平原君,于是准备抓捕魏齐,不料事机泄漏,魏齐再次逃跑,这回无处可去,只好再回魏国,投到信陵君门下,希望信陵君能保护他。

可信陵君哪里肯为他得罪秦国,当然拒而不见,至此,天下虽大,魏齐再也没有容身之所,遂悲愤的含恨自杀。

自杀

魏齐自杀之后,根本没人为他惋惜,赵国快马加鞭,赶紧取下他的人头送到秦国,换回已被扣押成人质的平原君,范雎就这样大仇得报。

有人据此认为,范雎向魏齐寻仇,逼迫魏齐自杀,过于小心眼、残忍。

然而,这真是范雎小心眼吗?

盲目的原谅敌人,换来的不一定是尊重,有时候,也可能是十倍的轻视,以及肆无忌惮。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等

更多文章

  • 魏国为何错失七大鬼才,商鞅、张仪、范雎等反助秦成就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商鞅,张仪,应侯,魏国,秦国

    话说三国时代蜀汉刘备将帅有五虎上将,谋臣有卧龙凤雏,倘戏说一番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庞统、诸葛亮七人皆去汉归魏,投诚在曹操麾下,恐怕古往今来的三国迷们都会目瞪口呆,无法接受这样的假设。然而在战国纷争,七雄并立的先秦时代,却真出现过这么一出一国鬼才尽投敌国的传奇大戏,从而使得原本七国之中最为

  • 五国伐齐之后,范雎向秦昭襄王献上一计,五十年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应侯,秦昭,秦国,齐国,魏国,乐毅

    继商鞅变法后,范雎提出的一项外交策略又让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进了一步。而这个外交策略提出五十年后,秦始皇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不得不说这个外交策略是真的很不错。当然,在实行这个外交策略之前,秦国的外交政策一直在摸索中前进,而且并不固定,只要是能让秦国的东进之路顺畅一些,秦国都会去做。历史上提到的战国纵横

  •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谁的能力更大?谁的人品最差?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商鞅,张仪,应侯,李斯,范雎,艺术家

    秦朝是古代王朝里面,第一个完成了“大一统”的王朝,其在历史上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熟读历史的人想必都有所了解,秦国先后歼灭了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以及韩国,完成了统一六国,建立王朝的历史霸业。而大秦王朝之所以能够建立,和秦国几代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几代人除了秦国的国军以外,还有为秦国出计谋

  • 商鞅张仪范雎李斯,这四位就历史贡献而言,谁对秦国的功劳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商鞅,李斯,张仪,应侯,秦国,秦王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这四位每个人都为秦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商鞅在国内实施变法,增强秦国综合国力;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张仪奔波在外推行连横策略,范雎为秦王献上远交近功的战略,李斯在推进秦国的统一战争和内政的建设上,都有卓越的贡献。可以说,他们都是秦国的功臣,那么,在这四个人当中,谁的功劳最大且能力

  • 范雎是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为何要对魏国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应侯,魏国,秦国,齐国,秦王

    范雎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他来自魏国,可是在成为秦国的相国后,他却对魏国下手,不仅当众羞辱魏国的使者须贾,夺取魏国的城池,还逼迫出身魏国宗室的魏齐自杀。俗话说得好,“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那么范雎与魏国的须贾、魏齐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矛盾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一、奇耻大辱范雎,

  • 权力无法长久维持,范雎在恩怨分明与权力潮水中如何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国,穰侯,平原君

    战国时代的魏国有一位口才出众的读书人叫范雎。因为家境一贫如洗,他想求见魏昭王,却连路费都拿不出。于是他决定暂且在中大夫须贾那里做事,等待机会。一次,须贾受命到东面的齐国办事,范雎随行前往。到了齐国,须贾与对方的商谈很不成功,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之久,依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在此期间,范雎的能言善辩

  •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什么宁死也不带兵打赵国,只因范雎使坏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史日记标签:应侯,白起,赵国,秦国,秦军,长平

    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白起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数十年纵横沙场的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自然有更进一步,进而攻破赵国,建立不世之功的想法。然而,白起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当他要大举率兵攻灭赵国时,赵国和韩国恐惧,派苏代携带重礼前去游说范雎。范雎随后向秦昭王进谏,建议秦昭王退兵,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在

  • 【战国时代】38范雎被逼无奈,得到一个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应侯,秦国,魏国,赵胜,魏齐,范雎,平原君,魏无忌,战国时代,四大名将

    前266年,秦昭襄王嬴稷任范雎为宰相。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把自己打扮得跟叫花子似的去见须贾。须贾见到范雎,非常惊讶,问,范叔,原来你还活着!过得怎么样啊?寒暄之后,留下范雎用饭,又拿出一件丝棉袍送给他。席间,须贾提到想去拜见秦国新任宰相张禄,范雎说,我跟张宰相的家人很熟,我带你去吧。于是,范雎为

  • 秦相范雎偶遇昔日仇人,便吩咐手下,喂饱马饲料后放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国,秦王,魏齐,秦相,范雎,平原君,四大名将

    秦王秦国的崛起给我们后人一个启示,是有坚持开放政策,才能更好的引进人才,才能给封闭落后的王国注入活力,在激烈的诸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现代企业管理中提倡的“鲶鱼效应”,也是由此而来的吧?我们可以看看,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国的崛起,除了君王的主观意识之外,基本都是引进人才的结果。在这里可以列出一长串

  • 历史烟云,春秋战国人物,应候范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应侯,秦国,齐国,魏齐,应候,范雎,先秦,平原君,信陵君,四大名将,周朝诸侯国君主列表

    应候范雎的故事范雎,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亚于任何一部历史题材小说。范雎有才华,跟随魏国大臣须贾,一次和须贾某出使齐国,逗留数月,齐襄王得知范雎口才很好,送他黄金和牛肉,范雎不敢接受。须贾知道后,就让他把黄金辞掉,牛肉接受。回到魏国,须贾把这件事告诉相国魏齐,怀疑范雎出卖了什么情报给齐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