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是魏国人,字叔。虽出身贫寒,但一直有很大的志向,而且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但在魏国一直没能受到重用。他曾周游列国希望那里的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而有所作为,但没有成功,便回到魏国打算给魏王任职服务,可是家境贫寒又没有办法筹集活动资金,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齐国蒸蒸日上的国势使当初随燕破齐的魏王坐卧不安,深恐齐襄王寻机报复。于是,魏王遣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议和修好,范雎以舍人的身份随从前往。到齐国之后,见到齐襄王后,朝堂之上,齐襄王对魏使臣须贾很不礼貌,责问魏国反复无常,并说先王之死与魏有关,令人切齿痛心,一时被冷嘲热讽和谩骂,须贾嚅嚅而无言,不能应对。这时候范睢却义正辞严地为魏国辩护,齐襄王听完这番不卑不亢、鞭辟入里的雄辩,不但没有发怒,反而心中暗自赞叹此人的胆识和辩才。他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年轻人,什么也没有说。齐襄王很欣赏范雎的口才和才能,于是想要任用他,但是却被范睢拒绝了。
回到魏国后,须贾心里恼怒嫉恨范雎,对这事越想越生气,便把范雎在齐国受到齐王厚赐的情况报告了魏相魏齐,并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说他对魏国有外心暗通齐国。当时魏国的相国魏齐听信了须贾的言辞,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雎,严刑拷打,把范雎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肋骨被打折、牙齿被打掉,惨不忍睹,几乎被活活打死,在奄奄一息之际,范雎唯恐性命难保,便屏息僵卧,直挺挺在血泊中不动,后来用假死偷跑,之后去了秦国,化名为张禄,来到了咸阳。在这里,范雎被引荐给秦昭王。但是秦昭王一开始并没有任用他。后来,范雎无意中听说相国穰侯主张攻打齐国,这也是相国为了增加自己的地盘所采取的策略。范睢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便上书给秦昭王。
于是秦昭王就秘密地来见范雎。大王如果打算称霸天下,就必须先亲近中原国家把它作为掌握天下的关键,以此威胁楚国、赵国。楚国强大您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您就亲近楚国,楚国、赵国都亲附您,齐国必然恐惧了。齐国恐惧,必定低声下气拿出丰厚财礼来奉事秦国。齐国亲附了秦国,那么韩、魏两国便乘势可以收服了。”范睢建议秦昭王不要攻打齐国,而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消天离秦国比较近的国家,这样较远的齐国最终也无法保全自己。秦昭王本身就有着统一六国的野心,于是他提拔范难为客卿,并且推行了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从太后和相国手中收回了本属于他的权力,并封范雎为相国,同时开始准备进攻魏国。魏国知道这件事后,就想求秦国的魏国人相国帮助他们劝说秦王放弃这个念头。
于是,魏王就任命须贾为使臣到秦国求和。范雎知道魏国来的使臣是须贾后,就穿着粗衣,假装是相国的门客见了须贾。须贾当时吓坏了,但还是随着范雎来到了相国府。到了相国府后,须贾终于知道范雎就是相国张禄,于是赶快磕头求饶。范雎看在他是使臣的分儿上放了他。随后,范雎将自己在魏国的遭遇告诉了秦昭王,并且请求秦昭王答应魏国割地求和的请求,同时将魏齐的人头奉上。秦昭王为平息范雎的冤屈,答应了范睢的请求。随后魏齐就被魏王逼死。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的第一步也开始稳定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