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最痛恨的两位诸侯,一位是陶谦,另外一位是谁?

曹操最痛恨的两位诸侯,一位是陶谦,另外一位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2/15 17:35:16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而就曹操来说,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和众多诸侯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比如在曹操刚刚立足兖州的时候,就被吕布反客为主,差一点就丢掉了当时唯一的地盘。在消灭吕布之后,曹操又和袁绍、马超、韩遂、孙权、刘备等诸侯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比如在和袁绍较量的时候,曹操一方可谓处在巨大的劣势之下。对此,在笔者看来,就以上诸侯来说,无疑是令曹操痛恨的,也即希望早点除之而后快。

当然,说到曹操最痛恨的两位诸侯,实际上却不是以上几位,而是本文所要说的陶谦和张绣。对于这两位诸侯来说,虽然实力不是特别的强大,但是,前者杀害了曹操的父亲曹嵩,后者杀害了曹操的儿子曹昂,还包括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和猛将典韦。因此,在笔者看来,陶谦和张绣,无疑和曹操结下了血海深仇,毕竟骨肉至亲,是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的逆鳞。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陶谦和张绣这两位诸侯,最终的结局分别是什么呢?换而言之,曹操是如何报复他们的?

一方面,就陶谦来说。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人。东汉末年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陶谦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刺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因此,在笔者看来,陶谦无疑是东汉末年较早崛起的诸侯了。东汉末年,曹操之父、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

《三国志》记载陶谦素来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遣骑兵掩杀曹嵩;《后汉书》记载曹嵩携带辎重一百余车,陶谦的一个部将驻守在阴平县,其士兵贪图曹嵩的财产,于是在华县与费县的交界处发动袭击,杀死曹嵩和他的小儿子曹德。对此,在笔者看来,不管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还是《后汉书》的记载,曹操都会将父亲被杀的责任,算在陶谦头上了。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以替父报仇为由,起兵讨伐陶谦,当时袁绍亦派部将朱灵督三营军相助。曹操大军先后攻拔十余城,曹将于禁攻克广威(沛县东),沿泗水直至彭城。另前锋曹仁别攻陶谦部将吕由,破敌之后还与曹操合兵。

对于陶谦来说,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一番较量之后,陶谦只能不断退守,从而以此降低自己的损失。在陶谦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田楷此时与刘备率军来救,后曹操因兵粮告尽,终得退兵。兴平元年(194年)四月,曹操再度率领大军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东海。回军经过郯城,徐州将领曹豹与刘备屯兵郯东,邀击曹操,被其击破。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公元194年进攻徐州的时候,曹操可谓志在必得,不仅要攻占徐州这座城池,更准备手刃自己的杀父仇人——陶谦。

当然,在曹操准备得手的时候,事情再一次发生了转机,后来传来消息,吕布联合陈宫等人,已经攻占了曹操的兖州。彼时,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吕布入兖州,曹操只好回师平叛。同年,陶谦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对此,在笔者看来,陶谦的病逝,固然有年龄上的因素。不过,曹操带来的压力,无疑让陶谦忧虑成疾,这才在公元194年就病逝了。而因为陶谦的病逝,曹操尽管日后攻占了的徐州,也失去了报仇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陶谦临终之际,将徐州托付给了刘备,这让曹操逐渐没有了报仇的目标。

另一方面,就张绣来说。张绣(?—207年),武威郡祖厉(今甘肃靖远县)人也。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诸侯,汉末群雄之一。曹魏时期,与段煨、贾诩、明元郭氏皇后是同乡。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张绣跟随张济,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建安元年(196年),张济因军中缺粮,自关中引兵入荆州界,与刘表交战,攻穰城,中流矢而死。自此之后,张绣执掌了张济留下的大军,并割据宛城,成为荆州牧刘表的附庸。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对此,在笔者看来,就长子曹昂来说,本来就是曹操心目中的继承人选。如果曹昂没有阵亡的话,那么,之后应该就没有曹丕和曹植什么事了。至于质子曹安民和猛将典韦,同样在曹操心目中拥有较高的地位。所以,曹操对张绣的痛恨,应该不在陶谦之下。

最后,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战爆发的前夕,张绣听从麾下谋士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从感情上来看,曹操十分痛恨张绣。不过,在公元199年,也即官渡之战的前夕,曹操本就面临巨大的劣势,正是需要帮手的时候。所以,张绣的归降,客观上有助于增加曹操击败袁绍的胜算。建安五年(200年),张绣参加了官渡之战,力战有功,升为破羌将军。

建安十年(205年),张绣跟随曹操在南皮击破袁谭,再次增加食邑,一共2000户,当时天下户口剧减,十户才留下一户,将领中封邑没有达到1000户的,唯独张绣特别多。对于张绣来说,虽然曾经是曹操的仇人,但是,因为诚心归降和立下战功,得以在曹魏获得丰厚的待遇。建安十二年(207年),张绣跟随曹操去柳城征讨乌桓,还没有到达就死了,被谥为定侯,儿子张泉继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张绣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但是,张绣的儿子张泉袭爵,封长乐卫尉。因为后来却卷进了魏讽的谋反事件,被视为同党诛戮,这或许还是因为曹操、曹丕父子没能完全放下仇恨。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曹操陶谦刘备袁绍吕布董卓

更多文章

  • 是陶谦主动三让徐州?还是刘备处心积虑谋夺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徐州,吕布,孙权

    引言刘备以仁义而名扬四海。仁义道德加礼贤下士,不仅构成了刘备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更成为他纵横四海、建功立业的无形资产。大仁大义加汉室之胄,刘备靠这块金字招牌让无数仁人志士和善良民众对其顶礼膜拜,并趋之若鹜,不仅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还成为支撑他与曹操、孙权抗衡的一件利器。徐州牧陶谦因何要把徐州赠给刘备?“

  • 陶谦为何要将徐州让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徐州,袁术,吕布,三国,汉朝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所争夺的,无非就是地盘。因此,能够拥有立足之地,自然是汉末英雄豪杰的奋斗目标。其中,就刘备来说,早在公元195年的时候,就获得兵家必争的徐州之地。《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

  • “昏乱而忧死”、“曾匹夫之不若”,聊一聊陶谦发展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陶谦,曹操,刘备,臧霸,皇甫嵩,袁绍

    陶谦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一种仁厚的无辜遭兵的形象,一方面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形象,比如说将徐州让给了外人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塑造。提到陶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曹操屠徐州,以及让徐州的事情,其实陶谦这个人物还算是很鲜明的,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事情,不过被这两件事掩盖

  • 三国:割据徐州的陶谦,麾下有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陶谦,臧霸,曹操,袁术,徐州,刘备,吕布,三国,三国演义,汉朝,中国古文献

    汉末三国时代,天下纷争,群雄并立,而割据徐州的陶谦无疑是当时一股重要势力。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大约在公元194年,陶谦病逝。彼时,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麾下自然

  • 三国军阀发展史——陶谦篇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臧霸,皇甫嵩,袁绍

    陶谦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一种仁厚的无辜遭兵的形象,一方面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形象,比如说将徐州让给了外人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塑造。提到陶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曹操屠徐州,以及让徐州的事情,其实陶谦这个人物还算是很鲜明的,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事情,不过被这两件事掩盖

  • 如何看待“陶谦遗命是伪造的”这个阴谋论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刘表,袁绍,臧霸

    陶谦遗命被篡改这一说法首先州牧只是一种官职而非爵位,理论上来说没有世袭这么一种特殊的权利。但是州牧能够掌握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而东汉末年已经成为一种瓦解的态势中央对地方没有什么有效的控制,实际上来说,中央所控制的区域和其他地方上的一个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州牧也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很多州牧已

  • “三让徐州”:“小豺狼”刘备和“老狐狸”陶谦的一次智谋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陶谦,曹操,公孙瓒,孔融,赵子龙

    汉末三分是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在那个纷纭的乱世中,四方豪强并起,各地雄杰林立。充满了机遇,也埋伏着陷阱,有枭雄之间激烈的竞争,有谋士之间智慧的角逐,还有猛将之间殊死的搏杀。以前总是和大家聊《三国演义》中诸位猛将们武力值的对比,今天咱们就谈谈诸侯之间尔虞我诈的布局与陷阱。“三让徐州”就是小豺狼刘备和

  • 刘备能够入主徐州的5点原因,陶谦已失人心,刘备身份有潜在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刘备,陶谦,曹操,董卓,公孙瓒

    东汉末期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可以说一直是颠沛流露的状态,扔下妻子儿女属下,自己逃命的时候有很多,也只能说刘备命好,其他和刘备同时期的割据枭雄,如果遭遇了刘备那么多的战败,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了,还能掀起什么风浪?在刘备真正崛起之前,他也有过一段巅峰期,也就是于兴平二年(195年)被众人迎入徐州,可是

  • 陶谦真的信佛吗?让出徐州是本意,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公孙瓒,袁绍,徐州

    汉末时期,因为宦官的专权,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变得摇摇欲坠,再加上黄巾军起义的爆发,东汉几乎一触即溃。很多有眼见的人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的好机会,所以枭雄出于乱世,而且还是大批的出现。曹操创建基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劲敌,一般人最先会想到袁术、袁绍两兄弟,西凉马氏父子

  • 他曾施恩于陶谦,死后儿子竟遭刁难。三国的世态炎凉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陶谦,孙策,袁术,太守,曹操,豫州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抵达寿春。望着高大巍峨的寿春城,孙策感慨万千。当年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这次终于轮到他大显身手了。不过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讨回父亲当初留下的部曲才行,孙策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去求见袁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