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谦为何要将徐州让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陶谦为何要将徐州让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224 更新时间:2023/12/8 23:26:59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所争夺的,无非就是地盘。因此,能够拥有立足之地,自然是汉末英雄豪杰的奋斗目标。其中,就刘备来说,早在公元195年的时候,就获得兵家必争的徐州之地。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兴平二年(195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也即陶谦临终前,已经确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了。这对于刘备来说,可谓天上掉馅饼了。虽然刘备一开始多次推辞,但是,在陈登孔融的再三劝说下,刘备遂领徐州。那么,问题来了,陶谦临终前,为何要把徐州让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对于徐州牧陶谦,明明有两个儿子,为何不将徐州留给自己的儿子呢?

首先,原本东汉各个州的刺史和州牧,在其去世后,是不能将地盘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即需要东汉王朝来任命接替人选。但是,经历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后,汉室衰微,已经无力掌控各个州的刺史或者州牧人选了。比如益州牧刘焉去世后,就是儿子刘璋来接替的。至于袁绍、曹操等诸侯,也都采用了父死子继的方式,以此将地盘传给自己的儿子。而就徐州牧陶谦来说,史料记载他有陶商、陶应这两个儿子,也即陶谦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儿子来接任徐州牧一职。

对此,在笔者看来,陶谦之所以将徐州让给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刘备对陶谦有雪中送炭的恩情。对于陶谦来说,和当时强大的诸侯曹操结仇。究其原因,《三国志》记载陶谦素来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遣骑兵掩杀曹嵩

虽然在其他史料中,也有观点认为不是陶谦谋划杀害曹操父亲曹嵩的,但是,不管怎样,曹嵩是被陶谦手下所杀的。因此,初平四年(193年)秋,曹操以替父亲报仇为理由,起兵讨伐陶谦,当时袁绍亦派部将朱灵督三营军相助。面对曹操和袁绍大军的进攻,徐州牧陶谦难以抵挡,于是告急于青州刺史田楷。对此,田楷和刘备前来救援,而曹操则选择退兵。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之所以退兵,是因为兖州的张邈、陈宫等人背叛自己,迎吕布为兖州牧,这让曹操差点失去了自己的地盘。于是,曹操不得不赶回兖州,迎战吕布、陈宫,所以从徐州退兵了。当然,不管怎样,刘备以千余人马来支援徐州,不仅是仗义相救,也令人佩服刘备的勇气。而这,无疑被徐州牧陶谦刮目相看。

初平四年(193年),经治中从事王朗与别驾赵昱的建议,陶谦派赵昱向汉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同年,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陶谦派军将其击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徐州牧陶谦的这一行为,说明是对东汉王朝还是比较支持的,至少是心怀汉室的。因此,对于汉室后裔的刘备,陶谦自然是好感倍增了。

进一步来说,将徐州让给汉室后裔的刘备,比较符合陶谦对东汉王朝的态度,至于旁边的公孙瓒、袁术,虽然是陶谦的盟友,但是,公孙瓒杀害幽州牧刘虞,袁术又有僭越称帝的打算,所以不在陶谦的考虑范围内。除此之外,陶谦之所以没有徐州牧的位置传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很可能是担心曹操之后的报复。在和曹操的较量中,陶谦屡战屡败,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

最后,比如兴平元年(194年)四月,曹操再度率领大军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东海。也即徐州的不少疆域,已经被曹操攻占了。换而言之,徐州已经有被曹操全面占据的风险了。因此,对于徐州牧陶谦来说,自然要选择一位比较有能力的人才来镇守徐州。对于陶谦的两个儿子陶商、陶应,此前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来体现他们的能力如何,也即很可能是比较平庸,至少无法和曹操相抗衡。

如果陶谦真的传位给他的两个儿子,或许会加速徐州的败亡,而一旦徐州被攻占后,曹操因为杀父之仇,无疑会加害陶谦的两个儿子,这是陶谦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陶谦临终前让给刘备的徐州,可谓一个烫手的山芋,对于刘备来说,想要成功坐稳徐州之主的位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刘备执掌徐州后,先是遭遇袁术的进攻,后又被吕布反客为主,最后只能投靠曹操,从而继续开始自己的颠沛流离之旅。

标签: 陶谦刘备曹操徐州袁术吕布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昏乱而忧死”、“曾匹夫之不若”,聊一聊陶谦发展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陶谦,曹操,刘备,臧霸,皇甫嵩,袁绍

    陶谦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一种仁厚的无辜遭兵的形象,一方面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形象,比如说将徐州让给了外人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塑造。提到陶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曹操屠徐州,以及让徐州的事情,其实陶谦这个人物还算是很鲜明的,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事情,不过被这两件事掩盖

  • 三国:割据徐州的陶谦,麾下有哪些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陶谦,臧霸,曹操,袁术,徐州,刘备,吕布,三国,三国演义,汉朝,中国古文献

    汉末三国时代,天下纷争,群雄并立,而割据徐州的陶谦无疑是当时一股重要势力。中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大约在公元194年,陶谦病逝。彼时,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麾下自然

  • 三国军阀发展史——陶谦篇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臧霸,皇甫嵩,袁绍

    陶谦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一种仁厚的无辜遭兵的形象,一方面是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形象,比如说将徐州让给了外人刘备,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塑造。提到陶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曹操屠徐州,以及让徐州的事情,其实陶谦这个人物还算是很鲜明的,也有很多可以书写的事情,不过被这两件事掩盖

  • 如何看待“陶谦遗命是伪造的”这个阴谋论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陶谦,刘备,曹操,刘表,袁绍,臧霸

    陶谦遗命被篡改这一说法首先州牧只是一种官职而非爵位,理论上来说没有世袭这么一种特殊的权利。但是州牧能够掌握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而东汉末年已经成为一种瓦解的态势中央对地方没有什么有效的控制,实际上来说,中央所控制的区域和其他地方上的一个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州牧也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很多州牧已

  • “三让徐州”:“小豺狼”刘备和“老狐狸”陶谦的一次智谋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备,陶谦,曹操,公孙瓒,孔融,赵子龙

    汉末三分是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在那个纷纭的乱世中,四方豪强并起,各地雄杰林立。充满了机遇,也埋伏着陷阱,有枭雄之间激烈的竞争,有谋士之间智慧的角逐,还有猛将之间殊死的搏杀。以前总是和大家聊《三国演义》中诸位猛将们武力值的对比,今天咱们就谈谈诸侯之间尔虞我诈的布局与陷阱。“三让徐州”就是小豺狼刘备和

  • 刘备能够入主徐州的5点原因,陶谦已失人心,刘备身份有潜在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刘备,陶谦,曹操,董卓,公孙瓒

    东汉末期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可以说一直是颠沛流露的状态,扔下妻子儿女属下,自己逃命的时候有很多,也只能说刘备命好,其他和刘备同时期的割据枭雄,如果遭遇了刘备那么多的战败,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了,还能掀起什么风浪?在刘备真正崛起之前,他也有过一段巅峰期,也就是于兴平二年(195年)被众人迎入徐州,可是

  • 陶谦真的信佛吗?让出徐州是本意,还是被人胁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陶谦,曹操,刘备,公孙瓒,袁绍,徐州

    汉末时期,因为宦官的专权,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变得摇摇欲坠,再加上黄巾军起义的爆发,东汉几乎一触即溃。很多有眼见的人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好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成就一番霸业的好机会,所以枭雄出于乱世,而且还是大批的出现。曹操创建基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劲敌,一般人最先会想到袁术、袁绍两兄弟,西凉马氏父子

  • 他曾施恩于陶谦,死后儿子竟遭刁难。三国的世态炎凉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陶谦,孙策,袁术,太守,曹操,豫州

    本文是长期连载的一部分,请关注我并私信回复: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经整理好。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抵达寿春。望着高大巍峨的寿春城,孙策感慨万千。当年他离开这里的时候还是个孩子,这次终于轮到他大显身手了。不过目前当务之急还是尽快讨回父亲当初留下的部曲才行,孙策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去求见袁术。见到

  • 孙策的抉择与谋划:如何与袁术渐行渐远?又为何与陶谦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策,陶谦,袁术,曹操,刘表,周瑜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9孙坚之死虽然让江东孙氏暂时陷入一个低谷,但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这促使孙家一位更优秀的人才提前登上了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他就是孙坚之子孙策。可能有人会认为在孙坚死后,孙策立刻站了出来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其实这是不确切的,因为孙策足足蛰伏了三年之久。不过,

  • 为什么刘备肯救孔融,却不肯救陶谦?原因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孔融,陶谦,刘备,曹操,公孙瓒,袁绍,东汉,三国

    东汉末年,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李傕和郭汜把持了朝政。另一方面,曹操也开始招兵买马,逐步扩充势力。正当此时,陶谦的手下竟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震怒之下举兵进攻徐州。同时,孔融也遭到黄巾军的围攻。刘备听说后,立刻赶了过来救孔融。但当黄巾军被刘备打败后,孔融要求刘备前去徐州救陶谦时,刘备却犹豫了,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