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广泛的说法,说赵云只是被小说《三国演义》所夸大的而已,其实正史中的赵云战绩泛善可陈,只不过是刘备的亲卫头子,地位比陈到略高;和西汉初年时期的灌婴一样,那就来看看赵云和灌婴吧。
秦朝时期,灌婴在睢阳以贩卖丝织品为营生。刘邦在刚刚起兵反秦、自立为沛公的时候,攻城略地来到雍丘县城下,章邯击败了项梁并杀死了他,而沛公也率军回到砀郡,灌婴以中涓的身份跟随沛公。
在成武县打败了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扛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因为杀敌英勇,被赐予七大夫的爵位;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
并作为主力战将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攻取江淮数郡。西汉建立后,受封颍阴侯。后以车骑将军相继参加平定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叛汉的作战。吕后死后,因与周勃等拥立文帝有功,升为太尉。更是在周勃之后被立为相。
在灌婴为相的这一年,匈奴大举入侵北地、上郡,皇帝命丞相灌婴带领骑兵八万五千人,前去迎击匈奴。匈奴逃跑之后,济北王刘兴居造反,皇帝下命令灌婴收兵回京。由此可见,灌婴只是刘邦的护卫吗?
或许吧,灌婴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可能是刘邦的亲卫,但是后期灌婴一步步成为能统领一方大军的主将,在西汉建立后成为西汉的太尉,是当时国家名义上的军事总长;而后又担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如果是说赵云是和灌婴一样,真不知道是抬举了赵云还是贬低了灌婴。现在来看看赵云究竟是不是刘备的亲卫头子这么简单;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在刘备早期,手中兵力不足,基本上都是关羽和张飞作战,而且刘备也时不时需要亲自上战场,所以自然需要武艺超强的猛将做护卫,忠心的赵云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
但是在刘备拥有了荆州地盘,基本上就不再需要亲上战场去厮杀了,而且手下兵员也多了起来,亲卫头子有个陈到就够了,有过独立领兵作战经历的赵云就被释放了出来,之后赵云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这里没有一丝是《三国演义》编撰的内容,都是正史中的赵云,赵云在后期完全是一员能够独立统领大军征战一方的人物;虽然赵云也是一员儒将,但是和担任过丞相的灌婴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吧;也不知道后人为何将这两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