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今年四六级有多难?张骞成了在逃公主,考生已经开始自编名著了

今年四六级有多难?张骞成了在逃公主,考生已经开始自编名著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雯雯教育说 访问量:795 更新时间:2024/1/17 10:34:3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两年来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出现了不少的变化,主要的难点表现在作和英汉翻译这两道题上。

原本的英文题目中加入了大量的中华文化传统知识,学子们必须要掌握一个全新的能力,那就是如用英文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原封不动的表述出来。

可是这对于一些英语基础实在是太差的,学子们来说真的是很难,中华文化的美是含蓄的,如果想用英语原汁原味的翻译,那么在私下就需要大量的功夫和储备。

今年英语四六级不出意料的,又上了一次热搜,考生们犯的错误有多离谱呢?据说写出来之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担心批卷老师也会笑晕在办公室。

今年英语四六级有多难?考生已经开始自编名著了,更离谱的还在后头

每年的四六级考完热搜的评论区必定又是一片安好,对于大学生来说,平日不努力,又临时抱佛脚,结果肯定不会太令人称心如意。

今年有一道特别难的题,叫做请推荐一本书。如果用语文的思维来想的话,这还不容易吗?但是把自己耳熟能详的书名给翻译成英语,你能不能办到百分之百不出错呢?

有人喜欢《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结果到了考场上突然忘了英语中的变式该怎么翻译,于是就变成了moon and six money,希望批卷老师能够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

田园风光怎么说?实在想不出来,那咱就硬翻,不就是house window加light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也被学生自己编成了“一条鱼和一个老头儿在一起游泳。”

霞客游记》人名倒是很好翻译,可是一篇游记应该怎么翻译?好家伙,有同学赶上了互联网的潮流,竟然把游记给翻译成了vlog。这么潮真是没少上网啊。

到了难度更高一层的六级考试,英语作文题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用中文读一遍,你可能都不知道咋写,叫做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

大多数同学都惨兮兮的表示自己直接写跑题了。自己写的数字鸿沟好像跟老年人没啥关系。反倒是写出了自己跟英语四六级之间的鸿沟有多深。

四级作文的一道题目是,假如你参加了职业研讨会,请写出一个研讨会的总结。对于英语单词没背好的同学,根本就不知道那个总结是啥意思。

于是一顿胡蒙乱造写出来的作文就变成了以下画风:参加这个看不懂的东西会让我起的更早,会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强壮。批卷老师看完了,可能是一脸问号。

这就说明了背单词有多么重要,单词都记不住意思,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想不跑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今年还有一些生词,比如骞和容貌焦虑。写着写着同学们自己就焦虑了起来。

把朝代写成了迪士尼,下考场之后才觉得有些不对劲

今年的英语四六级再一次用血泪教训告诉了我们两个经验,第一个就是好好背单词,千万不要错过生词,第二个就是一定要记准单词的意思。

让我们来看看错误有多离谱吧,记不准单词的意思会变成什么呢?有的同学基础知识太差,把west和east都写反了。张骞本来要出使西域,这下子好了,来了个东土大唐之旅,在自家打转。

介绍张骞这个历史人物肯定要写是什么朝代吧,有一个同学在考场上死活想不起朝代怎么写,于是灵机一动,写成了迪士尼,下考场之后才发现哪哪都不对劲。

让我们想象一下,阅卷老师再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作何感想?先是看到了张骞出使东域,然后又看到了张骞是来自迪士尼的在逃公主。你猜猜这篇作文能得多少分呢?

据说4级的三个翻译题,一个是关于自助旅游,一个是关于自驾游,第三个是关于去农村旅游。每个考生看完了估计都有一颗旅游的心。

自己在考场上都想好了走遍中国的自驾游路线,然而自驾游这个词怎么翻译却写成了“我自己开车”,咱就是说如果让朋友开车就不算自驾游吗?

租车这个词怎么写?实在不行咱就用汉语拼音来替代,于是变成了zu car,这一波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可真是妙啊!

那么今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你考的怎么样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翻译英语生词张骞成四六级

更多文章

  • 张骞:出塞西域13年,成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骞,匈奴,匈奴人,刘彻,大月氏,出塞

    #张骞#被誉为外交家、旅行家和冒险家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却两次被匈奴俘获,匈奴单于还逼迫他娶了个匈奴女子为妻。尽管如此,张骞始终不忘自己出塞的使命,最终从匈奴逃出,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了长安。张骞回到长安后,和他共同生活过的匈奴妻子结局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张骞,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张骞是

  • 方城县博望镇:县长扮演“博望侯” “张骞”重走张骞桥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南阳标签:张骞,南阳,博望侯,汉武帝,方城县博望镇,博望镇(马鞍山市)

    4月13日,暮春的太阳如炎夏一般躁热。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古老的张骞桥上热闹非凡,被历史的车轮碾出深深印恨的石桥桥面上,3名武士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官员”缓缓而行,一马童手牵“汉血宝马”紧随其后。桥头上,数台摄像机、摄影机不停地拍摄,悄悄地记录着一段穿越时空的英雄故事。“我们正在拍摄电视宣传片《艾

  • 发现一个汉代头颅,考古专家就推断说是张骞的,不是乱扣帽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白文章泽渊诗标签:张骞,考古,张骞墓,头骨

    最近,河南南阳发现了一个头骨,还是一个盗墓贼画出了一个坟墓,考古队根据这个图找到了一个墓,发现了汉代头骨,经过鉴定,这个头骨的时间大概为公元前160年以上。大汉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到三国曹丕篡位,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一共407年的历史,按照这个年代来看,头颅应该属于汉朝。就这样一个褐色并

  • 张骞纵横西域,为何遇见李广就迷路?GPS都带偏、难封侯绝非偶然

    历史解密编辑:爱吃回忆的呀标签:张骞,李广,匈奴,卫青,匈奴人,霍去病

    李广一生未能封侯,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意难平。少年天才王勃,就在《滕王阁序》中颇为惋惜地写道:“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除了王勃外,王昌龄、高适、杜甫、陆游、王安石等人,也都写诗赞扬过李广。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将“飞将军”李广的雄浑之气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么弯弓

  • 张骞载酒通西域 看柳林美酒如何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

    历史解密编辑:网易陕西标签:刘彻,匈奴,柳林,中原,司马迁,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

    一匹丝绸,揭开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一条商路,承载一段中外文化的相融。驼铃阵阵,微风习习,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满载各式货物的商贾驼队缓缓走过,他们的脚步走过连绵广布的冰川雪山,漫过浩瀚无边的沙漠动土,驰过广袤孤绝的万亩草原,穿过如星辰般散落的古城遗址,他们风尘仆仆,一路从中原到中亚再到罗马,从大汉到盛

  • 从张骞出使到清朝与杜兰尼帝国决裂,古代中国与阿富汗的关系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张骞,王朝,清朝,阿富汗,帖木儿,古代中国,蒙古骑兵,杜兰尼帝国

    阿富汗虽然是中亚国家,但却与我国通过“瓦罕走廊”直接接壤,而“瓦罕走廊”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地缘关系,使得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抵达阿富汗北部,到清朝与杜兰尼帝国彻底断绝往来,在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王朝与阿富汗的关系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却始终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那么,阿富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3种水果,1种风靡世界20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张骞,匈奴,刘彻,西域

    汉武帝时期,汉朝为了共同夹击匈奴,于是让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虽经匈奴所掳在匈奴度过漫长的岁月,但是最终不负使命,有惊无险的抵达了大月氏,最后又经历一番坎坷,返回汉朝。他的出访虽然没有给汉朝达到原本的目的,却意外地为汉朝打开了新世界天地,在此之前,中原人一直将中原地区视为天下,周围不过是天涯海角。张骞的

  • 张骞出使西域,是一场几乎有去无回的探险;首次出使,就被俘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张骞,匈奴,刘彻,匈奴人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这几个词我们耳熟能详。而这“一带一路”的源头就是出自于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想往西寻找同盟国,把骚扰中原多年的匈奴合力消灭。并不是我们想当然认为的,是去和西域各国打通贸易之路,共同发展经济。在派张骞往西之前,汉武帝对于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一

  • 2023张骞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在城固县举办

    历史解密编辑:汉中头条标签:张骞,丝路,城固县,汉中市,丝绸之路,高峰论坛

    4月1日上午,以“追溯丝路之源·筑梦开放之城”为主题的“2023张骞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在汉中市城固县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屈占权,陕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晓林,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城固县委书记胡新利,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 为什么2000年前的张骞,敢于出使西域,长年在塞外与大自然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张骞,武帝,西域,大自然

    我们知道张骞他一生中,几乎长年在塞外与大自然相处过生活,在其中张骞所拥有的乐观、进取、冒险犯难的精神与坚定的意志力,是他深沉的精神力量,甚至是他整个的生命记忆了;而会有以上经历的人呢,我们在占星学的分析上,恐怕非是火象星座的族群莫属了。通常火相星座的人精力充沛,感情奔放激烈,具有十足的行动力,温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