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被誉为外交家、旅行家和冒险家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却两次被匈奴俘获,匈奴单于还逼迫他娶了个匈奴女子为妻。尽管如此,张骞始终不忘自己出塞的使命,最终从匈奴逃出,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了长安。
张骞回到长安后,和他共同生活过的匈奴妻子结局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张骞,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
张骞是陕西汉中人,出生时间不详,出使西域之前的信息历史上也无记载。只知道他是个小郎官,应征汉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臣,被汉武帝慧眼识中,成为西汉时期第一位出使西域的大使。
由此推断,张骞身材挺拔,相貌堂堂,无论文采还是武技都很精湛,各项考核指标都是佼佼者,他才能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
汉武帝为何要派遣使者去西域呢?原因是自汉朝成立以来,匈奴的势力开始扩张,他们不断地侵占汉朝领土,骚扰边境上的居民,掠夺百姓的财物,成为汉朝的头号敌人和最大的威胁。
为了消灭匈奴,巩固汉朝江山,汉武帝想拉拢和匈奴有世仇的大月氏国,前后夹击消灭匈奴。但大月氏国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域,需要有个信使来搭建两国沟通的桥梁。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张骞出塞。
张骞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一是向大月氏国传达汉武帝欲联手灭匈奴的意图,二是向西域诸国彰显大汉王朝的国威。
就这样,张骞背负着汉武帝的使命,带着一百多位随从,和向导堂邑父从长安出发,跋山涉水向西域挺进。
为张骞做向导的堂邑父,又名甘夫,是汉朝军队和匈奴作战时,俘获的一名俘虏,本是赏赐给汉文帝女婿堂邑侯陈午的家奴。因为身体强壮,拳脚利落,加之是匈奴人,对西域的地形熟悉,便派给了张骞当向导和翻译。
初到西域的张骞一行人很不凑巧,被匈奴军队给俘虏了。对于大汉王朝的使者,匈奴单于倒也不敢伤害,但也不愿放张骞西行,就把张骞软禁起来,还试图拉拢和策反张骞归顺匈奴。
为此,匈奴单于特意将一名匈奴女子许配给张骞。关于这位匈奴女子,史料中几乎找不到她的相关记载,但后世推测这名匈奴女子性情温良,对张骞的帮助很大,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夫妻情谊,两个人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张骞在匈奴人的眼皮下生活了几年,给匈奴人造成了“乐不思蜀”的假象,慢慢地就放松了对张骞的监控。看着逃跑的时机成熟,张骞和他的团队趁着夜色,逃出了匈奴领地,一路向西奔走,继续寻找大月氏国。
然而让张骞没想到的是,大月氏国在于敌国征战中失败,从原来的伊犁河谷往西迁徙。此时的大月氏国王已经习惯了新领地的生活,早已没有寻找匈奴复仇的决心。
当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大月氏国的张骞,送呈上汉武帝欲与大月氏国联手灭匈奴的诏书时,遭到了大月氏国王的回绝。万般无奈的张骞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后,决定回汉朝复命。
为了避免再次被匈奴人抓住,他们选择绕行,所行之路为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以及塔里木盆地南部区域,但是张骞一行人还是被匈奴人俘获。
一年后,匈奴内部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借此机会,张骞和甘夫两个人逃了出来,并回到了长安。
从张骞行走的路线可以看出,他们要经过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飞沙走石的荒凉戈壁滩;白天骄阳似火,夜晚寒冷得如坠冰窟。
这种恶劣的环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张骞和甘夫因为有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而走完了全程。所以出使西域时的一百多号人,最终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至于张骞的匈奴妻子,她的结果如何呢?有两种传闻,一种说和张骞同行回到了长安,但因水土不服,一年后病逝。还有一种说法,说张骞第一次逃跑时,他的妻子被匈奴单于严刑拷打,最终被折磨而死。
两种结果可能都是后世编纂,但更多人偏向第一种结果,至少证明张骞对妻子不离不弃,历尽千难万险,把她带回了汉朝故里。
张骞回到长安后,将自己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上报给了汉武帝,受到汉武帝嘉奖,封他为太中大夫,甘夫被授“奉使君”。
元狩四年,汉武帝再次任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人,携带财物和牛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次出使的目的和第一次相似,联合和匈奴有仇的乌孙国,共同消灭匈奴。
但是,张骞的使团来到乌孙国时,恰逢乌孙国内乱,张骞没有达到说服乌孙国的目的。
虽然如此,张骞此次出使西域,却对36个西域诸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城市建设,兵力部署等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最初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也让这些小国领略到了汉朝的国威。最终这些西域诸国成为汉朝的外臣,归于汉朝政权的统治之下。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被司马迁称赞为“凿空”,即“开通大道”的意思。开拓了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和遥远的西方联系到了一起。
张骞也因此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
千年过去,张骞坚韧不拔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都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