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了,为什么还不得善终

韩馥把冀州让给袁绍了,为什么还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3/12/5 17:36:49

191年,陈留太守张邈府上来了一名袁绍的使者。在座的韩馥看到张邈与使者窃窃私语,感觉不妙,于是在厕所里自杀了。

他在临死前,长叹一声:“高幹(袁绍的外甥)、荀谌(荀彧的弟弟)这两个狗贼害我不浅啊!”

韩馥,字文节,颍川(今河南省禹州)人。他曾经做过袁家的门客,后来担任了汉灵帝的御史中丞。

因为恪尽职守、安守本分,韩馥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成为一方诸侯。

冀州位居天下九州之首,是上古三代帝王建都的地方,也是光武帝刘秀中兴帝业的大本营,战略位置积极重要。

韩馥能成为冀州之主,可谓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189年,董卓废立少帝刘辩,司隶校尉袁绍与之决裂,逃往冀州渤海郡。袁绍后来被朝廷任命为渤海太守,成为冀州牧韩馥的下官。

190年正月,袁绍在勃海起兵,举起讨伐国贼董卓的义旗,天下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

袁绍的家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当时的影响力无人能比,因此,各地豪杰纷纷归附袁绍。

此时的韩馥,心情复杂。他看着袁绍在眼皮底下日益壮大,心里的担忧与日俱增。

为了防备袁绍对自己不利,韩馥安排属下把守在袁绍军营的门口,不让他随意出兵。

后来,东郡太守桥瑁以朝廷三公的名义,利用驿站向天下各郡传送檄文,将董卓的罪状昭告天下,并呼吁大伙派兵相助,共赴国难。

桥瑁的这番操作,化解了袁绍的困局。大义当前,韩馥再也没有理由阻拦袁绍出兵了。

对于当前的局势,身为一方诸侯的韩馥,有些首鼠两端:“我到底是该帮助董卓呢,还是应该帮助袁绍呢?”

治中从事刘子惠大义凛然地说道:“兴兵为国,安问袁、董?”

韩馥被他怼的面色通红,心里恨得牙痒痒,但嘴上还得说着场面话。身为一州之主,格局竟然还不如自己的下属,这是他日后失败的根本原因。

韩馥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兖州刺史刘岱非常不爽,他给韩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董卓大逆不道,人神共愤,阁下手握重兵,却附和国贼,等我们铲除了董卓,就会来消灭你了。“

这封信给韩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恼羞成怒的他,要斩杀刘子惠出气。在别驾从事耿武等人的苦劝之下,刘子惠免于一死,被罚做打扫宫门的苦力。

势力日渐膨胀的袁绍,成为了韩馥的心头病。为了限制袁绍,韩馥不断扣减袁绍大军的粮草,想通过这种手段瓦解袁绍的部队。

191年,韩馥的大将麴义叛变,袁绍心里乐开了花。为了反制韩馥,袁绍派人与麴义结成盟友。

袁绍的门客逢纪,瞅准时机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要想建立王霸之业,必须占据一州作为根据地,否则无法长久。如今冀州强盛,却被韩馥这个庸才忝居其位。主公可暗中邀请公孙瓒率兵南下,韩馥必然方寸大乱。这时候,主公再派遣一名说客,为韩馥分析利弊,他一定会把位子让出来的。”

“真是妙计啊!”袁绍不由得赞叹一声,立马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此时的公孙瓒,大破青、徐十万黄巾军,士气正盛。他得信后,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引兵南下,准备偷袭韩馥。

这个时候,袁绍派外甥高幹和首席谋士荀谌(荀彧的弟弟)前去游说韩馥。

荀谌是个心理战的高手,他开门见山地说道:“公孙瓒数万大军南下,诸郡响应,袁绍也将率军东来,我们很为将军的处境担忧啊!”

韩馥此时已是六神无主,木然问道:“那我该怎么办呢?”

荀谌不急不慢地应道:“为今之计,将军您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他一定会对您感恩戴德。这样的话,公孙瓒也不敢再来争抢地盘了,您既有让贤之名,又能化险为夷,希望将军不要再犹豫了。”

本就胆小懦弱的韩馥,听了荀谌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

“主公万万不可!”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三人立即出言阻止。

韩馥有些不知所措,沮授言辞恳切:“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

韩馥深深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我本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耿武、闵纯、沮授见韩馥主意已决,知道再劝无益,就没有说话了。

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听说主公要让出冀州,连忙率领一万强弩部队从孟津火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韩馥拒绝了他们。

于是,韩馥让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给袁绍,然后从州牧官邸搬到了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

就这样,袁绍兵不血刃地接管了冀州,真正站稳了脚跟,坐实了天下盟主的地位。

对于被动让位的韩馥,袁绍并没有心存感激,向朝廷举荐韩馥为奋威将军。这只是一个杂号将军,手上既没兵,又没权。

从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韩馥心里非常失落。原本在他手下郁郁不得志的审配、田丰、朱汉等人,都得到袁绍重用,韩馥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被袁绍任命为都官从事的朱汉,为了报复韩馥之前的无礼,擅自调动兵士围攻韩馥的住宅。韩馥逃过一劫,但是他的大儿子却被朱汉打断了双脚。

虽然袁绍立即杀了朱汉,但是因为这件事,韩馥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向袁绍告辞,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后来,袁绍派一个使者向张邈传递信息。韩馥如同惊弓之鸟,以为是袁绍要张邈除掉他,结果自己跑到厕所里自行了断了。

韩馥之死,可以说是乱世之中,一个小人物的无奈与悲哀。

论开局,韩馥是东汉末年各路诸侯里面条件最好的一个。身为冀州牧的他,拥有绝佳的地盘、精良的兵士、充足的粮草,再加上拥有沮授、田丰和麴义等谋臣武将,可谓是配置豪华。

但是呢,韩馥既不是德高望重之辈,也不是经天纬地之才,再加上他不会审时度势、临机决断,身居天下要冲的他,自然成为虎狼们垂涎的肥肉。

也许,以卑微的方式来谢幕,是韩馥最好的结局。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标签: 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沮授

更多文章

  • 浅析官渡之战,看似强大的袁绍,最终败于曹操的多重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袁绍,许攸,项羽,刘邦,三国,东汉,诗人,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在三国时期,除了赤壁大战之外,最著名的战役应该就是官渡之战了。作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而这场大战的两位主角,便是当时北方最强的两位诸侯:袁绍和曹操。就连刘备在当时,也只能作为配角出现,在袁绍手底下跑龙套,也正是官渡之战的结果,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格

  • 三国志6:袁绍不断有援军的官渡之战,这关其实还有点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袁绍,沮授,曹洪,逢纪,三国志,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上一回曹操第二战在白马砍颜良、诛文丑,以4.8万步兵大胜了7万步骑兵,守住了白马渡口。不过这只不过是局部的胜利。因为自从黄巾之乱,中原地区连年征战,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经济和兵力是远比不上袁绍的。在整体钱粮和兵力上,曹操仍然处于劣势。首战失利,袁绍内部没有反思过错,哦,不对,在逢纪的煽风点火之下,袁

  • 袁绍:短命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袁绍,曹操,董卓,沮授,许攸,袁术

    公元202年6月28日,袁绍在邺县(今河北邯郸临漳县)病逝。随着他的离世,袁氏军阀集团迅速土崩瓦解,其占领的河北地区逐渐被曹操蚕食。袁绍也因此成为三国时代的揭幕人。不过,东汉末年群雄初起之时,袁绍是最早被看作有能力统一天下的种子选手。《三国》中的袁绍他诛杀宦官、讨伐董卓、统一河北,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

  • 曹操为何要放袁绍大军长驱直入至靠近许都的官渡,才与袁绍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袁绍,大军,许都,曹魏,诗人,公孙瓒,许昌市,曹操手下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38)谁能想到,东汉末年这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的官渡大战,其实是曹操先挑起的。那是在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一月,曹操刚南下灭了吕布,平定徐州,半路上却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原来,一个多月前,河内军阀张杨欲援助老友吕布,未行,即为其部下杨丑所杀,然后杨丑派人前来

  • 看完正史请回答: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袁绍,刘备,关羽,正史,曹魏,曹操手下

    看《三国志》,曹操是文武双全的枭雄;看《三国演义》,曹操是狡诈多疑的奸雄;看京剧,曹操是个大白脸奸贼。不管曹操是枭雄奸雄还是奸贼,也不管是看正史还是看小说戏曲,总觉得袁绍刘备和关羽三个人,都做了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今天咱们就拿正史来说话,看看曹操对袁绍刘备关羽有多好,而这三个人又是怎么对不起曹操的。有

  • 袁绍手下最硬的骨头,坐守孤城,也能硬抗曹操倾国大军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袁绍,曹操,郭嘉,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绍去世后,其二子兄弟阋墙,长子袁谭打不过幼子袁尚,竟然派人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结盟对付弟弟,袁尚大怒,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令其别驾审配、大将苏由留守邺城,而自率精兵再去攻打袁谭。他前脚一出门,曹操后脚便赶到了,将邺城围个水泄不通,正欲攻打,城内传来好消息,袁将苏由欲为内

  •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有多强?如果不是家族拖累,袁绍早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董卓,曹操,何进,袁术,刘备

    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昏庸。明明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手握重兵,却仍是在官渡之战当中,败给了实力远逊色于他的曹操。而且,袁绍之所以会败亡,也是因为他不肯采纳下属的建议,无法利用好自己手里的优势。但实际上,演义小说当中的那个袁绍形象,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曹操到底有多牛而已。历史上真

  • 官渡战役:袁绍大败后,有没有翻盘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总探长标签:袁绍,曹操,官渡,关羽,吕布

    官渡战役发生于公元199年6月,结束于公元200年10月,满打满算,其实也不过将近两年的时间。对于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而言,官渡战役一定程度上就是伤了他一点皮毛,远远没有伤及袁绍的根本。官渡战役的最终结果也并非就是曹操吞了袁绍的地盘。曹操整吞袁绍势力,后期又花费了近七年的时间,加上官渡战役的两年,足有

  • 袁绍手下谋士都有谁?他们水平如何?完全不次于郭嘉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郭嘉,曹操,沮授,许攸,张郃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虽然称雄于世,但他的“老朋友”袁绍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官渡之战前,袁绍由于“四世三公”的身份,再加上礼贤下士的德行,吸纳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如武将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等也是当世名将,不可谓不强。那文臣方面袁绍手下又有多少能人呢?他们水平如何?看完

  • 袁绍在巅峰时期,他的版图有多辽阔?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董卓,公孙瓒,曹操,何进,吕布,颜良,汉朝

    董卓之后,曹操之前,实力最强的诸侯是袁绍。那么,袁绍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袁绍出生于汉末时期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袁绍还是“四世三公”之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做过司徒,曾祖父袁敞做过司空、祖父袁汤做过太尉、父亲袁逢做过司空、叔父袁隗做过司徒。袁绍因为是世家子弟,所以在汉末时期,他被大将军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