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要放袁绍大军长驱直入至靠近许都的官渡,才与袁绍决战?

曹操为何要放袁绍大军长驱直入至靠近许都的官渡,才与袁绍决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4263 更新时间:2024/1/20 9:22:14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38)

谁能想到,东汉末年这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的官渡大战,其实是曹操先挑起的。

那是在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一月,曹操刚南下灭了吕布,平定徐州,半路上却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原来,一个多月前,河内军阀张杨欲援助老友吕布,未行,即为其部下杨丑所杀,然后杨丑派人前来联络,说要投靠曹操。

真是千载难逢的好运气!趁着袁绍正远在易京围攻公孙瓒,曹操若能得到冀州西南门户的河内郡,从背后捅袁绍一刀,岂不大妙!

于是,趁着袁绍无暇南顾,曹操立刻率军赶往河内,去接受杨丑的投降。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曹操大军一月从徐州出发,二月就赶到了兖州首府昌邑,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杨丑还是出事了。

原来,杨丑部下眭固原为黑山农民军首领,当年曾率兵进犯东郡,却败于兖州牧曹操之手,怀恨在心,于是派人将杨丑刺杀,夺其军众,屯军射犬(属河内郡野王县,即今河南沁阳县东北),欲北投袁绍,

消息传到昌邑,曹操大怒,早知如此,当年就该在东郡干掉眭固。现在可麻烦了,不过没关系,袁绍大军被拖在易京,我军离河内更近,赶紧进军吧,改受降为迫降就是。

四月,曹军进抵黄河岸边,这时北方传来消息,袁绍已于三月攻破易京,斩杀公孙瓒,现正回师途中。曹操闻讯,深感到时间紧迫,现在拼得就是一个速度,遂命史涣、曹仁、于禁、徐晃四员大将,立刻率军渡河,直接穿插至射犬城北,切断其通往邺城的去路。眭固正带领一支部队北上去向袁绍求援,结果遭到了四大将的阻击,眭固大败被斩。曹操随后渡河来到射犬,率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城内坚持不住,全体投降。

然而,经杨丑这么一拖,袁绍大军此时已回到邺城,偷袭的机会没有了,曹操只得再还军敖仓。

从徐州到河内,大军一路行军千里,粮食都吃完了,须到敖仓补充一下。同时安排将敖仓粮食发往黄河沿线,以备与袁绍的决战。

袁绍一看曹操还挺拽啊,拽个屁,干脆快递了公孙瓒的头颅丢到曹操跟前示威,这明显就是摊牌了,曹操大怒,难道袁绍认为孤也这么容易被他消灭吗?

可惜,这正是当时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很多曹军将领的看法。

论名望,曹操从来都被认为是袁绍小弟,没打之前先矮一头。

论人才,袁绍顶着四世三公的招牌,又豪侠得众,其吸引人才之能力远超曹操,世家大族明星云集,随便组建梦之队;当然曹操这个总教练的水平又高过袁绍,明星虽少但打的是整体篮球,其实根本不用怕他。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曹操没有胜算,比如将作大匠孔融就到处散布悲观情绪:“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对袁绍的全明星篮球队恐惧之极。

论地缘条件,袁绍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曹操处中原四战之地,东南西北都有敌人,地盘内部也不稳,实在没啥优势可言。

论兵马,袁绍数十万,且兵精马多,燕赵山西一带都是出精骑的地方;曹操则不到十万,且多为收编之黄巾流寇。

论地盘,论人口,论经济;袁绍占四州,它州且不论,光冀州一州,就有民户百万,而且兵粮优足,为天下之重资,倘使全体动员,足可得军队三十万;而曹操才三州中原凋敝之地,且连年遭黄巾军、董卓军荼毒,百姓多向北方冀州、南方荆州迁徙。实力如此悬殊,以致后来袁曹正式开打,曹操发出战争总动员时,三州中却只有颍川一郡“丁壮荷戈,老弱负粮”,真正肯支持曹操,其他州郡则根本指望不上,豪强大族各拥强兵而首鼠两端,地方官员甚至连税都收不上来。

总之,比来比去,怎么比袁绍都是高富帅,怎么比曹操都是穷屌丝。

所以《后汉书》上也说:“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假以为名。及临场决敌,则悍夫争命;深筹高议,则智士倾心。盛哉乎,其所资也!”这简直就是美国男篮与中国女篮之间的实力差距,照常理,曹操确实赢面不大,也难怪大家。

但大家多慌都行,身为主帅的曹操可不能慌,于是他装作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给大家打气道:“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留予吾等取之。”诸将被曹操的幽默自信所感染,皆大笑。

八月,曹操竟率大军北渡黄河探入袁绍境内,进抵冀州门户黎阳(属魏郡,今河南省浚县),探查敌情并扰敌视线,同时在前线部署了四路人马,打响了官渡之战的序幕战。

第一路人马,以臧霸等泰山帮首领,率精兵从琅琊向北攻入青州,侵扰齐郡、北海国、乐安国,从东面牵制青州的袁军王修部;

第二路人马,令河内太守魏种率兵在河内布防,阻挡并州高干南下,从西面牵制袁军。

第三路人马,以兖州从事程昱兵驻甄城,以保障曹军右翼安全.

其他三路好办,这第四路得安排到延津渡口(属陈留郡,在酸枣东北),正面抵挡袁绍大军,这可不是一般人敢揽下的活,你们几位将军,自己报名吧!

平虏校尉于禁站了出来,自告奋勇:“禁曾为陷阵都尉,每战必前,此役当不例外。袁绍虽强,犯我必诛!”

曹操壮之,于是分给于禁步卒两千人留守延津,同时派东郡太守刘延扼守距延津东北方向四十里的白马城(今河南滑县东,城下亦有一黄河渡口白马津),成掎角之势,共同负责黄河正面防线。

布置完毕,曹操又于九月急忙忙返回许都,稳定朝局,同时安排兵马至官渡布防,随时恭迎袁哥南下。曹操分析,袁绍的进军路线必是直来直去在地图上画一条直线,从邺——黎阳——延津——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官渡到许,袁哥数学学得好,明白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因此,曹操将许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官渡,选为两军决战之地。官渡即古鸿沟之渡口,位置在郑州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这里有鸿沟、沙丘之险,利于步兵据守(袁绍骑兵比曹操多);又可西就敖仓之粮,且为中原之腹地、水路之枢纽,调配兵马、粮草都方便。

层层布防,稳定两翼,这就是多维度的防守,应变弹性极好。而在层层阻击之后,放袁绍大军进入曹操地盘的腹地,伏而歼之!这就是曹操以弱胜强、防守反击的全盘战略。曹操布局,稳妥中带着狠辣,厉害!战争就像围棋,布局阶段高人一等,胜利就等于到手了一半。

然后,曹操又做出了一系列安排,以为大战前最后准备:

第一,命河南尹夏侯惇屯军敖仓、孟津,掩护曹军左侧安全。

第二,以扬武将军张绣率部屯驻宛县,以防荆州刘表。

第三,命裨将军李通率部与汝南太守蒲宠驻守汝南,以防备当地袁氏门生故吏。

第四,命蔡阳率部驻守叶县,以防备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郝等部。

第五,以伏波将军陈登兵驻匡琦,以备江东孙策。

第六,以侍中兼尚书令荀彧镇守许都,都督后方诸事。

第七,命司隶校尉钟繇移治弘农,统制盐政,招抚流民,加强对关中军阀的监管。

第八,命典农中农将任峻负责督运许下粮草至官渡前线。

这边曹操积极布局,忙活了足足半年多,那边袁绍却迟迟按兵不动,还让曹操忙里偷闲去徐州打飞了袁绍的强援刘备、昌豨,为啥呢?

原来,袁绍的幼子生了重病,一直不好,他的心都碎了,他的天都塌了,哪里还有心情打仗。

更多文章

  • 看完正史请回答: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袁绍,刘备,关羽,正史,曹魏,曹操手下

    看《三国志》,曹操是文武双全的枭雄;看《三国演义》,曹操是狡诈多疑的奸雄;看京剧,曹操是个大白脸奸贼。不管曹操是枭雄奸雄还是奸贼,也不管是看正史还是看小说戏曲,总觉得袁绍刘备和关羽三个人,都做了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今天咱们就拿正史来说话,看看曹操对袁绍刘备关羽有多好,而这三个人又是怎么对不起曹操的。有

  • 袁绍手下最硬的骨头,坐守孤城,也能硬抗曹操倾国大军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袁绍,曹操,郭嘉,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绍去世后,其二子兄弟阋墙,长子袁谭打不过幼子袁尚,竟然派人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结盟对付弟弟,袁尚大怒,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令其别驾审配、大将苏由留守邺城,而自率精兵再去攻打袁谭。他前脚一出门,曹操后脚便赶到了,将邺城围个水泄不通,正欲攻打,城内传来好消息,袁将苏由欲为内

  •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有多强?如果不是家族拖累,袁绍早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董卓,曹操,何进,袁术,刘备

    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昏庸。明明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手握重兵,却仍是在官渡之战当中,败给了实力远逊色于他的曹操。而且,袁绍之所以会败亡,也是因为他不肯采纳下属的建议,无法利用好自己手里的优势。但实际上,演义小说当中的那个袁绍形象,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曹操到底有多牛而已。历史上真

  • 官渡战役:袁绍大败后,有没有翻盘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总探长标签:袁绍,曹操,官渡,关羽,吕布

    官渡战役发生于公元199年6月,结束于公元200年10月,满打满算,其实也不过将近两年的时间。对于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而言,官渡战役一定程度上就是伤了他一点皮毛,远远没有伤及袁绍的根本。官渡战役的最终结果也并非就是曹操吞了袁绍的地盘。曹操整吞袁绍势力,后期又花费了近七年的时间,加上官渡战役的两年,足有

  • 袁绍手下谋士都有谁?他们水平如何?完全不次于郭嘉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郭嘉,曹操,沮授,许攸,张郃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虽然称雄于世,但他的“老朋友”袁绍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官渡之战前,袁绍由于“四世三公”的身份,再加上礼贤下士的德行,吸纳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如武将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等也是当世名将,不可谓不强。那文臣方面袁绍手下又有多少能人呢?他们水平如何?看完

  • 袁绍在巅峰时期,他的版图有多辽阔?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董卓,公孙瓒,曹操,何进,吕布,颜良,汉朝

    董卓之后,曹操之前,实力最强的诸侯是袁绍。那么,袁绍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袁绍出生于汉末时期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袁绍还是“四世三公”之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做过司徒,曾祖父袁敞做过司空、祖父袁汤做过太尉、父亲袁逢做过司空、叔父袁隗做过司徒。袁绍因为是世家子弟,所以在汉末时期,他被大将军何进

  • 郭图:袁绍手下头号坑货,与郭嘉同宗,曹操抓到后直接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郭图,袁绍,郭嘉,曹魏,三国,曹操手下

    曹操率虎豹骑斩杀袁谭,俘虏谋士郭图全家。兵士请求如何处理,曹操毅然下令:趁着郭嘉、辛毗等人未求情,全部诛杀!曹操对沮授、审配、王修等袁绍手下的河北名士都礼敬有加,即便有人宁死不降,也祸不及家人、予以厚葬。为何偏偏诛郭图满门呢?这是因为其他人要么智谋过人,要么忠义正直。唯独郭图此人,两个皆不沾边,对袁

  • 三国乱世里,刘备和袁绍皆是一代枭雄,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刘备,袁绍,蜀汉,许攸,诸葛亮,古装片,官渡之战,三国乱世,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第一,人口。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三国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

  • 官渡之战的失败,并非袁绍势力的灭顶之灾,但他为何没能挺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袁绍,刘备,刘表,平定,吕布,汉朝,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这一战被认定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改变历史走向,以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另两次是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同时,在很多百科中,被认定为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属于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次战役之一,这个

  • 堪比荀彧的全能型谋士:几条高明的谋略,均被袁绍完美错过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袁绍,荀彧,沮授,曹操,官渡之战,刘备

    一度成为北方最大霸主的袁绍,他手下还是有不少顶级人才的。文丑如沮授、田丰,都是正直忠心且富有谋略的;武将如颜良、张郃,也都是一代名将。但袁绍还是败了,他惨败给了小弟曹操。有一点原因很重要,袁绍无法把自己手下都放到合理的地方。而堪比荀彧的全能型人才沮授,便就此被袁绍埋没了。沮授是冀州人氏,早年曾为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