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手下谋士都有谁?他们水平如何?完全不次于郭嘉等人

袁绍手下谋士都有谁?他们水平如何?完全不次于郭嘉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945 更新时间:2023/12/22 9:40:20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虽然称雄于世,但他的“老朋友”袁绍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官渡之战前,袁绍由于“四世三公”的身份,再加上礼贤下士的德行,吸纳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如武将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等也是当世名将,不可谓不强。那文臣方面袁绍手下又有多少能人呢?他们水平如何?

看完后直接傻眼,虽然他们能力良莠不齐,但不乏经天纬地之才,忠肝义胆之士,可惜袁绍不能人尽其才!稍有识人之明,袁绍必能改写历史,称霸天下!

第十,王修

王修为人正直,还曾劝说袁谭不要与袁尚窝里斗,要一直抗外,因为“兄弟阋于墙,而御辱于外”。袁谭被害后,曹操曾下令不准任何人为袁谭收尸,违令者斩。而王修仍能不顾个人安危,在袁谭尸首旁大哭,为其收尸。曹操曾问王修不怕死吗,谁知王修却说:“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畏死忘义,何以立世乎!若得收葬谭尸,受戮无恨。”由此来看,王修真乃河北义士。不过由于出场较少,没有其他谋略展示,只能排在末尾!

第九,郭图

郭图虽然不是最后一名,却是最能坑袁绍的人。官渡之战前,郭图就极力劝说袁绍对曹操发动战争。官渡之战时,曹操袭击乌巢时,张郃等人都建议袁绍立即发兵救援乌巢,可是郭图自作聪明,建议袁绍“围魏救赵”,出重兵攻打曹操的官渡大营。最终袁绍再次错信了郭图,不但乌巢失守,郭图还谗言张郃等人没有尽力,勾结曹操。最终张郃高览等主要战将无奈投奔了曹操。

乌巢失守后,袁绍一没粮草,二没战将,最终大败而回,最后忧郁而亡。谁知袁绍死后郭图还要折腾,辅助袁谭与袁尚开战。袁谭战败后,郭图又建议袁谭归顺曹操,一起攻打袁尚。南皮之战中郭图最后被乐进一箭射落马下。

第八,辛评

袁绍死后,辛评与郭图一起辅助袁谭。辛评曾出使曹军,曹操劝其归顺自己,但辛评没有答应。谁知其弟辛毗却留在了曹营,为曹操效力。辛评返回后,遭到袁谭的猜忌,认为他也背叛了自己,对辛评一顿数落。辛评气急败坏,昏厥而死。在辛毗带领曹军攻打冀城之时,辛评曾留下遗命,认为辛毗不忠,在曹军破城前,将辛氏一家老小赐死。

第七,陈琳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以文采见长,还曾当做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在官渡之战前,还曾为袁绍起草檄文,痛骂曹操祖宗十八代。而曹操看后,却认为陈琳文笔极佳,只可惜袁绍武略不济。冀州沦陷后,曹军诸将大怒,都想杀了陈琳。但曹操爱惜陈琳的文采,便没有追究。

第六,审配

审配与郭图相似,都不是智谋特别高的人物,但他却很少坑袁绍,只是尽忠而已。在官渡之战前,审配也曾劝说袁绍与曹操开战。官渡之战时,审配曾进言筑起土山箭射曹营,前期虽然厉害,但被刘晔的霹雳车击破。审配又进言挖地道,结果曹操命人往营边筑堑,袁绍军无功而返。押运粮草的韩猛被偷袭后,奉命回冀州调运粮草。

袁绍死后,审配辅助袁尚击败袁谭。在冀城之战时,审配死守城池,布下重弩箭射曹操。可惜审配无力回天,最后与侄子审荣选择拒不投降,为国尽忠。临死前大呼,我主在北,不可让我面南而死!

第五,辛毗

与其兄辛评不同,辛毗懂得“识时务”。在袁氏败亡时,辛毗奉命出使曹营,为袁谭求和。在与曹操交谈时,辛毗大谈河北之事,认为不论袁谭是真降还是假降,曹操都要趁袁氏兄弟不和之时一举平定河北。认为“天下之事,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曹操大喜,自此辛毗便留在军中为曹操效力。诸葛亮北伐时,辛毗还曾到司马懿军中传旨,阻止司马懿进兵。

小结:以上几人不是智谋不足,就是二心袁氏,以下几人谋略就厉害了,不是帮助袁绍夺取冀州,就是为袁绍分析天下大势,深受袁绍所倚重!

第四,逄纪

董卓想要另立,袁绍在大庭广众之下怒怼董卓后逃到了冀州。袁绍讨伐董卓后,便与手下图谋冀州牧韩馥。逄纪进言,韩馥无谋,只要联合北平的公孙瓒攻打冀州,韩馥定然会将冀州让给主公。韩馥果然无主,不听手下众人苦谏,最后还是将冀州让给了袁绍。自此袁绍便如开挂般一步步做大做强。逄纪也不得不说是袁绍起步的第一功臣。

不过逄纪气量狭小在官渡之战后,逄纪向袁绍进谗,说田丰听说主公大败后,鼓掌大笑,认为都如自己所料。袁绍大怒,将忠臣田丰赐死狱中。

在袁谭袁尚争夺冀州之时,逄纪被郭图赚到袁谭军中,最后被袁谭斩杀。

第三,许攸

官渡之战前,许攸也曾向袁绍建议出兵讨伐曹操。但许攸与其他怂恿袁绍出兵的人物不同,许攸谋略过人,是官渡之战时的重要人物,袁绍如能采纳许攸的谋略,一定会大败曹操。原来许攸曾截获曹操的催粮书信,了解到曹操军粮告急,于是将此信报告袁绍,并建议袁绍分兵袭取许都,曹操一定会首尾难顾,陷入险境。但袁绍恐是曹操之计,于是拒不采纳。

谁知许攸侄子在后方因贪污受贿犯了事,被审配拘押。袁绍得知此事后,更加不信许攸。许攸无奈投奔了曹操,由此便有了曹操火烧乌巢,大败袁绍的事情。

官渡之战,许攸为首功之臣,但许攸仗着自己是曹操故交,酒后放荡不羁,惹怒诸将,最后被许褚杀害。试想,如果许攸能够向贾诩一样善于隐藏锋芒,说不定会成为郭嘉,程昱般的人物。

第二,田丰

田丰是袁绍手下最杰出的谋士之一,在众人劝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时,田丰却是极力反对。田丰认为骄兵必败,不如巩固四州,养精蓄锐,再命骑兵东西骚扰曹操,则大事三年可定。如果贸然发动战争,定然战则不利。

在曹操攻打徐州刘备时,田丰曾进言袁绍趁机出兵袭取许都,可是袁绍因幼子有病无心出征拒绝。在官渡之战前,田丰因劝阻袁绍出兵而惹怒袁绍,被打入狱中。官渡之战后,逄纪又向袁绍进谗说田丰坏话,田丰无奈自刎狱中。

小结:田丰是一个懂军事的人物,善于抓住时机,但脾气过于耿直,被袁绍所忌恨。

第一,沮授

在众人劝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时,除了田丰反对外,就是沮授也不赞成了。沮授认为盲目出兵属于出师无名,而曹操也非公孙瓒可比。在袁绍命大将颜良攻打白马时,沮授认为颜良虽然骁勇,但性格狭隘,不可独自掌兵。最后颜良果然兵败被斩。文丑率军追击曹军时,沮授同样认为不可轻易渡河作战,最后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官渡之战时,沮授认为曹军虽然骁勇善战,但粮草不足,我军应以守为上。乌巢之战时,沮授夜观星象,看出大祸将至,连夜向袁绍进言小心乌巢。乌巢守将淳于琼嗜酒如命,难当大任。袁绍不但没有采纳忠言,反而将沮授再次囚禁。最终乌巢一把大火,袁绍大事去矣。

官渡之战后,袁绍逃亡冀州,沮授因为身陷牢狱,不幸被曹操擒获。曹操十分欣赏沮授的谋略,厚待之。谁知沮授宁死不降,最后被曹操杀害。

综上所述,官渡之战前,荀彧曾向孔融大谈袁绍手下诸人,认为“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可以说都被荀彧料中了,但孙盛却认为“田丰、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所以说,不是袁绍手下没有能人,而是不能善用之罢了!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袁绍郭嘉曹操沮授许攸张郃

更多文章

  • 袁绍在巅峰时期,他的版图有多辽阔?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董卓,公孙瓒,曹操,何进,吕布,颜良,汉朝

    董卓之后,曹操之前,实力最强的诸侯是袁绍。那么,袁绍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袁绍出生于汉末时期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袁绍还是“四世三公”之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做过司徒,曾祖父袁敞做过司空、祖父袁汤做过太尉、父亲袁逢做过司空、叔父袁隗做过司徒。袁绍因为是世家子弟,所以在汉末时期,他被大将军何进

  • 郭图:袁绍手下头号坑货,与郭嘉同宗,曹操抓到后直接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郭图,袁绍,郭嘉,曹魏,三国,曹操手下

    曹操率虎豹骑斩杀袁谭,俘虏谋士郭图全家。兵士请求如何处理,曹操毅然下令:趁着郭嘉、辛毗等人未求情,全部诛杀!曹操对沮授、审配、王修等袁绍手下的河北名士都礼敬有加,即便有人宁死不降,也祸不及家人、予以厚葬。为何偏偏诛郭图满门呢?这是因为其他人要么智谋过人,要么忠义正直。唯独郭图此人,两个皆不沾边,对袁

  • 三国乱世里,刘备和袁绍皆是一代枭雄,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刘备,袁绍,蜀汉,许攸,诸葛亮,古装片,官渡之战,三国乱世,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第一,人口。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三国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

  • 官渡之战的失败,并非袁绍势力的灭顶之灾,但他为何没能挺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袁绍,刘备,刘表,平定,吕布,汉朝,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这一战被认定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改变历史走向,以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另两次是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同时,在很多百科中,被认定为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属于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次战役之一,这个

  • 堪比荀彧的全能型谋士:几条高明的谋略,均被袁绍完美错过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袁绍,荀彧,沮授,曹操,官渡之战,刘备

    一度成为北方最大霸主的袁绍,他手下还是有不少顶级人才的。文丑如沮授、田丰,都是正直忠心且富有谋略的;武将如颜良、张郃,也都是一代名将。但袁绍还是败了,他惨败给了小弟曹操。有一点原因很重要,袁绍无法把自己手下都放到合理的地方。而堪比荀彧的全能型人才沮授,便就此被袁绍埋没了。沮授是冀州人氏,早年曾为冀州

  • 尽有河北之地的袁绍缘何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袁绍,许都,袁军,刘备,张郃,汉朝,公孙瓒,河北省,曹操手下

    一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抗拒袁绍大军。兵马两万和十万对峙一年有余,败亡可能随时降临。在上天就要收了那曹操小子之时,有个人偷偷跑进了曹军前线指挥部。那个人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因其在袁绍处不展翅儿,建议屡遭驳斥,便临阵倒戈。曹操闻听许攸来投,倒屣相迎。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

  • 难得硬气一回的袁绍,怎么突然就“怂”了?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袁绍,董卓,何进,宦官,吕布,丁原,汉朝

    勇敢地与董卓叫板,是袁绍早年的“高光时刻”之一。时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洛,专擅朝政,又欲效仿伊尹、霍光故事,谋废立之举。不曾想到,司隶校尉袁绍却当着诸官僚的面表示反对。由此,便引出一个经典名场面:按小说中的描写,董卓见袁绍与自己公然唱反调,遂拔剑怒曰:“汝视我之剑不利否?”可袁绍却很硬气,亦

  • 三国时期,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袁术,袁绍,董卓,太守,汉朝,公孙瓒,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不过,嫡出的袁术从来就看不上庶出的袁绍。但是,就是这个庶出的袁绍,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成了袁氏家族的带头大哥,后来的家族地位比袁术还要“高”。要把这些问题说清楚,就得从袁家的“四世三公”说起。1、袁家的四世三公袁家的四世三公,很牛逼,当时被无数人艳羡。四世指的是袁绍之前的四世。三公

  • 袁绍死后,曹操为什么没有开怀大笑,而是到其墓前哭丧吊唁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袁绍,曹操,董卓,平定,许攸,关羽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爆发的时候,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整体实力要比曹操强数倍,曹操深知自己没有袁绍强大,不过却还要执意挑起战争。曹操也不是一个二愣子,他之所以要和袁绍来一场正面决斗,那是因为倘若不干掉袁绍,那么他势必没办法一统整个北方。也许是上天眷顾曹操,使曹操手下有这一批极其厉害的能

  • 揭秘“官渡之战”:袁绍的必胜之局,是谁给了曹操翻盘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叫我大黑熊标签:袁绍,曹操,官渡之战,许都,张郃,刘备

    三国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战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的时代。三国时代有三场规模最大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今天讲的就是官渡之战。官渡战役之前,北方地区最大的两个势力是曹操和袁绍。曹操自迎接天子到许昌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军事上击败了袁术、吕布、张绣等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