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完正史请回答: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看完正史请回答: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3323 更新时间:2024/1/5 8:29:50

看《三国志》,曹操是文武双全的枭雄;看《三国演义》,曹操是狡诈多疑的奸雄;看京剧,曹操是个大白脸奸贼。不管曹操是枭雄奸雄还是奸贼,也不管是看正史还是看小说戏曲,总觉得袁绍刘备和关羽三个人,都做了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今天咱们就拿正史来说话,看看曹操对袁绍刘备关羽有多好,而这三个人又是怎么对不起曹操的。有请读者诸君看完三国正史后回答一个问题:曹操袁绍刘备关羽,这四个人谁更够朋友?

这三个对不起曹操的人中,袁绍算是曹操的发小,还是一个堂口混出来的街头小霸王。

《三国志》说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曹瞒传》说曹操“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总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纨绔公子哥外加混子。袁绍跟曹操倒是很对脾气,因为这个人也是“好游侠”“好养死士”。唯一不同的就是袁绍比曹操漂亮,曹操自己也知道长相对不起观众,所以让崔琰假冒自己接见匈奴使臣,但是袁绍却是“有姿貌威容”。

可能是因为有曹操这个丑男在身边,更能显示他的英俊潇洒,所以袁绍很喜欢跟曹操一起玩。原照鼓动曹操跟他一起偷新娘子,成功之后如果让那美女选择跟随,曹操肯定会溜到一边对着镜子叹气。

这对发小朋友后来闹掰了,起因就是袁绍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年纪轻轻就想当皇帝。对于袁绍有不臣之心,曹操是知道的,因为袁绍曾经把自己私刻的玉玺展示给曹操看,那意思是想让曹操跟着他一起干,曹操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一样:“我啥也没听见!”如果曹操向朝廷举报,那么留在京城里的袁家满门,就会被杀得一个不剩,如果公告天下,袁绍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叛逆。

但是曹操没有那样做,而是在袁绍斤斤计较咄咄逼人的时候选择了谦让:“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要是按照汉献帝刘协的意思,给袁绍一个太尉官职(也是三公,而且是名义上的老大),那都是抬举他了,因为这厮一直忙着招兵买马抢地盘,从来就不过问大汉天子的死活。倒是曹操一门心思供养汉献帝,做事也尽职尽责循规蹈矩(见《上杂物疏》)。

曹操把自己的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请示了好几次,才得到了汉献帝的批准(一开始汉献帝还是有权威的)。别小看了这大将军职位,那可是汉朝军方第一人,调动全国军队名正言顺(前提是皇帝授权)。丢了大将军之位,曹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司空(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的身份在打仗,袁绍的讨曹檄文,也是称之为“司空曹操”,把曹操祖宗十九代都骂得一文不值。

这就是袁绍的不对了,不但对不起曹操,连曹操的老爹都对不起:你们胡打乱闹的时候,替你们擦屁股的就有曹操的老爹曹嵩,当年你可是叔叔伯伯叫得又亲热又恭敬。政见不合可以光明正大战场上见高下,学泼妇骂街,实在不是大丈夫所为。

比起袁绍来,关羽的名声要好得多,但是关羽实在对不起曹操,“华容道义释曹操”当然是子虚乌有,关羽逃归刘备后,再次进入曹操视线的时候,是襄樊之战,关羽围困了曹操的族弟曹仁,水淹七军抓了于禁斩了庞德。这时候曹操一定十分后悔:我当年就不应该放关羽逃掉!

要说在正史中,曹操对关羽那是一个好:“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我们甚至可以说曹操对关羽的好,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附加条件的。“知其必去”,也就是说早知道关羽一定会逃跑,但是却不抓不杀,反而给予了更多优待,这样的事情,在两千年后都没有。“优待俘虏”也是有条件的,不老实照样管小黑屋,闹事的也没少杀。

其实曹操当年要想“留下”关羽,可以说易如反掌。虽然正史中关羽是只身逃归(曹操没有抓甘夫人,甘夫人跟着刘备去了袁绍那里,糜夫人被俘后下落不明),但是要想抓他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古代打仗并不是大将单挑,大将再有能耐,也未必能打过十个小兵,袁绍派了三十个小兵去杀吕布,吕布也只能逃跑,就更别提曹操手下有诸曹夏侯五子良将那样的能人了。

正史中只有曹操义释关羽:“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没有“华容道义释曹操”——曹操赤壁战败后迅速撤退,刘备闻讯后装模做样地追了一下,只是为了收获战利品,根本就没想过要拿下曹操。如果曹操被刘备干掉,那么他将一个人承担曹营诸将乃至朝廷的怒火,孙权也会在背后给他一刀。

说起刘备,他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最对不起曹操的那个人:曹操对关羽有不杀之恩,但是对刘备却又救命之恩。

即使是看《三国演义》,我们也会发现刘备手下的士兵,在跟曹操打仗的时候经常溃散。这不是刘备驭下无术,也不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贪生怕死,而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曹操的人——那些兵将都是曹操派给刘备的。除了关羽张飞赵云,史料中没有记载刘备阵营前期的任何名将,也没有从底层提升上来的军官,理由很简单:他们都跑回曹操那里去了。

即使是记载刘备功绩的《先主传》,我们也能找到这样的文字:“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禽(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曹操对刘备,可谓是仁至义尽了:刘备的地盘和老婆孩子被吕布抢去了,曹操就派好兄弟夏侯惇帮刘备打架。夏侯惇没打过高顺,刘备跑了,夏侯惇丢了一只眼睛。一看手下打不过吕布,曹老大亲自出马,拍灭了吕布,而且帮刘备抢回了老婆孩子。要不是曹操帮忙,刘备早就挂了,就更别提生出后主刘禅了。

刘备经常悬挂的金字招牌,是左将军、豫州牧,他就是用这个身份把诸葛亮忽悠出山的——汉室宗亲在当时根本就不值钱,经过四百年的繁衍生息,到刘备那个年代,汉室宗亲多如啮齿动物,曹操的铁杆部下中,就有不少汉室宗亲。比如《三国志·魏书十四》中的刘晔刘放,谱系比刘备还清楚。

刘备吃着曹操的饭,却总惦记着要曹操的命。按照《先主传》的记载,衣带诏密谋,刘备是参与了的,只不过还没有动手,就被曹操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给吓跑了。

刘备借故开溜,曹操不但给权力,还给了一支大军,结果刘备没有去打袁术,反而“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因为除了关羽张飞,刘备手下的兵将都是曹操的,所以曹操一来,就把刘备摆平了:“备初谓公与大敌连(正跟袁绍死磕),不得东,而候骑卒(骑兵侦察员)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刘备要是跑得慢一点,曹操喊一嗓子“擒杀刘备者,赏千金封万户侯”,刘备就是长八条腿也跑不掉。

如果曹操早一点干掉刘备,就不会有赤壁之战和汉中之败了,要是没有“坏得很”的老头子刘备派诸葛亮撺掇,小字辈孙权早就易帜投降了——孙坚可能有张作霖的霸气,他儿子可没有。

刘备后来成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最大绊脚石,这肯定是曹操所不愿意看到的。刘备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地道,所以在曹操薨逝后,专门派人去祭拜。曹丕可没有他老爹的大度,直接给刘备的使者吃了闭门羹。

通过上面的正史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在交朋友这件事上,曹操似乎比袁绍刘备都靠谱,其义气程度,似乎比关羽也差不了多少。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如果您的地位和能力有资格与之比肩,那么在交朋友的时候,您是选择曹操关羽,还是刘备袁绍呢?

标签: 袁绍刘备关羽正史曹魏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袁绍手下最硬的骨头,坐守孤城,也能硬抗曹操倾国大军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袁绍,曹操,郭嘉,袁尚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袁绍去世后,其二子兄弟阋墙,长子袁谭打不过幼子袁尚,竟然派人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结盟对付弟弟,袁尚大怒,决定“攘外必先安内”,令其别驾审配、大将苏由留守邺城,而自率精兵再去攻打袁谭。他前脚一出门,曹操后脚便赶到了,将邺城围个水泄不通,正欲攻打,城内传来好消息,袁将苏由欲为内

  •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有多强?如果不是家族拖累,袁绍早就统一天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董卓,曹操,何进,袁术,刘备

    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昏庸。明明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手握重兵,却仍是在官渡之战当中,败给了实力远逊色于他的曹操。而且,袁绍之所以会败亡,也是因为他不肯采纳下属的建议,无法利用好自己手里的优势。但实际上,演义小说当中的那个袁绍形象,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曹操到底有多牛而已。历史上真

  • 官渡战役:袁绍大败后,有没有翻盘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总探长标签:袁绍,曹操,官渡,关羽,吕布

    官渡战役发生于公元199年6月,结束于公元200年10月,满打满算,其实也不过将近两年的时间。对于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而言,官渡战役一定程度上就是伤了他一点皮毛,远远没有伤及袁绍的根本。官渡战役的最终结果也并非就是曹操吞了袁绍的地盘。曹操整吞袁绍势力,后期又花费了近七年的时间,加上官渡战役的两年,足有

  • 袁绍手下谋士都有谁?他们水平如何?完全不次于郭嘉等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郭嘉,曹操,沮授,许攸,张郃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虽然称雄于世,但他的“老朋友”袁绍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官渡之战前,袁绍由于“四世三公”的身份,再加上礼贤下士的德行,吸纳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如武将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等也是当世名将,不可谓不强。那文臣方面袁绍手下又有多少能人呢?他们水平如何?看完

  • 袁绍在巅峰时期,他的版图有多辽阔?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董卓,公孙瓒,曹操,何进,吕布,颜良,汉朝

    董卓之后,曹操之前,实力最强的诸侯是袁绍。那么,袁绍巅峰时期,地盘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袁绍出生于汉末时期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袁绍还是“四世三公”之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做过司徒,曾祖父袁敞做过司空、祖父袁汤做过太尉、父亲袁逢做过司空、叔父袁隗做过司徒。袁绍因为是世家子弟,所以在汉末时期,他被大将军何进

  • 郭图:袁绍手下头号坑货,与郭嘉同宗,曹操抓到后直接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郭图,袁绍,郭嘉,曹魏,三国,曹操手下

    曹操率虎豹骑斩杀袁谭,俘虏谋士郭图全家。兵士请求如何处理,曹操毅然下令:趁着郭嘉、辛毗等人未求情,全部诛杀!曹操对沮授、审配、王修等袁绍手下的河北名士都礼敬有加,即便有人宁死不降,也祸不及家人、予以厚葬。为何偏偏诛郭图满门呢?这是因为其他人要么智谋过人,要么忠义正直。唯独郭图此人,两个皆不沾边,对袁

  • 三国乱世里,刘备和袁绍皆是一代枭雄,谁才是真正的强者?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刘备,袁绍,蜀汉,许攸,诸葛亮,古装片,官渡之战,三国乱世,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第一,人口。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三国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

  • 官渡之战的失败,并非袁绍势力的灭顶之灾,但他为何没能挺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袁绍,刘备,刘表,平定,吕布,汉朝,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北方的两大诸侯,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这一战被认定为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改变历史走向,以及以少胜多的最重要战役之一(另两次是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同时,在很多百科中,被认定为是,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属于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次战役之一,这个

  • 堪比荀彧的全能型谋士:几条高明的谋略,均被袁绍完美错过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袁绍,荀彧,沮授,曹操,官渡之战,刘备

    一度成为北方最大霸主的袁绍,他手下还是有不少顶级人才的。文丑如沮授、田丰,都是正直忠心且富有谋略的;武将如颜良、张郃,也都是一代名将。但袁绍还是败了,他惨败给了小弟曹操。有一点原因很重要,袁绍无法把自己手下都放到合理的地方。而堪比荀彧的全能型人才沮授,便就此被袁绍埋没了。沮授是冀州人氏,早年曾为冀州

  • 尽有河北之地的袁绍缘何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袁绍,许都,袁军,刘备,张郃,汉朝,公孙瓒,河北省,曹操手下

    一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抗拒袁绍大军。兵马两万和十万对峙一年有余,败亡可能随时降临。在上天就要收了那曹操小子之时,有个人偷偷跑进了曹军前线指挥部。那个人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因其在袁绍处不展翅儿,建议屡遭驳斥,便临阵倒戈。曹操闻听许攸来投,倒屣相迎。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