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的人生之赌

司马懿的人生之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倚剑御宸 访问量:2105 更新时间:2024/2/12 13:44:13

249年2月5日,司马懿在洛阳突然发动政变,推翻曹爽一党,史称高平陵之变。

曹爽手握兵权,把持朝廷要害部门,还有皇帝在身边,面对被架空多年,并无实权的司马懿,曹爽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司马懿作为三朝老臣,享受着高官厚禄,为什么要赌上全家性命,在人生的暮年发起政变呢?

司马懿发动政变,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维护曹魏老臣的利益。司马懿本来和曹爽同受魏明帝托孤,但是曹爽请皇帝尊司马懿为太傅,借机剥夺了他的实权,变成“吉祥物”。司马懿不是一个人。参与政变的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当年一个管禁军,一个管司法,都在曹爽上台后被剥夺了实权,挂着“三公”虚衔回家养老。此外,曹爽推行正始改制,触动了士族的利益。例如改革“九品中正制”,加强中央的选官权,影响了士族子弟做官的特权。曹魏元老们想恢复曹爽上台之前的秩序,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在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在对抗诸葛亮、平定辽东公孙渊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政治、军事能力,这是他得以跻身曹魏上层的资本。

其次,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司马懿没说过他想做皇帝。但是,从他政变前后的一系列举动我们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政变前,司马懿让长子司马师组织了三千人的“敢死队”,秘密在洛阳城潜伏下来。豢养武士是死罪,但司马懿做了,而且做得很小心,连他的二儿子司马昭都不知道这事。

政变后,司马懿动手清除曹魏宗室的政治力量。先是灭曹爽三族,后来借着镇压王凌叛乱,监禁曹姓王公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对曹爽的支持者,司马懿也毫不留情,史书有“名士减半”的记载,可见手段极其狠辣。至于支持司马懿的曹魏元老,当然并没有夺回实权,政变功臣蒋济还强烈反对司马懿杀死曹爽。事情做到这个程度,我们很难说司马懿毫无篡位之心。

司马懿能够笑到最后,和元老大臣的支持分不开,但他出色的谋略才是胜利的基础。以下几点最为关键:

第一,麻痹对手。政变前,司马懿一直是一副年高体弱、人畜无害的样子。曹爽的亲信来看他,司马懿装作耳聋眼花,喝口粥洒得胸前都是,解除了对手的警惕。

曹爽不会想到早已“病入膏肓”的司马懿会反扑得如此迅猛。

第二,抓准时机。曹爽兄弟随同皇帝离开洛阳城,拜谒高平陵,司马懿借机发动政变。由于曹爽一方无人指挥,司马懿带兵路过曹爽府第的时候,甚至都没有遇到阻拦。

第三,分清主次。司马家力量有限,所以司马懿布置得很周密:自己带人夺取最重要的武器库,司马师、司马孚占领皇宫大门,司马昭请太后下诏,再让高柔持节去接管曹爽的大营。一环扣一环,用有限的力量控制住了所有关键的地方。

另外,曹爽也“帮”了司马懿一把。当时有人建议曹爽,带着皇帝去许昌(今河南许昌),然后召集天下兵马勤王,这样司马懿绝无胜算。但是,曹爽还是投降了,他收到蒋济的担保,相信司马懿不会杀自己,交出权力,自己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曹爽硬实力占优,比较政治经验和心理素质,则遭到司马懿的碾压。

开创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家就此开了篡魏的进程,用三代人的时间建立了晋朝。中外历史上,通过政变走向皇帝宝座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的玄武门之变,法国的拿破仑雾月政变。

可是,司马家夺取了江山,就真的是赢家吗?东晋明帝曾问王导先辈如何建立晋朝,王导给他讲了高平陵之变在内的种种事件,明帝趴在床上感叹:如果真是你说的这样,晋朝怎么能够长远啊。

作为晋朝皇帝,晋明帝想必比我们看得透彻。身为魏臣,却篡夺皇位,司马家的背负着政治原罪。首先,晋武帝吸取曹魏宗室力量薄弱的教训,分封诸王,结果埋下了八王之乱的隐患。其次,司马家拉拢旧有的政治力量,不敢实行改革。晋朝的开国功臣里,很多都是曹魏功臣后代,所以晋朝缺乏新朝气象,建国初期就弥漫着奢侈享乐的风气,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

西晋先天不足,很快走向衰亡,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陷入大混乱与大分裂,直至隋唐重归一统。历史有的时候,就像是新陈代谢,不破不立,当司马家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而选择维持旧势力后,就注定会有另一种新生力量来打破局面,到那时,矛盾爆发得会更为剧烈,代价也更为沉痛。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真正成熟的人,都不着急

    历史解密编辑:七堇科技标签:周瑜,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小和尚,拿破仑

    不急于争辩争辩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往往,你越急着辩解,越会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境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分歧,意见不合,多由彼此的认知不同、立场不同所致。如果你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所在,却拼命说个不停。只会加快矛盾升级,给人一种试图推卸责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感觉。老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 曹操发善心救下一罪犯,司马懿篡权他挺身而出,与司马懿同归于尽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曹操,司马懿,王允,董卓,孙权

    《道德经》有云:“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每当国家到了最黑暗的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匡扶道义。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他挟持天子,控制朝政,屠杀百姓,一手酿成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而司徒王允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成功策反了吕布,最终将董卓杀死。然而王允却敌不过董卓

  •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他在,司马懿只能深埋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备,曹洪,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是谁?有朋友说是诸葛亮,诚然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堪称第一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说别的,就他给赵云的三个锦囊,生生的将刘备从灭亡的边缘拉回,小兔子看后,也是叹为观止,可是他虽然厉害,却还不是司马懿最忌惮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所处的蜀国太弱了,夷陵大败已经让蜀国没有再与魏国争锋的可能

  • 司马懿为什么敢发动高平陵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魏明帝,曹操,司马师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及其诸兄弟陪皇帝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时机发动政变,夺取都城洛阳,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爽集团,最终将曹爽及其亲信骨干全部诛灭并夷三族。这场政变从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开始,到丙午大赦天下,司马懿一共只用了十三天的时间。至此曹魏政权开始进入了倒计时,司马氏集团逐步掌握了政

  • 曹操与司马懿聊天,司马懿无意间回头,让曹操大惊:日后必生异心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曹操,司马懿,曹丕,马超

    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孙权评价司马懿自古英雄出于乱世,在战火纷飞割据混战的时代,有满腔报复力崇高理想且腹有良谋胸怀大志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司马懿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人物,他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却懂得隐忍以待厚积薄发,他经历被贬和重用,却宠辱

  • 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毛主席指出:司马懿有几手比曹操还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司马懿,毛主席,曹操,刘备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曹操生性多疑,下手又狠,好些聪明有才之士都被曹操找借口杀了。但曹操手下的司马懿,却安稳地活了下来,不仅帮曹家夺了权,建立了曹魏政权,还笑到了最后,又反夺了曹魏的政权。曹操老谋深算了一辈子,没想到在死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王国,会给司马家做了嫁衣裳。毛主席在1958年去郑州

  •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手,其实只有2次,诸葛亮1胜1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张郃,郭淮,曹魏,三国,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似乎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在和司马懿斗法,“空城计”、“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只有两次直接交手。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第一次公元228年,曹魏方面是曹真、张郃迎战,张郃击败马谡,马谡失街亭,第一次北伐结束;第二次是公元228

  •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坐在一起谈理想,谁跟曹操有共同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曹操手下

    周公是篡还是摄,史学界有争论,但王莽却是实实在在地以新代汉,史学家不承认其开国之君的历史地位,却把他当做了如假包换的篡汉乱贼。周公王莽尚且如此难以盖棺定论,三国三大枭雄以及诸葛亮司马懿就更难以评价了,我们或许只能从他们儿时的志向和毕生理想中去管中窥豹了。今天,咱们就把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请到一起

  •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曹叡,曹丕,三国,曹魏,司马懿,曹操手下

    为何曹操不杀司马懿?司马懿为何怕一个沉迷酒色的曹叡?曹丕也很强的,虽然文采一般,但是君王不要求文采,必须要有权术,还要有自控力,这些方面曹丕虽然不顶尖,但是也不差,很多朝代要是继承人都有曹丕的能力,也不至于300一轮回曹睿在世时,司马懿是真的害怕,害怕哪一天自己会被砍了。对于司马懿,曹操是用他,司马

  • 司马懿熬死了诸葛亮,她却熬死了司马懿,揭秘司马懿最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张春华,曹操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特别能的人,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可以说得上他是三国时代最杰出的影帝,特别能装疯卖傻,而且辅佐过四代魏国天子(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并且是西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一生忽悠过的人很多,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当年招仲达出仕的时候,他就是装中风硬是躲过一劫,后来曹爽权倾朝野派人调查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