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叡特别忌惮司马懿,为何临死之前,仍要选司马懿辅政?

曹叡特别忌惮司马懿,为何临死之前,仍要选司马懿辅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开淡墨痕 访问量:2631 更新时间:2023/12/30 4:07:00

曹叡选择托孤于司马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想要平衡朝堂力量,没得选择。因为当时司马懿的地位,实在是太过特殊了。

而且,司马懿能够成为曹叡的托孤人,其实也有巧合的成分。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此时正是汉灵帝在位期间。东汉高层大权,被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已经日暮西山。仅仅几年之后,就爆发了黄巾起义。正是这场黄巾之乱,彻底终结了东汉。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东汉先后经历了黄巾之乱、何进被杀、董卓之乱等好几件大事,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司马懿17岁那年,曹操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日子。当时司马懿他们家,因为地位比较高,也跟着汉献帝来到了许昌。

不过,到了许昌之后,司马家很快发现,原来曹操也不是什么好人,根本没想着匡扶汉室,而是想挟持汉献帝为自己谋利。汉献帝开始被彻底架空,原来追随汉献帝的那些大臣,也都没了实权。公元201年,这一年司马懿22岁,名气越来越大,被曹操听到了。曹操当即征辟司马懿,要司马懿去府中做官。但面对曹操的征辟,司马懿却并不怎么感兴趣,甚至不惜以装病逃避。

这大概是因为,此时的司马懿,还是一个准备放飞梦想的有志青年。在他看来,曹操和当年的董卓没什么不一样,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不值得他为其效力。再说,万一哪天曹操像董卓一样倒台了,自己在曹操府中做官,岂不是要受牵连?

可惜曹操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司马懿这一病就是好几年,曹操也渐渐觉得有点不对劲。所以七年之后,曹操当上了丞相,直接下令,司马懿要么就来当官,要么就直接把他扔到大牢里去。司马懿也不傻,虽然看不上曹操,但也不会和曹操硬扛。一下子什么病都好了,老老实实地开始上班了。

不得不说,司马懿是真的很有才。

走上仕途之后,司马懿因为确实很有才能升得极快。而且司马懿还特别会站队,在曹操的几个儿子当中,独与曹丕交好,颇受曹丕信赖。在曹丕还没有成为魏王世子的时候,司马懿就已经成了曹丕的老班底。

再之后,没过几年,曹操就挂了,曹丕成功上位。曹丕上位之后,自然要让自己的心腹开始把持大权,所以司马懿也就被更加重用了。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司马懿开始接触军队。这对司马懿来说,意义重大。在此之前,司马懿只是一个文官,力量相对有限。但是进入军中,开始有了军权以后,司马懿的翅膀终于开始硬了。

曹丕在位时间比较短,一共就只在位七年。在这七年时间里,除了继续和蜀国、吴国打仗,但是却没有太大进展之外,曹丕就只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逼迫汉献帝禅位,至此之后,汉朝彻底关门大吉了。而且这里要多说一句,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曹操其实一直都是东汉人,曹丕才是那个真正开三国时代的人。直到曹丕篡汉以后,历史才真正进入了三国时期。

另外一件,就是订立了九品中正制。

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将人才划分为九品,从而进行选官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的出现,不管是对当时的魏国,还是对以后的历史,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在这个制度出现以前,魏国的权力主要掌握在两种人手里,一种是宗亲,也就是老曹家他们亲戚手里面。另一种是士族,就是那些和老曹家没什么关系,但是很有才能的人。这两个群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都想争取更多的权力。而九品中正制出来以后,国家选官的优势,就大半都落到了士族手里。

在制定和执行这个制度的过程中,有两个大臣做的贡献最大。一个叫陈群,另一个就是司马懿。

因为力主推行九品中正制,司马懿和陈群,一跃成为当时的士族领袖。这个士族领袖的身份,对后来司马懿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做完这两件事以后,曹丕就挂了,年仅四十岁。临死之前,曹丕指定自己和甄姬生的儿子曹叡做接班人。不过,此时的曹叡虽然已经23岁了,但之前基本没怎么接触过政务。让一个新手一下子接手这么大一个国家,显然不太现实。所以曹丕得选几个靠得住的人,帮忙辅政。

最后,曹丕选了四个人,这四个人分别是: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

从这个名单当中,其实也不难看出,曹丕还是很懂平衡的。两个宗亲大臣,两个士族领袖,正好可以相互抗衡。两个曹氏宗亲就不用说了,都是曹丕最早的班底,能力也比较强。而司马懿和陈群,同样是曹丕最信任的大臣。不过在推行九品中正制的过程中,陈群的贡献要更大一些,所以威望也就更高些,自然就排在了司马懿前面。

做完这些之后,曹丕彻底挂了,魏国历史进入了曹叡时代。

曹叡这个人比较奇葩,虽然之前没怎么接触过政务,但手段却一点不弱,也算是继承了他爹和他爷爷的能力。曹叡上位之后,既没有被四个辅政大臣压制分权,也没有被为了集权去打压这四人,双方反倒是相处得非常融洽。

对于老爹给自己留下的这四个人,曹叡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信任的。这四个人当中,陈群是纯粹的文官,所以曹叡就一直让他负责尚书台,帮忙处理政务。另外三个人,曹真、曹休和司马懿,都是会带兵打仗的人。这样的三个人,曹叡是既信任又忌惮,所以就把他们远远丢到外面,去替自己站岗放哨。曹真守关中,曹休守淮南,司马懿守荆州。这样一来,曹叡的位置,瞬间就坐稳了。

此时的曹叡,对司马懿应该是信任多过于忌惮。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曹休在和东吴的战斗中受了伤,没过多久就死了。不久之后,曹真也病死了。这下四个辅政大臣,两个曹家宗亲就都死了,只剩下两个士族,而且还只有司马懿这么一个会带兵的。

到了这个阶段,曹叡对司马懿的忌惮,已经渐渐开始多过于信任了。没办法,因为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当年和曹操一块打天下的那群将军,已经开始陆续死绝了。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就成了魏国唯一一个能打的人。也就是在这期间,蜀国的诸葛亮开始北伐,司马懿和诸葛亮开始过招。三国演义中两人交手的精彩部分,都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

不过,在曹叡看来,自己有一个优势,是司马懿比不了的,那就是年轻。曹叡比司马懿小了25岁,完全就是两代人。不管怎么看,司马懿肯定都会死在曹叡前面。

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又被曹叡派去辽东,收拾公孙渊。辽东这个地方,三国时候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再加上当时车马不便,出趟远门就得丢半条命。所以曹叡觉得,司马懿就算能收拾了公孙渊,经过这趟辽东之行以后,估计也没多久可活了。

但让曹叡失望的是,司马懿不但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辽东,而且还活得好好的。更让曹叡担心的是,战争胜利后,司马懿未经请示,就杀了7000多十五岁以上的男丁,而且将公孙渊留下的官员,全部杀掉。照理来说,这些事司马懿是没有权力自作主张的,可他偏偏这么做了。这件事能够出现,显然是因为司马懿当时在军中已经过于势大,他的命令没人敢反对!

这下子,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终于由信任转变为怀疑了。

如果曹叡能够多活些年,熬死司马懿的话,问题倒也不大。只要曹叡还活着,就算司马懿有二心,也是什么都做不了。但问题就在于,曹叡不光继承了他爹的手段,还继承了他爹的短命。公元238年,曹叡病重,眼看着就没几天活头,不得不考虑一下身后只是。但是这个时候,一个更加尴尬的问题,却摆在了曹叡面前。

曹叡没儿子。

曹叡之前曾生过三个儿子,但无一例外,全都早夭了。而且曹叡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他不光喜欢女人,还喜欢男人,而且还是一个女装大佬。喜欢男人在当时那个时代,倒也不是什么怪事。但问题是,两个男人他是不能生孩子的。

因为没有儿子,曹叡之前倒是过继了两个孩子,做自己的样子。但是这个时候,曹叡的养子曹芳,才不过只有七岁而已。字都认不全,怎么做皇帝?所以,曹叡就只能像他爹当年一样,开始选辅政大臣。

曹叡第一拨选出来的辅政大臣,一共五人,分别是燕王曹宇、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五个人,是清一色的曹氏宗亲,没有任何一个出身士族,更没有司马懿。由此也可见,当时曹叡对司马懿其实根本就谈不上信任。

可惜的是,曹叡制定好这个名单后,当时他的宠臣刘放孙资,立即表示反对。两人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面的夏侯献、曹肇、秦朗,之前和他们有过节,怕这两人上位后对自己不利。当然,在曹叡面前,两人肯定不能这么说,肯定是以江山社稷为由,对曹叡说他们的坏话。说夏侯献等人图谋不轨,说曹宇是藩王,按曹操立的规矩,藩王不得辅政等等。曹叡当时已经病重,耳根子也软,也就听进去了。

不得不说,孙资和刘放这番操作,真的是神补刀。要不是他们的话,估计曹叡也就定了这份名单,司马懿后来也就没机会了。

可是,如果不选他们,还能选谁呢?

这五个人当中,只有曹爽还算可以,孙资和刘放也没有诋毁他。但是一个人辅政肯定不行啊!那就不是辅政,而是摄政了。所以曹叡不得不再找一个人,至少要能够和曹爽打擂台。

挑来挑去,曹叡最后发现,好像也没有人比司马懿更合适了。

司马懿此时不但是士族领袖,而且功劳也大,足以抗衡曹爽。再加上他又代表了士族,可以和曹爽代表的宗亲集团抗衡。最关键的是,在曹叡看来,当时司马懿已经六十多岁了,还能有几天活头?就算心怀不轨,也没这个时间了。

所以最终,曹叡虽然忌惮司马懿,但还是选择,让司马懿继续辅政。

其实从曹叡的角度来看,这个布置没有任何问题。可曹叡万万没想到两点,一个是曹爽这个人野心比想的更大,而且跋扈。另一个就是,司马懿比他想的更能活。

曹叡去世后,魏国进入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的二元时代。但是接下来,曹爽借助宗亲的身份,开始迅速压制司马懿,并且迅速夺了司马懿的实权。司马懿没有选择和曹爽硬拼,而是选择了在家装病。

没了司马懿的制衡,曹爽在朝堂上一家独大,变得越发跋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因为他的跋扈,曹爽渐渐失去了宗室的支持。后来司马懿趁着曹爽带皇帝外出扫墓的时候,直接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城。曹爽也是个外强中干的,明明皇帝都在手里,却依然选择了投降。就这样,魏国的朝堂大权,彻底落入了司马家的手里。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司马懿说的一句话,也就孔明听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蜀汉,曹魏,孔明,三国,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大家会发现,如果把三国演义当中的所有人物进行一个智商排名的话,诸葛亮即便排不到前三也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进行排名肯定也会有争议,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三国时期的各个顶尖人物和聪明人物,这个争议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必要把它搬到台面上来进行比较。就目前来看,我们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诸葛亮还是非常

  • 为什么司马懿后代很牛、诸葛亮后代很烂?251年9月7日司马懿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司马懿,诸葛亮,蜀汉,诸葛瞻,钟会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司马懿后代很牛、诸葛亮后代很烂?251年9月7日:三国时代的曹魏大臣司马懿去世这是一种错觉。司马懿的儿子并不是都牛逼,也有很多草包甚至变态狂。不过司马懿的儿子数量很多,家族人丁兴旺。诸葛亮就恰好相反,子孙数量很少,给人的感觉是人才很

  • 三国最强谋士前20位,郭嘉第7,司马懿第4,第1位比肩张良、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张良,白起,郭嘉,谋士,三国,司马懿,诸葛亮,曹操手下

    20、徐庶徐庶跟诸葛亮的区别是侠义和亲和力,他做事简单直接有效,所以与关张的关系更加融洽,关张对其是打心里敬佩,无论是能力还是做事风格;而诸葛亮的话,关张敬佩他的能力,但是对他的做事风格不置可否,因为诸葛亮做事情喜欢遮遮掩掩地做各种铺垫。19、逢纪在袁绍投奔韩馥的时候,为了夺取冀州,利用韩馥胆小怕事

  •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军,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李时针的时针标签:刘备,蜀汉,曹魏,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曹操手下

    在三国乱世当中,英雄人物辈出,但凡是有点本事的人,都想要干成点事情。刘备和张飞关羽成为了最初的合伙人,在慢慢创下一份基业之后,便想着能够做大做强。其实,刘备三人组在起初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够成为三分天下中的一份子,在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便想着能够通过寻求人才来实现突破。诸葛亮便是刘备等人寻来的领

  • 司马懿九个儿子迥异的人生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贾后,司马伦

    司马懿起家河内,历职内外,仁兼文武。西拒诸葛、东征公孙、外袭孟达、内诛曹爽。佐命三朝,受遗二主。不能竭忠守节,乘天子外出,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三马同槽,专制朝廷。其实司马懿共有九子,所谓龙生九子。个个大名鼎鼎。有善有恶,有贤有愚。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有人天年早终,有人

  •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杨修?司马懿真称得上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司马懿,杨修,曹丕,东汉,三国,曹操麾下

    影视剧图在影视剧里,优秀的主角往往需要同样分量的配角相称,才能彻底绽放其魅力。如果选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做主角,就一定需要个恃才放旷、锋芒毕露的人作为陪衬才好看。历史恰好就给了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修。司马懿的前半生一直在和杨修相爱相杀,两人所处阵营不同,做人做事也针锋相对。可他

  • 司马懿夺权时,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站出来对抗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曹魏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厉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随行。司马懿乘机上奏被幽禁的永宁太后,请求废掉大将军曹爽兄弟,并率领麾下数千名私军控制了京城。曹爽不是司马懿对手,主动辞官后被司马懿定罪,夷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曹爽麾下空有数十万大军,手中又挟持着皇帝曹芳,大司农印章也握

  • 司马懿起兵,中国痛失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司马懿,朝鲜,李世民,晋朝

    导读汉武帝灭卫氏朝鲜,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郡四郡,从此在朝鲜北部的汉四郡直属中国长达四百年,一直到晋朝时才丢失,而这都是一个人引起的,那就是司马懿!朝鲜北部朝鲜北部一直和中原王朝关系紧密,而朝鲜北部关乎整个辽东的安全,所以守辽必先拿下朝鲜。自秦始皇,到唐太宗,一直关注辽东和朝鲜局势,以至于明朝时

  •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老六的师傅标签:追杀,将死,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而在喊天不助我,助曹呢?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竞争和纷争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在某个时刻,诸葛亮看到了司马懿将死的景象,但是却没有让将士追杀他,反而喊出了“天不助我,助曹”这样的话语。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有勇有谋才智过人,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张郃,魏国,马谡,曹魏,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箭雨笼罩着整座山谷,瞬间,天空被绝望的血色吞噬。战马嘶鸣,仿佛它也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罢了,就让司马懿再借一回刀吧。”诸葛亮站在山上,缓缓挥动手中的羽扇,目光犀利,深邃如湖。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张郃,便转身离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郃仰望天空,他看到了自己走过的战场,看到了曾经并肩的战友,一个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