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强谋士前20位,郭嘉第7,司马懿第4,第1位比肩张良、白起

三国最强谋士前20位,郭嘉第7,司马懿第4,第1位比肩张良、白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小子范儿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4/2/12 16:34:57

20、徐庶

徐庶跟诸葛亮的区别是侠义和亲和力,他做事简单直接有效,所以与关张的关系更加融洽,关张对其是打心里敬佩,无论是能力还是做事风格;而诸葛亮的话,关张敬佩他的能力,但是对他的做事风格不置可否,因为诸葛亮做事情喜欢遮遮掩掩地做各种铺垫。

19、逢纪

在袁绍投奔韩馥的时候,为了夺取冀州,利用韩馥胆小怕事的特点,逢纪建议袁绍偷偷邀请公孙瓒攻打冀州,结果公孙瓒屁颠屁颠的来了,怕事的韩馥却早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如果没有逢纪,袁绍得不到冀州。

18、田丰

田丰自幼天资聪颖,为乡邻所器重。青年时期的田丰博学多才,因智谋出众而闻名于冀州。田丰用自己的才学,预判了官渡之战的结局,田丰的预判很准,可惜袁绍不听从田丰的建议。田丰的性格也有点过于耿直,不太会说话。

17、蒋琬

蒋琬是诸葛武侯精心保护的心腹、一手提拔的嫡系。而刘备对蒋琬不太认可,一直都不提拔蒋琬。诸葛亮走后,刘禅依诸葛亮遗言加蒋琬为丞相、录尚书事,与费祎一起处理丞相事务。对于曹魏的进攻陆逊,蒋琬提出了跟诸葛亮不一样的想法,从水路进攻!可惜没实施,蒋琬就去世了。

16、诸葛瑾

诸葛瑾,琅邪阳都人,诸葛亮的胞兄,《三国志》卷五二有传。他在以德行著称,官至大将;与诸葛亮兄弟各事一主身份尴尬,却又在吴蜀交往中起到独特作用。他与孙权君臣关系密切却一贯小心谨慎,得以保全名行。

15、沮授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沮授是袁绍麾下仅有一位上的了台面的谋士,跟曹操麾下的智囊团有得一拼。可惜沮授没有遇到明主,他的很多谋划,袁绍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概不听。

14、张昭

东吴一直有“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说法。张昭以学识闻名于徐州,与王朗、赵昱、陈琳等名士为友。避难东吴以后就被孙策任命为长史,以阁僚之长的身份在文武各个领域辅佐孙策。可以说吴之张昭、蜀之孔明的名望是相当的。

13、程昱

很会识人与洞悉人的性格;战争中常有奇谋;时常以谏官的姿态出主意,但有时一急就不会说话;沉着,冷静;有啥说啥,基本不会去揣摩曹操的意思,因此意见多半会与曹操不同而被否决;偶尔会被其他谋士当场打脸。

12、法正

法正以奇谋妙计见长,深得刘备信任。汉中之战,黄忠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靠得就是法正的声东击西之计。而夏侯渊的死,就意味着刘备得到了汉中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抢下了蜀汉的咽喉。汉中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法正因病去世,刘备因此痛哭数日。

11、陈宫

从在曹操围困徐州时建议吕布偷袭其根据地兖州大败敌军的奇谋到刘备与袁术交战时取徐州的正确大局观,亦或是提议吕布与袁术联姻,下邳绝境中提出的犄角之势守城,都充分展现了陈宫过人的智谋。

10、庞统

庞统号“凤雏”,跟诸葛亮齐名。庞统性格狂傲,长得“人见人恨”。庞统颜值虽然很低,但才华却是满格的。在诸葛亮的大力举荐下,刘备才起用了庞统。庞统为刘备取西川夺益州立下大功,可惜死于混战之中,年仅36岁。

9、荀攸

主要功绩有:1、献计击败张绣、刘表;2、献计擒吕布;3、官渡之战时,劝曹操相信许攸,一举击败袁绍。总体来说,荀攸的格局偏小,战略目光不高。荀攸的计谋主要体现在一两场战役上,他有攻城略地之才,但无谋取天下之智。

8、鲁肃

鲁肃是一代豪侠,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战略眼光上尤其无人能及。正史上,真正做到“单刀赴会”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鲁肃在时,不费一兵一卒,拿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而且真正做到了东吴、西蜀联合对抗曹魏。

7、郭嘉

郭嘉排到第七位,其实有点高。说破天,他也就一个“十胜十败论”。这种战前动员性质的吹捧之言,比起千古流芳的“隆中对”来说,差得太多。

6、贾诩

主要功绩有:1、献计张绣,要不是典韦死战,曹老板就挂了;2、离间马超韩遂,仅仅用了一张纸就击溃了“西凉锦马超”。贾诩追随过董卓、李榷郭汜、张绣、曹操,一生小心谨慎,看事情长远。

5、陆逊

主要功绩有:1、夷陵之战打得蜀汉元气大伤;2、石亭之战击败曹魏十万大军,曹休死里逃生,不久后羞愤交加而一命归西,曹魏从此不敢南下。

4、司马懿

司马懿这辈子,得意的时候远比受罪的时候要少,用一个字来概括,司马懿的成绩就是熬出来的。司马懿熬走了曹孟德,熬走了曹丕,熬走了曹休、曹真、诸葛亮,甚至把曹叡也熬走了。至于计谋么,司马的成功不太依靠计谋,靠熬。

3、周瑜

孙策跟周瑜之间,不像君臣,更像兄弟。赤壁之战是三国一个重要转折点。赤壁之战垫底了三足鼎立的基本局势,如果没有周瑜,也就没有了三国。

2、荀彧

荀彧对曹魏,就像诸葛亮对蜀汉。没有荀彧,曹老板不会崛起。

1、诸葛亮

诸葛亮有一个三国其他谋士比不了的“硬件”,他是“武庙十哲”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仅有的一位“武庙十哲”。“武庙十哲”还有谁呢?白起韩信张良孙武等兵家鼻祖。

更多文章

  •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军,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李时针的时针标签:刘备,蜀汉,曹魏,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曹操手下

    在三国乱世当中,英雄人物辈出,但凡是有点本事的人,都想要干成点事情。刘备和张飞关羽成为了最初的合伙人,在慢慢创下一份基业之后,便想着能够做大做强。其实,刘备三人组在起初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够成为三分天下中的一份子,在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便想着能够通过寻求人才来实现突破。诸葛亮便是刘备等人寻来的领

  • 司马懿九个儿子迥异的人生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贾后,司马伦

    司马懿起家河内,历职内外,仁兼文武。西拒诸葛、东征公孙、外袭孟达、内诛曹爽。佐命三朝,受遗二主。不能竭忠守节,乘天子外出,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三马同槽,专制朝廷。其实司马懿共有九子,所谓龙生九子。个个大名鼎鼎。有善有恶,有贤有愚。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有人天年早终,有人

  •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杨修?司马懿真称得上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司马懿,杨修,曹丕,东汉,三国,曹操麾下

    影视剧图在影视剧里,优秀的主角往往需要同样分量的配角相称,才能彻底绽放其魅力。如果选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做主角,就一定需要个恃才放旷、锋芒毕露的人作为陪衬才好看。历史恰好就给了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修。司马懿的前半生一直在和杨修相爱相杀,两人所处阵营不同,做人做事也针锋相对。可他

  • 司马懿夺权时,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站出来对抗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曹魏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厉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随行。司马懿乘机上奏被幽禁的永宁太后,请求废掉大将军曹爽兄弟,并率领麾下数千名私军控制了京城。曹爽不是司马懿对手,主动辞官后被司马懿定罪,夷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曹爽麾下空有数十万大军,手中又挟持着皇帝曹芳,大司农印章也握

  • 司马懿起兵,中国痛失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司马懿,朝鲜,李世民,晋朝

    导读汉武帝灭卫氏朝鲜,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郡四郡,从此在朝鲜北部的汉四郡直属中国长达四百年,一直到晋朝时才丢失,而这都是一个人引起的,那就是司马懿!朝鲜北部朝鲜北部一直和中原王朝关系紧密,而朝鲜北部关乎整个辽东的安全,所以守辽必先拿下朝鲜。自秦始皇,到唐太宗,一直关注辽东和朝鲜局势,以至于明朝时

  •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老六的师傅标签:追杀,将死,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而在喊天不助我,助曹呢?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竞争和纷争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在某个时刻,诸葛亮看到了司马懿将死的景象,但是却没有让将士追杀他,反而喊出了“天不助我,助曹”这样的话语。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有勇有谋才智过人,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张郃,魏国,马谡,曹魏,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箭雨笼罩着整座山谷,瞬间,天空被绝望的血色吞噬。战马嘶鸣,仿佛它也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罢了,就让司马懿再借一回刀吧。”诸葛亮站在山上,缓缓挥动手中的羽扇,目光犀利,深邃如湖。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张郃,便转身离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郃仰望天空,他看到了自己走过的战场,看到了曾经并肩的战友,一个个英

  • 魏灭燕之战:司马懿平定辽东,斩杀公孙渊!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公孙渊,燕之战,魏国,曹魏,魏明帝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在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而曹操在一统北方中原的地区后,公孙氏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吴国联系,从而谋划获得更大的利益。景初元年(23

  • 司马懿的人生之赌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曹爽,曹魏,皇帝,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史说三国

    249年2月5日,司马懿在洛阳突然发动政变,推翻曹爽一党,史称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握兵权,把持朝廷要害部门,还有皇帝在身边,面对被架空多年,并无实权的司马懿,曹爽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司马懿作为三朝老臣,享受着高官厚禄,为什么要赌上全家性命,在人生的暮年发起政变呢?司马懿发动政变,最

  • 司马懿:真正成熟的人,都不着急

    历史解密编辑:七堇科技标签:周瑜,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小和尚,拿破仑

    不急于争辩争辩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往往,你越急着辩解,越会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境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分歧,意见不合,多由彼此的认知不同、立场不同所致。如果你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所在,却拼命说个不停。只会加快矛盾升级,给人一种试图推卸责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感觉。老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