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九个儿子迥异的人生结局

司马懿九个儿子迥异的人生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275 更新时间:2024/2/12 12:07:18

司马懿起家河内,历职内外,仁兼文武。西拒诸葛、东征公孙、外袭孟达、内诛曹爽。佐命三朝,受遗二主。不能竭忠守节,乘天子外出,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三马同槽,专制朝廷。

其实司马懿共有九子,所谓龙生九子。个个大名鼎鼎。有善有恶,有贤有愚。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有人天年早终,有人超然物外,然皆不失为魏末晋初的风云人物。

一、长子司马师

司马师字子元,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长子,母为宣穆张皇后。“少有名节,见重当时”,沉毅多大略。官至散骑常侍,迁中护军。高平陵之变,出谋划策,镇静内外,以睿略创基。

司马懿去世,以抚军大将军辅政,任贤使能,一时四海倾注,朝野肃然。内诛夏侯玄、外破诸葛恪,擅权废立,天下侧目。及淮南毌丘俭、文钦称兵,司马师全军独克。然因文钦之子文鸯带兵冲营,因惊吓忍痛而病逝于军中,时年四十八。谥号忠武。司马师威权震主,臣节不亏,虽道盛三分,而终身北面。晋朝建立,上尊号世宗景皇帝。

二、次子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元,司马懿次子,母为宣穆张皇后。历职内外,宣力西东,官至中护军,以卫将军留镇洛阳。

司马师去世,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辅政之际,以雄才成务。“克宁祸乱,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时,厥功为重。”然贾充弑君,司马昭之人,路人皆知。自贻逆节,终享恶名。迁相国,封晋王,享年五十五,谥号文。晋朝建立,上尊号太祖文皇帝。

三、三子司马伷

司马伷字子将,司马懿第三子,母为伏太妃。早有才望,有绥怀之称。仕曹魏官至右将军。晋武帝践阼,封东莞郡王,入为尚书左仆射,出为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镇御有方,得将士死力,为吴人惮忌,改封琅玡王。平吴之役,率兵数万出涂中,接受孙皓投降,以功迁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伷既戚属尊重,加有平吴之功,克己恭俭,无矜满之色。僚吏尽力,百姓怀化。太康四年(283年)去世,时年五十七,谥号武。

四、四子司马亮

司马亮字子翼,司马懿第四子,母为伏太妃。少清警有才用,仕魏官至左将军、镇西将军。

晋朝建立,累封汝南王,历官宗师、侍中、太尉、录尚书事。为外戚杨骏排斥,出镇许昌。贾后诛杨骏,入朝为太宰录尚书事,与太保卫瓘辅政。然以温和之姿,失于无断,与楚王司马玮争权构怨,而谗巧乘间。司马玮承贾后旨意,以司马亮有废立之谋,发兵将其收捕,终为乱兵所杀,死后谥号文成。时为元康元年(291年),西晋八王之乱揭开序幕。

五、五子司马干

司马干字子良,司马懿第五子,母为宣穆张皇后。历任光禄大夫、卫将军、侍中、太保,封平原王。性理不恒,世莫之测,及其处乱离之际,属交争之秋,而能远害全身,享兹介福,其愚不可及己!”永嘉五年(311年)去世,享年八十,因匈奴围洛阳,朝廷不及赐予谥号。

六、六子司马京

司马京字子佐,司马懿第六子,母为伏太妃。魏末以公子赐爵,封清惠亭侯。年二十四去世,追赠射声校尉。

七、七子司马骏

司马骏字子臧,司马懿第七子,母为伏太妃。幼聪惠,及长清贞守道,宗室之中最为俊望。仕魏官至安东大将军,镇许昌。晋朝建立,封汝阴王,破吴将丁奉于芍陂。代司马亮镇关中,善抚御,有威恩,督诸将平定鲜卑秃发树机能,以功迁骠骑将军,改封扶风王。享年五十四,追赠假黄钺、侍中、大司马,谥号武。司马骏有孝行, 西土闻其死讯,泣者盈路,百姓为之树碑,长者见碑无不下拜,其遗爱如此。

八、八子司马肜

司马肜字子微,司马懿第八子,母为张夫人。”清修恭谨,无他才能”。历仕曹魏、西晋,累居方岳,封梁王。出锁关中之时,催促建威将军周处出征氐酋齐万年,因其有隙,绝其后援,致周处兵败身死。入朝为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依附赵王司马伦。

司马伦篡位,拜太宰、丞相。及其失势,司马肜首先上表弹劾,致使司马伦伏诛,依旧拜太宰兼司徒,太安元年(302年)去世,追赠本官,谥号孝。

九、九子司马伦

司马伦字子彝,司马懿第九子,母为柏夫人。无学不知书,仕魏为谏议大夫。晋朝建立,封琅玡郡王,历官征西将军,镇关中,因刑赏失中,氐羌反叛,征还京师,拜车骑将军、太子太傅。深交贾谧、郭彰,谄事宦官,大为贾后亲信。然素庸下,无智策,依孙秀之计,离间贾后、太子,及贾后杀害太子司马遹,。司马伦废黜贾后并将其杀害,又捕杀司马允、张华、裴頠。自为相国,加九锡,一如宣、文辅魏故事。后逼使惠帝司马衷退位,自立为帝。伦实下愚庸琐,见欺孙秀,潜抅异图,煽成奸慝,及三王起兵勤王,屡战屡败,宣布退位,梁王司马肜上表论罪,朝廷下诏将司马伦赐死。而狗尾续貂之典故,贻笑天下后世。

以上九人,司马师以睿略创基,司马昭以雄才成务,皆为一时奸雄。然司马师废主、司马昭弑君、此所谓大逆不道。至于司马伦,受制孙秀,倒行逆施,自取颠坠,无足多论。

司马京天年早终,无闻于世;司马干虽静退,性秉恒理;司马肜睚眦必报,有害贤之罪;司马亮优柔无断,自取诛夷。

司马伷武功既畅,饰之于温恭;司马骏文教克宣,加之于孝行。抑亦司马懿诸子中之翘楚,立功立事,有威恩遗爱,是以谥号皆为“武”,可谓西晋宗室之英。

参考资料《晋书》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杨修?司马懿真称得上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曹操,司马懿,杨修,曹丕,东汉,三国,曹操麾下

    影视剧图在影视剧里,优秀的主角往往需要同样分量的配角相称,才能彻底绽放其魅力。如果选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做主角,就一定需要个恃才放旷、锋芒毕露的人作为陪衬才好看。历史恰好就给了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杨修。司马懿的前半生一直在和杨修相爱相杀,两人所处阵营不同,做人做事也针锋相对。可他

  • 司马懿夺权时,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站出来对抗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树人闲谈标签: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曹魏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厉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随行。司马懿乘机上奏被幽禁的永宁太后,请求废掉大将军曹爽兄弟,并率领麾下数千名私军控制了京城。曹爽不是司马懿对手,主动辞官后被司马懿定罪,夷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曹爽麾下空有数十万大军,手中又挟持着皇帝曹芳,大司农印章也握

  • 司马懿起兵,中国痛失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司马懿,朝鲜,李世民,晋朝

    导读汉武帝灭卫氏朝鲜,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郡四郡,从此在朝鲜北部的汉四郡直属中国长达四百年,一直到晋朝时才丢失,而这都是一个人引起的,那就是司马懿!朝鲜北部朝鲜北部一直和中原王朝关系紧密,而朝鲜北部关乎整个辽东的安全,所以守辽必先拿下朝鲜。自秦始皇,到唐太宗,一直关注辽东和朝鲜局势,以至于明朝时

  •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老六的师傅标签:追杀,将死,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而在喊天不助我,助曹呢?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竞争和纷争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在某个时刻,诸葛亮看到了司马懿将死的景象,但是却没有让将士追杀他,反而喊出了“天不助我,助曹”这样的话语。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有勇有谋才智过人,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张郃,魏国,马谡,曹魏,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箭雨笼罩着整座山谷,瞬间,天空被绝望的血色吞噬。战马嘶鸣,仿佛它也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罢了,就让司马懿再借一回刀吧。”诸葛亮站在山上,缓缓挥动手中的羽扇,目光犀利,深邃如湖。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张郃,便转身离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郃仰望天空,他看到了自己走过的战场,看到了曾经并肩的战友,一个个英

  • 魏灭燕之战:司马懿平定辽东,斩杀公孙渊!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公孙渊,燕之战,魏国,曹魏,魏明帝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在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而曹操在一统北方中原的地区后,公孙氏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吴国联系,从而谋划获得更大的利益。景初元年(23

  • 司马懿的人生之赌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曹爽,曹魏,皇帝,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史说三国

    249年2月5日,司马懿在洛阳突然发动政变,推翻曹爽一党,史称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握兵权,把持朝廷要害部门,还有皇帝在身边,面对被架空多年,并无实权的司马懿,曹爽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司马懿作为三朝老臣,享受着高官厚禄,为什么要赌上全家性命,在人生的暮年发起政变呢?司马懿发动政变,最

  • 司马懿:真正成熟的人,都不着急

    历史解密编辑:七堇科技标签:周瑜,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小和尚,拿破仑

    不急于争辩争辩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往往,你越急着辩解,越会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境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分歧,意见不合,多由彼此的认知不同、立场不同所致。如果你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所在,却拼命说个不停。只会加快矛盾升级,给人一种试图推卸责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感觉。老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 曹操发善心救下一罪犯,司马懿篡权他挺身而出,与司马懿同归于尽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曹操,司马懿,王允,董卓,孙权

    《道德经》有云:“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每当国家到了最黑暗的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匡扶道义。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他挟持天子,控制朝政,屠杀百姓,一手酿成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而司徒王允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成功策反了吕布,最终将董卓杀死。然而王允却敌不过董卓

  •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他在,司马懿只能深埋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备,曹洪,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是谁?有朋友说是诸葛亮,诚然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堪称第一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说别的,就他给赵云的三个锦囊,生生的将刘备从灭亡的边缘拉回,小兔子看后,也是叹为观止,可是他虽然厉害,却还不是司马懿最忌惮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所处的蜀国太弱了,夷陵大败已经让蜀国没有再与魏国争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