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夺权时,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站出来对抗司马懿

司马懿夺权时,曹操的25个儿子和旧部,为什么不站出来对抗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树人闲谈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4/2/12 13:43:54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厉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随行。司马懿乘机上奏被幽禁的永宁太后,请求废掉大将军曹爽兄弟,并率领麾下数千名私军控制了京城。曹爽不是司马懿对手,主动辞官后被司马懿定罪,夷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

曹爽麾下空有数十万大军,手中又挟持着皇帝曹芳,大司农印章也握在手中,如此一手好牌,结果却在司马懿的数千兵马下俯首认输。而且曹芳认输之后,还幻想着能够安度晚年,蠢笨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感到震惊。

曹爽不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这一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高平陵政变中,曹操的25个儿子和他苦心招揽的文臣武将等旧部,为何不站出来对抗司马懿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感叹一句,时间确实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曹操的一生大概娶了15位妻妾,这些妻妾一共为他生育了25个儿子。在曹操的诸多儿子中,比较出名的自然是曹丕曹植以及曹冲等人,其余儿子在史书中大多都没有什么记载,也没有做出什么杰出的成就,基本上都是一些泛泛之辈。

古代的医疗条件很差,曹操虽然儿子众多,可其中有一小半都没能长大成人。除此之外,还有几人死在了父亲曹操之前,都没能目睹曹丕登基称帝。待曹丕当上皇帝时,曹操的儿子尚在世的还有不少,但是除了曹植、曹宇曹彰等人较为有才华外,其余诸子均没有什么才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按照曹操诸子的生卒年推算,能够确定在世的有曹据、曹宇、曹林、曹峻、曹干、曹彪等人,但是这些人完全没有遗传老爹曹操的雄才大略,在司马懿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更别提出来反抗司马懿了。曹彪倒是差一点被太尉王凌、兖州刺史令狐愚等人拥立为帝,结果失败,结果就是难逃一死。

总的来说,曹操一生虽然子嗣众多,但是除了曹丕、曹植等人之外,其余诸子都不堪大用。而且,曹丕在世时又对诸兄弟进行打压,他们的反抗意志也早已消磨殆尽,自然也不会跳出来阻挡司马懿了。恐怕司马懿夺权的时候,这些尚存活的曹操诸子还在暗中看笑话吧。

既然曹操诸子不顶用,那曹操生前不是留下来大批的文臣武将吗?这些文臣武将都是三国顶级人才,当初曹操为了笼络他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为何司马懿夺权时,这些人不跳出来阻止呢?还是那句话,有时候活得久确实是一种资本,司马懿就是如此。

曹操在世时,确实为曹魏留下了一套豪华班底,文臣武将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是继位的曹丕也犯下了和诸葛亮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没能继续为曹魏挖掘人才。即便是曹操留下的人才再多,也架不住时间的流逝,随着时间越过越久,这些曹操留下的人才也渐渐凋零,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曹操当年的文臣武将基本上早都挂掉了。

曹操留下的那些武将当中,例如夏侯氏和曹氏宗亲,基本上在曹丕继位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随着夏侯淳的病逝,夏侯家族此后一蹶不振,而曹氏宗亲到了曹芳时代也是人才凋零,连一个能打的人都没有。看看曹爽就能知道,空有一手好牌,结果却打得稀巴烂。

曹操留下的其他武将,基本上也都没有活过司马懿的,没能撑到司马懿夺权的时刻。张郃活到公元231年,都算是很能活的了,可即便是张郃没有因为中箭而死,也不见得能够活过司马懿。至于其他新生武将,大多数都依附到司马家,不可能站出来为老曹家说话了。

曹操的儿子们不靠谱,留下的武将也不靠谱,那曹操当年引以为傲的文臣队伍呢?说起来,曹操留下的文臣队伍虽然豪华,可除了一个面前算是核心的蒋济之外,没有一个撑到了高平陵之变。就这个硕果仅存的蒋济,最后还站在了司马懿一边,曹操要是地下有知,恐怕会气的当场诈尸。

虽然说曹操当年苦心积虑笼络了很多人才,可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一代枭雄曹操的去世,他留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也很快凋零。而曹丕继位后没能继续发掘人才,使得司马懿逐渐掌握朝政,最终酿成了高平陵之变的苦果。总的来说,曹魏与蜀汉的形势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诸葛亮比司马懿有操守,没有辜负刘备的临终托孤。

标签: 司马懿曹操曹丕曹爽曹魏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起兵,中国痛失朝鲜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司马懿,朝鲜,李世民,晋朝

    导读汉武帝灭卫氏朝鲜,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郡四郡,从此在朝鲜北部的汉四郡直属中国长达四百年,一直到晋朝时才丢失,而这都是一个人引起的,那就是司马懿!朝鲜北部朝鲜北部一直和中原王朝关系紧密,而朝鲜北部关乎整个辽东的安全,所以守辽必先拿下朝鲜。自秦始皇,到唐太宗,一直关注辽东和朝鲜局势,以至于明朝时

  •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老六的师傅标签:追杀,将死,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看将死的司马懿被大雨救了,为什么不令将士追杀司马懿,而在喊天不助我,助曹呢?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的竞争和纷争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在某个时刻,诸葛亮看到了司马懿将死的景象,但是却没有让将士追杀他,反而喊出了“天不助我,助曹”这样的话语。这引起了很多人的疑惑

  • 三国后期第一猛将,有勇有谋才智过人,被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除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史名人录标签:张郃,魏国,马谡,曹魏,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箭雨笼罩着整座山谷,瞬间,天空被绝望的血色吞噬。战马嘶鸣,仿佛它也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罢了,就让司马懿再借一回刀吧。”诸葛亮站在山上,缓缓挥动手中的羽扇,目光犀利,深邃如湖。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张郃,便转身离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郃仰望天空,他看到了自己走过的战场,看到了曾经并肩的战友,一个个英

  • 魏灭燕之战:司马懿平定辽东,斩杀公孙渊!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司马懿,公孙渊,燕之战,魏国,曹魏,魏明帝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在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而曹操在一统北方中原的地区后,公孙氏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吴国联系,从而谋划获得更大的利益。景初元年(23

  • 司马懿的人生之赌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曹爽,曹魏,皇帝,汉朝,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史说三国

    249年2月5日,司马懿在洛阳突然发动政变,推翻曹爽一党,史称高平陵之变。曹爽手握兵权,把持朝廷要害部门,还有皇帝在身边,面对被架空多年,并无实权的司马懿,曹爽竟然直接选择了投降。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司马懿作为三朝老臣,享受着高官厚禄,为什么要赌上全家性命,在人生的暮年发起政变呢?司马懿发动政变,最

  • 司马懿:真正成熟的人,都不着急

    历史解密编辑:七堇科技标签:周瑜,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小和尚,拿破仑

    不急于争辩争辩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往往,你越急着辩解,越会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境地。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分歧,意见不合,多由彼此的认知不同、立场不同所致。如果你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所在,却拼命说个不停。只会加快矛盾升级,给人一种试图推卸责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的感觉。老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 曹操发善心救下一罪犯,司马懿篡权他挺身而出,与司马懿同归于尽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曹操,司马懿,王允,董卓,孙权

    《道德经》有云:“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每当国家到了最黑暗的时刻,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匡扶道义。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他挟持天子,控制朝政,屠杀百姓,一手酿成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而司徒王允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成功策反了吕布,最终将董卓杀死。然而王允却敌不过董卓

  •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此人,他在,司马懿只能深埋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刘备,曹洪,三国,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司马懿最忌惮的人是谁?有朋友说是诸葛亮,诚然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堪称第一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说别的,就他给赵云的三个锦囊,生生的将刘备从灭亡的边缘拉回,小兔子看后,也是叹为观止,可是他虽然厉害,却还不是司马懿最忌惮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所处的蜀国太弱了,夷陵大败已经让蜀国没有再与魏国争锋的可能

  • 司马懿为什么敢发动高平陵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司马懿,曹爽,曹魏,魏明帝,曹操,司马师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及其诸兄弟陪皇帝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时机发动政变,夺取都城洛阳,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爽集团,最终将曹爽及其亲信骨干全部诛灭并夷三族。这场政变从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开始,到丙午大赦天下,司马懿一共只用了十三天的时间。至此曹魏政权开始进入了倒计时,司马氏集团逐步掌握了政

  • 曹操与司马懿聊天,司马懿无意间回头,让曹操大惊:日后必生异心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曹操,司马懿,曹丕,马超

    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孙权评价司马懿自古英雄出于乱世,在战火纷飞割据混战的时代,有满腔报复力崇高理想且腹有良谋胸怀大志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司马懿则是不得不提到的人物,他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却懂得隐忍以待厚积薄发,他经历被贬和重用,却宠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