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5个人,诸葛亮排第五,你知道第一是谁吗?

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5个人,诸葛亮排第五,你知道第一是谁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间史名人录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4/2/2 12:46:47

诸葛亮是中国人心中智慧的化身,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等词语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从正史记载来看,诸葛亮无愧为顶级智谋、政治家、军事家。

未出隆中便为刘备想好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而后推动孙刘联盟建立,将刘备集团从悬崖边缘拉了回来,帮助刘备巩固发展根据地乃至于三分天下有其一。

诸葛亮

在刘备死后力挽狂澜,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且在北伐过程中以弱抗强、以攻为守,迫使司马懿不敢出战,连几百年后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名将李靖都对他的才能佩服不已。

可即使聪明如诸葛亮,在以下4位中国历史人物面前,也未必有底气认为自己的智慧在其之上。

(一)兴汉400年之张子房 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在给刘备介绍诸葛亮时曾这样形容,孔明此人不但可以比得上辅佐齐桓公称霸、辅助燕国灭齐的乐毅,甚至可以与另外两位安邦济国的大才相提并论。

排名前两位就是,辅助周王朝建立八百年王业的姜子牙、汉朝400年内的第一谋士——张良。

张良

诸葛亮的智谋已然达到了三国时期巅峰造极的程度,但在有着谋圣之称的张良面前却是稍显逊色,打开史书,张良仿佛看过了剧本开挂一般,屡屡在主公危难之时献上起死回生的妙计。

当刘邦抢先进入关中激怒项羽之时,是张良靠着自己和敌人阵营内项伯的关系主动设计将项伯为己所用,从而避免主公丧命于鸿门宴上。

在楚汉相争的数年当中,张良的一条条奇计使得刘邦逐渐改变自身的颓势,一步步使得胜利的天平朝向刘邦一边。

诸如策反九江王英布、拉拢彭越破坏项羽后勤补给线、力劝刘邦重用开辟北方战场、违背盟约偷袭项羽从而赢得楚汉之争的关键性胜利。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天下人包括刘邦阵营内部谋士都大多数支持恢复西周分封制的时候,张良力排众议,劝说刘邦万不可恢复分封、让山东六国死灰复燃,从而使得自秦以来大一统的局面得以延续。

当刘邦打算迁都洛阳放弃长安时,张良劝说刘邦将都城放在拥有四塞之固、良田千里的关中,使得西汉一朝中央政权有如磐石一般坚固。

当刘邦打算废长立幼、令汉朝陷入一场继承人危机当中之时,又是张良规劝吕后请了四位名高德重的长者商山四皓共劝刘邦,这才使得汉朝政权在刘邦死后平稳交接过渡。

诸葛亮后来称赞张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可以这样说,相较于诸葛亮,张良的计策可以用招招毙命来形容,较之前者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终诸葛亮一生也未能实现汉朝的重新复兴,其中虽有敌强我弱、刘备不如刘邦的客观因素,但也离不开谋士发挥的作用,因此将其排在诸葛亮面前丝毫也不为过。

而第一名,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

据史书记载,张良本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出神入化善于谋略,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就在于其年轻之时得到的一本奇书《太公兵法》,从中辛苦研读10年之后方才出山经营天下。

而这本《太公兵法》的作者正是姜子牙。

据司马迁考据,姜子牙出生于今天的山东莒县,本来是商朝首都朝歌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吏,因忍受不了商朝暴虐的统治而离开了朝歌来到了名声远波千里的西岐。

在西岐,姜太公用了一招“愿者上钩”的妙招就成功自我推介出去,让周文王屈尊拜自己为太师。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在后来发生的西周灭商军事行动当中,身为主帅的姜尚指挥诸侯联军以弱胜强,在牧野大破敌军,一举奠定了西周八百年的国势。

姜尚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神乎其神的兵法被后世列为兵家之圣。

由此在唐玄宗时期设置的武庙当中被位列为主祀,以历代名将十人配享,即后世著名的武庙十哲中,张良则被放到了副祀的位置,从这也可以看出这两人的地位之高。

故而称姜子牙为中国历史第一智慧之人实不为过。

(二)功成身退的范蠡,纵横捭阖的鬼谷子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聪明人,但是能够做到在政界、商界两开花;位居高位后能够审时度势功成身退、平稳度过后半生并留下了好名声被后世所传颂的人寥寥可数。

排名第四的范蠡即是这样一位横跨多个领域、懂得进退取舍的人物,被后人称赞: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首先是一位善于经营、富国强兵的王佐之才,他在越国时采用“农末俱利”、“平粜齐物”的方法帮助国家迅速从弱小走向强大,为越王勾践灭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范蠡

所谓“平粜齐物”,即在丰年由官府买入粮食,灾年则由官府粜出粮食,这一伟大的政策成为了历朝历代政治家救济灾民的主要策略,开时代先河。

当越国成功灭掉吴国之后,范蠡看透了主公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毅然抛下了荣华富贵,离开了越国重谋生路,避免了兔死狗烹的惨剧。

离开越国来到山东之后,范蠡“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靠着自己经商方面的天赋而大获成功为春秋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富豪,被当做后世商人的祖师爷。

除了这三位人物以外,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鬼谷子,排名第三。

鬼谷子

此人虽说未曾像上述几位一样安邦定国、建立不世功勋,但是提起他的弟子则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名师出高徒,鬼谷子门下拥有孙膑苏秦张仪等人,他们从师傅处学成之后就在战国这样的大争之世大显身手,名震天下,为天下各国所追捧。

史书记载,鬼谷子既擅长兵家的六韬三略,又对纵横之术了然于心,更兼有阴阳术士的江湖神算,完全称得上一位全才。

不过由于鬼谷子的思想过于偏离了“正道”,在尊崇儒家思想的后世,这位太善于运用阴谋诡计的纵横家自然得不到太高的评价,知名度自然不如以上几位。

综上,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五人排名顺序如下:姜子牙、张良、鬼谷子、范蠡、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阿拉丁中文网:让刘备后悔一生的错误!痛失堪比诸葛亮的绝顶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雷哥商业阿拉丁标签:刘备,曹操,徐庶,汉朝,蜀汉,三国,诸葛亮,阿拉丁,五虎上将

    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刘备和关张三兄弟的情谊之深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后又经历了如三顾茅庐之类的佳话,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他有着独特的眼光和卓越的手段,能够准确判断和利用人才,不放过任何一个觅得贤者的机会。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成功的人身边往往会有许多得力的助手,拿三国时期的

  • 诸葛亮既是忠臣,也是权臣,除他之外,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权臣,霍光,皇帝,伊尹,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张居正,天文学家

    权臣和忠臣,似乎是两种不同的属性,也似乎很难集于一身,绝大多数压倒皇权的权臣会主动或不由自主的走向反叛或篡位之路,这不仅仅是权臣个人和家族的需求,也是其追随者的需求,所以,权臣一般来说,很难成为忠臣。纵观历史,权臣因权力超过皇权,而逐渐变得不忠的例子太多了,王莽、曹操、司马懿、杨坚等,都是这一类型,

  • 宋杰:诸葛亮的丞相府是“霸府”吗?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宋杰,蜀汉,刘禅,孙权,三国,诸葛亮,丞相府,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一个重要历史特点,就是经常出现皇权衰微与权臣执政的现象,以及与其相适应的“霸府(霸朝)”政体形态。例如建安时期曹操架空汉献帝与朝廷,独揽国政的统治模式,史家袁宏称之为“霸朝”,胡三省称其为“霸府”。目前史学界对“霸府”的性质与含义的认识基本上趋于一致,即认为霸府是权臣建立的控制皇帝与

  • 诸葛亮去世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他傻都是装的

    历史解密编辑:蒙面小鸟哥标签:刘禅,蜀汉,刘备,曹操,阿斗,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

    一句乐不思蜀,让后人纷纷感慨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殊不知,刘禅的乐不思蜀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正因如此他最终才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得以善终。不信你们就看诸葛亮临终前,刘禅让人问的一句话:“如果丞相病逝,您的后人该如何安排呢?”这句话吓得诸葛亮一个激灵,向来人说道:家中还有桑树800,足够家用。刘禅年

  • 评诸葛亮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诸葛亮,魏国,姜维,丞相

    真难以想象,蜀国的人口和面积都仅仅占魏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蜀国的全国人口还不如魏国的兵多!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就连三岁小孩用脚后跟都能猜出谁胜谁败。综合国力不及魏国十分之一的蜀国竟然连续发动了七次对强大魏国的战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场中等战争至少花费五千万两银子!蜀国全年的国库收入也就五百万两

  • 诸葛亮的一生有两大败笔:放了1个该杀的小人,杀了1个该放的

    历史解密编辑:青寒墨客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马谡,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识人不明青黄不接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诸葛亮在蜀汉掌权十一年,期间六出祁山,几乎全是无功而返。为何诸葛亮没能兴复汉室呢?其实这跟他的错误决定有着极大的关系。他放了一个小人,导致间接害死一员大将;同时他又错杀了一员良将,致使蜀汉军事人才青黄不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诸葛亮看人一直有问题,荆州

  • 配合诸葛亮北伐,骚扰曹操、曹丕父子多年——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曹操,曹丕,曹魏,三国,诸葛亮,轲比能,天文学家

    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北方少数民族也参与其中,比如乌桓、匈奴、鲜卑等。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与曹魏周旋多年,曾配合诸葛亮北伐,最终却被刺客刺死,一生经历非常丰富多彩。崛起乱世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的头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

  •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龙元阁标签:关羽,刘备,马谡,诸葛亮,毛主席,李银桥,古装片,天文学家,五虎上将,三国(电视剧)

    毛主席一生最爱读书,一本《资治通鉴》读了又读,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在世人眼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无所不能的神人,但对毛主席来说,诸葛亮虽然伟大,但毕竟是凡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曾主动和主席探讨过诸葛亮的问题,李银桥不理解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始终无法

  • 仲景红:诸葛亮与张仲景

    历史解密编辑:仲景红标签: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张仲景,仲景红,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两位“南阳圣人”的交集三国时期虽然仅持续了短短60年,但却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最精彩、最浪漫、最有吸引力的一段。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后,魏、蜀、吴为了争夺天下的正统归属各显神通,曹丕雄踞长江以北,有贾诩、吴质辅佐;孙权割据江东,以张昭、陆逊为左右;而屯兵蜀汉的刘备自然是以卧龙先生诸葛亮为智囊

  • 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和刘备作隆中对,里面最核心的意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刘备,孙权,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隆中对,赤壁大战,曹操手下

    刘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