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北方少数民族也参与其中,比如乌桓、匈奴、鲜卑等。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与曹魏周旋多年,曾配合诸葛亮北伐,最终却被刺客刺死,一生经历非常丰富多彩。
崛起乱世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的头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中国人有很多逃奔轲比能。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原王朝。他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
建安(196年—220年)年间,轲比能通过护乌丸校尉阎柔向朝廷进贡。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中十一路诸侯,田银、苏伯在河间反叛。轲比能率三千骑兵,随阎柔平定叛乱。这一时期,轲比能臣服于曹操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反叛曹魏
黄初二年(221年),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五百余家魏国人驱遣出来,让他们回代郡居住。黄初三年(222年),轲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骑兵,驱赶牛马七万多口与中原通商,并派遣一千多家魏国人居住在上谷。后来轲比能进行部落内部兼并战争,乌丸校尉田豫出面干预,率兵讨伐轲比能。
轲比能因兼并各部的战争多次遭到田豫等的干预,由此心怀反叛之心,并给辅国将军鲜于辅写信说:“胡人不识文字,已故的校尉阎柔为我向天子保举。我与素利为仇,往年派兵攻讨,但是田豫却协助素利。步度根处处抢掠,又杀死我弟弟,反诬蔑我为强盗。我们落后,不知礼义,但我们接受天子印绶,牛马尚且知道水草为美,何况我还有人心。
将军应替我向天子讲明情况。”鲜于辅得到书信后,上报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纳安慰。轲比能的势力因此更强盛,统领十多万人。抢掠所得财物,他都平均分配,当着众人面处理完毕,从不私贪,所以部下愿意为他效死力,其余部落的首领都很敬畏他。
配合诸葛亮北伐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北征曹魏,诸葛亮为了牵制曹魏,与轲比能联络,轲比能兵屯石城,和诸葛亮遥相呼应。魏明帝曹叡命牵招适时进讨轲比能,诸葛亮退兵后,轲比能回到漠南。此后轲比能一直骚扰曹魏边境,联合其他鲜卑部落进攻边塞。青龙三年(235年),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韩龙刺死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之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曹魏的边陲因此得以安息。
轲比能作为鲜卑部落首领,强盛时统领十多万人,对曹魏一会儿表示效忠,一会儿反叛,扰乱曹魏边境。居然和诸葛亮一起进攻曹魏,最终靠着刺客刺杀轲比能,才最终搞定了不断叛乱的鲜卑,也算是比较传奇的故事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