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配合诸葛亮北伐,骚扰曹操、曹丕父子多年——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

配合诸葛亮北伐,骚扰曹操、曹丕父子多年——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1753 更新时间:2024/1/9 11:02:29

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北方少数民族也参与其中,比如乌桓、匈奴、鲜卑等。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与曹魏周旋多年,曾配合诸葛亮北伐,最终却被刺客刺死,一生经历非常丰富多彩。

崛起乱世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的头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中国人有很多逃奔轲比能。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原王朝。他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

建安(196年—220年)年间,轲比能通过护乌丸校尉阎柔向朝廷进贡。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西征关中十一路诸侯,田银、苏伯在河间反叛。轲比能率三千骑兵,随阎柔平定叛乱。这一时期,轲比能臣服于曹操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反叛曹魏

黄初二年(221年),轲比能将住在鲜卑的五百余家魏国人驱遣出来,让他们回代郡居住。黄初三年(222年),轲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骑兵,驱赶牛马七万多口与中原通商,并派遣一千多家魏国人居住在上谷。后来轲比能进行部落内部兼并战争,乌丸校尉田豫出面干预,率兵讨伐轲比能。

轲比能因兼并各部的战争多次遭到田豫等的干预,由此心怀反叛之心,并给辅国将军鲜于辅写信说:“胡人不识文字,已故的校尉阎柔为我向天子保举。我与素利为仇,往年派兵攻讨,但是田豫却协助素利。步度根处处抢掠,又杀死我弟弟,反诬蔑我为强盗。我们落后,不知礼义,但我们接受天子印绶,牛马尚且知道水草为美,何况我还有人心。

将军应替我向天子讲明情况。”鲜于辅得到书信后,上报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纳安慰。轲比能的势力因此更强盛,统领十多万人。抢掠所得财物,他都平均分配,当着众人面处理完毕,从不私贪,所以部下愿意为他效死力,其余部落的首领都很敬畏他。

配合诸葛亮北伐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北征曹魏,诸葛亮为了牵制曹魏,与轲比能联络,轲比能兵屯石城,和诸葛亮遥相呼应。魏明帝曹叡命牵招适时进讨轲比能,诸葛亮退兵后,轲比能回到漠南。此后轲比能一直骚扰曹魏边境,联合其他鲜卑部落进攻边塞。青龙三年(235年),幽州刺史王雄派勇士韩龙刺死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之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曹魏的边陲因此得以安息。

轲比能作为鲜卑部落首领,强盛时统领十多万人,对曹魏一会儿表示效忠,一会儿反叛,扰乱曹魏边境。居然和诸葛亮一起进攻曹魏,最终靠着刺客刺杀轲比能,才最终搞定了不断叛乱的鲜卑,也算是比较传奇的故事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龙元阁标签:关羽,刘备,马谡,诸葛亮,毛主席,李银桥,古装片,天文学家,五虎上将,三国(电视剧)

    毛主席一生最爱读书,一本《资治通鉴》读了又读,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在世人眼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无所不能的神人,但对毛主席来说,诸葛亮虽然伟大,但毕竟是凡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曾主动和主席探讨过诸葛亮的问题,李银桥不理解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始终无法

  • 仲景红:诸葛亮与张仲景

    历史解密编辑:仲景红标签: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张仲景,仲景红,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两位“南阳圣人”的交集三国时期虽然仅持续了短短60年,但却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最精彩、最浪漫、最有吸引力的一段。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后,魏、蜀、吴为了争夺天下的正统归属各显神通,曹丕雄踞长江以北,有贾诩、吴质辅佐;孙权割据江东,以张昭、陆逊为左右;而屯兵蜀汉的刘备自然是以卧龙先生诸葛亮为智囊

  • 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和刘备作隆中对,里面最核心的意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刘备,孙权,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隆中对,赤壁大战,曹操手下

    刘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 诸葛亮推荐,刘备拍板,此政策让蜀汉百姓财产缩水百分之九十九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刘备,蜀汉,张飞,法正,关羽,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三巨头中,刘备是比较“仁厚”的,正如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刘备也经常把“以民(人)为本”挂在嘴上,但是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当时最坑百姓的一项经济政策,就是诸葛亮推荐,刘备拍板之后出台的,此经济政策一出台,蜀汉百姓的财产一下

  • 秦国灭蜀后,用蜀中粮仓灭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蜀中,蜀汉,秦国,刘备,关中,北伐,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秦惠文王九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军灭蜀,将蜀地完全纳入到秦国,此后,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蜀中粮仓的作用是显著的,有了蜀中,除类似“长平之战”这样的两国长期对峙外,秦国基本上没有缺少过粮食,但秦国的经验,三国时期的蜀汉无法借鉴,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蜀中在秦国为辅,在蜀汉为主

  • 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江山标签:刘备,蜀汉,郭嘉,袁绍,吕布,三国,谋臣,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涌现很多猛将,同样也有很多谋臣,当然,最知名的谋臣当属诸葛亮。可是笔者认为,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郭嘉和陈宫。本文,咱们就来聊聊这三位顶级谋士一生的经历。蜀汉军师诸葛亮诸葛亮是青州琅琊人,他的父亲原本是琅琊郡的郡丞,叔父诸葛玄也做过豫章太守,家族算得上是地区士族,家中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 ,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曹植,曹丕,曹操,曹彰,诗人,汉朝,曹魏,牛作诗,七步诗

    说起曹丕、曹植这两兄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曹植所写的《七步诗》。虽说曹丕、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然而这两兄弟性格,特长都截然不同。曹丕性格沉着内向,擅长于政治,在军事少有涉足,在文学成就上,曹丕虽然和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但并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而曹植性格率真直爽,在政治方面并没有过于热衷,而多

  • 曹操白手起家,其军事实力是如何反超袁绍的?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曹操,袁绍,太守,董卓,黄巾军

    曹操与袁绍在事业上的起点差不多,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时,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在董卓掌权,曹操和袁绍害怕对己不利,先后逃离京都洛阳后,两人才形成了较大的“家底”差距。由于董卓顾及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在周毙和伍琼的建议下,尽管袁绍离开京都逃往冀州,但仍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这就

  • “袁绍之野望”的起始: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牧让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太守

    初平二年(191年),时任冀州牧的韩馥将冀州牧之位让给了袁绍。冀州是当时北方人口最多的州,袁绍通过出任冀州牧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为其横跨冀、青、幽、并四州的袁氏霸业打下了基础。那么时任冀州牧的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牧让给袁绍呢?首先要说明的是,接下来的内容是本鬼的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即

  • 巅峰刘备和巅峰袁绍,谁更强?刘备有一张致胜底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刘备,袁绍,诸葛亮,蜀汉,曹操

    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第一,人口。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三国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