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仲景红:诸葛亮与张仲景

仲景红:诸葛亮与张仲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仲景红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3/12/6 1:51:46

两位“南阳圣人”的交集

三国时期虽然仅持续了短短60年,但却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最精彩、最浪漫、最有吸引力的一段。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后,魏、蜀、吴为了争夺天下的正统归属各显神通,曹丕雄踞长江以北,有贾诩吴质辅佐;孙权割据江东,以张昭、陆逊为左右;而屯兵蜀汉的刘备自然是以卧龙先生诸葛亮为智囊。诸葛亮以其“多智而近妖”的形象被后人所熟知,被尊称为“智圣”,他是蜀汉凭借一川之人力物力便能与强魏僵持的底气所在。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了,诸葛亮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位躬耕于南阳的隐世高人,不曾沾染市井俗尘。但事实上,诸葛亮的幼年时期也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经历。

要了解诸葛亮的少年经历,就不得不提他的叔叔诸葛玄。诸葛玄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的弟弟,两人分别在泰山郡、荆州任职,为人伶俐的诸葛玄深得荆州牧刘表的宠爱。兄弟二人相互扶持,令小小的诸葛家族在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也有了立足之地。

然而,还没等兄弟二人实现抱负,诸葛珪就在任上因病去世,留下了五个子女,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女儿(史书未收录两女姓名)。诸葛玄只得前往兄长子女生前的居处——徐州,去照料诸葛珪的遗孤。诸葛珪去世时,诸葛亮仅仅只有8岁,还是个懵懂孩童。因此,少年失怙的诸葛亮几乎是由叔叔诸葛玄一手带大并培养成才的。

诸葛玄刚刚抵达徐州并与他的侄子们汇合,还未来得及一叙叔侄之情,曹操的军队就逼近了徐州城郊。诸葛玄深知曹操的冷酷无情,若是被曹操俘虏,他这个为刘表做事的小官必定难逃一死,还会连累兄长的几个孩子,于是诸葛玄为了躲避战祸,只得带着几个孩子前往庐江郡投靠与其有旧的袁术,此间还因战乱导致诸葛瑾与其他人走散。

抵达庐江郡后,诸葛玄经袁术推荐,任豫章郡太守。诸葛玄以为终于可以让自己和几个孩子拥有安身之处,便高兴的前往豫章郡上任。然而,他忘记了袁术只是一介小小的割据军阀,又怎能一人独断一郡之首。诸葛玄抵达豫章郡后,却发现自己的官职已被朝廷任命的豫章郡太守朱皓所取代。诸葛玄虽然不愿善罢甘休,但此行匆忙,手中无一兵一卒,仅有诸葛亮等家眷跟随;反观朱皓,不仅是朝廷正统任命,还得到了扬州刺史刘繇的支持,手握重兵。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朱皓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豫章郡太守这个职位,令诸葛玄一行人灰溜溜的离开了豫章郡。

离开豫章郡的诸葛玄万念俱灰,无颜再回到庐江郡,只得带着诸葛亮等人回到自己发迹的旧地——荆州去投奔刘表。由于舟车劳顿,加之过于剧烈的情绪变化,诸葛玄刚刚抵达荆州就一病不起,眼见着就要撒手人寰。彼时,诸葛珪的几个孩子中,大哥诸葛瑾杳无音信,诸葛亮、诸葛均还未长大成人,两个女儿在当时及其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中也没有生存能力,诸葛家族的气运几乎到了尽头,诸葛亮似乎没有机会在未来群雄争霸的局势中挥洒他的才华了。

好在,老天不忍心让诸葛亮这一千古奇才就这样夭折,一位贵人在这个恰当的时机出现在了一筹莫展的诸葛家族中。此人就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比诸葛亮大31岁,此时的张仲景刚好在荆州,被诸葛玄的下人慕名请来为诸葛玄诊治。历史的齿轮就在此时被拨动了,张仲景、诸葛亮两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就在此时产生了交集。张仲景为诸葛玄进行诊断后,知晓他为了几个孩子已是油尽灯枯,饶是医圣亲至也无法令其康复。不过张仲景也绝非浪得虚名,他虽然没能让诸葛玄完全康复,却也凭借自己的高超医术,为诸葛玄延长了一年多的寿命。这是对诸葛玄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诸葛玄先后将诸葛珪的两个女儿嫁于刘表的心腹重臣——蒯良蒯越的蒯氏家族以及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两次婚姻令诸葛家族重新踏入了荆州的贵族圈子,也为日后庞德公教导诸葛亮埋下了伏笔。做完这一切后,诸葛玄便病逝于荆州,已经初具逸群气质的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在隆中山隐居,直至刘皇叔三顾茅庐,才重新出山。

诸葛亮与张仲景,一个是蜀汉名相,神机妙算;一个是东汉名医,妙手回春。两人看似不在同一领域耕耘,却有着令人咂舌的交集。烽烟四起,谁人能独善其身?历史的车轮碾过,荣华富贵终成渺渺灰尘。而张仲景、诸葛亮这样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历史走向的人,才能被后人铭记于青史。

我是仲景红,讲述中医与历史,品鉴浪漫与现实,期待与诸位看官有趣的灵魂进行交流。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的话,请您为我点个赞,这对我很重要。

更多文章

  • 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和刘备作隆中对,里面最核心的意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刘备,孙权,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隆中对,赤壁大战,曹操手下

    刘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 诸葛亮推荐,刘备拍板,此政策让蜀汉百姓财产缩水百分之九十九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刘备,蜀汉,张飞,法正,关羽,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三巨头中,刘备是比较“仁厚”的,正如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刘备也经常把“以民(人)为本”挂在嘴上,但是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当时最坑百姓的一项经济政策,就是诸葛亮推荐,刘备拍板之后出台的,此经济政策一出台,蜀汉百姓的财产一下

  • 秦国灭蜀后,用蜀中粮仓灭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蜀中,蜀汉,秦国,刘备,关中,北伐,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秦惠文王九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军灭蜀,将蜀地完全纳入到秦国,此后,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蜀中粮仓的作用是显著的,有了蜀中,除类似“长平之战”这样的两国长期对峙外,秦国基本上没有缺少过粮食,但秦国的经验,三国时期的蜀汉无法借鉴,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蜀中在秦国为辅,在蜀汉为主

  • 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江山标签:刘备,蜀汉,郭嘉,袁绍,吕布,三国,谋臣,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涌现很多猛将,同样也有很多谋臣,当然,最知名的谋臣当属诸葛亮。可是笔者认为,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郭嘉和陈宫。本文,咱们就来聊聊这三位顶级谋士一生的经历。蜀汉军师诸葛亮诸葛亮是青州琅琊人,他的父亲原本是琅琊郡的郡丞,叔父诸葛玄也做过豫章太守,家族算得上是地区士族,家中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 ,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曹植,曹丕,曹操,曹彰,诗人,汉朝,曹魏,牛作诗,七步诗

    说起曹丕、曹植这两兄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曹植所写的《七步诗》。虽说曹丕、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然而这两兄弟性格,特长都截然不同。曹丕性格沉着内向,擅长于政治,在军事少有涉足,在文学成就上,曹丕虽然和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但并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而曹植性格率真直爽,在政治方面并没有过于热衷,而多

  • 曹操白手起家,其军事实力是如何反超袁绍的?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曹操,袁绍,太守,董卓,黄巾军

    曹操与袁绍在事业上的起点差不多,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时,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在董卓掌权,曹操和袁绍害怕对己不利,先后逃离京都洛阳后,两人才形成了较大的“家底”差距。由于董卓顾及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在周毙和伍琼的建议下,尽管袁绍离开京都逃往冀州,但仍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这就

  • “袁绍之野望”的起始: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牧让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袁绍,韩馥,冀州,董卓,公孙瓒,太守

    初平二年(191年),时任冀州牧的韩馥将冀州牧之位让给了袁绍。冀州是当时北方人口最多的州,袁绍通过出任冀州牧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军阀之一,为其横跨冀、青、幽、并四州的袁氏霸业打下了基础。那么时任冀州牧的韩馥为什么要把冀州牧让给袁绍呢?首先要说明的是,接下来的内容是本鬼的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即

  • 巅峰刘备和巅峰袁绍,谁更强?刘备有一张致胜底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刘备,袁绍,诸葛亮,蜀汉,曹操

    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第一,人口。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三国时期并非如此,那时候,

  • 降曹后高览默默无闻,因和袁绍是亲戚?想多了,他可能只是死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闲岁标签:袁绍,高览,张郃,曹洪,刘备,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其部众是有很多人直接降了曹操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线投降的张郃高览,但是这两人后来在曹魏的发展可谓天壤之别,张郃成为了曹魏的五子良将,而高览基本上投降后就默默无闻了,连什么时候死的,这么死的都不知道。三国演义中高览是在曹操和刘备的交战中被赵云刺死的,先来扯扯演义,高览

  • 为什么有人认为袁绍最后的失败之处是“死的不是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鬼说历史标签: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平定,刘表,鲁肃

    众所周知,袁绍曾经是汉末三国最强大的军阀,但最后被曹操打败和消灭。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袁绍的最后一个失败之处是官渡之战的“奇袭乌巢”,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就完蛋了。不过有人认为,袁绍的最后一个失败之处并不是“奇袭乌巢”而是“死的不是时候”。这是为什么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主力大军,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