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南阳圣人”的交集
三国时期虽然仅持续了短短60年,但却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最精彩、最浪漫、最有吸引力的一段。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后,魏、蜀、吴为了争夺天下的正统归属各显神通,曹丕雄踞长江以北,有贾诩、吴质辅佐;孙权割据江东,以张昭、陆逊为左右;而屯兵蜀汉的刘备自然是以卧龙先生诸葛亮为智囊。诸葛亮以其“多智而近妖”的形象被后人所熟知,被尊称为“智圣”,他是蜀汉凭借一川之人力物力便能与强魏僵持的底气所在。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了,诸葛亮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位躬耕于南阳的隐世高人,不曾沾染市井俗尘。但事实上,诸葛亮的幼年时期也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经历。
要了解诸葛亮的少年经历,就不得不提他的叔叔诸葛玄。诸葛玄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的弟弟,两人分别在泰山郡、荆州任职,为人伶俐的诸葛玄深得荆州牧刘表的宠爱。兄弟二人相互扶持,令小小的诸葛家族在风雨飘摇的东汉末年也有了立足之地。
然而,还没等兄弟二人实现抱负,诸葛珪就在任上因病去世,留下了五个子女,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女儿(史书未收录两女姓名)。诸葛玄只得前往兄长子女生前的居处——徐州,去照料诸葛珪的遗孤。诸葛珪去世时,诸葛亮仅仅只有8岁,还是个懵懂孩童。因此,少年失怙的诸葛亮几乎是由叔叔诸葛玄一手带大并培养成才的。
诸葛玄刚刚抵达徐州并与他的侄子们汇合,还未来得及一叙叔侄之情,曹操的军队就逼近了徐州城郊。诸葛玄深知曹操的冷酷无情,若是被曹操俘虏,他这个为刘表做事的小官必定难逃一死,还会连累兄长的几个孩子,于是诸葛玄为了躲避战祸,只得带着几个孩子前往庐江郡投靠与其有旧的袁术,此间还因战乱导致诸葛瑾与其他人走散。
抵达庐江郡后,诸葛玄经袁术推荐,任豫章郡太守。诸葛玄以为终于可以让自己和几个孩子拥有安身之处,便高兴的前往豫章郡上任。然而,他忘记了袁术只是一介小小的割据军阀,又怎能一人独断一郡之首。诸葛玄抵达豫章郡后,却发现自己的官职已被朝廷任命的豫章郡太守朱皓所取代。诸葛玄虽然不愿善罢甘休,但此行匆忙,手中无一兵一卒,仅有诸葛亮等家眷跟随;反观朱皓,不仅是朝廷正统任命,还得到了扬州刺史刘繇的支持,手握重兵。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朱皓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豫章郡太守这个职位,令诸葛玄一行人灰溜溜的离开了豫章郡。
离开豫章郡的诸葛玄万念俱灰,无颜再回到庐江郡,只得带着诸葛亮等人回到自己发迹的旧地——荆州去投奔刘表。由于舟车劳顿,加之过于剧烈的情绪变化,诸葛玄刚刚抵达荆州就一病不起,眼见着就要撒手人寰。彼时,诸葛珪的几个孩子中,大哥诸葛瑾杳无音信,诸葛亮、诸葛均还未长大成人,两个女儿在当时及其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中也没有生存能力,诸葛家族的气运几乎到了尽头,诸葛亮似乎没有机会在未来群雄争霸的局势中挥洒他的才华了。
好在,老天不忍心让诸葛亮这一千古奇才就这样夭折,一位贵人在这个恰当的时机出现在了一筹莫展的诸葛家族中。此人就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的“医圣”张仲景。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比诸葛亮大31岁,此时的张仲景刚好在荆州,被诸葛玄的下人慕名请来为诸葛玄诊治。历史的齿轮就在此时被拨动了,张仲景、诸葛亮两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就在此时产生了交集。张仲景为诸葛玄进行诊断后,知晓他为了几个孩子已是油尽灯枯,饶是医圣亲至也无法令其康复。不过张仲景也绝非浪得虚名,他虽然没能让诸葛玄完全康复,却也凭借自己的高超医术,为诸葛玄延长了一年多的寿命。这是对诸葛玄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诸葛玄先后将诸葛珪的两个女儿嫁于刘表的心腹重臣——蒯良蒯越的蒯氏家族以及沔南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两次婚姻令诸葛家族重新踏入了荆州的贵族圈子,也为日后庞德公教导诸葛亮埋下了伏笔。做完这一切后,诸葛玄便病逝于荆州,已经初具逸群气质的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在隆中山隐居,直至刘皇叔三顾茅庐,才重新出山。
诸葛亮与张仲景,一个是蜀汉名相,神机妙算;一个是东汉名医,妙手回春。两人看似不在同一领域耕耘,却有着令人咂舌的交集。烽烟四起,谁人能独善其身?历史的车轮碾过,荣华富贵终成渺渺灰尘。而张仲景、诸葛亮这样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历史走向的人,才能被后人铭记于青史。
我是仲景红,讲述中医与历史,品鉴浪漫与现实,期待与诸位看官有趣的灵魂进行交流。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的话,请您为我点个赞,这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