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他傻都是装的

诸葛亮去世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他傻都是装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蒙面小鸟哥 访问量:1689 更新时间:2023/12/25 2:47:55

一句乐不思蜀,让后人纷纷感慨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殊不知,刘禅的乐不思蜀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正因如此他最终才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得以善终。

不信你们就看诸葛亮临终前,刘禅让人问的一句话:“如果丞相病逝,您的后人该如何安排呢?”这句话吓得诸葛亮一个激灵,向来人说道:家中还有桑树800,足够家用。

刘禅年少多难,直到诸葛亮魂断五丈原,他才算真正掌握蜀汉的大权。彼时蜀国羸弱,若非刘禅和诸位大臣的励精图治,恐怕早就覆灭了。此时,你们谁还觉得刘禅痴傻昏庸吗?

年少多折却自强不息的蜀后主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禅出生,母亲是甘夫人。据说刘禅出生的时候天降祥瑞,有白鹤从天而降,连鸣40多声,这似乎也奠定了他后来真命天子的地位,能享国运40余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意图夺取荆州统一天下。而刘备驻守的新野恰好是荆州门户,于是就此战争开始了。

彼时刘备虽然三顾茅庐,请出了素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但终究寡不敌众,败走长坂坡,甚至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

长坂坡,这是三国名将赵子龙名扬天下的一战。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赵云七进七出,从曹操百万军中硬生生救出了刘禅。此战连曹操都忍不住赞道:“赵云,真乃虎将也!”

长坂坡曹军追杀,是刘禅出生以来的第一难,幸得赵云舍身相救才转危为安。建安十七年,五岁的刘禅差点又被继母孙夫人带回江东,多亏赵云、张飞赶到,才再次保住这位蜀汉后主。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立14岁的刘禅为皇太子。为了培养出一位好的接班人,刘备可谓煞费苦心,不仅给刘禅找来蜀国最有名的师傅教授《左传》、《六韬》等书籍,还让他从小勤练武艺。

刘禅虽然年少,但在父亲的安排下常常自强不息,努力学习文韬武略,这为其日后在位四十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刘备还常常教导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诸葛亮辅政,刘禅真的有名无实?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为重夺荆州和报义弟关羽之仇,倾全国之力攻打东吴。前期进展还算顺利,一路势如破竹。谁知江山代有才人出,东吴陆逊火烧联营,刘备兵败如山倒,最终魂断白帝城。

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和李严,遗诏让十七岁的刘禅继位,还对诸葛亮说道:“若刘禅能辅佐,你便辅佐他。若不能,公可取而代之。”诸葛亮连忙答道:“我一定全心全意辅佐幼主,绝无二心!”

再后来,诸葛亮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对刘备的忠心。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由于刘备的夷陵大败,使得蜀国内忧外患。前有魏吴虎视眈眈,后有蜀国南方不稳,百姓苦不堪言。

诸葛亮辅政后,先派人与东吴修好,又出兵平定南方、稳住了局面。在农业方面,诸葛亮致力生产,让蜀国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在这种情况下,蜀国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更像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但聪明的刘禅却一如既往地信任诸葛亮,只做自己的事情。连诸葛亮本人都曾赞道:“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刘禅独掌朝政

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蜀国国力有所恢复。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六出祁山,多次攻打魏国。但两国国力差距甚大,诸葛亮虽有收获,但终究无力回天,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五丈原。

在诸葛亮临终前,刘禅还专门派人问道:“如果丞相病逝,应该怎么安排您的后人呢?”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是给诸葛亮挖了个坑。

因为在刘禅心中,即使你诸葛亮忠心耿耿,但难保你的子孙后代没有一点野心。

还好在诸葛亮的巧妙回答下,才让刘禅放下心来。诸葛亮说道:“家中还有桑树800,足够家用。”看似平庸的刘禅能在此时问出这话,足以对得起诸葛亮的那句评价。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独立支撑蜀汉近30年,做到了让蜀国百姓安居乐业。此时谁还敢说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若非刘禅励精图治,蜀汉恐怕在诸葛亮离世时就已经土崩瓦解。

刘禅独掌朝政后,文臣方面起用蜀汉四相中的费祎蒋琬董允等人治理地方,武将方面提拔姜维、廖化夏侯霸等人九伐中原。但终究国力相差悬殊,面对灭国危机刘禅也无力回天。

刘禅投降,乐不思蜀

公元263年,魏国大军直逼蜀国,意图一统天下。蜀将姜维拼死一战,将魏将钟会阻挡在剑阁。但魏将邓艾不讲武德,偷渡阴平兵围成都。危机关头,刘禅为了蜀中百姓只能选择投降。

随后,刘禅被送到魏国洛阳城,封为安乐县公,生活过得颇为悠闲自在,仿佛忘记了蜀国一样。

有一次司马昭请刘禅吃饭,让人来表演蜀国的歌舞,想看看刘禅是否对故国仍有留恋之情。在司马昭问刘禅是否还想回蜀地时,刘禅开心地说:“在这里很开心,我并不怀念蜀国的日子。”这便是乐不思蜀的由来。

试想一下,一个在敌国投降的君主若不能谨言慎行、装傻充愣,又怎么能顺利活下去呢?在司马昭的多次试探下,刘禅都一一巧妙化解,最终让司马昭对他放下了戒心。

所以综上来看,刘禅虽然比不上秦皇汉武,但也绝不是什么昏庸无能的君主。如果他昏庸无能,就绝不可能任由诸葛亮把持朝政,更不可能在诸葛亮死后又独自支撑蜀国近30年。

对比各国君主,能和刘禅一样在敌人面前装傻充愣,但又做得不留痕迹之人,史上还真的没有几个。所以说,乐不思蜀的刘禅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人生赢家。

更多文章

  • 评诸葛亮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诸葛亮,魏国,姜维,丞相

    真难以想象,蜀国的人口和面积都仅仅占魏国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蜀国的全国人口还不如魏国的兵多!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就连三岁小孩用脚后跟都能猜出谁胜谁败。综合国力不及魏国十分之一的蜀国竟然连续发动了七次对强大魏国的战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场中等战争至少花费五千万两银子!蜀国全年的国库收入也就五百万两

  • 诸葛亮的一生有两大败笔:放了1个该杀的小人,杀了1个该放的

    历史解密编辑:青寒墨客标签:魏延,刘备,蜀汉,蒋琬,马谡,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识人不明青黄不接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诸葛亮在蜀汉掌权十一年,期间六出祁山,几乎全是无功而返。为何诸葛亮没能兴复汉室呢?其实这跟他的错误决定有着极大的关系。他放了一个小人,导致间接害死一员大将;同时他又错杀了一员良将,致使蜀汉军事人才青黄不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诸葛亮看人一直有问题,荆州

  • 配合诸葛亮北伐,骚扰曹操、曹丕父子多年——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曹操,曹丕,曹魏,三国,诸葛亮,轲比能,天文学家

    三国时期,中原大乱,北方少数民族也参与其中,比如乌桓、匈奴、鲜卑等。三国鲜卑首领轲比能,与曹魏周旋多年,曾配合诸葛亮北伐,最终却被刺客刺死,一生经历非常丰富多彩。崛起乱世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的头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

  • 诸葛亮为何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一针见血:他犯了三个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龙元阁标签:关羽,刘备,马谡,诸葛亮,毛主席,李银桥,古装片,天文学家,五虎上将,三国(电视剧)

    毛主席一生最爱读书,一本《资治通鉴》读了又读,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在世人眼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无所不能的神人,但对毛主席来说,诸葛亮虽然伟大,但毕竟是凡人,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曾主动和主席探讨过诸葛亮的问题,李银桥不理解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始终无法

  • 仲景红:诸葛亮与张仲景

    历史解密编辑:仲景红标签: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张仲景,仲景红,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两位“南阳圣人”的交集三国时期虽然仅持续了短短60年,但却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最精彩、最浪漫、最有吸引力的一段。曹丕、刘备、孙权纷纷称帝后,魏、蜀、吴为了争夺天下的正统归属各显神通,曹丕雄踞长江以北,有贾诩、吴质辅佐;孙权割据江东,以张昭、陆逊为左右;而屯兵蜀汉的刘备自然是以卧龙先生诸葛亮为智囊

  • 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和刘备作隆中对,里面最核心的意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刘备,孙权,蜀汉,汉朝,三国,诸葛亮,隆中对,赤壁大战,曹操手下

    刘备:“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

  • 诸葛亮推荐,刘备拍板,此政策让蜀汉百姓财产缩水百分之九十九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刘备,蜀汉,张飞,法正,关羽,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三巨头中,刘备是比较“仁厚”的,正如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刘备也经常把“以民(人)为本”挂在嘴上,但是细看三国正史我们就会发现,当时最坑百姓的一项经济政策,就是诸葛亮推荐,刘备拍板之后出台的,此经济政策一出台,蜀汉百姓的财产一下

  • 秦国灭蜀后,用蜀中粮仓灭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北伐总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神圣海王殿标签:蜀中,蜀汉,秦国,刘备,关中,北伐,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秦惠文王九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军灭蜀,将蜀地完全纳入到秦国,此后,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中,蜀中粮仓的作用是显著的,有了蜀中,除类似“长平之战”这样的两国长期对峙外,秦国基本上没有缺少过粮食,但秦国的经验,三国时期的蜀汉无法借鉴,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蜀中在秦国为辅,在蜀汉为主

  • 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江山标签:刘备,蜀汉,郭嘉,袁绍,吕布,三国,谋臣,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涌现很多猛将,同样也有很多谋臣,当然,最知名的谋臣当属诸葛亮。可是笔者认为,三国中有两位谋臣,能力在诸葛亮之上,他们分别是郭嘉和陈宫。本文,咱们就来聊聊这三位顶级谋士一生的经历。蜀汉军师诸葛亮诸葛亮是青州琅琊人,他的父亲原本是琅琊郡的郡丞,叔父诸葛玄也做过豫章太守,家族算得上是地区士族,家中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 ,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曹植,曹丕,曹操,曹彰,诗人,汉朝,曹魏,牛作诗,七步诗

    说起曹丕、曹植这两兄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曹植所写的《七步诗》。虽说曹丕、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然而这两兄弟性格,特长都截然不同。曹丕性格沉着内向,擅长于政治,在军事少有涉足,在文学成就上,曹丕虽然和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但并没有什么作品流传下来。而曹植性格率真直爽,在政治方面并没有过于热衷,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