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策之死:没有一场谋杀是意外

孙策之死:没有一场谋杀是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贪吃的骆驼 访问量:3939 更新时间:2024/1/17 1:31:33

公元200年,当刘备还在为了生计而打工时,比他年轻了一轮还富裕的孙策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

他在他爹那不多的基础上,硬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成了江东之主,曹操因为当时自顾不暇,所以对这个新崛起的后辈,一开始只能是“和亲”安抚。

不过孙策成了江东王的当年,就因为一场谋杀,挂在丹徒打猎的途中。

对于这场谋杀,史书中的记载更像是一场意外,但这真的只是一场意外吗?

以孙策当时的身份,就是出去打猎,他也不会自己去,而是带着一帮侍卫,但是当时他因为骑速过快,于是他只身一人就遇到了三位准备杀他的刺客。

孙策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是经常冲锋陷阵的“江东小霸王”,因此面对区区三个刺客时,他根本就没想着逃跑,而是直接用箭超度了一个刺客,剩下的俩刺客,当时一看孙策这么猛,就开始慌乱的用箭还击,结果就凭这俩慌乱的刺客,竟然射中了孙策的面门,结果孙策后来因为医治无效而身亡。

如果单从史书的纸面记载来看,这场谋杀的确是很像一场意外,因为孙策独行是个小概率事件,就凭三个素质一般的刺客就像搞定“小霸王”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那么这场谋杀就真的是一场意外吗?恐怕未必。

孙策的出身和曹操和刘备都不一样,人家一个属于当地大族之后,一个属于皇室的宗亲,而老孙家在江东崛起,不过就是最近两代人的事,因此孙家的根基和阶级都不太够看。

而老孙家的崛起,也并不是走的什么正道,基本上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硬抢过来的。在之前的文章中,咱们已经说过,老孙家拿下东吴,不光得罪了很多本地的大族,还迫使一些能人投奔到了曹操的阵营。

因此在曹操挥师赤壁之时,鲁肃严肃的告诫孙权,谁都可以投奔曹操,但是你老孙家绝对不行,如果孙权真投降,那么当年他家打压过的人会出来报仇,那些早就在曹操阵营的老对手也会给他下绊子,所以孙权当年根本就不存在投降这个选项。

史书记载中,找人谋杀孙策的人,是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人家之所以要杀他,是因为孙策先把人家的地盘夺了,又把人家的家主给超度了,除了许贡之外,孙策当年血腥霸占江东时,手上的人命夺了去了。

据《江表传》等内容记载,孙策当年的恶名是广为流传,寻常百姓听了“皆失魂魄”,地方官员之类的人听了也会”窜伏山草”......这些记载可能有些过,但是联想到孙策拿下江东的过程,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绝对不在少数,因此就是没有许贡的门客去刺杀他,也会有其他人时刻准备给他来一下,因此孙策被人谋杀这件事本身,不算是意外。

除此之外,当年想杀他孙策的可不止于江东的那些土著,还有一个人对他的杀心其实更大。

曹操当时起兵的地方,属于群狼环伺的中间地带,他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要打下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当时曹操选的是袁绍占据的北边。

以袁绍当年的势力,曹操要想成功,必须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丝毫的分心,因此曹操当时先是用“和亲”稳住了南边的孙策,然后又去搞定徐州的刘备。

结果在曹操搞定了刘备之后,他突然接到一个让他很紧张的消息,孙策并不打算因为有姻亲就真的和曹操携手奔小康,人家打算趁曹操和袁绍对峙的时候,从曹操的背后来一下狠的。

以当时的形势,曹操是很难解决这个背后袭来的敌人的,但是就在此时,“鬼才”郭嘉对他说,小孙刚搞定江东,他的手上沾满了江东豪族的血,以他张扬的个人作风,我确定他会死于敌人的刺杀。

史书没写曹操当时信没信,结果反正是孙策不久之后,果然被旧敌的门客给派人刺杀了,当时的情形,几乎和郭嘉的推测一模一样。

众所周知,“智近于妖”的诸葛亮,在正史中其实是也就是一个正常人类,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做不到算无遗策,荀彧那么牛的顶级谋士,最后死的也是不明不白,你郭嘉掐指一算,就真能什么都算的出来。

如果孙策当年没出那场意外,他真的和袁绍联手夹击曹操,那么曹操绝对会被这两方的势力给联手击溃,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他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郭嘉的封建迷信上?

而且据记载,当时孙策已经准备渡江夹击曹操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孙策突然被人谋杀了,孙策的点子就这么背?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桥段,那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如果从故事本身来看,关羽似乎真是大意了,但是如果是看《三国志》等正事,我们就会发现,当年关羽一开始打的是顺风顺水,但是到了后来,自己的阵营无人前来援救不说,甚至刘备的姻亲都在背后捅了二爷一刀,此外当年关羽面对的可不是一个敌人,当年孙权和曹操可是夹击二爷的。

因此你别说是关羽大意,就是他加一百个小心,也没法在三方势力的“共同联手”下幸存。

孙策被谋杀的问题其实也一样,曹操当年肯定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推测上,那可是决定他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当年能让曹操放心的,绝不会是一个推断,你不是有一个亲自动手的完整计划,也一定要有一个准备的信息来源。

以曹操当年的处境来看,第一条应该更适合他,毕竟你就是消息在准确,执行行动的也是别人,你怎么知道别人的计划和执行力,你能担得起失败的后果吗,若果曹操是个正常人,那么他有很大概率会根据孙策的生活习惯,然后设计一场谋杀,当然,为了没有后顾之忧,最好再找个替死鬼。

由此来看,孙策当年的死,恐怕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标签: 孙策曹操刘备孙权袁绍郭嘉

更多文章

  • 如果孙策不死,便没有三国,他到底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孙策,孙权,孙坚,曹操,袁术,三国

    “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陈寿《三国志》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在《三国演义》中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渡过长江来到吴地,以千余人马作为根基起家。到了建安4年(公元199年)的时候,孙策已然创立了江东六郡,打下了诺大的家业。前前后后年仅5年的时间,或许就连孙策本人都没有料到,居

  • 孙策为何会被刺客所杀?他身边有内鬼,而此人就是孙策最信任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孙策,刺客,曹操,郭嘉,太史慈,袁绍

    在东吴阵营中,武力值最高的猛将,无疑就是“小霸王”孙策了。孙策确实很了不起,年轻有为,志向高远,率兵打仗是一把好手,还能够笼络人才,治理地方,堪称是智勇双全,能文能武。除此之外,孙策在阵前单挑厮杀的武艺在江东也是首屈一指的。咱们来看一下孙策的厮杀战绩:1 .孙坚征黄祖,在樊城之战,韩当与张虎交锋,陈

  • 如果孙策没被暗杀,三国的历史会不会改写?|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宴标签:孙策,曹操,袁术,刘备,孙权,鲁肃

    我们谈到了曹操早在官渡之战前两年,就确定了以袁绍为最大假想敌的战略方针,彻底把袁曹一家的联盟关系扔到垃圾堆里,哪怕是官渡之战的爆发,也是曹操早在一年前就出兵偷袭,实在不算袁绍不厚道。而刘备在这盘大棋里,一直被曹操视为盟友,或者说统战对象,尤其是俩人前有渊源,后有合作,曹操还给予他“客礼”和高官的待遇

  • “小霸王”孙策平定江东的发家史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孙策,袁术,太守,孙权,江东,曹操

    杂咏一百首·孙策(刘克庄)鱼服俄离网,龙泉忽缺鋩。却将江左业,分付紫髯郎。虽然孙权对江东来说有开疆拓土的功劳,通过各种手段把江东六郡扩张为荆州、扬州、三州的地盘,但是人们往往认为孙权是一个安于守成的人,并且猜测如果孙策不死,江东的北上扩张可能不会这样的困难。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孙权毕竟不像刘备、曹操那样

  • 孙策临死时坚持让位给弟弟孙权,后来孙权称帝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绝对正能量驿站标签:孙策,孙权,曹操,东吴,三国,汉朝

    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或者三国时期相关的古代历史比较熟悉,或者略有研究的读者,对孙策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他是江东地区权力的实际拥有者,在各个朝代,评论家们对孙策的评论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但是,孙策的后代,命运却没有那么好。在孙策短短的君主生涯当中,育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因为孙策英年早逝,所以这几个孩

  • 孙策明明有儿子,死后为何将位置传给弟弟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爱文历史标签:孙策,孙权,曹操,袁绍,周瑜,东吴

    东汉末年,天下群雄争霸,各方割据诸侯王势力,在历史书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国时期,出现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乱世奸雄的曹孟德,武艺盖世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儒将风流的周瑜。历来皇位的继承交接都是传子,这个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但是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东吴,孙策在离世之际要把统治权给弟弟孙权

  • 孙权上位之后,孙策的后代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孙权,孙策,孙坚,曹操,袁术,刘备

    外出打猎的孙策被自己仇家许贡的门客盯上,在打猎的途中被刺杀了,身受重伤。话说孙策没有当场死亡,而是看到镜子中自己那刮花了视如珍宝的帅气脸蛋,悲痛地大吼一声,血管直接爆裂,当场人就驾鹤西去了。好在孙策当时把自己身后事都交代清楚了,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东托付给了孙权。当时的孙权也才十几岁,相比孙策自己

  • 孙策之死背后的谜团,是郭嘉派的刺客,还是江东豪杰的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孙策,郭嘉,刺客,曹操,孙权,江东,于吉,汉朝,三国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可见孙策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孙策17岁那年(公元191年),父亲孙坚攻黄祖过程中战死,此后孙策开启了纵横江东的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横扫江东六郡,为后来的孙吴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公元200年,年仅26岁的孙策英年早逝,如此勇猛的孙策为何会突然死去?官方记载

  • 孙策为何能轻松拿下长江天险?(顶级士族庐江周家为啥站队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孙策,袁术,周瑜,太守,孙坚,刘繇

    听说孙策要出征江东,沿途前来投奔的人已是络绎不绝,抵达历阳之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孙策知会吴郡都尉朱治,将自己的母亲从曲阿经历阳转移到后方的阜陵城(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孙策取江东的另一大助力朱治也开始浮出水面。朱治,字君理,丹杨人。朱治也

  • 袁术一直提防孙策,却借兵让其进军江东,为何放任孙策去一统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孙策,袁术,刘表,江东,借兵,汉朝,曹操手下

    汉末三国时期的猛将,除了吕布马超、关羽、张飞、赵云、许褚等人,孙策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对于孙策的骁勇,《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称其勇猛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孙策:“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曹操则表示:“猘儿,谓难与争锋。”至于孙策的主公袁术,则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