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白头吟
白头吟
《白头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9 16:44:20阅读:4876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归故林。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
代白头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31 13:20:02阅读:1133
代白头吟南北朝:鲍照所属类型:咏史怀古,写人,感慨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译文及注释
白头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4 19:07:35阅读:2542
白头吟两汉:卓文君所属类型:乐府,民歌,女子,怨情,爱情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译文及注释译文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孩子,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诗凤求凰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1:12:45阅读:1223
卓文君是谁?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林琼(今四川邛崃)人。卓文君长得漂亮又有才华,擅长打鼓弹琴,家境殷实。她是富商韩的孙女,性情乖巧,新近丧偶回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家喻户晓。司马相如喝了卓家的水,用心采摘,连夜拔腿就跑,一同返回成都。因为家里穷,他回到了林琼,卖掉了自己的车,买了一家酒店卖酒。就
卓文君为什么写《白头吟》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18:54:36阅读:4879
卓文君是西汉时代出名才女,也被以为是现代四年夜才女之一。卓文君是四川巨商卓天孙的女女,从小便粗通乐律,并且擅用乐器,正在文教圆里也有着很下的成绩。卓文君以及司马相如的恋情故事一向被先人津津有味,年夜家十分生知的一句话“愿患上一民气,黑尾没有相离”,便是出自卓文君的《黑头吟》。大概借有没有少伴侣没有太
凤求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3:29:53阅读:4650
卓文君是谁?卓文君,汉朝才女,西汉临邛(属古四川邛崃)人,卓文君她貌好有才华,擅饱琴,家中繁华。她是汉临邛年夜巨贾卓天孙女,好乐律,新众家居。司马相如取卓文君的故事可道是人人皆知。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回成皆。果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脱犊鼻裈,取仆
一代才女卓文君诀别书诗意鉴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0 4:14:00阅读:3780
卓文君诀别书卓文君诀别书是和《白头吟》同时所作,更准确地说,是卓文君写给有意纳妾的夫君《白头吟》,并随诗附上诀别书一封。诀别书虽然比《白头吟》少了华丽的辞藻和有节奏的韵脚,但是,其中所饱含的爱之深情之切一点都不亚于《白头吟》。卓文君诀别书更简单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同时,也是挽回司马相如的心意的关
才女卓文君白头吟名句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2 20:12:51阅读:2850
白头吟卓文君《白头吟》出自一代才女卓文君之手,是写给她的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汉乐府民歌。这首歌创作于司马相如事业步入正轨之后,当时司马相如有纳妾之意,听闻风声后的卓文君便做此诗一首,以表明自己的心意。白头吟配图《白头吟》的前两句说,爱情应该像山顶上堆积的皑皑白雪一样纯洁,应该像半隐在飘逸的云朵之间的皎
苏轼看到林逋的书法手卷后,赞不绝口,写下一首诗表达敬仰之情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0:44:42阅读:2293
林逋是北宋初期的隐逸诗人,被称为“千古真隐”,而他真正的隐居是在四十岁。他对经史百家无不精通,却终身不仕不娶,在杭州孤山与梅花为伴侣,与丹鹤为相依,善写梅花。许多达官贵人慕其才华,前往孤山拜望,围炉夜话,问学求道,被范仲淹称为“山中宰相”。林逋自己不入仕,但对前来拜望的人,劝谏他们不要学习自己绝意仕
司马相如也是渣男,《凤求凰》就是有力的见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23:57:27阅读:3456
大家好,我是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头条@念初心化蝶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可真是情真意切,千古求爱之绝唱,直接赢得才女卓文君芳心,不顾一切同司马相如私奔!爱情的力量真是伟大!一代才女,并不嫌弃此时还是穷小子的司马相如。生活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小两口把酒肆开在了老丈人家门口!这波操作真是赞了
司马相如清高孤傲,却为何让娇妻卓文君抛头露面、当垆卖酒?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8:51阅读:4325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本是梁孝王刘武(汉景帝刘启胞弟)的门客,梁孝王死后失了业,只好回家待业,因家贫无依,难以自立,恰好他的挚友临邛(今四川邛崃)令王吉邀他前往一聚,于是司马相如应邀至临邛,下榻都亭。临邛令王吉对相如的才华异常激赏、佩服,对他的态度非常恭敬 ,每天都亲自去拜访
才女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一生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6:32阅读:670
#历史开讲#我们或许不知道卓文君是谁,但我们一定知道这句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句话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她出生于商贾世家,精通音律,还懂医理,属于才貌双全的女子。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卓王孙认为,家里不缺钱,缺的是社会地位。于是打算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官宦家的儿子,以此弥补自身家族的不足。文君原本
历史上的卓文君,用她的二婚告诉你“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8:21阅读:2664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婚姻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性的婚姻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很多女性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运气好的女子若能嫁一个疼自己的郎君,夫妻之间恩爱白头,那将是女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反之,女人最大的悲哀与不幸便是自己婚姻的不幸,也将是伴随自己一生的噩运。古代文采风流的女性留
汉代才女卓文君回忆录(一)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7:20阅读:1724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才貌故事 佳话流传她是古代卖酒第一人她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汉代才女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从与司马相如初见这一生乃至千年时光都传颂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卓文君与《白头吟》先生妙笔能生花她是汉代典型的白富美是邛崃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她皮肤白皙,家中富有,样貌出众与司马相如跨越礼教(夜奔)
从家庭教育视角,重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这段轰轰烈烈的私奔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7:55阅读:1467
司马相如,有一流的文艺才华,一流的风采神貌,卓文君也是才貌双全,一个是年轻的寡妇,一个是大龄未娶的光棍汉,两人都精通音律,因琴生情,为爱私奔,最终司马相如一朝富贵,糟糠下堂,最终卓文君因一首《白头吟》,换来丈夫回心转意。在没有学习家庭教育之前,我可能会为卓文君惋惜感叹,或为她冲破束缚为爱追求的勇敢叹
从私奔到丁克,渣男司马相如与心机女卓文君的爱情真的幸福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4:14阅读:576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白头吟》当身在长安的司马相如收到了成都那边回复的这封“恐吓信”之后,他就知道,这婚看来是离不成了,自己
诗词日历 卓文君《诀别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3:47阅读:3579
9May《诀别书》是卓文君所作的诗歌。出自《宋书·乐志》。诀别一词总是伴随着让人难过甚至是无法接受的情绪,诀别的意思简单直白,离别中的“最高级”生离死别,不过在一些以诀别为题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人间至美,堪称凄美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卓文君和她的《诀别书》。译文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绚烂的色彩掩盖了素洁的
卓文君深爱司马相如,不惜当垆卖酒,为何写《白头吟》与其决绝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29:12阅读:3628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临邛富豪卓家传来消息,巨商卓王孙的爱女卓文君,与一个叫司马相如的年轻人私奔了。此事震惊整个临邛,卓王孙十分震怒,扬言:“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司马相如是个穷小子,没有卓王孙的资助,他与卓文君的日子过得很是贫苦。没有办法,原本为富豪千金的卓文君,只得当垆卖酒。好在,二
清水洗历史:李清照相随,卓文君得心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16:36:02阅读:2988
清水洗历史,樱桃小果上桌:李清照的相随,卓文君的得心“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这是卓文君的名句。卓文君得到的是司马相如的心,于是他们的婚姻算是一起走到了白头。李清照和赵明诚也算是相随,一路的走来,似乎也很是不容易。不容易的有各自的家庭,有当时的时局,还有赵明诚的纳妾,离世。赵明诚的离开成了关键,当
当初抛弃卓文君的那个渣男怎么样了?《白头吟》又有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5:28:15阅读:4265
“白头吟”我想一部分人应该有所耳闻,如果不知道,说起“愿得一人心”一句,你应该就会有所印象。仔细想一下这首诗,你可能说这首诗充满的是恋爱的酸臭味,尤其是对于单身狗来说,感觉身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而其实呢,这其实是分手诗,或许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吧。这首诗就是卓文君给司马相如写的一首诗,其实仔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