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专访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主演郑棋元:演程婴虽辛苦但幸福

专访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主演郑棋元:演程婴虽辛苦但幸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说一波 访问量:3668 更新时间:2023/12/12 14:52:43

一部音乐剧,长达3小时,共计17场戏,12场戏都有他。全剧26首歌,他一个人就有十几首,挑起了一半的任务。这是一场演员体力与实力的双重考验。高口碑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2022全国巡演正在进行中,展开史诗般的壮丽画卷。郑棋元出演剧中程婴一角,为贴近剧中草泽医生卑微的形象,他全程躬着背演唱。坐在5排观众席,能看到他脸颊的汗像断线的珠子,往舞台上滴。“我不能看见黑暗欺压星光,因为我心也要一直点亮,风暴随时会将我灭亡,但是善良从未荒凉”……他情感充沛的独唱,感染了全场观众。“郑棋元唱得好有感情”“我在二楼都能感受到他的演技”……等不及看完全剧,中场休息,观众便忍不住在剧迷群强烈推荐这位优秀演员。在复仇的深渊中依旧坚持希望与善良,他把胆怯懦弱、却也有宏大家国情怀的小人物演活了。时间回到2021年6月6日首轮演出末场,郑棋元表演现场遭到淹麦,出不了声音,他用肉嗓完成演唱。演出结束,全场鼓掌长达一分多钟,返场后他重新演唱了一遍《绝不可以》,几度哽咽,全场再次沸腾、掌声雷动。“他用肉嗓生生让我们三楼都听得一清二楚”“中国音乐剧教科书实至名归”……观众频频点赞这位宝藏演员。郑棋元,音乐剧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家。深耕中国原创音乐剧领域19年,出演17部优秀作品,为观众奉献了被誉为“音乐剧教科书”的《金沙》《赵氏孤儿》等多部经典。从业将近20年,郑棋元一直活跃在舞台上,但平均下来基本每年只演一部剧,习惯专心演完一部剧再接下一部,他出演的剧都有着良好的口碑。我们与郑棋元的专访约在演出后第二天下午,听说全程需要拍摄访谈视频,前一天工作到凌晨的他,提早近1小时到场化妆、熟悉提纲做准备,希望以最好的状态面对镜头。舞台下的他跟程婴气质相似,身上有一股正气,为人谦逊有礼,待人温暖、体贴。他也很感性,聊到某一次演出触动的情景,会顿时眼眶湿润。有时聊得太投入,我低头找下一个问题,他还会开朗哈哈笑几声不让对方陷入尴尬。表达《赵氏孤儿》作品含义时,他又很谨慎,担心表达不够准确,有时想不到合适的词便不回答,“这个不能轻易回答。”而聊起音乐剧这些年的经历,他踏实通透,保持淡然,也随遇而安。

首发于南都娱乐杂志。#1角色“演程婴虽辛苦,但很幸福”

南都娱乐:聊聊和程婴这个角色的缘分。郑棋元:当时朱梓溶找我说徐俊导演要做一个戏,加了制作人微信一聊才知道是《赵氏孤儿》,我当时觉得,哇,怎么胆子这么大,要做一个这么宏大的题材。一开始大家的愿景是很美好的,说你可以演屠岸贾、也可以演程婴。但我还没接触到作品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距离感的,心里没有底。到真正开始排练,落地两个月以后,才能够理解这个剧本、人物到底是要给观众表达些什么。南都娱乐:你怎么理解程婴这个角色,又如何演绎这个跟自己距离比较远的人物?郑棋元:我理解程婴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只是大家觉得他做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他的善良让他做了这个救孤的决定,要是有一点私心的话,可能抱着药箱就走了。一开始排练的时候要赋予他很多,我会去找这个人物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用什么样的语境、方式、台词、演唱,怎么能让观众理解这个人物。后来慢慢地通过排练、演出,我觉得把他想得越简单越好,剧本、台词,包括整个戏剧冲突已经都在那了,化繁为简地表达出来、真情实感地流露出来,就已经够了。其实我就是一个透明的瓶子,把这个人物装进去,观众就看到了。南都娱乐:你说过程婴是你演艺生涯里一个很大的挑战,具体的挑战在哪些地方?郑棋元:从体力上来说,程婴在这个剧的戏份太多了,刚开始演出的时候确实身体不适应,但现在好多了,在台上不像以前那么累了,汗可能也没有出那么多了,身体已经慢慢地适应了这个角色。我觉得更多(挑战)是角色的内心,每一场要重复演一遍这个故事,怎么用更强大的内心把这个人物装到你心里面,这是我之前完全没有遇到过的,以前的角色没有那么难、那么累、那么苦。这个转折可能也是我这个年纪应该承受的吧,我其实挺幸福的,就是那种苦的幸福。

南都娱乐:会做一些角色的设计吗?我看你在台上也是一直弯着腰。郑棋元:这个不是故意设计的,我们在太仓合成的时候,穿上真正的戏服那个瞬间,自然地就让自己弯下腰来了。可能戏服也是有生命的,很神奇的感觉。他上半场和下半场弯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上半场弯下腰完全是卑微的小人物状态,他没有办法很挺直胸膛去面对那种权势或者突如其来的托孤;下半场弯下腰是经过了16年隐忍、安安全全地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那种岁月给予人物的感觉。南都娱乐:弯下腰演唱是不是难度更大?郑棋元:对,比如下半场一开始那首《请相信我》,在排练的时候,我说这怎么唱啊?真的没有办法唱。现在反而身体适应这种状态了。所以我觉得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一开始觉得没有办法弯下腰,在那跪着、趴着唱,现在我适应了,反而觉得这么唱还挺舒服的哈哈。南都娱乐:你怎么理解程婴对程勃的感情?郑棋元:可能他是把对死去孩子的爱,以及对程勃16年感情的爱,都附加在这个孩子身上,你想16年能不处出感情来吗?虽然他不是我亲生的孩子,但我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了。他的爱是复杂的,包括对赵氏孤儿托孤的这份责任、对死去的孩子愧疚的父爱、帮助程勃长大那种责任的爱,所以他挺难的。

南都娱乐:程子灵魂在剧中是怎样的存在?郑棋元:我觉得导演说得特别好,程子灵魂在我们这部戏里是一个点睛之笔。程子灵魂在舞台上是有存在感的,但又让观众觉得他没有存在感。为什么他叫灵魂,他在舞台上是若隐若现的感觉。他对生父、对整个世界是没有怨恨之情的,他就像一缕烟一样,风吹的时候,你就感觉到烟雾是在飘动的,在整部戏里他是散不去的。不是说这个角色要表现出多么大的力气,他是存在的,但是又没那么有存在感,这个角色就成立了。南都娱乐:《赵氏孤儿》剧组为了尽可能保证演出,开了“漂泊”巡演模式,有什么感受?郑棋元:我们制作人、制作公司太不容易了,要付出多么大的辛苦,才能够让我们为了戏剧、为了这个信念毅然决然地走出去,开启了将近两个月的这种漂泊模式。我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其实我们还是把戏看得最重要,如果我们不走出去这第一步,我们连半步都走不出去,一直还是原地等着等着等着……他们真的特别伟大。#2演员让身体达到完美状态,才能站上这个舞台

南都娱乐:你是死磕细节的完美主义吗?之前看徐导也说过,你唱错一个字就会特别自责。郑棋元:对,我本身是一个对自己非常严格的人,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为什么会发生?但不会轴的那种,我昨天还唱错了。我也是敢于承认错误的人,在犯错误这件事上要找到原因,就会让你做得更好。我们演了这么多场,我不敢说每一场都是100%毫无差错的,因为我是肉长的,声带也是肉长的,整个人的状态也是随着身体有所变化,但我努力做到完美。观众是上帝,那么多人买票过来看,有的人看了很多场,你要对得起人家,所以即便我有时候状态不好,也要让身体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才能站上这个舞台。南都娱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你的谢幕返场视频,唱着唱着还流眼泪了。郑棋元:那个视频是上海首演的最后一场,麦出了问题,怪我自己出汗太多把麦淹了,制作人说你能不能在最后谢幕的时候再唱一遍这首歌,让观众、也让我自己,觉得是一件很圆满的事。如果照我原来的脾气,肯定说不唱,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整个剧组的事,所以我觉得就唱吧。当时情绪确实不太好,不是生气,就是感到很遗憾,你知道吗?因为是首演,大家都紧绷着神经,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这个戏,包括台下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希望能在首演的9场做到100%,为什么会在最后一场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是怪我自己,出那么多汗干吗。南都娱乐:之前有一个采访,主持人说即使在侧台看你,也一直在角色里,特别投入。演程婴这么投入,现在也演了这么多场了,出戏还那么难吗?郑棋元:因为最后一场也是比较苦的戏,虽然台词没有多少,但最后那场戏是给整部戏画上一个句号,但这个句号还是要有一些留白给到观众。每一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最后一场戏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确实在谢幕过程中就会很难出来。就像在福州的最后一场,听赵凡嘉说台词特别触动到我……(瞬间眼眶湿润),那一场是很深刻的。我觉得每个演员,包括对手,哪怕是自己在舞台上,一束光给到你和之前不一样的感觉,都会激发演员在舞台上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南都娱乐:怎么摆脱这种压抑的情绪呢?郑棋元:是有所调节的。有时候观众也会觉得他为什么在谢幕的时候,还是一直在戏里。我也在检讨自己,需不需要一个这样的过程,其实我可以马上转变到郑棋元本人的状态。但我觉得我需要一个过程,观众也需要慢慢地在谢幕的音乐当中出戏的过程。导演说过,谢幕是整个戏剧的一部分,每一个演员在谢幕中还是那个角色。所以我愿意告诉观众,我是逐渐地从这个戏、这个人物里抽离出来,而不是一下就变成郑棋元这个人在给观众挥手打招呼。南都娱乐:作为演员,曾经在谁那里得到过一些关于表演或人生的启示吗?郑棋元:我的启蒙表演老师是前国家话剧院的副院长晓鹰院长。那时我刚毕业,进到中国歌剧舞剧院,单位做了一部戏,当时很幸运就选上我演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当时特别紧张,那时才20出头,也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人生阅历就更没有了。那时候他让我们写人物小传,什么叫人物小传我都不知道。他真的是手把手、一点一滴地教你学会在舞台上走路的人,特别感谢他,让我一个小白鼠,慢慢逐渐地积累了一些舞台上的经验。

南都娱乐:你觉得人生的阅历对角色的塑造带来了什么帮助吗?郑棋元:我特别感谢这三四年的经历,包括这部戏、之前录过的节目,我可能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说它给我带来了什么,但我能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比如我现在可以这样自然地坐在这,我们面对面地去交流,以前我是做不到的。南都娱乐:是吗?社恐吗?郑棋元:我觉得我就是一个表达能力非常差的人,但这两年变了,它是怎么变的,我不知道。现在我能把我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用一种大家听得很舒服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这个是我之前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是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成长了,可能跟我最近习惯看书,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帮助。#3音乐剧“艺术容不得有一点沙子,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南都娱乐:你接戏、选角有没有比较看重什么?郑棋元:全凭命运的安排,我也没说这辈子要演一部《赵氏孤儿》。演员是很被动的,他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赌。你摊上一部制作好的戏,它就是一部好戏,那反之呢,对不对?我觉得所有演员遇到一个剧本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你愿不愿意去试一把?去接受它?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南都娱乐:你接戏比较少,说过只演一部戏,演完再接第二部戏,是这样自我要求的?郑棋元:我不想分心啊,接一个戏就是一个戏。因为人的身体是肉长的,脑子只有那么大的容量。艺术是容不得有一点沙子的,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希望踏踏实实地去走好每一步。南都娱乐:入行以来,你出演的很多剧目都是原创音乐剧,你觉得原创音乐剧是不是需要付出更多一些?这些年感觉音乐剧的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郑棋元:我没有权利去回答、定义所有从业者是怎样。我有一个戏,在银川排了半年,这期间不能干别的事,就踏踏实实排一个戏,你说付出多吗?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一直在这工作,就是这样。音乐剧行业确实是好了,有很多剧迷、愿意买票进剧场的观众,这个群体越来越庞大了。我们制作出来的戏,更多人愿意花钱走进剧场看戏,证明这个市场是好的。

南都娱乐:形容一下你跟音乐剧的关系,有没有总结过作为音乐剧演员的职业生涯分几个阶段?郑棋元:不太喜欢总结,没有归纳过。现在回头想一想,可能一开始就是晓鹰导演教我怎么在舞台上走路,后来演了《金沙》,让我多了一些舞台经验,再到后来演的这么多部戏,再到现在的《赵氏孤儿》,我觉得《赵氏孤儿》让我在表演上学会了一种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的表演。南都娱乐:这是很高级的表演。郑棋元:演《赵氏孤儿》让我明白了,不要为了什么而去做什么,你站在舞台上流露出来的东西能够打动观众、能够被理解。你要刻意地去做一些表演,观众就会觉得很刻意。我之前跟谭维维闲聊,她说你这一段表演是设计的还是没有设计的,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什么叫设计,但现在回过头来想这句话,我可以说我在《赵氏孤儿》塑造这个角色是真的没有设计。设计了,他可能就不是这个人。南都娱乐:音乐剧对你来说,最大的魅力、吸引力在哪?郑棋元:过瘾啊,虽然演程婴这个角色挺痛苦的,有时候我自己在台上憋不住也会哭,但这种情感是你在生活中没有办法体会到的。所有角色都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包括程婴这个角色。作为一个演员,在你每天24小时之中的那么几个小时,能够让你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对我的吸引还是挺大的。

南都娱乐:你有没有过低谷期?郑棋元:我感觉我没有什么低谷期、高潮期。工作的时候我就好好工作,没工作时我就好好生活,赚不到钱我也不会慌,当然也不是说我现在多有钱。以前存款可能只有几千块的时候,肯定会慌,或者会去思考:以我原来那种比较不愿意去表达、不愿意去抛头露面的性格,到底适不适合去做这个行业?但现在我不会了,可能这几年的经历让我变得更自信了,但也完全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我就是一个文艺工作者,把事干好了就完了。南都娱乐:你说过音乐剧依然不是一个能挣钱的营生,你接戏也比较少,要保证质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怎么守住自己的初心,面对一些机遇怎么取舍?郑棋元:确实赚不了什么钱,我们跟那些赚得多的人比起来,真的没什么钱可赚的,当然你说温饱肯定是没问题。踏实做事比什么都强,你想在音乐剧的行业找到流量明星的感觉,是完全没有的。南都娱乐:你现在已经是了(很受欢迎了)。郑棋元:我不是。我特别感恩、感谢,还有人为了我这个人去追很多场《赵氏孤儿》,但我一直都没有定义我是一个明星之类的。我都这个岁数了还把自己天天搞成那种感觉,我白活这么多年了,对吧?还享受所谓的什么粉丝给我的那种光环?完全没有必要,还是那句,你把作品做好了,自然就会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认可你。

导演、作曲眼中的郑棋元“我们全剧26首歌,他得贯穿一半,十几首歌的任务;全剧3小时,他几乎一直在场上。他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高质量完成,也没有第二组卡司。音乐剧演员的专业性,在声乐部分不仅仅指歌唱水平和技巧,还有发声方法。好演员的嗓子唱不坏,就在于他具备很好的发声方法。我也跟棋元说,每一场演出的体量很大,我很担心他休息不好会影响到体力和体能。但现在看来我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他真的很了不得。所以我们也没想过要去找第二个程婴,也很难再去找到一个可以和他媲美的音乐剧演员。”—《赵氏孤儿》音乐剧改编、导演徐俊“《赵氏孤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悲剧故事,每个人物都有他命运里的坎坷和情感上的纠结需要去表达。这部剧是我和棋元的首次合作,我在创作这首《绝不可以》的时候,和棋元还未曾见过面。直到听到他唱出了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因为作为创作者,我们会写很多音符,但每一个音符都需要找到一个对的人来唱。我找到了这个声音里面有情感的人,他在音乐剧的领域里敏感度很高,能自己在音符里找到如何去演绎这个角色的方法,他一直用热情灌注角色。因此,我觉得他就是我们的程婴。”—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作曲金培达采写:南都记者李春花实习生罗蕴清

标签: 郑棋元赵氏孤儿程婴演员

更多文章

  • 【专栏 | 一起读经典】战疫必胜——《曹刿论战》

    历史解密编辑: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标签:曹刿论战,左传,公曰,公将,齐师

    一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

  • 公孙固—比曹刿更强,比管仲更有眼光,却不被世人所知,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齐遇念别离标签:管仲,公孙固,宋军,春秋战国,宋襄公

    春秋战国时期攻伐不断各个国家互相征战。有的互相残杀,有的却以礼相待。那么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从中脱颖而出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不仅军事能力比曹刿更强,而且眼光比管仲更独到。即便如此,却也在战争中失败一切都要归咎于他所侍奉的君主宋襄公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终是子鱼有万般才能,也无法发挥。只能默默

  •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打垮齐军,几年之后鲁国却成了齐国的小弟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鲁国,齐国,齐军,管仲,曹刿,鲍叔牙,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曹刿论战"是中学的一篇课文。平民曹刿在长勺战场上审时度势、料敌如神,他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遐迩闻名。两千七百多年过去,"一鼓作气"已经作为一种精神浸入了民族的血液。长勺之战又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呢?还是一年多前,齐国发生了内乱。三个月内死了两个国王,王位空悬。能继位的两位王子都在国外避难,

  • 刺客列传第一:曹沬刺齐桓公,他真的就是后来的曹刿吗?

    历史解密编辑:姿势分子knowledge标签:齐桓公,曹抹,齐国,曹刿,管仲,鲁国

    春秋时期,齐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齐桓公更是有名的霸主。不过,齐桓公竟然也有被人挟持,不得不割地的尴尬境地。我们知道,在两千多年前的山东大地上,不仅有齐国,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鲁国,所以后来这里又被称为齐鲁大地。在春秋时期,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是冤家对头,没少打仗。咱们熟知的曹刿论战(成语“一鼓作气”的

  • 一鼓作气曹刿战长勺,敌疲我打一役退强齐,长勺之战防御战略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的旅行标签:曹刿,大军,战争,军队,齐军,长勺,冷兵器时代

    长勺之战的防御策略是什么?鲁国。鲁庄公亲自率领三路大军在鲁国长云地区迎战齐军。军人曹刿随鲁庄公出征。两军对垒后,鲁庄公欲击鼓行军。曹刿说:“不,现在是进军的时候了。”齐军击完行军鼓后,曹刿说:“可以了。”齐军溃逃。鲁庄公见敌人逃跑,下令追击。曹刿又说:“没有。”他下了车,在齐军战车撤退时仔细观察了一

  • 长勺之战:鲁国胜归功于曹刿谋略?看看齐国状况就知道鲁胜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曹刿,鲁胜,鲁国,齐国,管仲,庄公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齐鲁之间的矛盾鲁齐两国的始祖周公与太公,都是辅佐王室灭商的重臣,周成王为了使他们的后代和睦相处,共同作为王室在东方的屏障,曾赐给他们“世世子孙无害”的盟约。但到春秋初年,两国已矛盾甚深,断绝了往来

  • 《中国大历史》| 曹刿论战

    历史解密编辑:华华分享财经标签:齐国,曹刿,管仲,山东,大军,齐军,鲁庄,春秋战国,历史故事,中国大历史

    齐桓公饶了管仲,可不想原谅鲁国。一想到鲁国支持公子纠同自己作对,齐桓公就怒火中烧。在即位的第二年,即前684年,齐国派大军进攻鲁国。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摆开战场,齐国在以往对鲁国的作战中一直占据上风,此时仗着人多势众,首先向鲁军发起了冲击。鲁庄公亲临战场迎敌,正想擂鼓迎击,却被陪同参战的曹

  • 曹刿论战当中,齐国真的是因为士气不振才输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吹来人尘烟火标签:齐国,曹刿,军队,士兵,齐军,鲁军

    曹刿论战当中,齐国真的是因为士气不振才输的吗?在中国的历史之上流传了非常多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即使是非常现代化的今天,对于古人所经历的一切都深深着迷。那我们今天就带领着大家一起去探索历史之中的小秘密吧。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历史上发生了一场齐国与战国之间的战争,史称长勺之战,这对于两国来说,是一次非常

  • 曹刿从哪里来的,打了一场震古烁今的胜仗后,又到哪里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大伽秀标签:曹刿,齐国,左传,史记,鲁庄,曹国,春秋战国

    曹刿的名字,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但是,这个人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基本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简直就像是一颗耀眼的流星,闪一下,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曹刿论战)曹刿的来历,有人说是曹叔振铎的后人。曹叔振铎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周武王建国以后,给弟弟曹叔振铎分封的地

  • 曹刿论战之后发生了什么?和管仲学习财富之战,不动兵戈降服敌国

    历史解密编辑:柱下守藏标签:管仲,齐国,宋军,鲁国,鲍叔牙,曹刿论战,财富之战,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曹刿论战》是我们高中时学习的课文,大家都很熟悉曹刿的那一套理论,鲁国打败了齐国。在打败齐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齐桓公当然是不甘心,而且纳闷,齐国比鲁国强大,怎么会败呢?战败的鲍叔牙也不甘心,他提出了联合宋国再次进攻鲁国。齐宋联军组成后,鲍叔牙再次进攻鲁国,可惜这次还是失败了。这次不是败在齐军,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