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的马偷吃农夫庄稼被抓,高徒子贡要不回马,孔子:让马夫试试

孔子的马偷吃农夫庄稼被抓,高徒子贡要不回马,孔子:让马夫试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3341 更新时间:2023/12/21 7:28:51

有次孔子出游,马跑去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生气地把马扣下,子贡去找农夫要马,赔礼道歉,好话说尽,但马却没要回。孔子让马夫去要,马夫几句话就把马要回了。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他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不仅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还被民间信奉为财神。而且,孔子屡次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所以说,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其中之一。

然而,屡救孔子于危难,善于办“大事”的子贡,也有办不成的“小事”。这次孔子出游,马跑去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非常生气,子贡毛遂自荐,便主动去找农夫要马。不料,子贡兴致勃勃而去,低头丧气而回。众人疑惑,在大家的印象里,子贡可是能言善辩,屡屡救人于危难的大人物,都想着给农夫讨回一匹马,对子贡来说,手到擒来,没想到竟然失败而归。众人不解,问起细节。子贡从头至尾讲述了一遍,原来他引经据典,将各种大雅之作,给农夫讲了一遍,农夫听得不耐烦,直接把子贡赶了回来。孔子这才笑着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劝说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请飞鸟聆听九韶(相传是周朝雅乐之一)般优美的音乐一样,乃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于是,孔子便改派马夫前去要马,马夫见到农夫,先是寒暄了一会,两人渐渐熟悉后,马夫说:“我这也是第一次来你们这里,你也从没有去过我们那里,但是我们那里的庄稼和你们这里的庄稼一模一样,我的马儿怎么知道这是你的庄稼,而不能吃呢?”农夫听了觉得有道理,便把马儿还给了马夫。这个典故就收录于《智囊全集》政略篇,名曰“子贡尚不能说服农夫”。读了这个典故中,我们是否有所感悟,有所发呢?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尤其是做领导的,有些事情,你派不同的员工去做,结果将会大相径庭。

而没有做成功的员工,也不是能力不行,做成功的员工,也不是能力在众人之上,只是每个人的思维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结局也就不同。所以说,成功的领导,事业上有大成就的成功人士,也不是他们多厉害,只是他们懂得知人善任,用对的人做对的事情而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子贡是个读书人,农夫是个粗人,子贡在农夫面前,仍用之乎者也,用对待帝王将相的那一套来对待农夫,农夫自然不听。因两人的学识、修养相差太远,彼此早已心存距离,农夫听到子贡开口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排斥他了,又怎肯还他马。既然如此,那孔子为何不直接派农夫去讨马,而是先让子贡去,再让马夫去呢?这是因为孔子格局大,高瞻远瞩,他料到如果先让马夫去,凭借子贡的成就和威望,即便马夫要回了马,他也不服气。而等子贡碰壁后,再让马夫去,子贡心中既无怨言,马夫又有了表现的机会,一举两得。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无非就是他们能通达人情事理,人尽其用罢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情商高,知人善任!冯梦龙老先生还特意评析说:“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其实,人跟人的差别,就在于为人处事的格局,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随机应变的智慧所决定,而这些又基本是靠后天学习得来的。

标签: 子贡孔子庄稼农夫马夫

更多文章

  • 宁夏孙国友“跪地求水”,有人说他为了赚大钱,岂不闻子贡赎人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子贡,孔子,赎人,孙国友,庄稼汉,科学家

    宁夏灵武市的孙国友的林地断水“跪地求水”视频大火了,开始网上都说孙国友是治沙英雄,为了植树造林跑沙漠呆了二十多年。从意气风发的大老板变成今天面容沧桑的庄稼汉。慢慢说法又多了,有说孙国友是套补贴的,有说孙国友有打着绿化沙漠名义种不适合当地种植的速生林谋求利益的,还有说是煤矿断了水源,孙国友要补偿打不成

  • 子贡问政强调的观点是什么?取信于民!

    历史解密编辑:果胜铁肩问政标签:孔子,商鞅,论语,政绩,为政者,科学家,子贡问政,儒家思想

    子贡问政出自《论语》颜渊 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就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子贡问政原文及翻译: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老师,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回答说三条:“足兵,足粮,民信之矣”。子贡再问,说如果去掉一条,你说去掉什么呢?孔子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

  • 孔子的徒弟子贡,恐怕是孔子众高徒中,最会忽悠人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孔子,子贡,齐国,吴国,田常,吴王,科学家,民族乐器,历史故事,中国传统音乐

    孔子的徒弟子贡,恐怕是孔子众高徒中,最会忽悠人的了孔子的徒弟子贡,恐怕是孔子众高徒中最风云一时,最会忽悠人的了。子贡,原名端木赐,孔子给予他的评价是“瑚琏之器”,就是“你太有才”的意思。这位老兄不仅善于经商,还善于从政,孔夫子说他最擅长是“言语”,那么,他在言语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成就呢?齐国田常欲兴

  • 《为政篇》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历史解密编辑:晚桑榆标签:子贡,孔子,译文,为政篇,学而篇,科学家,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君子应该先做后说。”【注释】▲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后说。【学而思】真正的君子,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身教重于言传。参读: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

  • 子贡 ,孔子何以许之“瑚琏之器”?

    历史解密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标签:子贡,孔子,宗庙,君子之风,祭器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瑚琏,宗庙里盛黍稷的祭器。上一章孔子许子贱为君子,子贡也动了心思,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君子,是有这样的心思的。孔子也说过,“君子不器”。而这里,说出“女器也”,可见孔子认为子贡还未达到君子的程度。你看,师生之间的问答,很坦荡。“君子

  • 子贡救了人,没要官府的奖赏,孔子知道后却说:你这样做是在害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心聊史标签:孔子,子贡,宰相,子路,官府,拨弦乐器,乐器,弦乐器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开心地对孔子说:“老师,我救了个人,没要官府的奖赏。”孔子一听,忙说:“你这样做是在害人。”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孔子的故乡鲁国,常有女子被别国诸侯俘虏过去做臣妾。为了解救这些被俘虏的女子,鲁国的律令规定,只要能把被俘虏的女子赎回来的本国人,都可以得到国家的奖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人

  • 每到孔子诞辰,石碑就会泪流不止,是子贡没哭够,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小樊知识库标签:孔子,子贡,石碑,孔林

    9月28日是孔子的生日,每年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到山东曲阜的孔林祭拜孔子。这里是我国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氏家族墓地,孔子就葬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碑林之一,坟冢10万余座,碑石多达上万块,其中有一块石碑每年9月都会“流泪”。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码错字,石碑在孔子出生的月份流泪

  • 孔子与弟子列国旅游的钱哪来的?原来他有子贡这棵“摇钱树”

    历史解密编辑:上峰视点标签:孔子,子贡,儒家,摇钱树

    在72弟子中,孔子最满意颜回,颜回是他最满意的门生。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好学?”孔子答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还夸耀颜回道德高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但是,孔子最依赖的人,却是子贡。可以说,没有子贡,孔子的思想就难以被发扬光

  • 从“子贡赎人”的典故看600元手机费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子贡,孔子,赎人,典故

    子贡赎人,孔子是有大智慧的。可以看穿事情的本质。吕氏春秋里面的典故,分享给大家。虽然是千年前的故事,但是道理没有变,放在现在还是通的。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

  • 吕不韦、范蠡、子贡,都是非常著名的商人,先秦时期商人地位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吕不韦,范蠡,子贡,秦国,嬴政,刘彻

    先秦时期的商人,地位的确不低。比如说,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就曾经是一名商人。他通过奇货可居的方式,位列秦国宰辅,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除了吕不韦,先秦时期的著名商人还有范蠡、子贡等人。范蠡我们都知道,帮助越王勾践报仇成功,随后他没有留下享福,而是泛舟太湖,成为了一名富商,又被称为陶朱公。子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