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门豹治邺,最大功绩其实不是揭露“河伯娶妇”骗局?|读战国(4)

西门豹治邺,最大功绩其实不是揭露“河伯娶妇”骗局?|读战国(4)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3/12/23 4:15:48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西门豹治邺

文/松鼠爸爸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魏国大都市邺(yè)城外的一条大河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当地的官员、士绅和富豪们齐聚一堂,出席当地著名的大型户外情景艺术节目“河伯娶妇”仪式。

这是当地大事,看热闹的百姓就有两三千人,街巷皆空。

“河伯娶妇”是个什么鬼呢?

有点像《西游记》里妖怪吃幼童的故事。

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走到通天河附近的陈家庄时,听说有一个灵感大,每年要吃一对童男童女,强逼百姓定期献孩,后来被孙悟空降服。

不过,《西游记》吃人是真妖,而“河伯娶妇”的“河伯”却是人为杜撰的,根本就不存在。

原来邺城的官绅土豪为了向百姓搜刮钱财,与当地巫婆勾结,想了一个可恶的名目——说河神河伯要定期娶媳妇,必须把美女献给他,否则河伯一生气,就会大水泛滥,把百姓们全淹死。

其实这是一个弥天大谎。当地官绅这么做,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

他们从百姓手里搜刮来的钱财,只有小部分用来举办“河伯娶妇”仪式,大部分都被他们和巫婆私分了。

可怜的百姓,不仅要出钱,还要献出自己的亲生女儿,被打扮漂漂亮亮的扔进河里,人财两空。

这种事常年持续,百姓敢怒不敢言,能逃的带女儿逃走,不能逃的,生活越来越来贫困。直到有一天,邺县迎来一个新县令——西门豹。

西门豹是魏文侯派来的。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初到邺县,便微服私访,打听当地人民生活的难点和痛点。

得知“河伯娶妇”这样的怪事,西门豹震怒,下决心收拾这帮黑吃黑的地方官绅和巫婆。

西门豹首先照准河伯娶妇,到了新娘出嫁这一天,西门豹与地方官员、士绅富豪和三老在河边会聚。

一个七十岁的女巫,带着十几个身穿丝绸的女弟子,当场作法。

西门豹心里冷笑一声,开始演戏:“把河伯的媳妇叫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不漂亮。”

女子被带到他面前。

西门豹看了一眼,对巫婆等说:“这个女子长得一般,麻烦大巫婆为我禀(bǐng)告河伯,我们给他换一个漂亮女子,过几天再送过去。”

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立即把她抛到河中。

等了一会儿,河里没有丝毫动静。

西门豹奇道:“巫婆怎么去这么久还不回来?派她的弟子去催催她!”说完,差役们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

又等了一会儿,河里还是没有动静。西门豹又道:“这个弟子怎么也去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师傅!”说着,又一个女弟子被抛进河中。

一共抛了三个女弟子,西门豹这才说:“巫婆和她的弟子都是女人,恐怕没在河伯面前把话说清楚。这样,不如再派‘三老’去说明一下情况。”

“三老”是当地的基层官员,西门豹说完,三老又被扔进河中。

西门豹假装毕恭毕敬地河边等了很久,奇道:“巫婆和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要不要再派一个官绅去催一催?”

官绅们目睹此景此情,知道西门豹是来特意收拾他们的,忙不迭地跪地叩头,面如死灰,额头全是血。

西门豹等了一会,见目的达到,这才道:“看样子河伯热情好客,送信的人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都散了吧!”

邺县官吏惊恐,从此收敛,再不敢提“河伯娶妇”一事。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不止这一个。

比如他曾经率领百姓挖了十二条水渠,把漳水引来灌溉农田。

但挖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干了一段时间,百姓们嫌累,不愿干了。

西门豹苦口婆心地劝道:“父老子弟现在以为我让你们辛苦,百年以后,你们就会明白我这番话的用意。”

意思就是说,挖渠之事是“苦在当代,利在千秋”。

事实果然如西门豹所言,十二条水渠通后,邺城农业大兴,百姓富足,一直到后来的汉朝,几百年来的百姓都从中受益。

这应该才是西门豹治邺的最大成果。

松鼠父子读战国: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坏人抓起来?

小松鼠问:“爸爸,‘河伯娶妇’就是一个骗局,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那些干坏事的人全部抓起来?”

松鼠爸爸说:“虽然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但是当地百姓被骗多年、不敢轻易怀疑。如果西门豹一上来就否定这件事,当地的官绅和巫婆可能会联合起来攻击他。因为西门豹很难证明‘河伯’不存在。”

“他让巫婆和官绅去河里报风报信这件事干得真漂亮,一下子就把那坏人全制服了。”

“是啊。”松鼠爸爸笑道,“这就叫‘反证法’。”

“反证法是什么意思?”

“反证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西门豹就是先假定河伯真的存在,然后把巫婆和官绅都扔进河里,让他们和当地百姓切身体会到‘河伯娶妇’这件事是荒谬的。这样一来,所有人都知道河伯根本不存在。坏人自然再也不敢再玩‘河伯娶妇’这种骗人的把戏。”

“西门豹这招真棒!”小松鼠赞道。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西门豹魏文侯娶妇治邺百姓官绅

更多文章

  • 战国传奇:威烈王册立三晋君,乐羊妻断杼训乐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魏文侯,乐羊,王册立,孟尝君,秦国

    战国传奇:威烈王册立三晋君,乐羊妻断杼训乐羊话说齐相国田盘,闻三晋尽分公家之地,亦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遣使致贺于三晋,与之通好。自是列国交际,田、赵、韩、魏四家,自出名往来。齐、晋之君,拱手如木偶而已。斯时,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以续周公之官职。揭之少子班,别封于巩邑。因巩邑在王城之东

  • 乐羊食子,谁之罪?

    历史解密编辑:捡美酒与花瓣标签:乐羊,魏文侯,魏国,乐毅,秦武王

    乐羊担任魏将而攻打中山国。乐羊是战国名将乐毅的祖先。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君割烹了他的儿子,而且给他送来一杯肉羹。肯定是中山君与乐羊和谈不成,企图挫败乐羊的战斗决心和毅力。中山国君王的手段可谓卑劣。乐羊坐在营帐里一饮而尽。乐羊的举动应该出乎中山君的意料。他外表可能是平静的,内心必然是鲜血直流。魏文

  • 乐羊儿子堪比伯邑考第二,但乐羊注定无法成就周文王那样的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乐羊,姬昌,国君,周朝,唐朝,先秦,周文王,魏文侯,中山国

    传说殷纣王为了考验姬昌是不是贤人,就让他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姬昌为了能够逃回西岐,若无其事的吃了下去。后来,周文王帮助儿子姬发建立了周王朝。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就是乐羊为了攻打中山国,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但是乐羊却未能成就一番霸业。魏文侯打算让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但是考虑到乐羊儿子乐舒还在中山国

  • 历史上著名的变法有哪些?变法之始李悝变法,经典变法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秦国,魏国,赢驷,科学家,商鞅变法,李悝变法,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变法之对一个国家的法令制度做出重大的变革,为此而变强,国家进行变法可以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还可以提高军事实力,或者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或是改革政府机构、减少赋税、重视农业等一系列的政策,变法的根本就是让国家进行改革,从而适应大环境,进而变强。一个国家到了进行变法的时候而最终没能进行改革或

  • 战国法家第一人李悝,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为何老师都是儒家门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韩非,李悝,法家,儒家,孔子,荀子,子夏,韩非子,艺术家,科学家,法学家,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推销治国理念,没有得到列国响应,只能怀着失望的心情返回鲁国,从此静下心来搞学问、教弟子。返回鲁国之后,孔子传《易经》、作《春秋》,还收了一位入室弟子——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子夏非常聪明,深得孔子喜爱,《论语》中还特意记载了一段师徒对话。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

  • 魏国李悝变法, 政治、经济、法律三管齐下, 造就强国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于柴铭蕊书单分享标签:法律,政府,宪政,魏国,李悝变法

    《李悝变法推动魏国强大:政治、经济、法律三方面改革》是一个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也是中国古代变法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法律改革。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悝变法的历史背景、改革内容和影响,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变法运动的历史发展。政治改

  • 商鞅、吴起、吕不韦、李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湖北卫士标签:商鞅,李悝,卫国,吴起,吕不韦,科学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商鞅、吴起、吕不韦、李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卫国”引言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英才勃兴,每逢科考,江南省一省的上榜人数占了全国的一半,故而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天下英才,半数尽出于江南”。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也有一个地方盛产英才,其所产英才至列国或为将或为相,为将者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为相者

  • 历史冷知识-说说战国时期的李悝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悝,法经,魏国,子夏,战国,吴起,魏文侯,汉高祖刘邦

    魏文侯(公元前445年—前396年在位)年间,魏国很有朝气,是一个强盛的国家。魏文侯是一个有作为的国君,他延揽各地人才,先后任用魏成子(文侯弟,名成)、翟璜(名触),任用乐羊为将攻取中山,吴起为西河郡守,西门豹为邺县令,任用李悝为相国,对经济、政治和军事进行了改革。同时,又尊儒家卜子夏为“师”,并尊

  • 战国七雄:从李悝变法,到商鞅奔秦,魏国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悝,商鞅,魏国,魏文侯,魏惠王,吴起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学家称之为“战国七雄”。在“战国七雄”当中,魏国任用李悝变法最先崛起,但是没能笑傲到最后这是为何,魏国的兴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战国后期地图魏国在“三家分晋”当中是实力虽强的一个,但是他的

  • 李悝进行的变法打击了旧制度,不仅使秦军不敢东向也掀起变法高潮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李悝,魏国,变法,魏文侯,吴起,法经

    秦国有商鞅变法,而战国初期的强国魏国也有李悝变法。季充—李兑—李克—里克:这一行都是他的名字。里克是以音传讹,季充、李兑是以形传讹。就连“李克”这个原型,也兴许是被不愿意写复杂字的老百姓们简化而来(当然,以当时的教育水平这事不可能是老百姓干的)。他的真名叫李悝.悝这。李悝先生这时候在魏国,魏国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