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西门豹治邺
文/松鼠爸爸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魏国大都市邺(yè)城外的一条大河边,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当地的官员、士绅和富豪们齐聚一堂,出席当地著名的大型户外情景艺术节目“河伯娶妇”仪式。
这是当地大事,看热闹的百姓就有两三千人,街巷皆空。
“河伯娶妇”是个什么鬼呢?
有点像《西游记》里妖怪吃幼童的故事。
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走到通天河附近的陈家庄时,听说有一个灵感大王,每年要吃一对童男童女,强逼百姓定期献孩,后来被孙悟空降服。
不过,《西游记》吃人是真妖,而“河伯娶妇”的“河伯”却是人为杜撰的,根本就不存在。
原来邺城的官绅土豪为了向百姓搜刮钱财,与当地巫婆勾结,想了一个可恶的名目——说河神河伯要定期娶媳妇,必须把美女献给他,否则河伯一生气,就会大水泛滥,把百姓们全淹死。
其实这是一个弥天大谎。当地官绅这么做,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
他们从百姓手里搜刮来的钱财,只有小部分用来举办“河伯娶妇”仪式,大部分都被他们和巫婆私分了。
可怜的百姓,不仅要出钱,还要献出自己的亲生女儿,被打扮漂漂亮亮的扔进河里,人财两空。
这种事常年持续,百姓敢怒不敢言,能逃的带女儿逃走,不能逃的,生活越来越来贫困。直到有一天,邺县迎来一个新县令——西门豹。
西门豹是魏文侯派来的。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初到邺县,便微服私访,打听当地人民生活的难点和痛点。
得知“河伯娶妇”这样的怪事,西门豹震怒,下决心收拾这帮黑吃黑的地方官绅和巫婆。
西门豹首先照准河伯娶妇,到了新娘出嫁这一天,西门豹与地方官员、士绅富豪和三老在河边会聚。
一个七十岁的女巫,带着十几个身穿丝绸的女弟子,当场作法。
西门豹心里冷笑一声,开始演戏:“把河伯的媳妇叫过来,我看看她长得漂不漂亮。”
女子被带到他面前。
西门豹看了一眼,对巫婆等说:“这个女子长得一般,麻烦大巫婆为我禀(bǐng)告河伯,我们给他换一个漂亮女子,过几天再送过去。”
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立即把她抛到河中。
等了一会儿,河里没有丝毫动静。
西门豹奇道:“巫婆怎么去这么久还不回来?派她的弟子去催催她!”说完,差役们把她的一个弟子抛到河中。
又等了一会儿,河里还是没有动静。西门豹又道:“这个弟子怎么也去这么久?再派一个人去催催她师傅!”说着,又一个女弟子被抛进河中。
一共抛了三个女弟子,西门豹这才说:“巫婆和她的弟子都是女人,恐怕没在河伯面前把话说清楚。这样,不如再派‘三老’去说明一下情况。”
“三老”是当地的基层官员,西门豹说完,三老又被扔进河中。
西门豹假装毕恭毕敬地河边等了很久,奇道:“巫婆和三老都不回来,怎么办?要不要再派一个官绅去催一催?”
官绅们目睹此景此情,知道西门豹是来特意收拾他们的,忙不迭地跪地叩头,面如死灰,额头全是血。
西门豹等了一会,见目的达到,这才道:“看样子河伯热情好客,送信的人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都散了吧!”
邺县官吏惊恐,从此收敛,再不敢提“河伯娶妇”一事。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不止这一个。
比如他曾经率领百姓挖了十二条水渠,把漳水引来灌溉农田。
但挖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干了一段时间,百姓们嫌累,不愿干了。
西门豹苦口婆心地劝道:“父老子弟现在以为我让你们辛苦,百年以后,你们就会明白我这番话的用意。”
意思就是说,挖渠之事是“苦在当代,利在千秋”。
事实果然如西门豹所言,十二条水渠通后,邺城农业大兴,百姓富足,一直到后来的汉朝,几百年来的百姓都从中受益。
这应该才是西门豹治邺的最大成果。
松鼠父子读战国: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坏人抓起来?
小松鼠问:“爸爸,‘河伯娶妇’就是一个骗局,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那些干坏事的人全部抓起来?”
松鼠爸爸说:“虽然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但是当地百姓被骗多年、不敢轻易怀疑。如果西门豹一上来就否定这件事,当地的官绅和巫婆可能会联合起来攻击他。因为西门豹很难证明‘河伯’不存在。”
“他让巫婆和官绅去河里报风报信这件事干得真漂亮,一下子就把那坏人全制服了。”
“是啊。”松鼠爸爸笑道,“这就叫‘反证法’。”
“反证法是什么意思?”
“反证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方法。西门豹就是先假定河伯真的存在,然后把巫婆和官绅都扔进河里,让他们和当地百姓切身体会到‘河伯娶妇’这件事是荒谬的。这样一来,所有人都知道河伯根本不存在。坏人自然再也不敢再玩‘河伯娶妇’这种骗人的把戏。”
“西门豹这招真棒!”小松鼠赞道。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