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桓公的红颜劫

鲁桓公的红颜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有料吧 访问量:2131 更新时间:2023/12/9 11:04:46

鲁国的大夫羽父,由于在几次的对外带兵打仗中立下了战功,因而权势变得越来越熏天。虽然羽父当时不是鲁国的第一执政官,就像当时的鲁隐公并不是鲁国真正的国君一样,但羽父当时却成了鲁国实际上的执政大臣手握重劝。

羽父专权后,有一天突然找到鲁隐公。他郑重其事的向鲁隐公提出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劝鲁隐公杀了太子姬允。太子姬允是鲁隐公的弟弟,鲁隐公的老爹鲁惠公去世的时候,由于姬允年幼所以鲁隐公才得以有了摄政的机会。

至于羽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恐怕除了他自己没人能猜得透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羽父挑唆鲁隐公杀姬允这件事儿的最终得益者肯定是他自己,而绝非是为了让鲁隐公成为真正的一国之君。

鲁隐公姬息姑,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于当年父亲夺了自己未婚妻都能忍受,所以对鲁国的国君之位他也并没有那么依恋。姬允长大成年后,鲁隐公本来是打算好的,等到合适的机会就把鲁国的大权还给姬允。到那时他自己就去菟裘这个地方,建一所房子颐养天年。

然而就在鲁隐公等待那个合适的机会时,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羽父来。对于羽父的献策,鲁隐公丝毫没有兴趣。于是这位假忠臣在他专权跋扈的道路上,吃了一记大大的闭门羹。在鲁隐公这里蛊惑不成功,于是羽父调转枪头跑到了姬允那里继续挑唆。

羽父跟姬允说,鲁隐公想要成为鲁国真正的国君,计划要除掉姬允。鲁隐公重情义没私心,无论做哥哥还是代理国君他都问心无愧。然而姬允就不一样了,由于其复杂的人生,所以也早就了他复杂的性格。最终姬允成功被羽父蛊惑,在他的默许之下羽父趁机杀死了鲁隐公。

鲁隐公死后,在羽父的扶立下姬允即位是为鲁桓公。说实话,鲁桓公的人生确实挺复杂的。鲁桓公的母亲仲子,本来是鲁惠公给鲁隐公求娶的媳妇。但没想到的是,鲁惠公见了仲子的美貌后竟然情不自禁的据为了己有。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鲁桓公。

公元前712年鲁桓公即位,公元前709年娶齐襄公的妹妹姜为夫人。三年后,文姜为鲁桓公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鲁庄公。如此来看,姬允的人生到此算是很圆满了。宝马雕车,娶妻生子。然而物极必反,这条哲学的规律充斥在了宇宙间没一个事务之上。就在鲁桓公开始享受他巅峰幸福的生活时,不幸的事儿发生了。

那就是公元前694年,鲁桓公陪着夫人文姜走娘家时,不小心发现了文姜竟然和自己的亲哥哥齐襄公搞破鞋。其实文姜嫁给鲁桓公之前,就跟自己的哥哥不清不楚了。鲁桓公之前也有所耳闻,没想到这回还真碰见了。鲁桓公气急不已,面对强大的齐襄公他不敢招惹,于是只能狠狠的骂了文姜一顿解气。

而文姜被丈夫臭骂一顿后不思痛改前非,反而委屈的把鲁桓公斥责她的事儿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表现的倒是平静,他平素阴险的面容上没有起一丝波澜,但杀机却蓄满了心胸。四月的某一天,齐襄公邀请鲁桓公饮酒然后故意把鲁桓公灌醉。

鲁桓公因为夫人的事儿本来就很生气,所以喝起酒来难免忘记了节制,齐襄公不用怎么劝鲁桓公就端起酒杯干了。就这样,鲁桓公喝的酩酊大醉后,齐襄公让公子彭生亲自驾驶马车将其送回住所。然而这一路颠簸,鲁桓公最后竟然死在了马车中。

历史对于鲁桓公的死记载的很简单,对于君的死于非命记载往往草草了事,这似乎成了《春秋》的惯例。不过根据明眼人一看便知,这肯定是齐襄公的杀人灭口做法。鲁国的国君死在了齐国,鲁国虽然没有齐国强大但鲁国人肯定也是得要个交待的。不过齐襄公早有准备,他早就找好了公子彭生这个替罪羊。

当鲁国人来找齐襄公要交待时,他毫不犹豫的杀了彭生。彭生被杀后,鲁国人也不好再继续追究。于是鲁桓公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如此看来,那些死在奸夫淫妇之手的并不一定总是卖炊饼的武大郎之辈,有时候他也有可能是一国之君。

鲁桓公死于非命也就算了,他死后文姜继续和齐襄公我行我素,后来鲁庄公继位后文姜返回鲁国但还一直和齐襄公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死后还在被别人戴着绿帽子,鲁桓公的一生也的确够复杂够不幸的。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绿帽王——鲁桓公,带着妻子回娘家,却发现她与哥哥私通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齐国,姬发,公室,国君,先秦,周朝,鲁桓公,齐襄公,春秋(书),中国古文献,烽火戏诸侯

    鲁桓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第15位国君,在位期间并没有太过出名的政绩,不过却留下两大污点。其一,鲁桓公是鲁隐公之弟,后来听信谗言杀死鲁隐公,自己做了国君。其二,鲁桓公是春秋第一绿帽子王,他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在一次带妻子回娘家之时,却无意中发现妻子跟她哥哥通奸,结果悲剧了。弑兄上位鲁隐公名息姑,是鲁国

  • 鲁隐公与大臣一番话,千年后成就一异族族名:略谈春秋姓氏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鲁隐公,春秋,杜预,吐谷浑,诸侯

    公元前715年,鲁国大臣无骇去世。无骇位居司空,是鲁国三卿之一,掌管鲁国工程建筑等等事务。公元前721年,无骇曾经带兵消灭极国,为鲁国立下战功。无骇过世,作为鲁国公族却没有谥号,其后人也还没有族号,因此公子羽父特地向鲁隐公请示。周时礼仪制度实在太多、太繁琐,鲁隐公对如何赐谥号与族号也不太明白,急忙向

  • 中国史连载:开启春秋元年的鲁隐公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鲁隐公,春秋,周平王,秦国,周公旦,宋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得名于孔子修订的鲁国官修编年国史《春秋》。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然而《春秋》这本书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开始写的。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春秋时代开幕的半个世纪居然没被国史记载。孔子为什么不写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呢?这当然不是因为孔老夫子偷懒,而

  • 先秦:外交政策大调转之鲁隐公的春秋大开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齐国,鲁国,宋国,国君,先秦,周朝,鲁隐公,外交政策,历史故事,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随着鲁惠公的离去,鲁国迎来了一位新国君鲁隐公息姑。准确地说,息姑并不是国君,但他完成了除了正式成为国君的一切手续。而之所以不是正式国君,是因为他的出身不是嫡出而是庶出,而他的父亲鲁惠公是有嫡子的。当时的弟子太子允年纪幼小,而息姑又有治国经验,所以鲁国群臣才推举息姑摄政。他们

  • 退休不成反被害,鲁隐公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阔乐影视评标签:齐国,公子,国君,君位,周朝,先秦,鲁隐公,郑庄公

    上回说到攻打许国一役郑庄公失去了颍考叔、公孙子都两只老虎,其时大将公子吕也早已经去世,郑庄公心里挺难受。但又想起齐僖公和鲁隐公帮他攻下戴城和许国,应该去谢谢人家才对。郑庄公就打发两个使臣带上礼物和书信,分头去聘问齐僖公和鲁隐公。去齐国的使臣办完事回来了,而那个去鲁国的使臣却把礼物和书信原封不动的带回

  • 鲁隐公:春秋时期少有的贤明国君,也是仁义的兄长,无奈一生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鲁隐公,春秋,孟子,桓公,惠公,国君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隐公名息姑,为伯禽七世孙,惠公之子,声子所生。先是,惠公元妃为宋女孟子,孟子死后以声子为继室而生隐公。后来,惠公又娶了宋女仲子,本来这是作为父亲的鲁惠公为儿子鲁隐公挑选的妻子。据说,仲子为宋武公之女,

  • 位于鲁苏交界,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山河足迹标签:鲁苏,微山湖,观鱼台,鱼台,孔子,京杭大运河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地处鲁西南、鲁苏两省交界处、微山湖西岸,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素有“鱼米之乡、滨湖水城”之美誉。济徐高速贯穿南北,枣菏高速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17条河流纵横交错,通航里程220余公里,年吞吐量过亿吨。境内人才辈出,是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

  • 鲁隐公为何会与齐国联盟?帮助鲁国强大自身,巩固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周平王,诸侯国,齐国,分封

    全文共178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自从周武王建立周政权之后,就对一种诸侯进行分封,在这其中即有战功赫赫的异姓王,又有姬氏子弟,不过在分封的过程当中必定会有所偏向。对于周天子来说,他秉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中心思想,将众多好处送到了姬氏子嗣的手中,而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姬氏子嗣的诸侯王们也得到了

  • 先秦:春秋大幕拉开时的鲁国与鲁隐公

    历史解密编辑:江明月好标签:鲁隐公,鲁国,多尔衮,秦国,皇太极,宋国

    公园前723前,鲁惠公离世。国君去世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国君的诞生,而这时鲁国则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庶长子公子息姑,一个是年幼还不能理事的太子允,另一个选择就是公族的其他人。当鲁惠公离世的时候,他正与宋国打得热火朝天。国君的突然离世自然会引起国家政策的大变化,所以宋国也就不那么步步紧逼了。宋国需要观

  • 令人惋惜的鲁隐公:庶子作国君众人不服,不死也许鲁国成渔翁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鲁隐公,鲁国,宋国,齐国,周王室,郑国

    一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去世。鲁惠公原配夫人是宋国之女孟子,并没有生育。孟子陪嫁过来的声子作为次妃,生下了姬息姑。后来,鲁惠公强抢儿媳仲子为妻,又生下了嫡子鲁桓公。仲子鲁隐公被鲁惠公安排摄政时,其实十分尴尬。他首先得面对差点成为老婆的仲子,其次又得在众人的风言风语下,抚养、扶持原本可以当自己儿子的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