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幸得冯谖

孟尝君幸得冯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你的小可哎呀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2/29 21:41:20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门下养了三千个门客,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冯谖说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孟尝君还是把他当下等门客留下了。过了几天,冯谖敲着剑唱歌道,这里吃饭没有鱼,孟尝君便给他一般门客的伙食;又过几天,冯谖又说,这里出门没有车,孟尝君便给他上等门客对待;又过几天,冯谖又说,没有钱养家,孟尝君便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最后,冯谖终于不唱歌了。

门客太多,孟尝君只能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耗费。孟尝君派冯谖去收债,冯谖问,回来有没有要买的东西,孟尝君说你看我缺什么,就买吧。冯谖到了地方,在老百姓面前把债券烧掉,回去说把老百姓的情义买回来了。孟尝君不高兴也没说啥。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派人散布谣言说孟尝君想当齐王。齐王很担心便把孟尝君赶回老家。门客一看,就都散了,只有冯谖跟着回去。等孟尝君回去,看到老百姓夹道欢迎,才体会到冯谖买到的人心。冯谖给孟尝君谋划出路,首先到秦王那里推荐孟尝君,秦王很重视便派人聘请孟尝君。冯谖又抢先回到齐国,对齐王说,秦王要抢人了,你赶紧再重新任命孟尝君,他才不会走,齐王赶紧照做。孟尝君重新担任相国,门客们又纷纷回来。孟尝君很是气愤,冯谖说你现在正需要大家扶持,把门客赶走了,谁还给您办事呢?孟尝君便像当初一样招待他们。分享知识给最可敬的你,也欢迎大家积极留言!点赞评论加关注,三连不迷路!更多历史故事等着你哟!

标签: 孟尝君冯谖秦王齐国

更多文章

  • 孟尝君少年时语出惊人,之后养有食客三千,关键时刻什么人才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聪聪扒历史标签:齐国,秦国,田婴,孟尝君,公孙弘,历史故事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的齐国贵族,因为被封在薛邑,又被称为薛公。也是在战国四君子当中,唯一一个在后世评价中存在分歧的人物,司马迁说他是贤者,荀子说他是篡臣。少年不凡孟尝君能够发迹的原因,一部分得益于他身上有着齐国王室血统,因为其父亲田婴的关系,他在齐国王室当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过田婴的儿子足有四十多

  • 孟尝君:因被嘲笑个子矮灭了一县,先后担任三国宰相,死后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尚宫女史标签:齐国,秦国,魏国,苏代,孟尝君,四大名将

    孟尝君应当是战国四公子中名气最响的一个,作为齐国贵族的田文,礼贤下士,养士三千,不管是鸡鸣狗盗之辈还是能文善武之士,他都能一视同仁。靠着这些门客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担任秦国、齐国和魏国等三国宰相,搅动战国风云,风头一时无两。他以薛邑“中立于诸侯,无所属。”但他死后,所有荣光却在一夕间灰飞烟灭,令

  • 历三朝还辅佐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两代幼主的肥义为何被乱刀砍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哥讲坛标签: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赵惠文,幼主,肥义,赵雍

    (赵武灵王)在战国中期,发生在赵国的沙丘之乱中,有一位老臣,舍身替赵惠文王去死,他的名字很少被后世提及,此人便是肥义。这位老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赵雍即位肥义,据说出身于胡人。当时的赵国西、北两边均与胡人聚居地接壤,与胡人打交道的地方很多,双方时和时战,关系紧密且复杂。肥义很早就到了赵国,

  • 赵国往事之君臣心机:赵惠文王的黄河之水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赵惠文王,赵惠文,赵国,秦国,秦王,苏秦

    在《战国策》关于赵国的篇章中,有一些比较凌乱的短篇,它们的字数不是很多,内容却十分精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短文,为我们揭示了战国时期的君臣关系。战国时期,君臣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强调忠心耿耿,虽然战国时期的人们一直歌颂忠义之士,但是,当时的君臣关系真的特别松弛。战国时期,知识分

  • 秦昭襄王索要和氏璧, 到底有何目的! 真相让赵惠文王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王大花的vlog标签:秦国,秦王,先秦,周朝,和氏璧,蔺相如,赵惠文王,秦昭襄王

    在过去的课本中,我们看到过秦昭襄王与和氏璧的故事。那里面讲述了秦昭襄王作为一个坏蛋,他居然蛮横的找赵国要和氏璧,并且提出要15座城池来交换。这一波操作的确让很多人感觉是强盗换衣裳,明显就是坑人。所以赵国根本就不想给秦国做生意,但由于秦国太强,所以迫不得已没办法,于是就让蔺相如来换和氏璧。但可惜的是,

  • 主张饿死赵武灵王的是哪位权臣?赵惠文王继位后对他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赵武,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赵惠文,齐国,李兑

    李兑,在赵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他很有能力,也热衷于权势,因一次变乱而发迹,又因一次战乱而失势。一、依靠肥义赵武灵王时期,在国内大力推行变革之时,向天下士子广开门路,极力招揽,且量才录用、任人唯贤。李兑应该也是这时候进入仕途的,刚开始不显山不露水,并不为人所知。有句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赵惠文王时期四次大败秦国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赵惠文,秦国,秦王,魏国,秦军,白起

    分别是林之战、阳马之战、阏与之战、几之战,四战败秦说明赵国拥有强大可怕的军事实力,并有力的佐证了秦赵并强这一事实。林之战前284年五国联军击垮齐军后秦国随即班师,魏相田文兑现承诺将陶邑赠予秦相魏冉,此时秦国筹划着扩张领土,于是先打击韩国占领少曲(今河南济源市东北)后,打算直取大梁攻灭魏国。秦国害怕赵

  • 为什么秦国敢扣留楚怀王,却不敢扣留赵惠文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楚怀王,赵惠文,秦国,魏国,蔺相如,秦昭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会盟,无疑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就在春秋时期多次举行会盟。一般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中,很少出现扣留对方君主的情况。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在春秋时期,楚国就在会盟时扣留了宋国君主宋襄公。不过,让楚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也会有被人扣留的时候。公元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六章 四危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六章 四危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君主牧臣的最高最好的方法。我们说君主治国先治吏,牧臣就是治吏,管理好了朝臣与官吏,国家就能治理好。这是一个古老话题,却说到了现在,也就变成了一个新话题,这就叫与时俱进。君主牧臣最高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惩恶扬善,禁止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重点讲了老子的“上仁”,也就是大爱,这是人先天本有的本能。我们常说大爱无疆,这与佛教教教义是一致的,当佛祖用无量巨大的事物比喻福德时,最终发现宇宙间没有哪一样能跟“爱”相比。爱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思维,而思维是无限的。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