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三朝还辅佐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两代幼主的肥义为何被乱刀砍死?

历三朝还辅佐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两代幼主的肥义为何被乱刀砍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哥讲坛 访问量:1594 更新时间:2023/12/8 16:38:56

赵武灵王)

在战国中期,发生在赵国的沙丘之乱中,有一位老臣,舍身替赵惠文王去死,他的名字很少被后世提及,此人便是肥义

这位老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赵雍即位

肥义,据说出身于胡人。当时的赵国西、北两边均与胡人聚居地接壤,与胡人打交道的地方很多,双方时和时战,关系紧密且复杂。

肥义很早就到了赵国,成为赵肃侯的近臣,进入到了赵国高层。赵肃侯很器重肥义,也很信任他,所以临死时托付其辅佐幼主的重任。

赵肃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赵肃侯崩殂,按理应该是太子赵雍继位;可是,此时的太子还在韩国做质子,一时半会儿回不到国内,万一国中有变,怎么办呢?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赵国在国君崩殂、新君继位之际经常发生变乱。公元前386年,赵武公(亦称赵武侯)崩殂、赵敬侯即位时,赵武公的儿子公子朝发动叛乱,想要夺取君位,为赵敬侯挫败后,公子朝在国内无法立足,就逃奔魏国去避难。魏武侯派兵送公子朝回国,兵锋直逼邯郸城,想替他夺回君位,结果被赵军击败。

公元前374年,赵敬侯崩殂、赵成侯继位时,公子胜与赵成侯争夺君位,同样发生了变乱,后被赵成侯平定。

赵成侯二十五年(前350),赵成侯崩殂,太子语继位为赵肃侯,公子赵緤与赵肃侯争立,也发生了变乱。赵肃侯通过努力,将赵緤反叛势力击败后,赵緤在国内无法立足,就逃到了韩国避难。

由此可见,肥义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也并非多余。他找到阳文君赵豹商量对策,二人团结了朝臣,控制住了邯郸城守军,还将赵雍的叔叔赵成请出来,暂时主持朝政,很快稳定了国内局势。

不久,韩国派兵送赵雍回国,继承了君位,是为赵武灵王

二、支持变革

赵武灵王刚刚即位时,由于年纪小,就以宗室阳文君赵豹为相国,并提高肥义的地位、增加俸禄,让他们尽心辅佐,打理朝政。

赵武灵王长大亲政后,很想有一番作为,就积极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胡服骑射。人们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都是世世代代、许多年相沿成习,改革起来很费力,推行起来很难,有相当大的阻力。

肥义鼓励年轻的赵武灵王,要敢于革新,不畏阻难,不必事事都要经过大家商议通过后再实施,“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大力支持他进行变革维新,进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在肥义等人的大力支持下,赵武灵王多次找到叔父公子赵成,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经过一番较劲后,公子成最终点头了。

于是,赵武灵王在举国上下开始了一场大范围的变革运动,很快使赵国得以崛起。赵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得以有效提高,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盛世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处乱被杀

赵武灵王晚年,在废立太子上犯了错。他将没有过错的太子赵章废黜,改立赵何为新的储君,而且还禅位给赵何,自己做主父。

但是,他后来又后悔起来了。他就想将赵国一分为二,赵章做代王,赵何做赵王,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很显然不符合赵国的国家利益,因此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强烈反对。

肥义对此也是反对的。

公子章一心要夺取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于是纠集了一帮人,变乱看来难以避免。赵何幼年继位,肥义又是重要的辅政大臣,还是赵何的师傅,所以于公于私,他也不能让变乱乍起,祸害国家。

李兑劝肥义称病不出、明哲保身,因为这场变乱阻止不了,不可避免,处乱必危。遭到了他的拒绝:“之前既然已经接受重任,岂可避难而走?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决心以死报国。

肥义对赵惠文王近卫军统领信期提出要求:“今后,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

肥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沙丘之乱时,公子章、田不礼等人诈以主父名义招赵惠文王相见,肥义怀疑有诈,就挺身而出,自己先去。

到了主父所住宫城外,肥义被不分青红皂白的公子章等人杀害。这时候的肥义年龄应该不小了,少说也有六七十岁了,是一位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了。

公子章本以为是赵惠文王来了,杀了正好,然后可以勒兵逼主父传位给自己。可是,他的小算盘打错了。

杀了肥义,这可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公子章等人便起兵杀向赵王所住的宫城,而赵王那边在得知肥义被杀后,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应战准备。不久,公子成、李兑的兵马也赶来勤王,与信期、高信带领的兵马里应外合,一举击败了公子章的叛军,消灭了反叛势力。

公子章一派的叛军被歼灭,使赵国得以避免国家分裂和动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肥义的死,也就有了殉国的高尚意义。

肥义辅佐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两代幼主,身历赵肃侯、赵武灵王、赵惠文王祖孙三朝,为赵国的发展和稳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最后的以身殉国,更是唱响了一曲悲壮的爱国赞歌。

更多文章

  • 赵国往事之君臣心机:赵惠文王的黄河之水

    历史解密编辑:酸奶别加热标签:赵惠文王,赵惠文,赵国,秦国,秦王,苏秦

    在《战国策》关于赵国的篇章中,有一些比较凌乱的短篇,它们的字数不是很多,内容却十分精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短文,为我们揭示了战国时期的君臣关系。战国时期,君臣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强调忠心耿耿,虽然战国时期的人们一直歌颂忠义之士,但是,当时的君臣关系真的特别松弛。战国时期,知识分

  • 秦昭襄王索要和氏璧, 到底有何目的! 真相让赵惠文王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王大花的vlog标签:秦国,秦王,先秦,周朝,和氏璧,蔺相如,赵惠文王,秦昭襄王

    在过去的课本中,我们看到过秦昭襄王与和氏璧的故事。那里面讲述了秦昭襄王作为一个坏蛋,他居然蛮横的找赵国要和氏璧,并且提出要15座城池来交换。这一波操作的确让很多人感觉是强盗换衣裳,明显就是坑人。所以赵国根本就不想给秦国做生意,但由于秦国太强,所以迫不得已没办法,于是就让蔺相如来换和氏璧。但可惜的是,

  • 主张饿死赵武灵王的是哪位权臣?赵惠文王继位后对他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一点桥标签:赵武,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赵惠文,齐国,李兑

    李兑,在赵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他很有能力,也热衷于权势,因一次变乱而发迹,又因一次战乱而失势。一、依靠肥义赵武灵王时期,在国内大力推行变革之时,向天下士子广开门路,极力招揽,且量才录用、任人唯贤。李兑应该也是这时候进入仕途的,刚开始不显山不露水,并不为人所知。有句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赵惠文王时期四次大败秦国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赵惠文,秦国,秦王,魏国,秦军,白起

    分别是林之战、阳马之战、阏与之战、几之战,四战败秦说明赵国拥有强大可怕的军事实力,并有力的佐证了秦赵并强这一事实。林之战前284年五国联军击垮齐军后秦国随即班师,魏相田文兑现承诺将陶邑赠予秦相魏冉,此时秦国筹划着扩张领土,于是先打击韩国占领少曲(今河南济源市东北)后,打算直取大梁攻灭魏国。秦国害怕赵

  • 为什么秦国敢扣留楚怀王,却不敢扣留赵惠文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楚怀王,赵惠文,秦国,魏国,蔺相如,秦昭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的会盟,无疑是比较常见的事情。比如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就在春秋时期多次举行会盟。一般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中,很少出现扣留对方君主的情况。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比如在春秋时期,楚国就在会盟时扣留了宋国君主宋襄公。不过,让楚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也会有被人扣留的时候。公元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六章 四危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六章 四危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君主牧臣的最高最好的方法。我们说君主治国先治吏,牧臣就是治吏,管理好了朝臣与官吏,国家就能治理好。这是一个古老话题,却说到了现在,也就变成了一个新话题,这就叫与时俱进。君主牧臣最高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惩恶扬善,禁止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重点讲了老子的“上仁”,也就是大爱,这是人先天本有的本能。我们常说大爱无疆,这与佛教教教义是一致的,当佛祖用无量巨大的事物比喻福德时,最终发现宇宙间没有哪一样能跟“爱”相比。爱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思维,而思维是无限的。再大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什么是真正的有德。韩非子通过论述表相与本质的关系,来说明那些注重“德”的表相的人其实并没有德,真正有“德”之人,只注重并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老子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下事物均按时间有序发展,没有哪一样事物是超越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一章 愚首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一章 愚首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严厉批判所谓的前识先知是“婴众人之心”迷人心志,惑人思想,看似玄奥实则儿戏。对于此种行为韩非子认为“华焉殆矣”是华而不实之为,极度危险之举,危险不单指听信者,还有行詹子之术者。如果“詹子之术”形成组织,那与邪教无异,后患无穷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六章 别黑白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六章 别黑白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亡国之臣的亡国行径。如何消灭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蛊惑君主,通过君主的昏庸无道使国家陷入混乱,达到亡国的目的。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抛开世俗的善恶论,能让一个国家消亡的奸臣绝对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他既是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