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3/12/8 23:03:02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章 义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重点讲了老子的“上仁”,也就是大爱,这是人先天本有的本能。我们常说大爱无疆,这与佛教教教义是一致的,当佛祖用无量巨大的事物比喻福德时,最终发现宇宙间没有哪一样能跟“爱”相比。爱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思维,而思维是无限的。再大的事物都有边界,而思维是无边界的。

老子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至上者的行为是没有目的的。有些记者在采访救人者时总会问,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这是多么愚蠢和无知的问题,这是对救人者的侮辱与不尊重。我想救人者唯一的想法就是救人,不会再有其它想法。记者提出这样的无知的问题,说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仁”。当下社会教育都是有目的的教育,使得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本是“为之而无以为”却成了“为之而有以为”,这是逐利思想的体现。

老子的“爱”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心连心”上,彼此能感知对方的悲喜。喜人之福,恶人之祸,这是当下社会最为缺乏的,没有怜悯之心,没有恻隐之心,对他人的疾苦表现冷漠,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成了常态,老人跌到,要不要扶,却成了问题,“仁”的“欣然”却要三思。所以说对中国传统化的学习与实践,关乎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才是真正的复兴。

韩非子在讲完“仁”后,接着讲“义”。按《孟子·告子上》对五常的解释:义也,羞恶之心,就是知道羞耻的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指对错事、坏事感到羞耻、憎恶,就是义的开端。上仁,没有目的自然而为,而“义”已经带有人为情感在里面了,不知道从时开始人们知道了对与错,好与坏,羞与耻,也许是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含意后才知道的,而这些不是我们本性中本有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此开始,人类的文化走了自我。

韩非子对老子“义”的解释“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 意思是义是指君臣上下的联系,父子贵贱的差异,知交朋友的交往,亲疏内外的分别。人类社会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差异与差别,都有等级上下之分。三六九等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对自然万物的区分归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三六九等,一般来说就是对世间乃至宇宙万物的类别及级别进行区分、归属,狭义是指对人所拥有的物质、思想、职业等的层次高低进行区分。也许正是这种区分,才产生了争斗与奋斗,才会有适者生存,人类才会生生不息。

也许,这样的安排本是自然的事,大自然就是这样,做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自然也是这样。老子悟道成学,自然认可接受这种区分与归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义”来规范这种区分与归属。人类社会的这种区分与归属,是自然而然的事,是自然形成的关系,老子的“义”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遵从。

 【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

在公司管理中,老板与员工必须认可并接受这种“义”中所说的关系,这是存在与管理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如果人人都不认可不接受这种关系,那么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当然社会的管理者要为人们提供改变这种关系的通道,要形成社会共识,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合理合法的改变这种关系。所以,在公司管理中要注重员工晋升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这是员工改变现有关系的唯一通道,也是公司最佳的激励制度。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章 贵无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什么是真正的有德。韩非子通过论述表相与本质的关系,来说明那些注重“德”的表相的人其实并没有德,真正有“德”之人,只注重并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老子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天下事物均按时间有序发展,没有哪一样事物是超越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一章 愚首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一章 愚首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严厉批判所谓的前识先知是“婴众人之心”迷人心志,惑人思想,看似玄奥实则儿戏。对于此种行为韩非子认为“华焉殆矣”是华而不实之为,极度危险之举,危险不单指听信者,还有行詹子之术者。如果“詹子之术”形成组织,那与邪教无异,后患无穷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六章 别黑白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六章 别黑白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亡国之臣的亡国行径。如何消灭一个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蛊惑君主,通过君主的昏庸无道使国家陷入混乱,达到亡国的目的。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抛开世俗的善恶论,能让一个国家消亡的奸臣绝对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他既是谋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三 避塞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三 避塞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万物有害”的痤疽(cuó jū)爪角之害与纲罗爪角之害。痤疽爪角之害,是违背生活常识与共识的伤害,这里要重点解释一下什么是“痤疽”,只有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将问题重视起来,这是世人惯有的思维。痤疽,释义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自然界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一 忠节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万物有害”,他是由“兕虎之害”引出的“万物有害”,这里的有害,并不是指事物本身有害,而是指人如果不按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就会受到伤害。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有害无害之分,事物并没有主动去伤害人,而是人主观违背了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章 罪欲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十过,文公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章 罪欲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戎马生于郊”。天下无道,君主穷兵黩武,连年战争,国力虚弱,供给缺乏,连士卒的护甲都生虫了,军帐破败的燕雀都在上面恐巢了。韩非子细仔入微的写实,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为君主的无道感到愤慨。老子的“戎马生于郊”一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九章 易妄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祸福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九章 易妄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弃道理,失民财”的天道地理,这一点不管是对一国之君,还是一国之民来说,都是至理。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主弃道理而妄举动,既是有天子诸侯势尊和天下财富一样会失民失财。人生在世,才为基,财为实,实力是人生价值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前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揭示了世间争执的根本原因,是沟通出了问题,礼确定了沟通双方的关系与方式,而人为的因素让关系变的势利,沟通内容变得虚假。物理介质的信息传输从来不会让产生争执,是因为联接协议与传输内容没有改变,比如电脑向U盘传输信息。礼确定的人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事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才能获得事理。其实,韩非子的解答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规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所获得的每一份认知甚至是智慧都是“因祸得福”的结果,只有受伤了,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韩非子从“人有祸”开始说起,认为“祸”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治国,法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再论厚赏重罚的社会价值,重罚不仅在于惩罚盗贼,更是警示百姓,让民众对律法产生敬畏,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想违法,行为规范。厚赏不仅在于奖励有功之臣,更是让全体民众明白君主治国的原则是有功必赏,促使臣民踊跃为君为国立功。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