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九章 易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九章 易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4/1/23 2:47:58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九章 易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为“易攻”,从字面我们知道是容易进攻做事,如何才能做到易攻呢,韩非子的策略是从难处着眼准备进攻,也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表现就是主要困难。把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随之化解了,解决了事物的主要困难,其它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易攻,是最好的办事方法与原则,也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反之就是难攻。

易攻的基础是实干,解决主要矛盾主要困难必须务实进取。其实,韩非子所议易攻与难攻旨在说明实干兴邦,虚谈误国,只不过从结果的角度讲得更加具体有力。在韩非子看来实干积累实力,用实力进攻,出一分力可得十分,虚谈空耗国力,用虚力进攻,出一分力损百分。事实就是这样,纸上谈兵的故事讲了几千年,依然有人夸夸其谈,误国败事。所以圣贤之言只能让人觉悟悟道,并不能教育人,教育人的只有事。

不管是治国大事,还是处理具体的小事,易攻难攻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面对困难, 我们总是不敢直面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在外围打转转,结果问题总是得不到有效解决。标本兼治才能治好病,这里的“本”就是主要矛盾主要困难。修建高速公路,难点在架桥与打隧道,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工程就能顺利完成。道理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的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从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入手解决问题就叫做易攻。

按说,韩非子讲到这里已经把易攻难攻讲完了,但却加了一段,这一段来自《韩非子-用人》,原是“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意思是:做臣子的都能发挥他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官职,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不需要把余力保存在心里,不需要对君主承担兼职的责任。所以在国内没有心怀怨恨的祸乱,在国外没有像赵括那样轻敌冒进的祸患。

君主用人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文化氛围,让官吏充分发挥才能,胜任官职,履职尽职,不藏私力,不兼职务,忠效于君。树木成长需要适合的环境,臣子尽其才也需要适合的环境,君主的责任就是创造这样的环境。臣子心存怨恨,主因是怀才不遇,不管是自以为是的怀才不遇,还是环境造成的怀才不遇,责任都在君主。

良好的用人机制与工作环境,其结果就是“内无伏怨,使明者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言此谓易攻。”意思是:明君使职事不相干扰,所以不会发生争吵;使臣下不兼任官职,所以各自都有擅长的技能;使人们不为同一件事情而立功,所以不会发生争斗。说这种话说明是明白了易攻的本质。

职责分明,程序明晰,奖罚严明,人人都在努力工作,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履行自己的职责,哪有时间争吵、告状、争利,更无心也无力兼职。君主治国,同样要易攻,治国先治吏,治吏是治国的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治好了吏,也就解决了治国的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吏治好了,国就容易治。治吏的首务就是为臣子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文化氛围。如何治好吏,韩非子在《用人》篇中讲得非清晰。

【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内无伏怨,使明者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言此谓易攻。】

人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如同君主治国的关键是官吏,治好官吏就能治好国家。如何解决人的问题,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研究问题本身,而忽略了问题需要人去解决的这一根本问题,所以当我们研究清楚了问题后,却发现没有合适的人去做。

标签: 韩非韩非子-饬令红林臣子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五章 亡行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萧何,韩信,朝政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五章 亡行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列出了六个亡国之臣。这六个亡国之臣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夏商周时期。从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开始,再到周朝的晋国,每一个君主时期韩非子都列出了一位亡国之臣,他们是夏朝有扈氏的臣子失度,尧时期讙兜氏的臣子

  •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六章 韩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定法,奸臣,法令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六章 韩患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借三家分晋韩地成国后,新旧律法同存而不一,臣子无所遵循而奸邪滋生,这一景象回答了第二个问题的前部分,就是“徒术而无法”的后果是什么。申不害作为韩国韩昭侯的辅助大臣,只让君主行君术颁布韩国律法,却没有废除晋国旧法,新旧法令不统一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三章 奥妙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周文王,文王,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三章 奥妙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了的“自胜之谓强”的思想,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战胜自己的是谁?被战胜的自己又是谁?为什么要自己战胜自己?探讨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可以揭示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是谁让我们每天准时起床上班奋斗不息。又是谁让我们迷恋网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五章 微明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国君,微明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五章 微明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是按韩非子的意思做出的解释,其实,这句话的核心在“固”,意思是本来,原来,词语有固有、固当如此等。那么这句话的解释笔者觉得应该是你想要获取,就应该按规律先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五章 咎痛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贪图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五章 咎痛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祸患中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韩非子举了智伯的故事来就明太贪心的后果就是“漆其首以为溲器” 头骨被涂漆后用作饮器。看看那些蹲在大牢里的贪官贪污的天文数字,就能明白“祸莫大于不知足”的恶果,当然,贪官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四章 佐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周公旦,范蠡,管仲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四章 佐臣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欺君之臣的不法之为。韩非子所言“欺”,不仅是欺骗,更是欺负。君主治国,是最讲客观真实,依据事物的真实而全面的信息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欺君之臣从解决事物的一开始就蒙蔽君主,让君主获得事物虚假虚构的或是残缺不全的信息,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八章 盖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盖世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八章 盖世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人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结构,所有的新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生活也是一样,今天的生活以昨天为基础,没有哪样知识是能脱离现有的知识基础而突然产生的,生活也是一样,没有那一天的生活是脱离昨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六章 积德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六章 积德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圣人未见祸端,就能虚无服从于道理,这叫“早服”。老子更是将节省的觉悟,定位为早服。圣人未见祸端而早服,是对自然规律地掌握与应用,这一点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管是国家法律还是公司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四章 饰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礼教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四章 饰谕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开讲老子的“礼”,在我们思想中,礼,就是礼貌、礼数、礼教,再往上就是礼制。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四 重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重生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四 重生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免于诸害”的办法,就是“避其域,塞其原”,避开导致事故祸患的行为范围,堵住事故祸患的源头。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就是有效避开因醉驾导致车祸的最好办法,警察严查酒驾就是有效堵塞因醉酒导致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