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三章 奥妙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三章 奥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1766 更新时间:2024/2/12 14:50:25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三十三章 奥妙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了的“自胜之谓强”的思想,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战胜自己的是谁?被战胜的自己又是谁?为什么要自己战胜自己?探讨这些问题很有意思,可以揭示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是谁让我们每天准时起床上班奋斗不息。又是谁让我们迷恋网游,懒惰在床,熬夜耗神,被欲望所控。勤奋的我与懒惰的我这对矛盾体为什么会统一集中在我的身体里。这一切是如此的神奇。

佛家讲修行,是为了恢复本性,回归本我。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遇见本我。从佛教的至高境界讲,其实也就是遇见佛,因为人人心中佛,这个佛就是本我。与本我相对的是自我,自我的特性是自以为是,自我是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自我,就是现在的你我,自我是由认知产生的,认知是认识知道现实世界,认知的途径佛家讲六根,道家讲五官,总归是人体的感知器官,不管是佛家讲的六根蒙尘,还是道家讲的五官是神明之户牖,总之,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很原始很局限的,正是这种原始局限的认知能力造就了自我,让我们不能以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待与处理事物,而总是以自以为是的思想来看待与处理事物,结果事物总是不能圆满,包括我们的人生。

世俗世界的自我与精神世界的本我完美的统一集中在我们的身体里,每天都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想要健康身体的本我与贪图美食的自我斗争着,想要睡个懒觉的自我与早起上班养家糊口的本我斗争着,想要熬夜打网游的自我与作息有规律的本我斗争着,总之,正的本我与邪的自我斗争着,按律而为的本我与自以为是的自我斗争着。这种斗争表现为自省和自律,自省就是自我反省,坚持正地丢弃邪的,然后让正确的思想约束自己。韩非子讲的曾子就是这样一位“吾日三省吾身”的人物。

今天,韩非子讲老子的“奥妙之论”。同样有一个故事来明喻。

【周有玉版,纣令胶鬲索之,文王不予;费仲来求,因予之。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故事的大意是周国拥有一块玉版,殷纣王派胶鬲前去索取,周文王不给他;费仲前去索求,文王就给了。这是因为胶鬲贤达而费仲不讲道理。周人讨厌贤人在殷朝得志,所以给了费仲。这就让人不解了,为什么贤达的胶鬲办不成事,而不讲理的费仲却办成了事。这里有政治计谋在其中,按韩非子的理解“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而资费仲玉版者,是爱之也。”

周文王在渭水边提拔了太公,那是尊重他;而把玉版提供给费仲,却是看中他得志后可以扰乱殷纣。费仲,纣王佞臣,跟鲁雄伐西岐时,被冰冻岐山而捉,被斩。费仲是佞臣,这样的人权力越大祸害越大,周文王将玉版给他,就是想让他立功上位,继而祸害纣王,反过来胶鬲是贤士,同样这样的人权力越大造福越大,再说胶鬲是周文王的内应,周文王就更不应该将玉版给你他。胶鬲,商周之际时期人物,原为贩卖鱼、盐的,后周文王把他举荐给商纣王,以作为内应。

老子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不尊重老师,不利用资源,不借鉴得失,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已经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奥妙要诀啊!这就是事物成败的奥妙要诀。按此理解理,周文王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周文王渭水之滨重任姜太公,是尊重圣贤的表现。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其次,周文王很会利用资源,比如利用费仲和胶鬲,这就是周文王的聪明之处,也是他成功的奥妙要诀。

按老子的话讲,一个人成功的奥妙要诀,一是要尊师重道,实质就是要在思想上尊重事物规律,而圣贤们都是掌握事物规律的人,尊重圣贤就是尊重规律,这就是人才的价值。二是要学会用人用资源,从全局看人也是资源,而且是最核心的资源。看历史看今朝,但凡成功的人,都是会用人的人。人是事物的主体,人的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二弹一星的故事更能体现出老子“奥妙之论”的智慧。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五章 微明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国君,微明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五章 微明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想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是按韩非子的意思做出的解释,其实,这句话的核心在“固”,意思是本来,原来,词语有固有、固当如此等。那么这句话的解释笔者觉得应该是你想要获取,就应该按规律先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五章 咎痛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贪图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五章 咎痛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明喻了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祸患中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韩非子举了智伯的故事来就明太贪心的后果就是“漆其首以为溲器” 头骨被涂漆后用作饮器。看看那些蹲在大牢里的贪官贪污的天文数字,就能明白“祸莫大于不知足”的恶果,当然,贪官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四章 佐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红林,周公旦,范蠡,管仲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十四章 佐臣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欺君之臣的不法之为。韩非子所言“欺”,不仅是欺骗,更是欺负。君主治国,是最讲客观真实,依据事物的真实而全面的信息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欺君之臣从解决事物的一开始就蒙蔽君主,让君主获得事物虚假虚构的或是残缺不全的信息,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八章 盖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盖世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八章 盖世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人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结构,所有的新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生活也是一样,今天的生活以昨天为基础,没有哪样知识是能脱离现有的知识基础而突然产生的,生活也是一样,没有那一天的生活是脱离昨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六章 积德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五十六章 积德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圣人未见祸端,就能虚无服从于道理,这叫“早服”。老子更是将节省的觉悟,定位为早服。圣人未见祸端而早服,是对自然规律地掌握与应用,这一点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管是国家法律还是公司制度,目的是为了防止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四章 饰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礼教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四章 饰谕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开讲老子的“礼”,在我们思想中,礼,就是礼貌、礼数、礼教,再往上就是礼制。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四 重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重生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一十四 重生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免于诸害”的办法,就是“避其域,塞其原”,避开导致事故祸患的行为范围,堵住事故祸患的源头。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就是有效避开因醉驾导致车祸的最好办法,警察严查酒驾就是有效堵塞因醉酒导致车祸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三章 鬼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后世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三章 鬼神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按照法则治理天下,鬼神也就不灵了。依法治国,天下太平,百姓幸福,要鬼神何用。民众对鬼神的敬拜,原因诸多,主要还是生活困苦,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解决,就将希望寄托于鬼神身上。对鬼神的敬拜,从原始社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六章 君礼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君主,君礼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六章 君礼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普通人对“礼”的理解与使用。天下道理,先天而在,你悟与不悟,悟多悟少,它就在那里,不增也不减。礼,也一样,普通人只看到了皮毛,君主看到了骨骼,而圣人看到了精髓。其实,人们出生时是一样的,长大后却是千差万别,根本的原因是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八章 兴礼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菩提,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八章 兴礼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礼的现状“上礼神而众人贰”上礼要求专心致志,而普通人对礼却三心二意,结果就是“故不能相应”要求与实际不相符。这几乎是所有思想与实践存在的矛盾。上礼,已经是规则,而众人行礼却只是规则的实践,规则与实际的差距就是“不能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