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非子的“难言之隐”

韩非子的“难言之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美美魅 访问量:884 更新时间:2024/1/20 11:32:33

最近,继续读《韩非子》中的《难言》《爱臣》《主道》《有度》4篇,皆为经典之作,语言规整,气势非凡,论说充分,观点鲜明。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难言》,这些文字将韩非子的“难言之隐”和盘托出,当然同时,也是诸多如他一样的志士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臣非非难言也,所以信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

这是《难言》里的名句,意思是说,作为臣子我韩非子并不是没有水平,没有能力去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对治国安邦,富民强兵贡献力量的,而是确实有很多很多“难言之隐”。

他通过强烈的对比,例举了进言时可能受到的各种误解,曲解,甚至诬蔑,有的历史人物因为进言而受罚,受刑,更有遭受杀戮的林林总总。这种调度概括的语言相当精妙,也是韩非作为散文大家的鲜明特色。

同时通过具体人物,比如伍子胥孔子管仲比干孙膑、关龙逢、董安等等的惨烈遭遇“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而发出如下的自问自答:

问:“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

答:“而三君不明也。”

这一问一答,其实就是全篇的核心观点和思想,正是各类实例和铺垫所要表达的。

通俗地讲,那就是,之所以“进言”难,甚至惨遭杀害,归根到底是遇到了昏君。这真是一语中的啊。

我们可以往韩非身后的历史看,历代因言获罪的比比皆是。为什么这类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韩非子已经把原因讲得透彻得很了。只是后世之人,有的视而不见,有的故装糊涂罢了。

最后,作为臣子,韩非子仍然冒着被刑罚的危险,忠心进言:

“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此为读《韩非子》杂感所作。

更多文章

  • 韩非子也源自道家

    历史解密编辑:进德修业标签:韩非,道家,君主,本原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道是万物的本原,是非的准则。因此英明的君主把握本原来了解万物的起源,研究准则来了解成败的起因。所以虚无冷

  • 历史上的韩非子:因口吃不善言辞,却将最需要沟通的工作做到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韩非,法家,儒家,道家,李斯

    历史上的韩非子:因口吃不善言辞,却将最需要沟通的工作做到极致学悦风咏书社2022-06-1613:24上海关注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电视剧《寻秦记》韩非子(右)、李斯(左

  • 《韩非子》经典名言20句,饱含人生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韩非,法家,成语

    罗曼读书会为 阅 读 而 生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1、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出自《韩非子·五蠹》篇。贾指的是经商,做买卖。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袖子长了好跳舞,钱财多了好经商。比喻有所凭藉,事业容易成功。现在可用于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可资凭借的条件越多越完备,事情就越容易做好。

  • 韩非子与姚贾辩论,秦王嬴政做裁判,小心眼韩非把自己给辩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韩非,嬴政,姚贾,秦王,秦国,李斯

    韩非子死了,死在了与姚贾的论战中。还是秦王嬴政做的裁判。这位稀里糊涂就死掉的韩非,就是那位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著有《韩非子》一书流传后世的韩国公子。此韩国可不是当今太极旗飘扬、地球都容不下的宇宙国。韩国是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都是大浪淘沙、久经考验的国家。战争是对国家最

  • 法家学说有多坏?韩非子告诉秦始皇别信任何人,老婆孩子都能害你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韩非,嬴政,萧何,刘邦,秦王

    在法家问题上我比较同意秦晖家教授的看法,儒家大不了就是伪善,但是法家可厉害了,逼得人伪恶。所谓伪恶就是好人不得不去做坏事来掩饰自己。为什么伪恶?儒家可从来没有理论,这纯粹是法家理论在支持。韩非子就告诉秦王,你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人都是为自己的,都会为自己来算计你。他专门提到,包括老婆孩子。(夫以妻之

  • 韩非子:八句名言,道尽世事人情

    历史解密编辑:爱读书的陕北大叔标签:韩非,成功学

    一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释义:夫妻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互相疼爱便会亲近,彼此不疼爱就会相互疏远。韩非子这句话真是说透了婚姻关系的本质,爱才是婚姻关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情的婚姻一定难以长久。因为人们只愿意亲近自己喜欢的人,疼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结婚就一定要找一个懂得疼爱你的人

  • 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主体,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上的邮递员标签:韩非,法家,商鞅,慎到

    君主之道:“法、术、势”并用。韩非政治思想的主体是“法、术、势”为一体的绝对君主专制理论。韩非从人性论出发,剖析人性自利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利益计算的社会现实中,“从人性论角度解开君臣温情脉脉的面纱,使君主免于‘制于人’。”然而,君主既然无法在“信人”,则民众、臣僚、左右近侍、父兄亲属、夫妇子女

  • 韩非子:所谓的“同窗之谊”,在乱世之中分文不值

    历史解密编辑:坦荡的远山山吖标签:李斯,荀子,秦国,秦王,韩王,韩非子

    东周时期的各大学派,与现在的大学差不多。春秋战国,许多有“一起同过窗”这种铁关系的师兄弟们,在大学毕业后投效于各诸侯企业。可惜,由于各企业之间有利益冲突,这些早年的同窗好友,最终成为立场不同的敌人,以至于发生了不少残害同窗好友的历史事件。像孙膑庞涓一样,李斯和韩非子也是这样一对有着同窗之谊的冤家。两

  • 浅析韩非子“依法治国”中,“术”、“势”与“法”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法家,治国,嬴政,五蠹,孔子,韩非子,科学家,法学家,艺术家,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当秦皇赢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王专制政权时,诸子百家的事业和学说却遭到了钳制和打击。秦始皇焚书的决定是由李斯的上奏而引发的,而李斯与法家思想家韩非子同门学艺,向来以法家的身份名流青史,故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政策往往被看作是法家思想的罪恶。其实,这种看法是很成问题的。诸子学说被排挤从本质上讲是帝国政

  • 战国名人韩非子之死,警示后人什么道理?丞相李斯不该背负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史日记标签:韩非,李斯,秦王,秦国,嬴政,史记

    每一个人的人生结局都不同,或轻于鸿毛,泯人众人,浑浑噩噩一生,好似从未出现过;或重于泰山,忧天下人之忧,名垂青史,好似从未离开过。但也有一种人,他们的死如同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在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黯然离世,却留给后人无限的警示。战国名人韩非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死很特别,让自己的同窗李斯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