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鸡鸣狗盗之辈也能成为孟尝君的门客?幸亏是这些人才救了他一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奈斯趣世界 访问量:4477 更新时间:2024/1/30 11:56:23

战国末期,秦国渐渐成为战国七雄当中,国力最强大的一方。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力,防止秦国的入侵和本国的消亡,各国便开始四处网罗人才。

因为只有人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军队也需要将才,因此各国名门望族开始礼贤下士,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军以及齐国孟尝君

而齐国孟尝君田从小便是一位“别人家的孩子”,年纪轻轻便能从他父亲四十多个儿子当中脱颖而出。因为他是小妾所生的儿子,所以他父亲一直不看重他,但他的见识却让他的父亲都赞叹。

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在以一次晚宴中问他的父亲:“父亲,你可知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他的父亲一脸疑惑的回到到:“叫孙子啊!”

过后他又问父亲:“那孙子的孙子呢?”

他父亲更加疑惑的说:“玄孙啊!”

田文又接着道:“那玄孙的孙子呢?”

这次田父沉默了,因为他没有研究过也没有注意过。于是便好奇地问;“你问这个干什么?”

田文解释道:“你作为齐国的宰相,掌握齐国大权,还服侍过三代帝。如今的您可以说是锦衣玉食、腰缠万贯,而府中的丫鬟、仆人以及侍卫等,他们也都在您的恩泽下日子富硕了起来,日子都奔着小康而去。但是您再看看你手底下的门客,个个都是吃糠咽菜,面黄肌瘦。我经常听别人讲,将军家中必出将军,宰相府中必有宰相。如今的你积累再多的财富,留给的也只是你不知道名字的后人。但没有了人才的齐国,只会一天不如一天,最终面临被人吞并的危险。”

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田夫听后,在惊叹田文见识的同时,也觉得此话有道理。于是便将家中宾客的接待事务让他打理,而田文也因此在齐国扬名。

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齐国的宰相,还得到了封地薛邑,人们逐将他称之为孟尝君。

到了封地之后,孟尝君更加的礼贤下士,不分高低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皆是他的门客。

渐渐的他的名气从齐国传到了其余六国,各地的能人以上都对孟尝君心驰神往,想拜入他的门下。没过多久,他的门人数量便达到了几千人。这个数量不可畏不多啊,甚至有点恐怖。

孟尝君也因为广收天下贤士而备受夸赞,成就了他今后的“孟尝遗风”的美名。

当然了这么多门人在他门下不可能没有矛盾,甚至门客和自己也发生了矛盾。

在一次宴会中,孟尝君与各位门客同堂进食,但旁边的侍女挡住了光线,导致宴会上的门客没有看清孟尝君在吃什么,一位门客这时站起身来,便气冲冲的要走,孟尝君起身拦住了他,并询问他为何要离去。这位门客便说:“你吃的比我们好太多了”(就是心里不平衡)。

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孟尝君听后便亲自将食物端了给他看,门客一看才发现孟尝君吃的比自己差多了。于是惭愧至极,便饮剑自杀了。

由此可见孟尝君对待门客乃是真心诚意,没有半点瑕疵,这也为下面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99年,作为宰相的孟尝君代表齐国出使秦国。而秦王认为孟尝君是一位人才,便想将他留下任用,但是考虑到他是齐国王室的人,任用起来定有风险,于是便想将他除掉。

孟尝君听到这个消息后,便连忙找人求救。还别说,真让他给找到了,她就是秦王的宠妃。当然别人也不是白帮忙的,她要孟尝君手中一条价值千金的白狐大衣。

本来呢,跟自己的性命比起来,这点“小东西”完全不算什么东西。但气就气在这件宝物他来的时候送给了秦王,现在东西在秦王宫里。

就在孟尝君懊恼之时,他的手下门客便起了作用,其中一位门客起身对他说:“我有办法为公子解难!”说完便出门而去。

在那天夜里,这位门客来到秦王宫外的墙下,披上一件狗皮,从一处小洞窜进了宫内,将那件白狐大衣给偷了出来。

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孟尝君拿到大衣后颇为感动,但现在来不及说这些,他连忙将这件宝物送去了秦王宠妃那里,好在接下来一切还算顺利。这位宠妃拿到东西后,便在秦王耳边吹枕边风,给孟尝君说了一些好话,秦王被伺候好了,便松了口,将孟尝君给放了。

孟尝君被放了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程,准备离开秦国,他也是有先见之明。因为他刚刚走了不久,秦王便反悔了,派人要将他出现抓回来。

而孟尝君与他的门客日夜兼程往边关赶,终于在天还未亮时赶到了函谷关。但是当时的秦国法令要求,城关开门需要等到鸡鸣之时才能打开城门放人同行。

而现在天还未亮,后又有秦王追兵,如果再不出城的话必被追兵追上,正在他苦思如何是好的时候,他的另一位门客站了出来,向着四周学鸡鸣叫(有点古时候口技的意思)。

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还真别说,他的叫声渐渐引起了周围鸡的察觉,也随着这个叫声一起鸣叫了起来,而守城的士兵听到后,便连忙起来打开城门。

而孟尝君与他的门客门也顺利的从函谷关逃出,至此他的门客中一个披狗皮盗出白狐皮,从而将他救出;一个学鸡鸣,使关门大开,让他逃出升天。

于是后世之人便将这个故事称为“鸡鸣狗盗”,只是这些方法太过离经叛道,所以鸡鸣狗盗成为了贬义词。

孟尝君为人乐善好施,所以有门客三千,而这些门客在关键时救了他一命。这说得上是一段千古佳话了。

孟尝君门下三千门客,名流青史千年,我们虽然做不了这样的大善。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量多了,变会产生质变。也许某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的伯乐。

素材出自《史记·齐公子孟尝君列传》。

标签: 齐国秦王秦国宰相孟尝君

更多文章

  •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孟尝君,齐国,司马光,君王

    孟尝君的功过是非守缺1232022-07-2619:02山西关注孟尝君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说好说歹的都有,他好比一块试金石,好些人有事没事就在他身上敲一敲,来检验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孟尝君一生都活得坦荡,面子上的工作,他做得油光水滑,没的说。就是耍起阴谋来,他也

  • 战国的炒作大师,冯援靠自己的一张嘴,帮孟尝君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齐国,齐王,秦国,秦王,战国,冯援,孟尝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时局的动荡,每个人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也是如此。孟尝君在齐国的民间享有很高的声望,门下也有很多的食客,虽然他对齐国十分忠心,但是眼看着他的威望越来越高,齐王也对他开始心存忌惮。其他势力也早就看出了齐国这对君臣之间的嫌隙,于是当时秦国和楚国的奸细不断在齐王

  • 生在五月初五的孟尝君:一位逆袭者的“丛林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孟尝君,秦王,屈原,丛林法则,齐宣王,司马迁

    文|高金国说起端午节,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悲愤投江,于是有了端午节,以及今天的小长假。和屈原同时代的,还有一位名人,也和“五月初五”有关。不同的是,这天是屈原的忌日,却是他的生日。此人即“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山东老乡一枚。孟尝君如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屈原

  • 战国名士孟尝君—针对弱点进行诱导术

    历史解密编辑:风牛马不相及标签:齐国,宰相,孟尝君,战国策,淳于髡,诱导术,历史故事

    距今约2300年前,中国的战国时代有位著名人士--孟尝君。一提到孟尝君,很多人便想起“食客三千人”这句话。在孟尝君的食客中有当时齐国的名门贵公子,也经常有些宰相级的实力派人士。话说孟尝君有一年和齐湣王闹翻了,辞了宰相的职务后,回到自己的领地薛。孟尝君打算回到薛地之后,好好地休养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回薛

  •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秦琼,赵胜,唐朝,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黄易小说人物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

  • 古代名人智慧:孟尝君人尽其用脱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秦国,秦王,大喜,昭王,孟尝君,四大名将,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争相养士以为己用,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更是名的养士之人。仅孟尝君手下就有门客数千。孟尝君养士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他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的,一律赡养翼卵,不论道德良否,也不管能力大小。因为他觉得,用人就像用

  • 孟尝君:王安石称孟尝君为“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西奥讲娱乐标签:孟尝君,王安石,秦国,齐国,春申君

    上一次,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那么多天才,却唯独孟尝君受到了那么多的非议?”理由很简单:不同的社会地位王安石的一部著名作品《读孟尝君传》,虽是一段简短的诗句,却能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一针见血,说孟尝君是个“奸贼”,在当今社会上,他就是一个无赖,这么多的客人,能有什么好东西?否则,孟尝君是齐国的宰

  • 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为齐尽忠因病而亡,可悲其子争薛地而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薛地,齐国,齐王,秦国,魏国,孟尝君,魏无忌,历史故事,战国四公子

    齐国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

  • 孟尝君有多狠?只因别人在大街上嘲笑他个子矮,他便杀光一县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齐国,赵胜,王田,史记,孟尝君,平原君,四大名将

    倘若说起战国时期的优秀人物,人们都会想到“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四人因为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获得了人们的好感。但是事实上,这四人的品行却有待考究,比如孟尝君便不是一个善茬。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是战国时期齐国

  • 门下尽是鸡鸣狗盗之徒?探究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齐国,秦国,秦王,魏国,齐王,孟尝君,历史故事

    孟尝君名为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名。孟尝君的父亲对他很欣赏,让其主持家中事务,他广泛招揽宾客,在诸侯之中名声很广。当时来到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有上千人,无论贵贱。然而,宋代诗人王安石曾评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的人,说他不过是偷鸡摸狗之人的首领。孟尝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安石为什么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