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起:战国时代的第一名将

吴起:战国时代的第一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枕桃花时节 访问量:493 更新时间:2023/12/21 9:13:50

战国风云

战国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杰出人才灿若星河。

既有范雎、李斯这样深谋远虑的阴谋家,也有孟子、荀子这样为民请愿的儒者,更不乏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那些统帅三军,驰骋疆场的名将。

“杀神”白起伊阙破韩魏联军,长平屠赵军四十万,鄢郢大破楚军,迫楚迁都,一生无败绩;乐毅统五国联军,势如破竹,夺齐七十余城,齐国几百年基业险些毁于一旦;孙膑围魏救赵,马陵斩庞涓,如此之类,数不胜数。

吴起剧照

战国诸多名将之中,取其佼佼者,有四大名将之说,分别是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依笔者看来,有一位名将更胜一筹,他就是吴起。

吴起,卫国人,在卫国不得志,后因他人嘲笑而杀人,所以,去卫适鲁,去鲁国前,拜别母亲,

啮臂而盟曰

:“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齐国讨伐鲁国,鲁国任用吴起为将,以弱小鲁国,大破强齐,后来,因为小人谗言,鲁穆公怀疑他,他不得不离开鲁国另寻明主。

在魏国,吴起得魏文侯赏识,便拜吴起为将,吴起助魏国伐灭中山,后向西攻伐秦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五座城池,设河西郡,魏文侯以其为河西郡守。

在魏国期间,吴起训练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魏武卒战斗力之强悍,天下闻名,因此,吴起守河西二十余年,与秦多次大战,从无败绩,将秦压制在洛河以西,使秦不敢东顾。

吴起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举全国之力,调集50万秦军,大举进攻秦东进通道阴晋,面对秦军大兵压境,吴起毫无惧色,亲率5万精锐魏武卒应战。

结果出人意料,在吴起的指挥下,魏武卒面对十倍于己的秦军,奋力冲杀,大破秦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成为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

战后魏国不但保卫河西之地,同时也因此引发“诸侯卑秦”,使得秦国一时抬不起头来,魏国也成为诸侯国依靠的对象。

在魏国丞相田文去世后,公叔座为相,公叔座向魏武侯进谗言,使得吴起被怀疑,吴起害怕惹来杀身之祸,便离开魏国,去到楚国。

在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实施了著名的“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核心在富国强兵,变法后的楚国强大起来。

在吴起的统帅下,楚国向北吞并了陈国、蔡国,还打败了强大的魏、赵、韩,向西攻伐秦国,向南占领百越,一时,天下莫不知楚国之强。

吴起变法

因变法损害了楚国旧贵族的,在楚悼王去世后,心怀怨恨的楚国贵族联合起来,攻伐吴起,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之所以称吴起为战国第一名将,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军事才能出众。

吴起一生历大小76战无败绩,其中不乏阴晋之战、助鲁伐齐之战之类以弱胜强的战例。

除此之外,吴起治军能力出众,训练魏武卒,将楚军训练成虎狼之师等,更为重要的是,其还著有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吴起兵法》流传后世,成为为军者的必读之书。

第二,治国才能出众。

在魏国,吴起夺取河西五城后,建议魏文侯迁移魏国人到河西郡耕种居住,因为他懂得,仅凭军事是无法长期立足河西地区的,所以,他非常注重耕种生产。

吴起

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这是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的吴起与魏国丞相田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吴起出众的治国才能。

在楚国,吴起主持了著名的“吴起变法”,变法的核心如下: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彊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

变法后的楚国,强势崛起于诸侯国间。

第三,政治才能出众。

为将者,不懂政治则不可长久,吴起政治才能可以从他与魏武侯的对话略窥一斑。

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吴起

吴起劝说魏武侯,保国之道“

在德不在险。

”可见吴起以“德”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治国要靠为政者的德行赢得民心,这才是长久之道。

吴起生前,到那个国家,就可以使这个国家强盛,足见其综合能力之突出。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吴起当之无愧战国第一名将!

标签: 吴起魏国秦国魏文侯齐国秦军

更多文章

  • 吴起:从无败绩的战神,死后72家贵族为他殉葬,如今一县以他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吴起,秦国,魏国,齐国,卫国,商鞅,鲁国,魏武侯,春秋战国

    吴起:从无败绩的战神,死后72家贵族为他殉葬,如今一县以他命名说《史记》,读《史记》,用《史记》,今天陶陶为大家带来《史记·吴起列传》的讲解。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而一代战神吴起的坎坷的经历,或许就是这六个字的完全诠释。吴起是战国时期名将,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从文来说,吴起在楚国掀起轰轰烈烈的

  • 死后还能给自己“复仇”,名将吴起是怎么做到的?|读战国(10)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吴起,魏国,战国,楚王,魏武侯,楚悼王,春秋战国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0):吴起“以死复仇”文/松鼠爸爸吴起公元前381年的某一天,大有作为的牛君楚悼王驾崩,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降临楚国。首当其冲的,是当时的楚国国相吴起。这个吴起,当然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大胜秦国、又被逼离开魏国的名将。吴起到楚国后,大力变法,让一度衰落的楚国焕然一新。楚国

  • 翔安之谜:“白府元帅”是谁?白起,还是犬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鹭客社标签:白起,白府,翔安,雷海青,元帅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我曾在翔安香山街道的东园村邂逅一座水朝宫,宫中祭祀的是“白府元帅”,此“白府元帅”东园人认为是战神白起,庙边碑记介绍称,明嘉靖年间,游民过境,遗落闪光“香火袋”,内写“白起”两字。其明示“白府元帅”。村民为此就地起庙。但奇怪的是,我在水朝宫内看到的神像嘴部突起,不太像是白起

  • 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 倒吸一口凉气!

    历史解密编辑:观文说意标签:赵军,白起,秦国,赵括,坑杀,信平君,长平之战,四大名将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发的时期,到战国后期,基本上是以秦国为主的军队征战其他六国。而这六国之中,赵国是秦国的劲敌,曾经击败过秦国的虎狼之师。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秦国很快卷土重来,两国发生了战国历史上的转折之战,即长平之战。此战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时将帅白起当时俘虏了赵国四十多万军人。按照战争

  •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白起,武庙,杨素,唐朝,宋太祖,周亚夫,郭子仪,赵匡胤,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

    引言武庙,这是中国古代对军事人才的最高“奖赏”。自唐朝始有武庙起,凡是能进入武庙者,都可以称的上是震铄古今的军事人才。他们或许私德有亏,但于军旅一行而言,这些人几乎就是中国战争史上的标杆。配享武庙者或是忠直、或是勇武、或是聪慧、或是狡诈、或是狠辣、或是仁厚,他们的性格虽有不同,可要说到能力与战绩,莫

  • 长平之战前夕,白起禁止士兵吃羊肉,获胜后才知白起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白起,秦军,长平之战,赵括,信平君,赵军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这是《史记》中对长平之战的描写。王龁 长平之战前夕,对阵的双方主将并不是白起和赵括,而是王龁和廉颇两人。廉颇是赵国的老将,经历了几十年的战场风雨。王龁虽然也是秦国名将,但是在廉颇丰富的军事经历面前,

  • “人形兵器”白起,被誉为杀神的白起,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白起,秦国,大军,楚国,将领,六国,人形兵器,四大名将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事迹不仅有助于推动秦朝的统一进程,还为中国古代军事战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从白起的生平、战争策略、领导才能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位伟大将军的事迹。白起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早年跟随赵武灵王征战,深得其赏识。后来,他在秦将王翦的带领下,参与了

  • 如果战神白起不被刺死,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堂叔影视圈标签:白起,秦国,秦王,秦军,王和,赵国,四大名将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50年,秦王派武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邯郸,但秦军惨遭失败,伤亡惨重。于是秦王改派白起为将,发诏,但白起借口邯郸南工,没接受任命。不得已之下,秦王改派王和为大将,罚诏结果也再度失利。由于秦军连吃百仗,秦王的心情郁闷至极,他很想找回场子挽回颜面,别无选择之下,他只能使强令能

  • 兴军强国,盘点影响秦国历史大将?商鞅、白起、王翦,还有他

    历史解密编辑:荣一尘讲谈标签:商鞅,王翦,白起,秦国,魏国,秦军,科学家,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导语:兴军强国,秦国从变法之后的军事历程?盘点影响秦国历史的大将,商鞅、白起、王翦、蒙恬、还有他!秦国变法后,如何得天下?军队素质、军事装备、军队将领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军事实力的强大与否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没有军事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国家是不可能在那样的乱世生存下去的,所以,军队的

  • 白起和王翦同为秦将,为秦做出巨大贡献,为何白起惨死王翦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王翦,白起,秦国,秦王,赵王,信平君,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和王翦同为秦国名将,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何“帝师”王翦能颐养天年,而“战神”白起却接连贬官,最终落得被秦王赐死的结局?白起和王翦不仅同为秦国名将,也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战国四大名将,秦国和赵国各得其二(赵国:廉颇和李牧)。从战国四大名将在战国七雄中的分布也能看出,在战国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