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资治通鉴故事5:善用人讲信用能纳谏的战国第一位雄主魏文侯

资治通鉴故事5:善用人讲信用能纳谏的战国第一位雄主魏文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学霸修炼宝典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4/1/2 9:43:06

《资治通鉴》记载的战国第一位雄主是魏文侯。自从三家分晋以后,赵、魏、韩三个诸侯国逐渐做大。特别是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首先崛起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强国。

善用人讲信用能纳谏的一代雄主魏文侯

魏文侯作为一个君主,主要有这么几个优点——善用人,讲信用,能纳谏。

魏文侯善用人。他的麾下人才济济。主要有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又叫李克)、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任座、翟璜、魏成等等。这些人在当时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比如卜子夏,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经创立了战国时期著名的“西河学派”,培养了大量的治国人才。段干木本名李克,据说是老子的后代,也非常有才华。李悝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曾著作《法经》,他在魏国实行变法改革,使魏国从此走上富强之路。吴起,乐羊则是很厉害的军事家,帮魏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魏文侯还是个很讲信用的人。有一次魏文侯正跟群臣喝酒喝得很嗨,忽然天下起了大雨。结果魏文侯命令人准备车马将去野外。左右不解地问道:“今天喝酒很快乐,天又下大雨,您将去哪里?”文侯说:“我跟管山林的官员约了今天要去打猎。虽然我们这里玩的很嗨,难道能失约不去一会吗?”还是去了,结果很疲惫的回来了。

魏文侯能纳谏。文侯曾经令乐羊攻打并占领了中山国。文侯就把中山国的地盘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子击。

有一次,文侯问群臣:“我是怎样的国君?”大家都回答说:“您是仁君。”只有任座说:“君上您得了中山,不以之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了儿子,怎么能算仁君呢?”文侯生气了。任座赶紧走掉了。又问翟璜,回答说:“仁君。”文侯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翟璜说:“我听说君仁则臣直。刚才任座说话很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仁君。”文侯高兴了起来。让翟璜召任座回来,并亲自下堂迎接,以为上客。

魏文侯作为一代雄主,在位四十多年,把魏国经营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

更多文章

  • 魏文侯后世国君缺少远见卓识的眼光,导致魏国人才的流失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魏国,秦国,吴起,战国,商鞅,先秦,周朝,魏文侯,魏武侯,汉高祖刘邦

    全文共175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战国时期的魏国涌现了很多的人才。战国初年,孔子的弟子子夏来到魏国,建立了西河学派,使得魏国有了稳固的人才培训基地。魏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先进行变法的国家,魏文侯任用吴起实行军事改革,创立了武卒制,成功地建立了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所以当时魏国对外征战几乎是无往不利。魏

  • 真实的魏文侯:平定晋乱是报复晋幽公?外战多败却为太史公误记?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魏文侯,魏国,秦国,史公误,魏武侯,吴起

    魏文侯,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贤君。他执政期间,启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等众多贤臣良将,背倚韩、赵,西御强秦,南抗蛮楚,令魏国一度坐上了东周霸主之位。在世人看来,魏文侯为人礼贤下士、尊信守义,取得如此辉煌业绩也是水到渠成之事。曾有一次天降大雨,魏文侯与大臣喝酒正在兴头上,却突然命人备好马车,将要外出。左右

  • 魏文侯尊贤好士?不过是“叶公好龙”!魏国人才流失的根源在于他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魏文侯,魏国,秦国,魏惠王,吴起,魏武侯

    在历史上,魏文侯是以尊贤好士、任人唯贤闻名于世。贤人段干木声名远扬,魏文侯为此亲自上门拜访。可段干木却无心仕途,听说魏文侯来了,竟然从家中后墙爬了出去,来个避而不见。见此情形,万般无奈的魏文侯只能闷闷不乐地回去了。不过,此后每当魏文侯驾车经过段干木家门口时,都会忽然站起来,凭轼向他致敬。手下人问为什

  • 魏文侯有多厉害?五万魏武卒秦国不怕,请了个书生秦国却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魏文侯,魏国,魏武卒,秦国,吴起,魏武侯

    一代明君,国之昌盛。战国七雄,魏国称霸。说起称霸的魏国,秦国连连喊怕。魏国与秦国又是发生了何等故事?魏国又有多强大让秦束手无策?有前途的国家离不开先锋,强大的背后必定有英雄支撑,魏国如此,领导到位是其原因,于此不免想到魏国君主,魏文侯。提起魏文侯,他确实是一位牛人,有才的诸侯。在位期间,文武齐下,任

  • 资治通鉴:魏文侯的怒火,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谋略那些事标签:魏国,乐羊,先秦,周朝,魏文侯,资治通鉴,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原文】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

  • 匪议东周(五十七)李牧为啥被赵王迁猜忌夺权?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李牧,秦国,匈奴,白起,王翦,先秦,周朝,赵王迁,信平君,匪议东周,赵幽缪王,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在战国末期的秦赵之争的事情上,很多人都为赵国惋惜不已。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兵强马壮,有着能与秦国抗衡的骑兵集团,同时也有着赵奢、李牧、廉颇、乐乘、庞煖这样的良将。因此从军事上的各方面比较,赵国与秦国都是旗鼓相当的。然而在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邯郸保卫战的惨胜后,赵国在与秦国的对抗中逐渐落入下风

  • 赵王迁冤杀李牧自断长城?史学家:李牧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李牧,赵王,匈奴,秦国,大将

    简介李牧作为后战国时代赵国的门面人物,曾经在对抗匈奴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又投入到赵国的保卫战争当中,也曾数次击退秦国来势汹汹的灭国战争,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于赵国如此重要的将领,没有死在抗击匈奴的战场,没有死在抵抗秦军的战场,而是死在了自己的君主赵王迁的手上,令后人扼腕痛惜。所谓“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 赵国即将灭亡时,为何赵王迁还要杀了李牧?原因有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李牧,赵王迁,赵国,秦国,王翦,秦军

    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激烈较量,为武将的登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按照介绍,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期四位著名的将领,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其中,就李牧来说,无疑是战国末期,赵国的最大依靠了。李牧(?~前229年)

  • 赵王迁为何执意杀死名将李牧?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牧,秦国,白起,秦军,先秦,周朝,信平君,赵王迁,赵武灵王,赵幽缪王,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你争我斗,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霸主。比如说齐国就是其中之一,齐国最初的时候是姜子牙的封国,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走向了强大。赵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在赵武灵王这一代君王中,改善了骑射的方法。开启了赵国军事上的强盛之路,赵武灵王先后

  • 李牧之死,在李斯,不全在赵王迁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牧,李斯,赵王,秦国,秦军,秦王,秦朝,赵幽缪王,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李牧之死其实跟另外一个人有很大关系,这个人就是李斯。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人 。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