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忌用策略,赢得赛马,实际上是愚蠢的,短短几年之后大祸临头

田忌用策略,赢得赛马,实际上是愚蠢的,短短几年之后大祸临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 访问量:880 更新时间:2024/1/19 21:59:00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是帝王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作为帝王的手下,过于耀眼的成绩不仅会招来同僚的侧目,更会震慑那个在龙榻之上的帝王。自古以来,每每皇帝登上皇位之后,就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手下进行屠杀,这样的帝王不在少数。洪秀全杀杨秀清,雍正皇帝杀年羹,朱元璋制造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这些本质上都是皇帝对自己有才能的属下的一种忌惮,所以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其残杀。田忌也是一个有才能的属下,他曾经用和君王比赛还赢了,但在几年之后便大祸临头,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一、田忌赛马田忌赛马是古往今来妇孺皆知的一个故事,在当时的人看来,田忌赛马赢了,这个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代人的眼中看来,田忌和谁赛马,这个角度才非常的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田忌是和自己的君主齐威王一起比赛谁的马跑得快。当时的齐国是因为田氏伐齐而导致时局动荡,后来坐稳皇位的齐桓公励精图治,收束民心,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对底层人民施加恩惠。齐国的朝堂之上又有晏子等著名的臣子为治理朝政,所以当时战国七雄并立的时候,齐国的实力如日中天。齐桓公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齐威王继位,在威王的个人历史中,有着赫赫有名的历史事件,诸如桂陵之战、田忌赛马。这些事情是齐威王王的丰功伟绩,也是他任用贤能做下来的功业,而这两个著名的事件都和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田忌。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也是一个十分喜欢赛马的人,在一次和齐威王的赛马争斗中,他任用了孙膑的策略。

用自己的下等马去对阵威王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去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去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所以在此对战中,齐威王的马就略输一筹。在此次事件中,田忌就充分展现了自己任用贤才,好胜心强的性格特点。二、功高震主的田忌不过田忌虽然赢了齐威王,但是齐威王当时虽然输了比赛,心下确实有点不舒服,而且还召见了为田忌出主意的孙膑。也就是这次,孙膑开始在齐国展露头角,齐国的封地在山东这样一个礼仪之邦,自然不能只有田忌一个人主政。在齐国有很多的能臣战将,当时齐威王就任命邹忌为相国,任命孙膑为军师,田忌为大将军,直接创造了围魏救赵的典故。

田忌虽然能赛得过君王的马,但是却衡量不了君王的心。本来赢得君王的马是一件无伤大雅的小事,但是这其中有最基本的尊卑,君臣之别。田忌的好胜让齐威王开始心里有了忌惮,毕竟田忌也姓田,自己也姓田,心里头有介意是不可能的。何况齐威王的王位,在这之前也是田家伐齐,鸠占鹊巢得来的,在齐威王的眼里,很难保田忌没有此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正在田忌以为自己赢了君王的马还在得意洋洋之时,却没想到在齐威王的心里早已埋下了一个祸害。当时,田忌还是当时齐国的大将军,他带领齐国曾经数次击溃其他的小国。比如说在一次战争中,他就救援了赵国而挫败了卫国和魏国的联盟。并且由此齐国名声大振,田忌威震于天下,而且他大将军的名头也四处的被人称赞。

有孙膑给田忌出谋划策,所以这些功劳并不都是田忌一个人的做下的,但齐威王却不这样想,孙膑这样的人才,他是鬼谷子得意门生,又是庞涓的师弟,还能为田忌所用,那么很难知道田忌有怎样的打算和谋划。所以说田忌的功劳越大,君王的猜忌越深。三、出走赵国的田忌桂陵之战,田忌斩杀了魏国的大将军庞娟,这一度震惊了其他的国家。要知道魏国在当时算是实力比较雄厚,而且庞涓这个人素来有谋略,尽管有孙膑的智谋加持,田忌能够赢得此仗实在是令人震惊。消息传到齐国,齐威王听得这个消息的高兴之余也有着一丝的担忧。在电视剧《甄嬛传》中,雍正皇帝曾经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股肱之臣年羹尧的。年羹尧为他平定西北,威震四方,战功赫赫,但最后以一个被谋反的罪名被雍正皇帝夺了皇马褂,移平了九族,并且将年府查抄了个底儿朝天,由此可见君王之心的确难测。

田忌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也看不到自己当下的险境,于是他在自己的功绩中还在做着成为大将军的春秋大梦。但是他的军师孙膑却有不同的看法,孙膑曾经屡次提醒田忌,千万不要因为功高震主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可是田忌从未往心里去,也总是一笑了之。他认为自己姓田,君主也姓“田”,自己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灾祸。但在君主的角度上,如果自己手下能征善战的战将和自己同样姓“田”,那简直就是在养虎为患。所以说两个人的思路都不是一样的,也就难保田忌会有什么的下好场。后来,邹忌在齐威王的授意之下,开始搜集田忌谋反的罪证,并且将其一一送上了君王的案头,不等最终证据收集完毕,威王便急忙对田忌实施了抓捕,可怜的田忌一把年纪还,要在自己的晚年时候逃亡楚国,可谁又想到曾是威震四方的田大将军会有此下场呢?

四、总结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常见现象,所以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修复周礼,维护国家的文明制度。但是那个时候自然资源匮乏,所以各个国家之间总是要爆发很多次战争,来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争得有限的资源。谁在战场上能够威名赫赫,那么谁就能够得到自己的国民的尊重和拥护,聪明之人诸如孙膑,他为齐威王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便隐姓埋名逃回乡下了。但田忌仍然骄傲自满,没有看到自己锋芒毕露,所以才会让邹忌抓住了小辫子,一把年纪的时候还要逃亡去楚国。

标签: 田忌孙伯灵齐国庞涓魏国齐威王

更多文章

  • 为何说“田忌赛马”的故事主角不是田忌,而是孙膑?|读战国(13)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田忌,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魏惠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3):田忌赛马与桂陵之战文/松鼠爸爸齐威王在位时,齐国威风凛凛,傲视群雄,传奇多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至少有三个:一是田忌赛马,二是围魏救赵,三是围魏救韩。今天我们重点说说第一个:田忌赛马。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主人公有两个,一是齐国的将军田忌,二是他的谋士孙膑(bìn)

  • 田忌赛马:田忌用计取得胜利,其实是愚蠢的决定,多年后大祸临头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田忌,田忌赛马,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当时,诸侯国最多的时候就有一百多个。随后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时期就下七个国家,也就是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宣王和齐威王在位的时候,齐国甚至成为了战国七雄的第一名。我们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齐威王时期的大将田

  • 从出兵救楚的秦毕公,到商鞅变法的秦孝公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魏国,吴起

    秦毕公前501年,秦毕公去世,其子秦夷公早亡,其孙继位,是为秦惠公一世。秦惠公一世,在位十年,在位期间,秦国继续衰落,乏善可陈,国际上倒有些大事,晋国智、赵、魏、韩四氏,灭范氏、中行氏,同时,孔子在鲁国崛起。前491年,秦悼公继位,在位十五年,在位期间,所做的唯一大事,是在都城雍邑,修建城墙,雍邑,

  • 曹操求贤令之辩:或比秦孝公汉武帝高明,郭嘉于禁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于禁,郭嘉,刘彻,袁绍,丞相,先秦,汉朝,周朝,求贤令,汉武帝,秦孝公,曹操手下

    建安十四年(209年)冬,曹仁终于完成了他打阻击的战略任务,在从遥远的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赶来的友军接应下撤离了江陵城(今荆州区)退往襄阳(襄阳市襄城区),至此,孙刘联军与曹军之间的战斗,在东西两线都暂时停止了……建安十五年(210年)正月,曹操颁布了一道《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

  • 《大秦帝国》秦孝公为什么要狠心把赢驷扔到山野?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赢驷,秦孝公,秦国,魏国,商鞅

    白里一族缴给太子赢驷的粮食中掺有沙石尘土,这本是一个阴谋,赢驷却不问青红皂白,怒杀白里一族三十多人,造成了秦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交农”事件,秦国差点动乱,变法也差点功亏一篑。卫鞅霹雳手段,惩治了太子赢驷,割了太子左傅赢虔的鼻子,罢了太子右傅公孙贾的官爵,脸上刺字,流放陇西,以此平息了孟西白三族的怒气

  • 战国著名的改革家,向秦孝公提出“伯者之术”,组织领导伟大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秦孝公,秦国,商鞅,魏国,齐国,战国

    卫鞅也称为商鞅,他是战国时政治家,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卫鞅喜好法家的刑名之学。战国初见卫国微弱,不足展其才能,乃魏国,为相国公叔的门客,公叔痤很赏他,推荐他为中庶子(掌管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管理)每有军国大事必征求他的意见,后来又把他推荐给君王魏,让其接替相位,魏未能任用。卫鞅听说秦孝公下

  • 秦孝公:秦四雄主之一、若没有他的努力,不会有秦始皇的千秋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秦孝公,嬴政,秦国,魏国,商鞅,商鞅变法

    在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的努力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大军包围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首都临淄;秦王政派使者劝降齐王建,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并给他以五百里封地,齐王建因此投降;至此秦国完全灭掉六国,秦王政一统天下,自称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秦国灭六国后把中国

  • 从以土地换和平麻痹对手的角度,分析秦孝公为何将国土让给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秦孝公,魏国,秦国,商鞅变法,魏文侯,商鞅

    导语:秦献公拼死收复的部分河西之地,秦孝公为何却拱手割让给魏国,从以土地换和平麻痹对手的角度,分析秦孝公为何割让土地?换取发展空间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是整个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实际上在那个时候,魏国的实力在它整个历史发展当中的处于巅峰状态,后来的魏国无论哪个历史阶段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战国初期

  • 春秋战国秦孝公以退为进,改革创新,为秦国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秦国,魏国,周朝,先秦,秦孝公,商鞅变法,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秦孝公少年聪颖,跟随父亲秦献公东征西战,亲眼目睹秦国积弱积贫,继位秦国国君后,他忍辱负重,以退为进,通过割让土地换来和平,为秦国可持续发展高瞻远瞩,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秦孝公在位23年,主要做了四件大事。第一件,化解六国攻秦危局,成功击破西戎强敌。在秦魏少梁一战后,秦献公身中毒

  • 在秦孝公变法过程中,商鞅真的不可或缺吗?

    历史解密编辑:顾道惊城标签:商鞅,秦孝公,变法,秦国,魏国,吴起,先秦,春秋战国,科学家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嬴师隰去世,他的儿子秦孝公嬴渠梁继位,年仅二十一岁。嬴师隰之前所做的铺垫工作,秦孝公全看懂了,所以他上位之后,立刻张榜求贤。在这种背景下,商鞅离开魏国来到秦国,经过一系列波折之后,最终成为秦孝公的左膀右臂,着手准备变法事宜。但秦国的变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秦国国内,有着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