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忌用策略赢得赛马,却是个愚蠢的胜利,几年后大祸临头

田忌用策略赢得赛马,却是个愚蠢的胜利,几年后大祸临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4/2/13 1:43:07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小时候当我们读到这则故事之时,老师告诉我们生活中要懂得策略,遇到困难不能硬来,要懂得用脑子。

现在我们再读这则故事,发现其中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更为的深奥,通过这则故事,能映射出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

田忌与齐威王的比赛

田忌,战国时期齐国贵族,自幼熟读兵书,精通韬略。他的才能让齐国许多人为之赞赏,包括齐威王也对他有意重用,田忌也比较努力,率军四处征战取得了不小的战绩,因功官至大将军。

齐国贵族之间比较流行的娱乐项目就是赛马,齐威王和田忌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两人之间时常会进行比赛。

但齐威王毕竟是一国之君,经常能得到比田忌更好的马匹,田忌与齐威王比赛多次但未尝一胜。

赛马比赛都会有赌注,作为齐威王和大将军田忌两人来说都不差钱,田忌输了钱是小事,可面子却是大事。

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军人来说,田忌要的就是胜利,于是,他吩咐手下去市场给他买最好的马。

可齐国相国邹忌与田忌在朝堂上有分歧,两人积怨颇深。邹忌知道田忌在四处搜罗好马这件事之后,命人把市面上的好马都买走了,田忌根本就买不到任何的好马,这让田忌异常苦恼。

看到田忌如此烦恼,他的门客,一位今后将影响天下形势的天才——孙膑,就给他出了个好点子。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据说是孙武的后代,此人自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特别是在兵法上有得天独厚的见解。他师从鬼谷子,与当时的魏国大将军庞涓是师兄弟关系。

后来由于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把他骗去魏国后向魏王诬陷他是奸细,魏王大怒,下令对孙膑挖去膝盖骨,使其成为残废。

孙膑受刑之后,发现了庞涓的真面目。为了免遭杀身之祸,孙膑装疯卖傻让庞涓放松警惕,趁着齐国使者出使魏国时联系上了齐国使者。

齐使与孙膑交谈后发现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就偷偷把他装上车带去了齐国。

孙膑到了齐国,就成为了田忌的门客,他这次给田忌出的主意是:“用自己下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阵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结果2-1,还是田忌获胜。”

田忌用此计,果然获得了胜利,扬眉吐气了一番。

孙膑也是在此时被田忌趁机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也被孙膑的才能所折服,当即拜孙膑为军师。

建功立业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此举遭到魏国的嫉恨,魏王随即派出大将军庞涓率领大军进攻赵国并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

赵国面对魏国的猛烈攻势抵挡了将近一年,就快招架不住,赵王急忙派人去齐国求援。

公元前353年,齐国上下经过讨论后,齐王决定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往救援赵国。

孙膑认为魏国攻打赵国属于劳师远征,且在进攻邯郸的过程中消耗较大,士兵比较疲劳。他建议田忌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让庞涓撤军回援,这样就可以在半路上打庞涓一个措手不及,田忌听后采纳了孙膑的意见。

庞涓听到齐军进攻大梁,果然率军回国救援,不想齐军早已在庞涓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伏,击败了庞涓的先锋军队,夺取了胜利。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王派人向齐国求救。齐王仍然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援韩国。

田忌和孙膑仍然采用围魏救赵的方法,率军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再次回援。但孙膑为了麻痹庞涓,故意每日减少士兵做饭挖的灶。

庞涓看到齐军的兵力日益减少,判断齐军胆怯,逃跑了不少,心中大喜。就留下重装步兵,只带领轻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待到天黑之际,庞涓率军到达马陵。庞涓想不到,齐军早已在此埋伏多时。

突然间,齐军万箭齐发,魏兵瞬间死伤惨重,庞涓发现退路也被齐军切断,遂拔剑自杀。

齐军眼看魏国主帅庞涓已死,立马乘胜追击,大破魏军,斩首数十万。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实力与齐国对抗。

田忌,孙膑回朝后,自然受到了齐王的重赏,两人在齐国的地位看起来愈发的稳固,但事实,正是如此吗?

功高盖主

熟读战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马陵之战后,孙膑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再也没有任何的记录了。

很大可能,孙膑知道自己获得了这么大的功劳,很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嫉妒,也会让齐王对他有所忌惮,就趁着大破魏军之后向齐王辞行归隐了。

以孙膑和田忌两人的关系来说,孙膑走之前应该劝说过田忌交出兵权,安乐享福即可。

但田忌已经被眼前的功劳以及接下来的雄心占据了大脑,他舍不得在这么好的时机就退居二线。

此时,田忌还不知道,他已经身处险境了。作为一个手握兵权的大将军,经过多次战役,获得了下属的拥戴。

像击杀庞涓这样的绝世大功,更是让田忌的威望一时半会在齐国无人能及。

这就让齐王心中一凉。自古以来,哪个帝王放心身边有一个比自己威望高,功劳大,而且还能在军队中有足够权威的人?

更何况田忌也属于田氏族人,他如果要夺取王位也名正言顺。要知道田氏之前也是靠武力夺取了齐国的控制权。

而我们上文说的相国邹忌,他嗅出了齐王不安的心里,便进行了一番谋划,使得田忌造反的迹象被坐实。

邹忌是什么人?齐国赫赫有名的名相,他率军打仗可能不行,但是治理国家出谋划策那根本是田忌不能比的。

在齐王默许的状态下,邹忌找出了不少田忌所谓的“反证”,田忌面临着杀身大祸。

无奈之下,田忌只好逃亡楚国,一代名将,下场如此让人感叹。

其实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在一个公司中,如果你的光芒实在太耀眼而不懂得收敛,不仅会让身边的小人嫉妒,也会令领导不安,领导怕控制不住这样的人,那么只能进行打压。在为人处世中,要懂得谦虚低调,才能长久地与人共处。

标签: 田忌庞涓魏国齐国孙伯灵军师

更多文章

  • 田忌赛马后,田忌和孙膑最后是什么结局?老师没有告诉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田忌,孙伯灵,庞涓,齐国,魏国,吴国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对于这一故事,语文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阐述了。在战国时期,孙膑曾来到魏国大梁,不过,孙膑却被同学庞涓的陷害,从而遭受膑刑。在此期间,齐

  • 田忌赛马就是自作聪明?孙膑出计让田忌取胜,其实极度愚蠢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田忌,孙伯灵,齐国,信平君,蔺相如,赛马

    田忌赛马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那个时代的人们运用中华古典智慧将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光用武力和先天优势取胜是没有作用的。这个故事之中的大致内容说,是齐国的田忌和齐威王两个人比赛赛马,所谓的赛马就是说谁的马更快。孙膑给予田忌

  • 田忌用策略,赢得赛马,实际上是愚蠢的,短短几年之后大祸临头

    历史解密编辑:三分钟的温度呀标签:田忌,孙伯灵,齐国,庞涓,魏国,齐威王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是帝王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作为帝王的手下,过于耀眼的成绩不仅会招来同僚的侧目,更会震慑那个在龙榻之上的帝王。自古以来,每每皇帝登上皇位之后,就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手下进行屠杀,这样的帝王不在少数。洪秀全杀杨秀清,雍正皇帝杀年羹尧,朱元璋制造的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这些本

  • 为何说“田忌赛马”的故事主角不是田忌,而是孙膑?|读战国(13)

    历史解密编辑:松鼠父子读历史标签:田忌,孙伯灵,庞涓,魏国,齐国,魏惠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13):田忌赛马与桂陵之战文/松鼠爸爸齐威王在位时,齐国威风凛凛,傲视群雄,传奇多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至少有三个:一是田忌赛马,二是围魏救赵,三是围魏救韩。今天我们重点说说第一个:田忌赛马。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主人公有两个,一是齐国的将军田忌,二是他的谋士孙膑(bìn)

  • 田忌赛马:田忌用计取得胜利,其实是愚蠢的决定,多年后大祸临头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田忌,田忌赛马,庞涓,孙伯灵,魏国,齐国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当时,诸侯国最多的时候就有一百多个。随后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时期就下七个国家,也就是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宣王和齐威王在位的时候,齐国甚至成为了战国七雄的第一名。我们今天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齐威王时期的大将田

  • 从出兵救楚的秦毕公,到商鞅变法的秦孝公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商鞅,秦孝公,秦国,商鞅变法,魏国,吴起

    秦毕公前501年,秦毕公去世,其子秦夷公早亡,其孙继位,是为秦惠公一世。秦惠公一世,在位十年,在位期间,秦国继续衰落,乏善可陈,国际上倒有些大事,晋国智、赵、魏、韩四氏,灭范氏、中行氏,同时,孔子在鲁国崛起。前491年,秦悼公继位,在位十五年,在位期间,所做的唯一大事,是在都城雍邑,修建城墙,雍邑,

  • 曹操求贤令之辩:或比秦孝公汉武帝高明,郭嘉于禁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于禁,郭嘉,刘彻,袁绍,丞相,先秦,汉朝,周朝,求贤令,汉武帝,秦孝公,曹操手下

    建安十四年(209年)冬,曹仁终于完成了他打阻击的战略任务,在从遥远的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赶来的友军接应下撤离了江陵城(今荆州区)退往襄阳(襄阳市襄城区),至此,孙刘联军与曹军之间的战斗,在东西两线都暂时停止了……建安十五年(210年)正月,曹操颁布了一道《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

  • 《大秦帝国》秦孝公为什么要狠心把赢驷扔到山野?

    历史解密编辑:六月的自留地标签:赢驷,秦孝公,秦国,魏国,商鞅

    白里一族缴给太子赢驷的粮食中掺有沙石尘土,这本是一个阴谋,赢驷却不问青红皂白,怒杀白里一族三十多人,造成了秦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交农”事件,秦国差点动乱,变法也差点功亏一篑。卫鞅霹雳手段,惩治了太子赢驷,割了太子左傅赢虔的鼻子,罢了太子右傅公孙贾的官爵,脸上刺字,流放陇西,以此平息了孟西白三族的怒气

  • 战国著名的改革家,向秦孝公提出“伯者之术”,组织领导伟大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秦孝公,秦国,商鞅,魏国,齐国,战国

    卫鞅也称为商鞅,他是战国时政治家,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卫鞅喜好法家的刑名之学。战国初见卫国微弱,不足展其才能,乃魏国,为相国公叔的门客,公叔痤很赏他,推荐他为中庶子(掌管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管理)每有军国大事必征求他的意见,后来又把他推荐给君王魏,让其接替相位,魏未能任用。卫鞅听说秦孝公下

  • 秦孝公:秦四雄主之一、若没有他的努力,不会有秦始皇的千秋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秦孝公,嬴政,秦国,魏国,商鞅,商鞅变法

    在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的努力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大军包围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首都临淄;秦王政派使者劝降齐王建,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并给他以五百里封地,齐王建因此投降;至此秦国完全灭掉六国,秦王政一统天下,自称秦始皇,成为千古一帝;秦国灭六国后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