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为什么要把秦琼比作孟尝君?因为比作春申君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2100 更新时间:2024/2/12 21:57:17

袁绍是战国四公子的铁杆粉丝,连说话做事都要跟着人家学,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闹出了笑话也丢了命;隋唐时期的秦琼秦叔宝,明明是当时未逢敌手的悍将,却被演义小说把谁也打不过他写成了他谁也打不过,又给他安了个“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的雅号。大家都知道,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齐国贵族,名字叫田文。其他三个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细看这四个人的履历,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后人把秦琼比作孟尝君田文了:原来战国四公子中就这么一个好人!

“信陵君窃符救赵”,大家在课本上都学过,但是信陵君的做法绝对是因私废公,擅杀大将晋鄙矫诏调兵,就已经够判死刑的了;春申君黄歇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跟门客李园合谋篡夺楚国的江山,让一个女人怀着自己的孩子嫁给楚考烈王,最后他儿子当上了楚王,但是自己也被同伙李园砍了脑袋;平原君赵胜也不是什么好鸟,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他要为长平之战大败、赵国灭亡负主要责任:“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这个赵胜还干过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情:他的美人见了一个跛足者打水,忍不住笑出了声,而他为了不让自己被人说成“爱色而贱士”,就斩了那美人的首级送给了那个跛足百姓——那跛足者固然睚眦必报小人心性,平原君赵胜也够冷血无情的。

那么这些战国公子们招来的所谓“士”都是些什么人呢?这里面有学士、策士、方士、术士,而更多的是混饭吃的食客。对此孟尝君的门客冯谖有过十三个字的评价:“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冯谖的话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谓的“贤士”,不过是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和骗子。冯谖说这十三个字不是没有依据的,对此孟尝君有切肤之痛。

孟尝君这个人是很讲义气的,也从不摆公子哥架子,虽然有门客三千吃得孟尝君入不敷出,但是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而且这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孟尝君相同(无贵贱一与文等)。就是那些门客的家事,孟尝君也给安排得妥妥的:孟尝君跟门客聊天,屏风后面一定有人拿着笔记录那门客的家住哪里还有啥人,然后孟尝君悄悄地派人去送慰问品,这才是真正的做好事不留名。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孟尝君一旦失势,那三千门客跑得就剩下冯谖(一般写做冯驩,但是怕乱码)一个人了:“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孟尝君的伤心可想而知:“想我田文一向轻财好客,冯先生您是知道的,我从来就没对不起大家,可是大家一看我没了权力,马上就跑得没影了,除了您,一个帮我的都没有。现在我重掌大权了,倒要看看那帮吃货还有啥脸来见我!如果我见了他们,一定往他们的二皮脸上吐唾沫!”

这时候冯谖说出了那句是三个字的名言:“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然后冯谖还给孟尝君举例子:“这帮家伙就像赶大集的小商贩,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钻,得到利益之后掉头就走(掉臂而不顾),世上都是这样的人,您也不能求全责备因此不再豢养门客。”孟尝君忍气吞声,再次好吃好喝地养起了那些吃回头草的寄生虫。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想必已经明白了:所谓的战国四公子,有三个不是好东西,只有孟尝君仗义疏财宽宏大量,把秦琼秦叔宝比作孟尝君,是实至名归,如果把秦叔宝比作信陵君无忌和春申君黄歇,那就不是赞美而是侮辱了……

更多文章

  • 古代名人智慧:孟尝君人尽其用脱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秦国,秦王,大喜,昭王,孟尝君,四大名将,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家们都争相养士以为己用,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更是名的养士之人。仅孟尝君手下就有门客数千。孟尝君养士还有一个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他不管什么人,只要来投奔的,一律赡养翼卵,不论道德良否,也不管能力大小。因为他觉得,用人就像用

  • 孟尝君:王安石称孟尝君为“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西奥讲娱乐标签:孟尝君,王安石,秦国,齐国,春申君

    上一次,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那么多天才,却唯独孟尝君受到了那么多的非议?”理由很简单:不同的社会地位王安石的一部著名作品《读孟尝君传》,虽是一段简短的诗句,却能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一针见血,说孟尝君是个“奸贼”,在当今社会上,他就是一个无赖,这么多的客人,能有什么好东西?否则,孟尝君是齐国的宰

  • 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为齐尽忠因病而亡,可悲其子争薛地而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薛地,齐国,齐王,秦国,魏国,孟尝君,魏无忌,历史故事,战国四公子

    齐国孟尝君田文,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瑗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瑗去秦国说动秦王,派车马来接

  • 孟尝君有多狠?只因别人在大街上嘲笑他个子矮,他便杀光一县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齐国,赵胜,王田,史记,孟尝君,平原君,四大名将

    倘若说起战国时期的优秀人物,人们都会想到“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四人因为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获得了人们的好感。但是事实上,这四人的品行却有待考究,比如孟尝君便不是一个善茬。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是战国时期齐国

  • 门下尽是鸡鸣狗盗之徒?探究孟尝君的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家有历史标签:齐国,秦国,秦王,魏国,齐王,孟尝君,历史故事

    孟尝君名为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名。孟尝君的父亲对他很欣赏,让其主持家中事务,他广泛招揽宾客,在诸侯之中名声很广。当时来到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有上千人,无论贵贱。然而,宋代诗人王安石曾评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的人,说他不过是偷鸡摸狗之人的首领。孟尝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安石为什么说他的

  •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但孟尝君则身名俱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孟尝君,黄歇,信陵君,春申君,魏无忌,秦国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这要看所谓的“结局”指的是啥。如果比较谁死得惨,那么他们四人的悲惨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前三者好歹都是安然去世,黄歇惨遭身首异处;但如果比较他们身后获得的评价、后代的情况,那么由好到坏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

  • 会花钱有多重要?孟尝君砸钱养门客,声名鹊起!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孟尝君,齐国,秦国,秦宣太后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这一讲我们进入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资治通鉴》简要记录了4桩大事,我们先看第一件事:秦国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这位泾阳君,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昭襄王的同母兄弟。这个时间里,昭襄王刚刚成年不久,还没有嫡亲骨肉可以送出去当人质,眼下最亲的

  • 五月初五生子妨父母,孟尝君被父亲抛弃,如何自救?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齐国,秦王,秦国,魏国,齐王,孟尝君,历史故事

    01.五月子——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田婴特别能生,有四十多个儿子,在当时的贵族间传为佳话。儿子一多,难免就会吝啬父爱,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将每个孩子当做心头肉。有一年的五月初五,田婴的一个小妾又给他添了一子,田婴得到消息后,不仅没有高兴,反一脸苦大仇深。他急急忙忙赶来亲自面见已经产完子的小妾,当然不是关心

  • 孟尝君是怎么说服赵国燕国救援魏国的?不怕打仗,也不怕打硬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孟尝君,燕国,魏国,赵国,秦国,齐国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周赧王三十二年(前283年),《资治通鉴》记载有4件大事:(1)秦、赵两国在穰地举行外交活动,秦国拔取魏国安城。(2)齐襄王继位。(3)秦昭襄王向赵惠文王讨要和氏璧。(4)卫嗣君驾崩,卫怀君继位。先看第一件事。这段时间里,国际社会的头等大事

  • “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黄歇身首异处,孟尝君则身名俱灭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孟尝君,春申君,秦国,信陵君,齐国,魏国

    在战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天团,这个天团集帅气多金和才华于一身,不仅远比现代的诸多明星天团优秀百倍,甚至成为战国时代最耀眼的存在。而这个天团被称为战国四公子。在过去的成语故事中,我们通过很多典故认识到了这四个人,其中,最让大家熟悉的就是孟尝君,因为此人鸡鸣狗盗脱困境,满腹才华走各国。至于说其他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