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庙前,跪着三座石像,他们被称为“蜀汉三叛”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庙前,跪着三座石像,他们被称为“蜀汉三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凡读史 访问量:1692 更新时间:2024/4/6 4:20:42

公元263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在绵竹抵抗邓艾大军,双双战死。后世为了纪念这对父子,在绵竹修建了诸葛双忠祠,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共同形成了“诸葛一门,三代忠贞”的千秋佳话。

在诸葛双忠祠庙前,有三座石跪像,被称为“蜀汉三叛”,他们分别是糜芳、傅士仁、郝普:糜芳、傅士仁——投降吕蒙,害死关羽记得以前读《三国演义》,最痛心的时刻就是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傅士仁、糜芳投降,害关羽没了退路,败走麦城被杀害。糜芳和傅士仁其实都是很早追随刘备的一批人。傅士仁是幽州广阳郡人,和刘备是同乡,从刘备起兵就一直跟随刘备;糜芳和哥哥糜竺本是徐州豪商大族,家中资产巨亿,最开始糜芳和哥哥糜竺跟随陶谦。公元194年,陶谦去世后,糜竺等徐州按照陶谦遗命,迎刘备入主徐州,自此糜氏兄弟一直跟随刘备,不离不弃,给了刘备很多帮助,并且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刘备是一个很讲感情的人,糜竺、糜芳兄弟一直跟随自己,并把家产给刘备充作军资。所以刘备称汉中王后,给糜竺、糜芳兄弟很高的官位。傅士仁、糜芳作为刘备集团的元老人物,很受重用。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任南郡太守屯江陵,而将军傅士仁屯公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命二人供给军资,但二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出话说:“回来再收拾你们。”而在之前,糜、傅一直嫌弃关羽轻慢自己,因此二人皆恐惧不安。同年,吴将吕蒙袭取荆州,傅士仁开城投降。麋芳开始坚守,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后也开城投降,此举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郝普——两次投降东吴郝普,字子太,义阳(治所在今湖北枣阳东南)人。刘备入川后,郝普为零陵太守。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刘备闻后,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蜀郡率领五万大军队向荆州赴援,又令关羽率领三万军队争夺三郡。

剑拔弩张之际,吕蒙想快速拿下零陵郡,他没有硬攻,而是选择劝降。吕蒙找来了郝普的旧友邓玄之,他对邓玄之说道,现在刘备深陷汉中战场不能脱身而关羽在南郡也被吴国大军击败,可以说刘备现在自身都难保怎么还有精力来支援郝普呢?邓玄之将吕蒙的话传达给了郝普,郝普心里疑惑便答应出城和吕蒙会面。

吕蒙则趁郝普出城之时暗地里派人抢占了零陵郡的城门,随后吕蒙将孙权急招他回去的文书拿给了郝普看。郝普看到文书之后才明白中了吕蒙之计于是羞愧得无地自容。湘水划界后,郝普回归刘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再次袭击荆州,击败关羽,郝普再次投降,最终归顺吴国并官至廷尉。郝普与隐蕃亲善,隐蕃蓄谋叛变事情败露,他受到牵连,因此自杀。

糜芳、傅士仁投降,直接导致了关羽没了退路,兵败被俘,是不可接受的反叛行为。而且两人都跟随刘备近30年,实在不应该如此。郝普第一次投降,算是被骗降,算是情有可原;第二次投降则是大势已去,所以郝普被算入蜀汉三叛,多少还是有点怨的。

没有气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是被鄙视的,所以糜芳、傅士仁、郝普在后世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成了人们口中的千古罪人。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更多文章

  • 诸葛瞻兵败绵竹,除了能力不如邓艾之外,更主要的是实力不如对方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诸葛瞻,邓艾,姜维,钟会,刘禅,绵竹,三国

    公元263年,司马昭鉴于国内反对势力大多被扫平,政局已经稳定,加上刘禅昏庸,姜维多次北伐失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微,因此决定发起对蜀汉的战争,以给自己增加政治资本。司马昭对于此次伐蜀之战投入还是很大的,他命邓艾率军三万余进攻在甘松、沓中屯田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三万余进攻武街、桥头,断绝姜维退往汉中

  • 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为何在殉国前感叹自己不能制裁父亲青睐的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姜维,蜀汉,刘禅,邓艾,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蜀国名气很大,他后来在魏国大将邓艾灭蜀时,与邓艾大战于绵竹关,诸葛瞻被邓艾击败死于战场,临死前曾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这也是总结蜀汉败亡之根源。然而诸葛瞻临死前自认有三宗罪的事是记载于唐朝时期的史书《元和郡县志》之中,在陈寿所著的《三国

  •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姜维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诸葛亮,姜维,诸葛瞻,邓艾,刘禅,蜀汉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可谓是功盖三分国,名成隆中对。但是诸葛亮唯一的儿子诸葛瞻他却是弱不禁风,在曹魏大将邓艾的进犯之中,诸葛瞻虽然是占据人和、地理优势,但最终还是败给了邓艾,最后落得个自尽而亡的下场。堂堂诸葛武侯的儿子,为何会被邓艾轻易打败?再者,作为大师兄的姜维难道就不帮诸葛瞻一把吗?诸葛瞻为何

  • 以逸待劳的诸葛瞻为何会败给孤军深入的邓艾,他真的有德无才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邓艾,刘禅,三国,诸葛瞻,诸葛亮,诸葛瑾

    记得小时候看老版《三国演义》,每每看到季汉君臣失利处就捶胸顿足,尤其是这一幕剧情:诸葛瞻父子战死绵竹,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多年来心头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诸葛亮的后人为何打不过孤军深入的邓艾,假使诸葛瞻击败邓艾,季汉就不致有亡国之祸了。94版《三国演义》诸葛瞻(包海龙饰)诸葛瞻,字思远,诸葛亮独子,季汉卫

  • 诸葛瞻手握七万蜀军,占据地利人和,为何打不过邓艾的数千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邓艾,诸葛瞻,姜维,诸葛亮,钟会,刘禅,蜀军,三国

    在三国演义之中,第一个被击败的就是蜀国。作为在演义中描写的非常详细的国家,蜀国的将领在国家灭亡的过程中。虽然壮烈和英勇,但是却没有像诸葛亮一样,能够将蜀国的命运扭转回来。这其中,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的作为令人感伤。为了蜀国,他甚至战死在了第一线,间接推动了蜀国刘禅的投降的心理。可是说起这场战,最为惊

  • 诸葛瞻七万御林军占尽优势,为何会败给邓艾跋山涉水的两千残兵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邓艾,诸葛瞻,蜀汉,刘禅,曹魏,姜维

    东汉末年,汉室衰颓,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所拘,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各诸侯也纷纷起兵,争夺天下。蜀汉自称"正统"的刘备,东吴割据一方的孙权,无一不想着如何壮大实力,侵占地盘。群雄逐鹿,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因此也就有许许多多以弱败强的战争。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攻克绵

  • 诸葛瞻七万雄兵,为何会败于邓艾两千残兵,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吗

    历史解密编辑:青傲南说奇闻标签:邓艾,姜维,刘禅,蜀军,三国,诸葛瞻

    魏灭蜀之战,诸葛瞻确实败给了魏将邓艾。要说诸葛瞻有七万雄兵、邓艾只有两千残兵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不足为信。《晋书》记载:“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四万守备成都和其他郡城的部队,刘禅最多抽调出一半给诸葛

  • 诸葛亮盖世奇才,怎么会教育出诸葛瞻这个怪胎?育儿要注意三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诸葛亮,诸葛瞻,姜维,蜀汉,刘禅,黄月英

    诸葛亮大名,几乎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他。然而,提起他唯一儿子的,不熟悉的三国的人恐怕很难知晓。他叫诸葛瞻。诸葛瞻虽然是奇才诸葛亮的唯一独苗,但这个才二代官二代的名声远远不如他父亲,甚至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次数都不多,唯一出场的一次,充满了悲剧性,就是他带着他的儿子诸葛尚一起殉国。诸葛瞻为什么

  • 诸葛瞻带着蜀汉的御林军,为什么打不赢邓艾的疲惫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邓艾,蜀汉,姜维,大军,三国,诸葛瞻,诸葛亮,御林军

    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此战,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对此,蜀汉一方的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作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时,邓艾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绕道阴平,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在绵竹之战击败诸葛瞻后,邓艾兵临成都。因为成都已经

  • 虎父犬子是不是冤枉了他?无力救国的三国名臣诸葛亮后代诸葛瞻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诸葛亮,诸葛瞻,蜀汉,姜维,刘禅,邓艾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虎父犬子是不是冤枉了他?无力救国的三国名臣诸葛亮后代诸葛瞻三国小人物志0081:无力救国的名臣后代——诸葛瞻诸葛瞻,字思远,是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同时,他也是蜀汉后期的一位重臣,袭爵武乡侯,并迎娶了蜀国的公主。只不过,貌似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