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并没有“挥泪斩马谡”,马谡最后其实是病死的

诸葛亮并没有“挥泪斩马谡”,马谡最后其实是病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1/3 15:32:00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他与诸葛亮一殿为臣,同朝为官,辅佐汉主刘备

马谡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诸葛亮很器重他,曾任用为参军。后来,马谡却在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所斩。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95、96回《马谡拒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描写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25000人出守街亭。马谡在街亭失败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诸葛亮挥泪将马谡斩于营门,这就是所谓“孔明挥泪斩马谡”。那么在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挥泪斩马谡?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一个军纪严明的军师诸葛亮,形象自然高大;马谡本在历史上也算不上是大人物,但他失街亭回到诸葛亮军营负荆请罪,虽然招来杀身之祸,但知名度却得到大大提高。但是,对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史实与之有很大的出入。西晋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王平传》、《马谡传》、《向朗传》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记叙了“斩马谡”真相。

第一、《马谡传》中裴松之注,提及《襄阳记》中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做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

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看这一段,就知道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不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舜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而后又称“十万之众为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马谡的确是死了,但以上均未提及马谡是如何死的。在《诸葛亮传》中只称诸葛亮“戮谡以谢众”。

第二、《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第三、《王平传》:“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

从这三传来看,诸葛亮确实下令处死马谡,但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即使实施了,又在什么地方?都没有答案。但是,《三国志》卷41《向朗传》:“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后主践阼,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在《向朗传》中还有这样记述:“向朗(时向朗为丞相长史)素与马谡善,随军征战街亭,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三国志》卷39《马良附马谡传》: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下狱物故”,即病死狱中。

综合以上史料,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不遵诸葛亮守街亭的指示,惨败而归,导致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蜀军退回汉中。马谡深知后果严重,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被免官职,在家赋闲达20年之久,而马谡最终也被缉拿归案。后来,诸葛亮打算对其行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病死在狱中,并非被诸葛亮明正典刑或说“斩马谡”了。

更多文章

  • 张飞丢徐州,关羽丢荆州,马谡丢街亭,到底谁把蜀国坑的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张飞,关羽,马谡,荆州,刘备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徐州、荆州、凉州对于蜀汉的重要性 张飞丢徐州是陶谦旧部不满刘备所部 关羽丢荆州是东吴处心积虑 马谡丢凉州是行军速度太慢张丢丢徐州背后是陶谦旧部不满刘备势力崛起的新旧利益之争1、刘备投靠陶谦时,只有1000多兵和幽州乌丸杂胡骑兵和几千饥民,可以说是毫无势力。可一来徐州就当上豫州刺史。

  • 如果马谡在街亭挡住了张郃,北伐能成功吗?能否改变三国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马谡,张郃,曹魏,诸葛亮,蜀汉,魏延

    诸葛亮一生共进行了6次北伐,其中机会最好的一次北伐,是他第一次北伐,因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准备的最充足。同时,曹魏对蜀汉的防备不够,根本没想到实力逊于他们的蜀汉,会率兵北伐,所以被诸葛亮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迫仓促应战,还有部分地方望风归降了蜀汉。但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却因马谡的丢失街亭而功败垂成。

  • 诸葛亮杀死的蜀将至少四人,马谡最出名,看看其他三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诸葛亮,马谡,刘备,魏延,司马懿,关羽

    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往后,便否极泰来,胜多败少。他不仅击败夏侯惇等人,并且于公元208年,团结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百万雄师。后趁势兼并荆州南边四郡,渐渐与曹操,孙权造成三分全国之势。刘备对诸葛亮可谓是亦师亦友,称得诸葛亮就比如蛟龙得水。乃至都惹得关羽张飞等人发生妒忌生理。但金无足赤,人无完

  • 刘备临死前,暗施三大连环计:否定马谡,提拔李严,连番试探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久叔标签:刘备,马谡,李严,诸葛亮,三大连环计,孔明,天文学家,汉朝,三国

    导读: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中伤马谡用李严,试探诸葛冷赵云。公元223年6月10日,蜀主刘备抱憾死于永安宫之中。此前刘备率领蜀汉5万余精兵攻打孙吴,不料却在夷陵吃了一把大火,黄权被迫降魏,而刘备自己也是身受重伤,在永安宫之中休养已是无用之功,悔恨郁闷乃是刘备生平最后的挣扎。然而,刘备作为蜀

  • 如果魏延、马谡、刘封不死,再加姜维,北伐有希望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魏延,马谡,刘封,姜维,北伐,三国,汉朝

    魏、蜀、吴三国中,蜀汉最弱,诸葛亮死后,蜀汉更是走向了衰落,之前刘封因不救关羽被杀,马谡街亭战败被杀,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争权失败,也被杀,蜀汉接连损失几位栋梁之才,导致北伐无人,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姜维独木难支,被钟会绊住,邓艾趁机偷渡阴平,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假如,魏延、马谡、刘封不死,

  • 街亭之战诸葛亮挥泪占马谡,其实按照错误大小,最该斩的其实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马谡,魏延,关羽,三国,诸葛亮,赵子龙,街亭之战,天文学家,五虎上将

    街亭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貌似是马谡失了街亭,那么斩他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真的按照错误大小来评判的话,第一个该斩的其实是他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诸葛亮识人不明,其实正史上的诸葛亮不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军事家,他的识人的本事还不如刘备呢,致命的错误就有两个,一个是让关羽守荆州

  • 为什么没有实战经验的韩信带兵,结局不同于赵括和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赵括,马谡,韩信,匈奴,秦军,章邯

    相信有过一定生活阅历的朋友肯定知道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东西,理论和实际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赵括和三国时代的马谡,精通兵书战策,但是他们的实战水平却很一般——赵括没能打败白起,而马谡也没能守住街亭。那么问题来了:西汉初年的名将韩信,并没有实战经验,之所以能够被刘邦委任为将领,

  • 马谡坑了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独立寒秋舞芳香标签:马谡,刘备,姜维,曹叡,马良,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鲁迅先生曾用“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来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及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人生似开了挂,一路高歌猛进,鼎足三国。诸葛亮在其中展示的才能可谓出神入化、娴熟韬略,差点就脱“妖”超神了,可惜被马谡拉下了神坛。纵观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战绩”,其一生

  •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并非错用马谡,司马懿用12字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诸葛亮,司马懿,马谡,蜀汉,刘备,曹操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并非失街亭,司马懿用12字说出答案!关于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误,网友们的看法其实非常不统一,有人认为诸葛亮根本就不该出山帮刘备,应该去效力于曹操;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该不顾蜀汉国力,执意北伐;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不应该重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甚至还有人认为,诸葛亮

  • 马谡如果在街亭山上坚守5天,待诸葛亮援军到来,结果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在你眼前标签:诸葛亮,马谡,张郃,魏延,韩信

    马谡如果在街亭山上坚守5天,待诸葛亮援军靠拢全歼司马懿,岂不是中心开花的好棋!可惜的是,马谡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他吃了败仗,但凡他能想到自己的这一步棋是多么的关键,他都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战略失误,我们来看看马谡作为一员武将,到底能不能坚守再多坚守几天,赢得北伐的胜利。马谡就这么想的,可惜他忘了人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