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问道老子,都聊了什么?道不同,不与深谈,孔子感叹:犹龙也

孔子问道老子,都聊了什么?道不同,不与深谈,孔子感叹:犹龙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安阳源易缘 访问量:1906 更新时间:2024/1/21 5:37:01

孔子问道老子,都聊了什么?道不同,不与深谈,孔子感叹:犹龙也

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也必有圣人出。

春秋时期的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在艰难困苦中,创立儒家学派,修订《六经》,功成名就,成为一代“文圣”,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

历史上的这位集大成者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没有想到,与其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东方和西方,随后出现了两位光彩夺目的圣贤,与其齐头并进:一位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一位是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关于老子李耳和乔达摩-悉达多,熟悉四大名著《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以及爱好民俗文化的读者,马上会联想到两位大咖级的神仙大佬——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

没错,民间神话传说和道、佛神仙体系里,太上老君的原形化身就是老子李耳,如来佛祖的原形,正是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佛。

儒、道、佛三教的创始人,历史上都确有其人。

“鸿元初判道为先,常有常无得自然。紫气东来三万里,函谷初度五千年。”、“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相见结胎仙。未离母腹头先白,才到神霄气已全”。

关于老子的介绍,封神神话里称其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也是一位混元大罗级别的金仙。

相传,老子在母亲的怀里呆了72年,最后出生在一棵李子树下,生下来便能说话,头发全白。

西游神话里,太上老君以“三清”之一——太清道德天尊的身份,出现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孙悟空大闹天宫、安天大会等三界主要活动中。

历史上,老子比孔子年长20至30岁左右,祖上系周朝史官世家,他后来曾长时间担任周朝洛阳守藏室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因此学问渊博,观点深厚且独特,对当时的《归藏》、《易经》等国学典籍十分熟悉。

东周王室内乱后,老子决定辞官归隐,留下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经典著作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据史料考证,老子的“道”和“无为而治”等思想,正是受了《归藏》易的发,源自于群经之首《易经》的“阴阳太极”理论。

老子道家的兴起与发展,对西汉的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秋时期,孔子生活在一个奴隶制日益衰败,地主阶级正在兴起,社会矛盾加剧的时代,他感到世风日下,就主张用周礼来匡正天下,为此,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知道老子是一位极有学问的长者,便来到洛阳向老子求教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两位圣贤的这次见面,史料中曾有所记载,但并没有文字谈到双方交流的具体内容。

据说,老子很客气地接待了孔子,当孔子希望老子在周礼方面得到更多的知识赐教时,老子考虑了一番,颇为语重心长:您所提到的,其人尸骨早已腐烂,只有他讲的话还在啊。再说君子,形势对他有利时,他就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形势不利时,他就会穷困潦倒,蓬头垢面,一无所为。

见孔子听得很认真,老子继续说:我听闻,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把他的财产藏起来,好像一无所有;道德高尚的君子,外表却显得糊涂愚昧。要您去掉娇骄之气、欲望、志向和爱好,这对于您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我所告诉您的,就是这么多。

如果还原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场景,可见两个人接触时间并不算长,交流的内容也不算多,但孔子在老子这些不冷不热、不软不硬、不疼不痒、没头没脑的话语里,却感觉到了老子的高深莫测,玄妙无比,悟出了道的玄机。

孔子的弟子,见到老师回来,就关切地询问老子是位什么样的人。孔子感慨万千地说:鸟虽能飞,鱼虽能游,兽虽能跑,我都可以用网将他们捉住。至于龙,它能乘云而上九天,我就没办法对付它了。老子他真像一条龙啊!

老子告诉孔子四个字:“盛德”、“若愚”,孔子也回应了老子四个字“老子犹龙”!

但从两位圣贤的接触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老子并没有深入地向孔子讲其关切的周礼。为何会这样?

是孔子崇拜周礼,主张儒家入世有为的思想;而老子对周公姜尚创造的周礼,却并不太感兴趣,而主张遁世无为。

两个观点和思想主张都不太一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周易》泽山咸卦,上艮下兑,泽上有山,是为阴阳感应相合之象。卦辞说:咸,利贞,取女吉。

老子如龙,孔子如凤,龙凤呈祥,阴柔在上而阳刚在下,阴阳二气,相互感兴结合在一起,故咸感是亨通的,适宜坚适正道。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作为两个学问高深、思想深邃、观点独特的圣贤,面对双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纠缠或麻烦,老子不愿直接深谈,而有意间接地劝导,其实已经阐明了他的态度!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更多文章

  • 孔子真的不信鬼神吗 ?

    历史解密编辑:白龙王标签:孔子,论语,儒家,神灵,孟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最注重周礼的。而周礼中,诸多“礼”仪中,祭鬼事神的祭礼、丧礼却是最为重要的。孔子汲汲于恢复周礼,他提倡的儒家学说中那些繁缛的礼节多数和祭礼丧礼相关,他会不信鬼神吗??可以说,不信鬼神,则儒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提到,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要替他祈祷,孔子反问:「你

  • 孔子问一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忆丹说文史标签:孔子,大雁,宇宙,莒国,典故,民族乐器,春秋战国,中国传统音乐

    春日的阳光洒满了曲阜,孔子的讲堂里气氛热烈。听完学生们的提问,孔子喊停了讲课,宣布今天的授课结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孔子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窗外,那里是东边,远方的地方。他听到别人说,那里有一个叫莒国的地方,有很多聪明的人,也喜欢问问题,孔子很好奇,想去看看。孔子决定离开曲阜,前往东方。他的学生们为

  • 孔子、孟子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孔子,孟子,周礼,周天子,周公旦,民族乐器,民族音乐,儒家思想

    孔子、孟子是儒家两个代表,占据儒家第一第二的位置。我在这里讨论孔子孟子失败的原因,肯定有人不服气——他们何曾失败过?不服气是对的。因为,在中国,除了神仙和佛之外,还鲜有人的地位超过他们俩。简单地说,就是曾经当过人的,死后地位极少有超过孔子孟子的。孔子去世后,不断被追尊封号。经过历代帝王加持,他的封号

  • 孔子问一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其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孔子,贤人,后世,典故

    活维纳格曾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成为伟人固然伟大,但成为真正的人更加伟大。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少不了一个“领路人”——师傅。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是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师傅恰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然而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心中住着一头野兽,拥有洪荒之力,但它需要

  • 当孔子遇到庄稼汉丨漫画《孔子曰》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儒家,国学,漫画,孔子曰,庄稼汉,范仲淹

    文史课·漫画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怪人。今天再来看看当孔子遇到庄稼汉时,是什么样的场景。孔子曰·知识拓展儒家的入世精神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面对“天下无道”的大环境,有些人选择归隐山水田园,独善其身,我们将这种人生选择称作“出世”;有些人则选择积极干预现实,在历

  • 孔子问7岁孩童:天上有几颗星星?孩童的答案,让孔子拜其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吕肥肥来搞笑标签:孔子,杜甫,星星,项橐,稚童,后世,孩童,科学家,齐特琴,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杜甫有诗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世人常以长者为师,此乃大谬也。长者实乃年龄长也,非闻识达也。唯有达者为师,方能获取真知。故知识之获取,不以年龄为限,人人皆可为师。在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真正做到了走向世界。今天的国人依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行事准则都与此有

  • 鲍鹏山:孔子的牢骚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孔子,论语,夫子,子罕,雍也

    本文选自光明日报,总计1890字,阅读需约4分钟。《论语》是孔子死后人们编的他的语录,并没有经过夫子自己审定。他的弟子们也很活泼,没有把自己老师塑造得道貌岸然,高大完美。虽然他们在编一本正经,但他们自己却一点也不一本正经,老夫子生前的那些或严肃或调侃,或语重心长或心不在焉,或深思熟虑或随意咳唾,都被

  • 【你好,孔子】打卡孔子博物馆 看儒家思想传承千年的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山东网标签:孔子,博物馆,儒家,传统文化,馆藏,孔府,孔子博物馆,民族乐器,演奏家,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8日讯 (记者 刘自锐)11月18日上午,“你好,孔子|Hi,Confucius”国际网红尼山研学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启动。来自肯尼亚、缅甸、尼日利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青年与中国青年组成研学体验团,在孔子故里探寻先师足迹,感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 【你好,孔子】穿汉服、拜孔子,在尼山体验朝圣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山东网标签:孔子,尼山,论语,汉服,大学堂,孔子像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9日讯 (记者 刘自锐 郝亚松 张侃 程妍霏) 在尼山,踏过泮水桥,入泮启智,立志高远;迈过金声玉振广场,礼拜先师,心怀感恩;登阶大学堂,明大学之道,感悟谆谆教诲。这里更有鼓瑟吹笙、手读论语的场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千年文化传承。 11月19日,由山东省网信办联合中央广播

  • 石雕孔子雕像 花岗岩孔子人物像图片

    历史解密编辑:龙创石雕标签:孔子,石雕,雕像,吴道子,花岗岩,人物像,齐特琴,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孔子是万人师表,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现在各地学府都会有摆放孔子雕像,让学子们能够认识孔子,并学习其思想。现在石雕孔子雕像都是按照唐代吴道子的样本来雕刻的。以下是石雕孔子人物像图片鉴赏:一般石雕孔子雕像的形象比较端庄大气,无论是从整体的造型,还是从服饰等雕刻看,都比较还原历史,大多展现了温和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