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鲍鹏山:孔子的牢骚

鲍鹏山:孔子的牢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 访问量:1640 更新时间:2023/12/26 23:05:09

选自光明日报,总计1890字,

阅读需约4分钟。

《论语》是孔子死后人们编的他的语录,并没有经过夫子自己审定。他的弟子们也很活泼,没有把自己老师塑造得道貌岸然,高大完美。虽然他们在编一本正经,但他们自己却一点也不一本正经,老夫子生前的那些或严肃或调侃,或语重心长或心不在焉,或深思熟虑或随意咳唾,都被他们记录下来,斑斑在案而流传千古。所以,《论语》有格言,却真的不是格言集,把《论语》看作世故老人的人生经验谈和道德训示录,是黑格尔大哲人的走眼,更是今天很多鸡汤小厨子的无珠。《论语》记录的当然主要是孔子的“语”,是弟子们怀着对老师的炽热的敬爱之情,“论”——回忆、揣摩、讨论老师留下的——“语”,但他们记录老师这些“语”的动机,却是为了复活老师的“人”,在回忆老师的音容笑貌中一次又一次沐浴于老师的温暖。有人说,“论”读如“伦”,义亦如“伦”,乃“伦理”之意,“论语”就是伦理之语。我觉得,《论语》的编辑者没有这么严肃,《论语》中很多“语”与“伦”是无关的。

我们看看《论语》中那些一点都不“伦”的“语”,然后自然就会明白,弟子们在一起“论”这样的“语”,显然不是因为这“语”里有什么教益,而只是因为他们觉得,回味老师的这些“语”,老师就生动地活了。

《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生了病,孔子去探望他,从窗户握着伯牛的手,说:“要失去他了,这是命吧!这样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有了这样的病啊!”)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不像觚的样子,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图,我这一生也将要完了!)

这些句子,哪里是什么人生教诲?我们看到的,不是圣人的智慧和强大,恰恰相反,是圣人的脆弱和无奈——无论是面对他人的不幸还是自己的命运,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圣人,其实是脆弱的。我相信,弟子们一边写下这些,一边心中充满对老师的疼爱和不忍。是的,他们热爱孔子,不是因为他强大,而是因为他伟大——伟大的人,是真实的人,他并不掩饰自己的软弱和无力,他不需要装作强大和战无不胜。事实上他总是被生活中的各种东西伤害,因为他并非披盔戴甲,他和我们一样以血肉之躯面对世间刀剑。但正因为他并非披盔戴甲武装到牙齿,我们才能拥抱他,感受他的体温和心跳。

再看:

《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远之有?”(古诗说:“唐棣树的花,翩翩摇曳。难道我不想你?你住的太远。”孔子说:“这是没有真正想念啊。如果真想有什么遥远不遥远的呢?”)

这是轻松的调侃,还是一片幽思无从说起?孔子当初说此话时,弟子们一定交头接耳;弟子们现在回忆并记录时,也一定是数声叹息。

再看:

《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说:“仲由的那种瑟声,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弟子们(因此)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啊,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做到‘入室’。”)

这是对一个矫矫不屈的学生烦躁之时的过激之言,由此还引发了严重后果,事后不得不予以弥缝。

引起最严重后果的,我觉得应该是夫子的这句话了:

《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因为这句话,夫子几乎成了全体女性的公敌,很多有着男尊女卑思想的臭男人却拿夫子这句话傲骄女人,当然也有一些爱护女人也爱护夫子的人想尽各种办法来弥缝夫子与天下女人之间的隔阂,他们或对这句话予以重新断句,或从语法角度对这句话进行重新解读,至于把“小人”解释为“小孩子”的,则属于学术“小儿科”了——但用意都是好的。

其实,我觉得学者们根本无需费劲为夫子辩诬,女人们也无需对夫子耿耿于怀:夫子只是偶然未费思量冲口而出发个牢骚罢了!就如同我们身边的男人,在马路上开车,被一个女人抢道了,愤愤然,冲出一句:女人难缠!你还能把这话当成是他对所有女人的观点啊?他甚至可以当着他母亲的面说这句话,他母亲也一定不以为忤,因为老母亲都知道他就是发泄一下情绪罢了,哪里是成心一棒子打翻天下女人!孔子曾经说过子路“无所取材”,骂过宰予“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开除冉求并呼吁众弟子“鸣鼓而攻之”,你以为这是孔子对他这三个弟子的真实评价?非也,只是夫子一时气急,发脾气说气话罢了。

孔子,是圣人,但是,他也有发脾气说气话的时候。

我们凡人,要允许圣人发发脾气,并且,第一,不要把圣人的脾气话当圣旨,对自己有利时沾沾自喜;第二,也不要因为圣人发脾气而生气。

圣人,有时也需要凡人的宽容。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梁晓声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标签: 孔子论语夫子子罕雍也

更多文章

  • 【你好,孔子】打卡孔子博物馆 看儒家思想传承千年的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山东网标签:孔子,博物馆,儒家,传统文化,馆藏,孔府,孔子博物馆,民族乐器,演奏家,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8日讯 (记者 刘自锐)11月18日上午,“你好,孔子|Hi,Confucius”国际网红尼山研学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启动。来自肯尼亚、缅甸、尼日利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青年与中国青年组成研学体验团,在孔子故里探寻先师足迹,感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 【你好,孔子】穿汉服、拜孔子,在尼山体验朝圣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山东网标签:孔子,尼山,论语,汉服,大学堂,孔子像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9日讯 (记者 刘自锐 郝亚松 张侃 程妍霏) 在尼山,踏过泮水桥,入泮启智,立志高远;迈过金声玉振广场,礼拜先师,心怀感恩;登阶大学堂,明大学之道,感悟谆谆教诲。这里更有鼓瑟吹笙、手读论语的场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千年文化传承。 11月19日,由山东省网信办联合中央广播

  • 石雕孔子雕像 花岗岩孔子人物像图片

    历史解密编辑:龙创石雕标签:孔子,石雕,雕像,吴道子,花岗岩,人物像,齐特琴,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孔子是万人师表,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现在各地学府都会有摆放孔子雕像,让学子们能够认识孔子,并学习其思想。现在石雕孔子雕像都是按照唐代吴道子的样本来雕刻的。以下是石雕孔子人物像图片鉴赏:一般石雕孔子雕像的形象比较端庄大气,无论是从整体的造型,还是从服饰等雕刻看,都比较还原历史,大多展现了温和端庄

  • 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孔子,曲阜,大典

    记者孔茜张清直9月28日上午,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共同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3周年。今年的祭孔大典采取现场活动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现场祭孔与全球孔庙云祭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数百名嘉宾亲临孔庙,参与本次线下祭孔大典。上午9时,当嘉宾在志愿者的引领下,沿着神道缓步前行时,来自济

  • 美人拒绝与孔子同乘车,孔子生气说出一句名言,她被骂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孔子,南子,卫国,齐国,卫灵公,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至圣先师”孔子,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受世人尊崇,真正做到了流芳千古,甚至儒家思想也流传到国外,并且深受国外友人的肯定。在1988年联合国会议上更是被呼吁需要汲取孔子的智慧,为了以后人类的发展。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为何孔子思想出世至今陪伴着朝代更迭依然经久不衰,越

  • 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掌权后便杀了他,并暴尸三日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孔子,子产,史记,荀子,暴尸

    对于孔子,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作为当年最博学的人,孔子在世时便被尊称为“天纵之圣”,如今更是被我们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甚至传播到了世界各国,对人类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而儒家,素来以“仁义道德”教化世人,可鲜

  • 孔子姓子不姓孔,探究孔子姓氏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小洪说事儿标签:孔子,商朝,姬发,宋国,周公旦,周王朝,科学家,演奏家,姓氏渊源,拨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不少姓氏,姓氏作为一脉相承数千年的文化,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信息。人口最多的张王李姓有着接近一亿的人口,人口最少的姓氏只有寥寥数百人,甚至有些姓氏户口本上都打不出来。中国人口最多的几个大

  • 孔子问7岁小孩,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小孩回答后, 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小雷讲体育标签:孔子,论语,齐国,儒家,鲁国

    孔子,一个中国人提到最多的圣贤,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收平民弟子,古代所有的私塾都挂着他的画像,所有读书人都崇敬他。孔子的思想深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同时也影响了东亚,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孔圣人。孔子一生留下了很多著作,《论语》相信每一个人都学习过,这是孔子的弟子和后人

  • 孔子“长居宋”再考​——孔子儒家思想形成于商丘初探

    历史解密编辑:商丘城市建设标签:商丘,杜预,孔氏,鲁国,宋”,孔子“,拨弦乐器,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内容摘要:商丘是“至圣先师”孔子祖居地。孔子“少居鲁,长居宋”,自称“殷人”。 公元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19岁在宋国国都宋城(商丘)娶宋国大夫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孔妻亓官氏在商丘宋城的家里生子孔鲤,字伯鱼。至于亓官氏生子时“鲁昭公馈鲤“之说,后代学者多为质疑,应是后儒粉饰之辞。孔子青年时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相信命运标签:孔子,儒家,关羽,江海,五谷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很高的一位圣人。尽管经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孔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却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还被国外人们供奉为圣人。我国古代就有文武圣人之说,所谓的文圣人就是孔子,而武圣人就是关羽。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我国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的地位是有多么的重要,不仅仅是